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王滨
摘 要:台湾地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采取学程的模式,创新创业学程是以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为综合性的课程规划,是由一系列科目课程组成的课程方案,它有别于第二学位和辅修专业,课程设置更灵活高效,适合学生参与,可以跨学系、跨学院乃至跨学校开设。创新创业学程注重师资和学生的跨学科、跨专业融合,注重产学研一体化,注重打造创新创业价值链和生态系统,值得大陆高校研究和加以借鉴。
关键词:台湾地区高校;创新创业;学程教育
自2015年《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以来,创新创业教育在各高校全面展开。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1],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基础地位,纳入到人才培养的发展途径中,促进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衔接。我国台湾地区高校近年来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开展了创新创业学程教育,使创新人才培养渠道多样化,也促进了大学学制的多元化。
一、创新创业学程的提出
“学程”一词首现于台湾地区是1979年。20世纪70年代的台湾大学,其学院、学系、研究所的设立要经过复杂的程序与旷日的等待。当时台湾科技大学计划成立工程学系,以期在工管、电子、机械、纤维、营建、化工、电机七个学科领域有所发展,为学校拓展新的学科空间,结果该计划却遭到教育部门的否决。在现实需要和管理制度冲突无法缓和的困境下,学校另辟蹊径,在上述七个领域分设七个学程,附设于已有的工程技术研究所,于是“学程”一词正式出现。学程的设立完全是因为院系设立不易而作为“曲线建学科”的权宜变通策略而已,直到1994年,学程教育才正式从法律意义上被确定。
学程,严格讲是指“学校为了帮助某特定群体的学生达成特定的学习主题所规划的学习经验总和,并且透过规划必修、选修科目及修课流程来达成教育目标”。作为传统培养模式的有益补充,学程教育在组织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色。
首先,从组织设置上,学程以模糊实体和虚拟的组织边界作为存在方式。在高校,无论是院系还是研究所,都表现为一个刚性十足的实体组织,有层次分明的组织架构和人员配备,有自己专任的教师和主修的学生。与这些组织相比,学程更加独立、开放和灵活,它依赖于教师,服务于学生,但它既不是教师的组织也不是学生的组织,学程可以为实体,也可以为虚体。所以,学程更多的表现为联合学程,即跨系学程、跨院学程、跨校学程等。
其次,学程和第二学位及辅修专业既有相似之处,也不完全相同。第二学位或辅修专业均由某一学系设置,向外系学生开放,各学系可以互为辅系。学程则不然,它可以由某一学系开设,也可以跨学系、跨学院乃至跨学校开设。一般而言,学程在课程严格性上和学分要求上要弱于第二学位和辅修专业,因此学生更容易通过。同时,由于学程学制的确立和审批更灵活,它就更能聚焦学科前沿和吸引更多学生参与。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台湾许多高校开展了创新创业学程教育,陆续创设了各种类型的创新创业学程,这些学程以系统化的课程组合、打包式的课程搭配,灵活、开放、自主的课程方式,为创新创业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学程教育打破了以往主修课程和辅修课程的二元对立,实现了跨专业课程、跨专业交流的目的,从而真正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起到作用。据统计,2005-2014年,台湾创新创业学程快速发展,开课近800门,选修人数逐年增加,后期每年平均增加超过1万人。
不同大学在创新创业学程的名称上有很大的差异,反映出不同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学程的课程目标设置有所侧重。如台湾大学的“创意创业学程”、逢甲大学的“创新创业学程”、辅仁大学的“社会创新创业学程”、亚洲大学的“创客学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的“创新与创业学分学程”等[2]。台湾科技大学针对本科生开设“创新与创业学程”,针对研究生开设“创业管理学程”;辅仁大学的“社会创新创业学程”主要是培养企業经营管理所需人才,以期培育出兼具社会公益精神与商业经营创新思维的管理人才,为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或创办企业奠定基础;亚洲大学的“创客学程”主要针对学生“创客实作”的能力,支持学生将其创新实践成果商品化,集合校内创业资源,帮助学生创业。逢甲大学的“创新创业学程”主要将教师、学生的科研成果提供给选修创新创业学程的学生进行产品设计,学生将设计拿到课堂上,通过课上的竞赛活动评选出好的设计,再将这些设计进行产业化探索,通过创新竞赛进一步挑选出可孵化的项目,接着对选出的项目再进行商业模式开发设计,成为可行的创业项目,并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等(见表1)。
