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薇
[提要] 高校“双困”生就业问题关乎学生的长远发展,关乎社会的稳定。本文以“公平”为视角,对就业公平的内涵进行深入探讨,对“双困”生的就业期望值、就业区域、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就业敏感性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严峻的就业形势、难以落实的就业政策、较低的个体综合素质是当前“双困”生就业难的主要成因。本文从就业援助的目标、就业援助的重心、就业援助政策的拓展等层面,提出就业援助体系的重构策略。
关键词:高校;“双困”生;就业援助
本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项目(编号:201601610)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9日
公平是指根据一定的法律、道德、政策、秩序等合理地待人处事,意味着正义、平等和公正。就业公平是指“在可比的平等规则下,全体公民享有公正平等的就业权利和机会,通过市场公平竞争实现就业意愿、从事一定的社会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或一定的经济收入的全过程。”公平的就业环境,亦即公平的就业氛围,包括就业歧视的消除,就业机会、就业权利、就业过程的均等化。在公平视域下探討高校“双困”生的就业问题,意味着摒弃代际传承、人际关系网络、性别等不平等因素,客观地对“双困”生的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对“双困”生的就业难进行归因,进而探讨高校“双困”生就业援助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公平就业环境的内涵与认知
公平意味着公正,指的是同一环境中,摆脱阶层、种族、性别、籍贯等不可控因素的限制,每个自然人都能获得同样的机会和权利,履行同样的职责与义务。就业公平意味着就业方面的公正,包含就业机会的公平、就业权利的公平、就业过程的公平和就业结果的公平。就业机会的公平即在求职过程中,用人单位摒弃种族、性别、籍贯等偏见,招聘岗位面向所有适龄人群;就业权利的公平即人人不受种族、性别、籍贯的限制,享受平等的待遇;就业过程、就业结果的公平意味着招聘过程的公开性,意味着任人唯贤,意味着就业中的非暗箱操作。
在公平视域下探讨高校“双困”生的就业,有助于我们对“双困”生的就业问题有更明晰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就业援助对策。
二、公平就业环境下“双困”生就业现状分析
为了客观评价“双困”生的就业现状,我们设计了“双困”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设计过程中排除了就业机会、性别、就业权利等存在的不公正因素,尽可能提高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本次调查对象为“双困”生,共在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金融学院、保定学院6所高校,发放问卷322份,回收问卷308份,有效率为96%。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我们了解到仅有8%的“双困”生就业,92%的“双困”生仍未找到工作。在未就业的学生中,普遍体现出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区域狭窄、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就业敏感性较弱、就业心理两极分化的特点。
(一)就业期望值过高。通过对“双困”生期待工作待遇、就业意向、目前所在单位性质进行调查,建立了“双困生”就业意向档案并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结果如图1、图2、图3所示。(图1、图2、图3)
从“双困”生目标工资待遇统计图可以看出,有61%的毕业生期望月薪可以达到4,000元以上,仅有8%的毕业生将目标工资定于2,000元左右,这就表明“双困”生的工资期望值较高;从就业意向统计图可以看出,94%的毕业生将自己的就业目标定位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仅有6%的人选择了私企,这可能是由于“双困”生存在“改变家族命运”的心理,所以倾向于稳定、环境较好的工作。而图3中显示的已就业“双困”生所在单位性质也正是说明了这一点。
(二)就业区域狭窄(就业区域选择趋向于大城市)。就业地区的选择体现了“双困”生的就业区域倾向,如图4所示。(图4)调查显示,“双困”生的就业区域较为狭窄,59%的毕业生倾向于选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一线城市就业,16%的学生选择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12%的学生选择了中部大城市,仅有7%的学生愿意到西部就业,6%的学生愿意去中小城市,这说明大部分“双困”生想在大城市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期望改变家族的声望和命运。
(三)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就业信息的顺利获得是“双困”生顺利就业的重要保障。如图5所示,在就业信息的获取上,35%的学生选择了通过老师、同学获取职业信息,39%的学生选择了通过亲戚、朋友获取,15%的学生选择了网络获取,仅有11%的学生选择了通过报纸、电视获取。这一结果一方面表明“双困”生习惯依靠自身的组织网络获取职业信息,而较少从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介寻求自己的职业道路;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双困”生获取职业信息的被动性。(图5)
(四)就业敏感性较弱。就业敏感性即对国家政策、就业信息、各类招聘会的关注度。在对国家政策了解情况的调查中,仅有3%的“双困”生表示非常了解国家、省的相关就业政策,14%的“双困”生表示了解,而83%的“双困”生对国家、省的就业政策表示不了解;在对就业信息关注度的调查中,96%的学生在大四期间才开始关注就业信息,仅有4%的学生在大三期间开始关注就业信息;在对校内外招聘会参加积极性的调查中,58%的学生选择偶尔参加校内外组织的招聘会,29%的学生不参加校内外组织的招聘会,仅有13%的学生经常参加校内外组织的招聘会。综上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双困”生就业敏感性较弱,这可能也是“双困”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五)就业心理两极分化(对于找到合适工作没有信心)。调查显示,“双困”生的就业心理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即54%的“双困”生表现出积极的就业心态,36%的学生表现出过分消极。具备积极就业心态的大学生,在得到国家、学校资助的同时,往往能够在逆境中不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一般能够成为职场中的佼佼者。而具备消极就业心态的大学生,往往摆脱不了自卑心理,容易在求职中产生自卑、恐惧、被动感,从而限制自身就业。(图6)
三、公平就业环境下“双困”毕业生就业现状成因
综观高校“双困”生的就业现状,我们可以将其就业难归因为两个方面: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严峻的就业形势、难以落实的就业政策、较低的个体综合素质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双困”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一)客观因素
