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地方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能力不强的原因,提出了提升地方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策略。要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健全学生的创业品格;改革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增强学生创业技能。
【关键词】 地方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困境;创业能力;对策
当前,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地方独立学院转型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是地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主要目标,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更是转型发展的应有之义。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大学生创业的浪潮风生水起,现实情况是,虽有政府各项政策的支持,但大学生创业的意愿不够强烈,创业成功率整体偏低,地方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更低,很多学生开办的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市场竞争力差,开办不久便倒闭。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的原因较多,对于学生自身来说,缺少足够的创业资金,缺乏扎实的创业技能、创业素养和创业知识。这种综合创业能力的缺失与我国院校在创业教育上的职能缺位有重要联系。
一、地方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能力不强的原因
1、学院过于强调对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人格品行的打造
(1)学生缺乏艰苦奋斗的品性。独立学院的学生大部分来自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家庭,加之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溺爱,大部分学生依赖心理较强,自私自利性格较突出,这就导致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差,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与执着的探索精神,在创业中一旦碰到困境或障碍便会失去信心,很难将艰苦的创业行动坚持下去。
为了拓展学生的就业面,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学生的就业率,部分地方院校的独立学院开始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力图在办学特色、培养目标等方面体现自己与二本院校的不同,体现自己的地方特色与转型特点,加大了通识课程、實践性较强的专业技能课程的开设,而轻视了对学生道德品行的培育。[1]
(2)一些学生诚信意识缺失,团队协调合作能力缺乏。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留下的弊病,加之部分高校考虑到学生今后的就业,对学生考试舞弊等行为惩处不力,导致当今部分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规则意识不强。少数学生为了一时的利益,制作虚假履历、荣誉证书等。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不讲诚信、不遵循起码的市场道德,制假售假,随意违反合同约定等,给学校、交易相对人、市场管理者留下了恶劣的影响。
有些大学生到校后不思进取,组织纪律涣散,不重视良好协作习惯的培养,过分强调自我,缺乏集体观念,只看重属于个人的利益,而忽略他人的协作、帮助与贡献,不愿与他人合作,团队精神缺乏,沟通协作能力差。
(3)创新能力与意识不足。对于创业难问题,虽然多数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与技能达不到一个合格创业者的要求,也有不满足于现状,想改变自己的想法,但是一旦看到创业的艰辛,便只是明日复明日,不敢及时采取行动,不敢冲破困境,创新创业精神缺乏。
大部分家庭忽略了对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导致现今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较差,主要表现为:缺乏深层次思考、喜欢遵循他人成功的路径,不善于自己学习,自我约束,自我总结;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很简单,缺乏针对性解决具体复杂问题的能力。最明显的表现是在遇到问题或撰写学位论文时,不积极主动思考,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观点,而是通过搜索引擎找答案,甚至抄袭他人的内容。
2、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缺失,是导致学生创业能力不强的重要因素
(1)创业教育课程设计脱离社会实践。在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规划中,大部分地方性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定位存在滞后和偏差,忽略了对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过于强调向学生灌输通识知识与专业基础理论,没有把创业教育视为独立的课程纳入到系统的课程教学体系中。目前,为了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大多数独立学院联合政府部门及企业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办创业沙龙、举行创业讲座、创业大赛等。由于这些活动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没有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与创业环境严重脱节,这无法真正推动学生创业水平的提高及创业技能的增长。
(2)创业平台建设滞后,影响了创业成功率。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我国大部分地方独立学院担任创业课授课任务的教师多是学生辅导员,他们缺乏创业经历,几乎没有在企业工作过的经验。即便聘请一些有企业营运经验的校外兼职企业家,由于授课时间的不足和课程体系的不完善,授课效果自然不佳。
由于教学资金的缺乏,加之大部分地方独立学院位于经济不发达的二三线城市,因而缺乏能满足创业基本需求的各类创业示范基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实习基地等平台资源。由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学生无法扮演创业者的角色,不能亲身操作企业的具体营运事务,因而学生感受不到企业营运的压力,操作管理能力得不到培育与形成便是情理之中,创业屡屡碰壁在所难免。
二、地方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策略
1、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健全学生的创业品格
(1)学院要向学生传输政府支持创业、鼓励创新的方针政策。独立学院应该通过聘请专家宣讲创业形势与政策、企业家论坛等形式,使学生从宏观上真正理解我国鼓励学生创业的深层次原因与背景,了解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的主要趋势,接受我国目前的就业与创业形势,认识到创业成功需要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认识到创业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创业成功者都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与心血,认识到大学生创业既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也是化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手段,更是政府深化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让学生对创业的必要性与艰难有一个心理准备。[2]
