钱瑞芬
摘要 系统介绍黑龙江省寒地水稻钵体摆栽旱育稀植技术,包括良种选择、育秧大棚选址、苗床准备、种子处理、播种、出苗前管理、出苗后管理、移栽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水稻;钵体;旱育;超稀植;摆栽技术;寒地;黑龙江省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6-0020-02
钵体旱育本田超稀植摆栽技术是在旱育抛秧基础上又一项新的栽培方式,即钵体旱育、带蘗大苗超稀植摆栽。这种栽培方式分为本田手工摆栽或机械摆栽2种,具有省种、返青快、不缓苗的优点[1]。现将其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1 良种选择
黑龙江省寒地水稻生产区跨4个积温带,有效积温相差500~600 ℃。因此,在选择水稻品种时要综合考虑当地有效积温、气候特点及田间小气候等条件,必须选择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第一积温带可选择有效积温2 650~2 750 ℃、12~13片叶、产量潜力为8~10 t/hm2的品种,如龙稻18、稻花香2号;第二积温带可选择有效积温为2 550~2 650 ℃、11~12片叶、产量潜力为7~9 t/hm2的品种,如龙粳26、绥粳4号;第三积温带可选择有效积温为2 450~2 550 ℃、10~11片叶、产量潜力为6~8 t/hm2的品种,如绥粳3、垦稻14;第四积温带可选择有效积温为2 350~2 450 ℃、9~10片叶、产量潜力为6~7 t/hm2的品种,如空育131、龙盾103等。
2 育秧大棚选址
育秧大棚应选择地势平坦、有机质含量高、土质疏松、通透性好的地块[2]。大棚跨度为6 m、高度为2.6 m、长度为60 m,每栋大棚面积360 m2。
3 苗床准备
3.1 床土配制
选择旱田肥土2份,优质农家肥1份,搅拌均匀过筛。每270 kg肥土加1袋壮秧剂,搅拌均匀后装90~120个钵体秧盘。配制好的床土外观标准是手握成团、落地即散。
3.2 苗床制作
要采取高台育苗,台高30 cm左右。苗床土最好是河套筏块土或本田通透性好、肥力较高的表土。经水操平后待用。摆盘前床土要浇足底水,以不粘脚为标准。
3.3 苗床消毒及地下害虫防治
置床浇透底水后进行床土消毒。用20%移栽灵1~2 mL/m2或30%瑞苗青2 mL/m2进行土壤消毒。土壤的pH值达到4.5~5.5范围内。摆盘前,苗床用2.5%敌杀死2 mL/m2兑水60 g/m2在置床上喷雾,或者用5%锐劲特0.1~0.2 mL/m2加水1.5 mL/hm2,加稻糠40 g/m2制成毒饵,播种前均匀撒施在苗床上进行防治地下害虫。并用短稳杆菌500倍液浸泡炒熟米糠,7 d后捞出,适量撒施于苗床过道及四周作为绿色防控。
4 种子处理
将稻种晾晒5~7 d,筛后过风,去除秕粒、杂质。采用DZC-1型种子处理机进行种子处理。每天处理3次,每次间隔6~8 h,每次30 min,处理2 d。注意通电处理1次后,均匀翻动种子,达到处理均匀效果。
5 播种
当气温稳定通过5 ℃时开始播种。苗龄必须保证35~45 d。选用561孔钵体秧盘或434孔钵体秧盘培育稻苗,保证每穴2~3粒种子[3]。
覆土后可用丁扑合剂,也可用高效低毒安全的90%杀草丹封闭灭草。苗床用0.4~0.5 mL/m2加水50~60 g/m2喷雾。
6 出苗前管理
6.1 温度管理
播种至出苗期需要7~9 d。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0~12 ℃,最适温度为28~32 ℃,不能超过40 ℃。播种后如遇低温寒流,可在大棚内用电炉、电散热器等电器增加温度;无电源的可使用炭火增加温度。温度过高会造成秧苗徒长,影响秧苗质量。要求棚内温度不超过32 ℃。超过该温度时,打开大棚两头通风口,16:00—17:00关闭通风口。
6.2 水分管理