从整体发展理念上看,创新创业学程都指向培养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的能力与精神,系统地提供创意、创新、创业的课程教育,以顺应知识经济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与产业发展趋势,整合运用高校的教学资源,提供学生跨领域学习、合作的机会,鼓励学生能够发掘机会、整合资源、创造价值,使学生充满热情地发挥创造潜力,进而实现创意、创新、创业的理想与目标。
二、创新创业学程的具体设置
创新创业学程是以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为综合性的课程规划,是由一系列科目课程组成的课程方案,内容涵盖层面较广,可供不同科系领域或学制背景的学生选修,这种灵活、开放、自主的方式是课程运行的主要载体,是课程功能释放的关键部分。[3]
台湾地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大多由隶属学院或大学的专门性的创新创业中心负责,或直接由管理学院等学院进行课程管理。创新创业学程适用于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采取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同,通常是15~22学分,学生修满这些学分方可结业,获得学程证书。
创新创业学程强调以学生和社会的双向需求为导向,以扎实的创意、创新、创业基础为核心,结合设计、管理、科学与人文内容,通过培养兼具创新创业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学生,满足个体活力释放和未来产业的人才需要。创新创业学程设置分为必修课程(或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支持性课程)两大类(表2)。
必修课程多为创业入门、创业管理、创意设计导论、创意设计专题、创意与创新、创业实作等,此类课程着重引导大学生的创意设计、创新意识、创业管理等专业技能,通过系统化的课程及活动打下扎实的创意、创新、创业基础。选修课程多为文案与创意、媒体设计、科技与人文社会、问题创意与实践、基础创意写作、文教事业创意与经营、创意、创新与创业讲座、创新与创业实务、智慧科技创新应用与产业发展等,此类课程旨在培育学生成为未来创业家,启发学生解决各类问题的思考力和行动力,拓宽学生视野和提升其思维水平。
三、创新创业学程的特点和优势
(一)实现系、院、校的逐层突破,整合多校创新创业资源
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台湾大学强调创新创业必须以“完全投入实践”为理念,提出整合各方优势,发挥群体合作,不再局限于单一专业,而是跨专业的整合。这不仅打破了院系之间的藩篱,更使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取长补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创新提案。
台湾地区高校的创新创业学程普遍强调跨专业、跨院系乃至跨校间的资源整合,重视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个体能动性和团队合作,以及专业技能素养培育和跨专业知识积累。例如,台湾师范大学、台湾科技大学、台湾政治大学设计了以“创意”为核心的学程,集结三校创意、创新、创业的师资力量,整合“创意构想”“创意设计”“商品实务”的专业所长,开设“创意设计实务学程”(图1)。该学程以各校优势与强项为主轴,整合互补,通力合作,进行跨专业、跨院系、跨校的知识融合。与此同时,每一期都设定一个核心主题供学生发散思维,核心主题范围设定在文化创意、社会创新、世界关怀等领域相关议题,使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行动过程中兼具理论与实际的专业知识技能。
(二)建设创新创业价值链,衔接高校与产业的“最后一公里”
台湾地区高校的创新创业学程重视课程的实践性、操作性和转化性,突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特色,通过课堂讲授、个案讨论、市场调查、企业参访等多种形式,使大学生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識与技能,掌握运用创新创业的理论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将现实中的社会问题转化为创造社会价值的实际操作,以此作为并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评价体系,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转化效能和整体实力。
以逢甲大学为例,以“创新创业学程”为核心的创新创业价值链建设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见图2)。第一阶段产生创意——重在搜集学生创意及研发成果,提供给修习创新创业学程的学生进行产品规划,实现创造力价值链的前端价值;第二阶段实现创新——学生的产品通过期末模拟竞赛获得修订,将成绩优异的作品进行商品开发并建立商业模式,加入符合并服务社会需求的创新价值,完成创造力价值链的中端价值;第三阶段实施创业——进入创业培育形成阶段,如果运行成功,可登记为正式商业组织,进入正常运营,实现创造力价值链的后端价值。[4]