(2)独立学院要大力推进品德课与法律基础课的课程改革、切实改进学生思想政治与法律基础的教育教学方式。要完善品德课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教学或以案说法等生动灵活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做一个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公民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德育基础,唯有通过制度培育学生良好品质,唯有让学生从内心认识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对创业成功的重要作用,学生诚实守信的品信、规矩意识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真正生根发芽。
2、改革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增强学生创业技能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持续增大的就业压力要求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创业素质,独立学院的创业教育必须迎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注重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系统性、针对性。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锻造学生的创业品格、培养学生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要结合国家、地方政府有关扶持创业的法规政策,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从长远性、全局性、系统性的高度着眼,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所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学生创业特点,依托学校的办学资源来进行。要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分别开设传授创业原理方法,提高创业水平的基础课程,如《创业基础理论》、《创业常识》、《创业心得》、《创业技能》等。
考虑到大学生创业主要在互联网、农业产业、创意产业、餐饮文化等领域,在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时要有针对性地增设部分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协调沟通能力、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培养的跨学科课程,如《市场营销》、《企业营运》、《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投资理财》、《公关交往》、《财税与金融实务》等。给学生更多选择空间,让学生结合自己将来创业的目标行业进行选修,并规定必须拿到相关学分才能毕业。[3]
(2)独立学院应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地方性独立学院应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不同学业阶段开设不同的创业教育课程,比如在入学初期,应是树立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在高年级阶段,应把创业实践教育作为教学重点,向学生传授创业技能、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创业素养。
为此,地方独立学院创业教育要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改变落后的灌输式教学,增加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模拟实训、顶岗实习等现代教学方法。
(3)构建双师型创业教育队伍,提高创业教育实效。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师资力量的紧缺,因而构建一支专业技能强、实务经验丰富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势在必行。
首先,地方独立学院应该深化与企业、产业园区的校企合作,通过实施“走出去”策略,选派讲授创业课程的专任教师采取脱产或半脱产形式参加企业的具体管理工作,长期担任企业的管理人员,以积累创业实践经验。
其次,积极开发兼职教师队伍,走创业教育师资多元化道路。独立学院要积极制定计划,筹措经费,选聘一批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取得一定业绩的创业者、技术专家担任学校创业基地的兼职教师,为学生的创业实训提供指导。对带领学生创业成功的专兼职教师给予奖励,造就一批“创业型学者或大师”,让创业成功的老师带领学生创业,让创业成功的毕业生带领学弟学妹创业,通过师傅带徒弟模式,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通过创业带动就业。
(4)要打造创业平台,给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提供软硬件支持。独立学院要主动作为,吃透国家扶持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积极争取资金、资源,构建学生创业实践平台;要与各级各类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利用各种资源建好一批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和院校实训基地;要利用学校优良的互联网技术力量和电子商务快速简便、成本低廉等特点,积极开发大学生网上创业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利用一些专业网站的网上销售平台从事电子商务;要主动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协调,为学生创业争取财政资金、土地资源、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支持。[4]
总之,大学生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因素很多、很复杂,独立学院在师资、资源方面与重点院校相比处于劣势,更应顺应形势,建立各项制度、利用各种资源、挖掘各方面的潜力,主动作为;有创业志向的大学生应该了解国家的各项创业政策,将所学知识与创业实践结合起来,积极行动,闻鸡起舞。唯有政府部门、学校、学生三位一体,目标一致,相互协作,才能真正提升创业的成功率,进而提升學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杨金焱,费世森.新时期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构成与培养[J].教育探索,2010(12).
[2] 西凤茹.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与支持体系完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7).
[3] 李晓峰,王斌,郑洪燕.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困境与突破[J].学术论坛,2012(9).
[4] 陈璐.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中国市场,2015(17).
【作者简介】
杨 晓(1978-)男,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法律系讲师,法学硕士,从事就业法与高教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