1、就业形势严峻。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有629万,2014年有727万,2015年有749万,2016年达到了726万,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一方面正常的岗位更替速度难以满足如此之多的毕业生就业需求;另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结构性改革也使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在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所谓的“天之骄子”必须面对一毕业就要失业的局面。这对“双困”生来说,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2、就业指导服务机制不健全。当前,较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都涉及两个方面:就业指导课程和就业相关业务。就业指导课程往往以大班授课为主,集中于理论层面,缺乏实践指导。学生学习也只限于完成学分,重视程度不足。就业相关业务往往涉及招聘会的组织、三方协议的发放、报到证的办理及就业相关文件的撰写方面,缺乏深层次的、针对“双困”生的帮辅措施。这些都导致“双困”生实际操作能力不足,从而在择业过程中不知所措。
(二)主觀因素
1、个体综合能力欠缺。据调查显示,69%的“双困”生认为就业难的原因之一是自身综合素质较低。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视野狭窄。由于“双困”生的家庭环境不优越,接触艺术性知识、技能性知识、游历性知识的资源相对匮乏,导致其知识面较窄,视野狭小。二是人际沟通能力欠佳。“双困”生可以分为两类群体:一类关注知识性学习;另一类注重物质资源的积累。前者囿于书本知识,忽略各类校园活动和校内外兼职对自身组织协调能力的提升;后者努力赚取经济资本,忽视人际沟通,从而直接影响就业。三是团队合作意识不足。众多“双困”生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兼职过程中,都习惯于独来独往,缺乏团队意识。而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是当今职场所必需的。
2、就业观念较为传统。大多数“双困”大学生被家庭寄予厚望,长期被灌输“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存在这种观念的“双困”生更渴望就业的成功,在就业选择上倾向于环境好的一线城市,声望高、较为体面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家企业。而不愿意到偏远地区、基层就业。这限制了“双困”生的就业范围,为他们的就业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就业心理障碍。“双困”生存在自卑和自尊的双重心理。为了将自己的身份同化到同龄群体中,他们一般不愿意提及自身家庭情况,甚至在寻求或接受他人资助时会感到人格受伤害,从而形成坚强、自卑又脆弱的心理。同时,由于家庭负担过重,精神压力过大,导致“双困”生常常处于精神高压下,从而导致“双困”生的焦虑情绪,影响正常的学习与交往,进而对他们的求职过程产生影响。
四、公平就业环境下“双困”毕业生就业援助体系构建
(一)就业援助的目标:助贫资助到就业扶助的转向。当前,现行的大学生国家资助政策对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较多的高校也都将援助目标过多的集中于这种助贫资助,而较少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要想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必须在物质资助、物质激励的基础上,注重就业扶助,这主要依靠高校与社会的共同扶持。一方面校外企事业单位可与学校签订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定向培养协议,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号召企业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兼职、实习、勤工助学等岗位,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就业平台;同时,鼓励企业为贫困生设立各种形式的就业帮扶基金。贫困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必须支付一定的求职成本,如制作简历、拍摄照片、购买相关书报杂志、交通、住宿、购买服装、参加培训等费用。用人单位可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求职资金,帮助其解决一定的交通、住宿费用,减轻其经济负担。
(二)就业援助的重心:就业能力的提升
首先,转变就业观念。“知识改变命运”这一思想对贫困大学生顺利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大多数“双困”生就业期望值过高。针对这一思想倾向,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 “双困”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理论上,要将就业形势教育贯穿到就业指导课程中,增强“双困”生的就业主动性,避免“坐、等、靠”的思想。实践上,可邀请服务基层的优秀学子现身说法,使“双困”转变“基层、小企业和小单位”缺乏发展前途的错误观念。
其次,提升综合素质。当前,用人单位不只是注重专业知识,计算机、英语等技能知识,更加关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他们认为,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适应能力也较强。因此,提高综合素质应成为提升“双困”生就业能力的重点。通过分层次、分阶段,开展职业生涯教育。针对大一新生,结合专业教育,引导其做好大学四年的学业规划;大学二年级做好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教育,重点在于就业基本能力的提升;大学三年级重在择业技巧教育,着力提升学生求知应聘能力;大学四年级关注角色过渡,重在塑造健康心理。
最后,培育健康人格。由于特殊的生长环境,“双困”生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特别是在就业的关键时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他们更容易产生愤世嫉俗的心理。因此,要及时了解“双困”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和掌握给他们的心理困扰及其原因,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同时,运用激励原则,引导“双困”生掌握积极的心理调节方法,增强心理承受力。
(三)就业援助政策的拓展:国家、社会、高校的共同努力。就业援助政策对“双困”生的就业方向起着指引作用。对于国家而言,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鼓励、吸引贫困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对于社会而言,国家应进一步完善社会资助制度,加大资助份额,支持用人单位吸纳贫困大学生;对于高校而言,加大贫困生资助经费的投入,转型部分助学金为勤工学金。全方位了解贫困生的心理状况,系统地进行心理辅导与干预,实施精细化就业指导与服务,实现全程化培育与跟踪。
主要参考文献:
[1]曾继平.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10.
[2]刘艳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3.
[3]杨晓敏.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4.
[4]戴勇.基于就业公平的转型期高校贫困学生就业扶助政策研究[D].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6.
[5]徐真.高校双困生就业帮扶模式的探索——以吉林财经大学帮扶模式为例[J].中国就业,2015.6.
[6]周建华.以拓展培训为路径——提升双困学生的就业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2.11.
[7]程立斌,薄平平,何洁等.高校“双困”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支持模式的实践和研究——以上饶师范学院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11.
[8]阚甜.高校双困毕业生就业状况调研及对策建议——以福建省厦门市高校毕业生为例[J].长春大学学报,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