这种创新创业进阶能力培养和价值链建设,目的在于缩短从学校所学理论到社会所需实际之间的差距,使学生走出校园后能较快地将既有创新创业研究成果投入市场,实现创新创业的直接效能转化,或者不断激发其创新创业的热情与潜能,寻找新的创新点;如果大学生毕业不去创业而是就业,这种学程训练同样能发挥作用,它将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化为学生主动的创新精神,实现创新创业的隐性效能转化。可见,创新创业学程促使大学生建立创新创业意识,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将创新创业过程指向创新创业结果,强调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价值链,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实际转化率,真正做到衔接高校教育和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四、启示
第一,可以考虑引入创新创业学程的模式,不仅仅是分散开设创新创业单门课程,而是开设涵盖管理、科技、人文、设计、新媒体等多领域的创新创业学程。这些体系化的学程教育可以整合运用高校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跨领域学习机会,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知识技能和精神素养,促使大学生摆脱思想僵化,大胆创新思维,打破被动就业的僵局,主动创业谋事。同时,学程可以提供企业参访、市场调查、创业竞赛、创业孵育等多种类的创新创业实践,顺应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与社会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
第二,高校内部打破院系和学科壁垒,以学程实现资源整合。成功的创新创业教育必将依赖于多方联动和资源整合,以注入新的活力,多个层面共同发力,形成互生共养格局。要开展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往往不是单个专业、单个学院、单个学校所能独立完成的,需要调动跨专业、跨学院、跨学校的资源,甚至依靠社会企业、政府部门的力量,优势互补、师资互通。只有这样,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创新创业的需要,而学程教育就是一种重要的整合资源的载体形式。[5]
第三,重视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个体学习中的全面性,以及在团队学习中的合作性与互动性,培育具备创新创业综合能力的人才。要想实现高校教育和产业发展人才链的无缝对接,需要为大学生在校期间提供创新创业学程,这样可以建立与真实创业紧密结合的平台,在高校环境中打通大学生的创新理论与创业实践脱节的壁垒,培养出能够释放个体活力和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开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局面。
第四,打造完善、系统、全面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在高校内部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过程中,通过学程制,借鉴台湾高校成立“创新育成中心”“创新学院”等组织机构的有益经验,形成具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同时,在高校外部的创新创业培育过程中,通过搭建高校间的创新创业共享平台,实现教育师资、实践基地、服务信息的互通,将既有高校资源引导转型创业,使既有研究成果具备商业价值,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此外,高校还应主动融入到区域发展中去,结合政府服务指向和产业发展需要,引导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就业服务向创新创业聚合,将学生既有创新创业研究成果实现效能转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EB/OL]. http://www.moe.edu.cn/srcsite/A15/s3265/201512/t20151208_ 223786.html,2017-01-12.
[2]林美貌.台湾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经验及其启示[J].福建论坛:人文科学版, 2015(10):155-161.
[3]侯东喜.台湾地区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相关学程发展述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04-108.
[4]陈建源.台湾大专院校创业教育与创业资源对于学生创业影响之研究[D].台中:逢甲大学科技管理研究所,2007.
[5]陈瑜芬,赖铭娟.台湾创业课程现况之探究[J].创业管理研究,2007(2):120.
编辑 许方舟 校对 朱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