要保证实现旱育,在浇足底水的前提下,此期一般不需要浇水。如果湿度过大或局部过湿(积水)时,白天撤膜散墒,晚上再盖上地膜,促进根系生长。如果发现出苗顶盖现象或床土变白水分不足时,要敲落顶盖,局部露种处要适当覆土,并适量补水。覆土过厚处,要适当去掉一些土,确保出苗整齐一致[4]。
7 出苗后管理
7.1 水分管理
第1完全叶露尖展开需5~7 d,棚温控制为22~25 ℃,最高温度不超过28 ℃,最低温度不低于10 ℃,并及时通风炼苗。如遇冻害,早晨要提早通风,缓解冻叶枯萎。此时加强水分管理,除苗床过旱处补水外,一般不浇或少浇水,使苗床保持旱育状态。及时排除大棚四周排水沟的积水,严防水分过多浸润苗床,造成旱育不旱,成为湿润育苗,影响秧苗的根系发育。
7.2 肥分管理
从第2叶露尖至第3叶展开,需10~14 d,经历2个叶龄期。此期胚乳营养已基本耗尽而至离乳期,此时常规管理需追肥2次,即分别在1.5叶和2.5叶时追硫酸铵5 g/盘或尿素2 g/盘。
7.3 病草害防治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旱育秧最主要的病害[3]。防治方法:用育苗灵15~20 mL/m2在水稻1.5叶时连同第2遍水施入,或者用20%移栽灵1 mL/m2浇施,在秧苗1.5叶时育秧田普浇pH值为4的酸水1次。每栋大棚(360 m2)用77.2%固体硫酸0.3~0.5 kg兑水1 000 kg,于秧田需要浇水时浇入,再喷清水洗苗1次。最好和秧田追肥结合起来进行。在秧苗1叶1心时,用枯草芽孢杆菌1 g/m2+海岛素0.045 mL/m2喷雾。2叶1心时,用寡雄腐霉0.045 g/m2+海岛素0.9 mL/m2喷雾,作为绿色防控。
在恶苗病、稻瘟病的防治上,应进行种子消毒,可以采取药剂浸种法,如用20%多森铵悬浮剂(恶苗灵)3 500~4 000倍液,或者用25%咪鲜胺(施保克)3 000~5 000倍液浸种4~6 d。
出苗后视杂草生长情况,决定是否采用化学除草措施。若杂草多而旺盛,影响秧苗生长,采用稻喜(6%五氯·氰氟草悬浮剂)0.27~0.30 mL/m2兑水150 g/m2喷雾防除,或用10%千金900~1 200 mL/hm2、10%千金900 mL/hm2+48%排草丹2 400~2 700 mL/hm2喷雾防除。
7.4 壮秧标准
434孔钵体盘旱育壮秧标准为苗高13~14 cm、带蘖2~3个。
561孔钵体盘旱育壮秧标准为苗高11~13 cm、带蘖1~2个。
8 移栽
8.1 移栽前准备工作
从秧苗移栽前3~4 d开始准备工作。在不出现秧苗萎蔫的前提下进行秧田控水蹲苗、壮根,使秧苗处于“饥饿”状态,以利于移栽后发根好、返青快,分蘖早。同时做好“三带”工作:一带肥。苗床均匀撒施磷酸二铵125~150 g/m2,喷少量水,使肥料沾在床土上;二带药。苗床用70%艾美乐0.05 g/m2加水130 g/m2喷在叶片上,防治潜叶蝇;三带菌。即施用天然苔藓素和其他生物菌肥。
8.2 本田移栽模式
移栽有2种方式:一是本田人工摆栽。第一、第二积温区采取(40+20)cm×20 cm或(33+20)cm×20 cm宽窄行摆栽;或采取33 cm×20 cm或30 cm×20 cm单行摆栽。第三、第四积温区采取(33+20)cm×13 cm宽窄行摆栽;或采取30 cm×17 cm或30 cm×20 cm单行摆栽。二是机械摆栽。用4行或6行水稻钵体摆栽机进行机械摆栽。水稻秧苗插入本田后,田间管理和常规栽培管理方式基本相同。
9 参考文献
[1] 彭良英.浅谈水稻旱育秧技术的现状与推广[J].农机服务,2016,33(15):60.
[2] 曹阳.寒地旱育秧苗期常见水稻病害的症状及其防治办法[J].农业科技通讯,2016(2):156-157.
[3] 苏保华.寒地水稻立枯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7):60-61.
[4] 孫岩,陈德强,马红友.近年寒地水稻育苗床立枯病发生重的原因及对策[J].种子世界,201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