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关慧 李辉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目前,国内关于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的研究主要是集体性研究与个体性研究两个研究视角分别从意识形态工作的凝练传播维度和诠释探究维度维度展开。关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研究已经形成了地位观、内容观、主体观、原则观等基本研究范式,意识形态工作内在于习近平系列讲话重要精神之中,外在于“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有利于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理解。
关键词:习近平;意识形态;系列重要讲话;国内研究;述评
DOI:10.15938/j.cnki.iper.2016.04.011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4-0045-04
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思想中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日益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深入研究。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问题的学术研究包括两部分,即“集体性研究”与“个体性研究”。前者构成了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研究的凝练传播维度,后者构成了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研究的诠释探究维度。“集体性研究”主要是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习读本、习近平总书记宣传思想工作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人民日报关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汇编等形式出现;主要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时间顺序、内容归类、重要讲话的集中研讨等方式出版。“个体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的深入分析、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与国家治理的关系研究、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思想的研究、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研究、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特征、内容和意义研究、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关系等方面。“个体性研究”既有理论上的高度概括,又有具体讲话内容的深度剖析;既有意识形态工作与其他工作的比较研究,又有意识形态工作内容、方法、意义等的归纳总结。综合上述研究成果和研究路径,目前国内学者关于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的研究论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与任务、历史沿革、思想体系、工作方法的研究
1.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与任务
习近平在8.19讲话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从讲话中确立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地位和战略任务。任仲文编《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人民日报重要文章选》(2013)中收藏了人民日报评论员的八篇关于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的论述,其中有2篇“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要两手抓——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凝聚在共同理想的旗帜下——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分别论述了地位和任务。杨金海则主要关注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从十个方面全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意识形态工作的四个主要任务。雒树刚指出把握好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着眼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正确方向,做到党性和人民性统一,始终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之源,不断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生机活力。
2.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沿革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包括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两个时期都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本质上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相互否定;在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基础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曲青山《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中指出历史在认识事物、把握问题、明辨问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是对习近平讲话中强调的“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中历史思想的拓展。
3.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体系和工作方法研究
任仲文编《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人民日报重要文章选》(2013)中收藏了人民日报评论员的6篇关于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的论述,“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一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五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在创新中赢得主动权——六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客观认识当代中国与外部世界——七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構建全党动手的大宣传格局——八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洪光东、王永贵分析了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地位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事关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事关中国共产党中心工作,事关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意识形态建设的紧迫性来自社会转型的挑战,来自市场经济的挑战,来自错误思想的挑战,来自西方思潮的威胁,来自传播革命的挑战。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任务、战略对策等。从意识形态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关系中定位工作方法、工作原则、工作体系,从思想性的战略角度思考意识形态工作的发展规律。
二、以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中“意识形态工作”相关内容为范本展开讨论,论述意识形态工作思想的相关理论
1.关于从宣传思想工作的视角研究意识形态工作思想
张效廉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就要站稳群众立场、凝聚群众力量、实现群众利益、坚持群众标准上下功夫。”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召开座谈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时认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总之,宣传思想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意识形态工作落实的重要方式。
2.关于从思想教育工作的视角研究意识形态工作思想
顾海良揭示了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指导意义,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新目标和新格局,学科建设的责任和学科基因、学科特质。还有不少学者也从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研究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使命。
3.关于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视角研究意识形态工作思想
陈立旭分析了实事求是的逻辑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在政治、经济、党建、国防、文化、外交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观点,贯穿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题,表现出务实、开放、为民、逻辑严谨、生动活泼的特征。习近平系列讲话中突出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中国化的最新表现形式。
