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摘要 随着玉米产量的不断提高,对种植密度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尤其土地流转种粮大户在玉米种植密度上无法掌握,特进行玉米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空秆率增加、穗粒数减少、倒伏率加大,且在一定范围内玉米产量增加;建议郑单958的种植密度以6.00万~6.75万株/hm2为宜。
关键词 玉米;种植密度;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6-0010-01
近年来,随着玉米产量的增加,种植密度越来越成为栽培中影响产量的最大因素;种植密度如果不足造成光、温、地资源浪费,产量降低;种植密度如果过大又会使倒伏发生几率提高。为掌握玉米高产栽培的最佳种植密度[1-3],特进行本试验,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程集镇玉皇村科丰种业试验基地进行,排灌条件较好,地势平坦、肥力均匀一致,土壤有效磷为18.5 mg/kg、速效钾为197.5 mg/kg、全氮为0.87 g/kg、有机质为16.2 g/kg、pH值为7.04、有效锌为1.11 mg/kg、有效硼为0.168 mg/kg。前茬作物为小麦。试验地整地采取深耕灭茬,未施基肥。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密度处理,分别为5.25万株/hm2(A)、6.00万株/hm2(B)、6.75株/hm2(CK)、7.50万株/hm2(C)、8.25万株/hm2(D)。3次重复,随机排列[4-6],小区面积30 m2(10 m×3 m),采取宽、窄行种植,宽行距80 cm,窄行距40 cm,每小区播种6行,小区间距为1 m,四周设1.5 m保护行。
1.3 试验实施
供试玉米品种为郑单958,于6月8日播种,采用种肥一体机播种,基施45%复混肥750 kg/hm2,南北行向,同一天播种完成,由于墒情好,出苗整齐一致。
玉米于6月12日出苗,6月22日间苗、定苗,6月24日喷施除草剂除草1次,7月5日用Bt玉米颗粒丢心剂防治玉米螟等害虫,7月14日追施尿素300 kg/hm2。整个生育期一共下了11场雨,未灌溉。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于9月25日按时全部收获,统一去苞叶晾晒、脱粒,称出小区产量,折算成单位面积产量[7-8]。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各处理具体物候期具体见表1。可以看出,虽然播种密度不同,但是对于玉米生育进程基本没有影响。
2.2 产量结构及产量情况
9月24日对试验地的玉米穗数和穗粒数进行调查。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穗数的增加,穗粒数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处理D不僅穗粒数减少,而且空秆率明显增加。处理A双棒率达2.17%,随着密度增加,空秆率明显增加,处理D空秆率达7.25%。从表3可以看出,处理C产量最高,为8 692.5 kg/hm2,居第1位;较处理A增产1 215 kg/hm2,增幅16.25%;较处理B增产507 kg/hm2,增幅6.19%;较CK增产43.5 kg/hm2,增幅0.5%;较处理D增产547.5 kg/hm2,增幅6.72%。处理C除与CK差异不显著外,与其他处理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次是CK,平均产量8 649.0 kg/hm2,居第2位,处理B居第3位,处理D居第4位;处理A产量最低,居第5位。处理C虽然产量最高但是其病害明显严重,同时与CK相比,产量的增幅可以忽略不计;尤其处理D产量呈现下降趋势,病害更加严重,而且倒伏的风险也明显加大。
3 结论与讨论
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产量逐步提高,但是超过一定限度后产量呈下降趋势;同时,玉米穗粒数减少,空秆率增加,倒伏率加大,病害危害率、籽粒霉变率和发芽率增加。因此,建议郑单958的种植密度以6.00万~6.75万株/hm2为宜。
4 参考文献
[1] 张冬梅,张伟,刘恩科,等.早熟区不同播期旱地玉米产量对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的响应[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12):1449-1458.
[2] 曹胜彪,张吉旺,董树亭,等.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高产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2(6):1343-1353.
[3] 周旭梅,高旭东,何晶.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河北农业科学,2011(10):34-38.
[4] 王创云,赵丽,王陆军,等.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叶片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3(3):96-99.
[5] 周伟,周亚星,马日亮,等.西辽河平原灌区玉米种植密度调查分析[J].天津农林科技,2015(1):29-32.
[6] 史向远,周静,张晓晨,等.不同种植密度对旱地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2(5):459-461.
[7] 刘伟,吕鹏,苏凯,等.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和源库特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0(7):1737-1743.
[8] 杨国虎,李新,王承莲,等.种植密度影响玉米产量及部分产量相关性状的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6(5):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