4.关于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文化软实力等视角研究意识形态工作思想
唐志龙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必须积极培育,大力弘扬意识形态主旋律,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宣传思想工作者的主体能动性,坚持领导干部的主体垂范,形成合力。景俊海认为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执政党建设规律。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涉及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对文化软实力也做了诸多阐述,提出了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中国梦、文化软实力的相互关系,这是对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文化的支持和理论的涵养。
三、关于意识形态工作与社会治理体系思想的相关性研究
1.围绕深化社会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与创新的时代背景讨论意识形态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关系
探讨意识形态工作的时代背景有利于确立习近平总书记意识形态工作思想的历史方位,从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中研究意识形态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关系。唐爱军认为,习近平把握意识形态自身发展规律、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论是“挑战一回应”模式。彭清华认为坚持中心工作于意识形态工作两手抓、两手硬,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做到一刻也不放松和削弱;切实担负起党委抓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扎扎实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李春华、王炳林等人也都认为经济建设是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极端重要工作是对意识形态工作新的时代背景下的新定位、新概括、新阐述,是从理论与实践经验中归纳出来的。
2.围绕社会主义的本质讨论意识形态工作与社会主义道路、制度、体系的关系,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
韩庆祥分析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十个方面: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和自信思想、实现中国梦思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市场与政府关系思想、打铁还需自身硬思想、依法治国思想、文化软实力与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进行伟大斗争思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哲学方法论。宋福范认为,习近平从价值目标和实践目标两个角度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目标,即强调了“为了谁”的价值目标,把“干成什么样”的实践目标定位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胡凯、杨竞雄主要分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治理的主客体、根本目标和基本要求、原则方针和重点领域。社會主义的本质回答了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和人民性的问题,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由此,意识形态工作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建设并列;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战略发展思维得到了明确。那么,意识形态工作在这个布局中的现实定位如何,是明晰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思想的定位必须回答的问题。
3.围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路讨论意识形态工作与文化软实力、文化安全的关系,意识形态工作思想与实践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工作实践主要体现在从严治党的过程中,宣传思想工作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顶层设计为指导,统筹各项工作,构建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范玉刚分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涵包含了高远的文化理想、深远的文化情怀和平远的文化视野。张国祚指出习近平文化强国战略分为四个方面:凝魂聚气——培育核心价值观、固本培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措并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清醒坚定——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实际上意识形态建设是文化软实力提升和竞争的核心,也是维护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
四、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研究仍需拓展的空间
从上述梳理可以看出:研究规模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已经很多学者专家关注这个问题而且出版、发表了相关的书籍和论文等;研究范围上,既关注习近平系列讲话中意识形态工作的研究,也关注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形态工作发展的研究,尤其重视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研究。但仍有拓展的空间:
1.根据研究重心,侧重以习近平系列讲话中单个重要讲话意识形态工作思想的总结,缺少当前意识形态工作最新发展的研究
学者们或专注于对意识形态工作特点的研究,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研究、文艺思想研究、宣传工作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出现了以“意识形态工作”冠名的研究成果,但也是局限于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地位和基本思路,较少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十分重视对习近平总书记意识形态工作的研究系统梳理的研究。
2.根据研究内容,对于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的学术研究主要分为三个研究取向
总体而言研究的深度还有待提升。首先,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仅仅停留在习近平重要讲话的表面论述,没有深入分析其深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仅仅研究习近平某一次讲话的精神,而忽视其讲话精神的历史延续性。其次,学者们的研究目前缺乏系统性。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而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体系研究还有待提升。再次,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研究缺乏创新性,需进一步探讨、发展或突破:关于习近平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要求、新理念的研究,关于习近平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逻辑体系研究,关于习近平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时代特色研究,关于习近平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实践指向研究和关于习近平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实践指向研究等都值得深入探讨。
3.根据研究范式,当前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研究范式大致有三方面特征
一是整体性分析,即将意识形态工作看作浑然一体的整体性概念,而较少探讨其内部要素、结构样态、实现类型等问题;二是背景性透视,即将意识形态工作放置在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现代化等时代背景中,侧重时代背景对主导性的影响和挑战,而较少涉及二者相互同构、有机联动的内在关系;三是防御性取向,即从单纯战略防御角度探讨如何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性,而较少探讨意识形态工作的时代建构问题。这种研究范式应该说对于我们宏观认识和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问题,增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有重要意义。但是如果不能深入意识形态工作的内部,透视意识形态工作内部的要素构成和功能样态,不能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在机理,特别是不能析理出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博弈规律,就难以推动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化,更难以现实地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
[责任编辑:刘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