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客家才子、循吏宋湘清廉为官之因

2017-05-12 05:31吴学宗
岭南文史 2017年1期
关键词:嘉庆知府

吴学宗

论客家才子、循吏宋湘清廉为官之因

吴学宗

宋湘(1756—1826),字焕襄,号芷湾,广东嘉应(今梅州市梅县区白渡镇象湖村)人。因天资聪颖,九岁即能文。“见诸伯叔为文会,即取片纸为文,下笔有奇气。”[1]“天资高迈,负俊才,诗文皆有奇气,匠心独运,吐弃一切。兼工书法,人得尺幅,如获连城之璧。”[2]故而拥有“岭南客家才子”的美誉。宋湘还是“客家意识觉醒”的代表人物、[3]“广东梅州客家地区有史以来第一个跻身于全国名人之列的人物”,[4]清朝中后期全国有名的诗人、书法家,言行兼美的一代的循吏。学术界对于宋湘的诗歌创作、书法成就的研究多有侧重,对其清廉为官的原因虽有所涉及,但尚嫌不足。

历史上的循吏、良吏、廉吏都是指不贪污、不腐化堕落,秉公执法,廉洁奉公的好官吏。在人类历史上,自从有了国家,有了官吏,也就有了清廉与贪脏之分。传统正史也有相关的《循吏传》、《良吏传》。时至今日,人们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惩恶扬善,反腐倡廉,仍在续写《廉吏传》。然而,无论是在古代社会还是近代社会,真正能够做到清廉为官的,却是少数。在宦海风云莫测,官场物欲横流,贪污成风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清朝社会,践行清廉的为官之道,更是让人感到难以想象。宋湘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中秀才,乾隆五十七年中解元,嘉庆四年(1799)登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嘉庆五年主讲惠州“丰湖书院”,嘉庆十年授翰林院编修,嘉庆十二年钦授丁卯科四川乡试正考官,嘉庆十三年任戊辰科贵州乡试正考官。历任文渊阁校理,咸安宫总裁,国史馆总纂,文颖馆总纂,教习庶吉士等职。嘉庆十八年起,先后出任云南曲靖府、广南府、永昌府、大理府、莫南府等府太守,领迤西、迤南篆事。在云南为官十三年。道光五年(1825),迁升湖北督粮道,奉旨统筹漕运事。道光六年(1826)卒于武汉湖北观察署任上。宋湘作为一个既担任过京官,也担任过地方大员的封建大官吏,死后却家徒四壁,家人无钱办丧,灵柩奉旨从湖北移归故乡,只能寄厝于安丰寺。直至民国6年(1917),才在当时梅县官贤父老的帮助下,得以安葬。宋湘的清廉由此可见一斑。

宋湘的清廉颇受百姓称道,研究宋湘诗歌创作、书法成就的学者们也常论及。是什么力量使得宋湘能够做到如此清廉地为官呢?笔者将宋湘能够践行清廉为官的原因归结为传统的民本思想、内心自觉的修身和严格的自律,把自己的付出、民众的幸福当成一种快乐,以及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等,或可为一孔之见。

宋湘的清廉首先源于他体恤民生的“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可以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重民轻天”和“民贵君轻”观点的形成。春秋时期,孔子感慨地要求弟子记住的“苛政猛于虎”的思想,可以说是体恤民生的“民本”思想的开端。战国时期,孟子正式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观点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传统“民本”思想奠定了基础。唐太宗也认识到:“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论政体》),对民的重视是“民本”思想的一项基本内容。宋湘把体恤民生的“民本思想”具体化为“救民先救困”、提高边远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文化水平,以及保境安民、维护社会稳定等具体实践。嘉庆十八年(1813),宋湘五十八岁时,被外放为云南曲靖知府。初到曲靖,适逢水患之后,见灾痕历历,不堪寓目。他悲恤油生,急领众治水,修城。随后,他又马不停蹄,深入所属各县视察。见所属马龙州地脊民贫,不仅小孩穿不上衣服,就是大男人也只能短服蔽体。姑娘们只能躲在家里,无所事事。原因当然是这里的人民的三餐都难以解决,衣着问题自然是在其次。宋湘和他的家人商议,做出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极令人敬佩赞扬的举动:他拿出自己的薪俸,购买五百架木织机和几部纺纱机,并且让他自己的妻子王素云教当地妇女纺织,以解决当地人民的生活困难。当地人民十分感激他,称其所织之布为“宋公布”。[5]

嘉庆二十年(1815),宋湘60岁时,代理广南知府。“署广南府,城内地高,饮水艰,君度地开挖东西二塘。”[6]引水至城,成功地解决了城内居民的饮水困难。

道光二年(1822),宋湘代理永昌知府。为使边远地区人民提高文化,宋湘捐出自己的俸银1682两,在永昌(今云南保山县)建了一所可容纳生童300人的永保书院,大力培育和奖拔人才。云南著名诗人、学者戴孙、池春生等人即是宋湘培育出来的佼佼者。

宋湘代理永昌知府期间,所属土知府湾甸,贼匪横行。据载:“湾甸者,所属土知州也,土知州某死无嗣,有景在东者远族也,乘间夺其印,专杀恣肆,不附己者死,如是五六年,当事者不敢发。贼某袭土职,招匪党千余,将攻保山县。湘虑为前明二莽续,誓除之。商之营,不济。请诸镇帅,又不济。贼知,益猖獗。民夷皆赴诉。湘曰:尔等能为我杀贼乎?众曰能。湘曰:果尔,刍粮我任之,患难我同之。遂悬重赏练乡兵杀贼,民夷踊跃。于是江有防,隘有备,又以计散其党羽。贼惧,宵遁。捣其巢,大索七日,获在东斩之。自捐军需银八千两,不费公家斗粟,边陲以靖。郡人建生祠祀之。”[7]由此可见,宋湘维护社会稳定措施是深得民心。

宋湘的清廉源于他内心自觉的修身和严格的自律

民本思想从政治高度决定了宋湘的清廉,修身律己则从心灵深处起到了内在的约束作用。中国历史上的士大夫们,尤其是儒士,在孔夫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语·学而篇》)理论的影响下,一贯注重“修身”,并将其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事实上也是清廉的基础。

宋湘出生在一个普通的私塾先生家庭。其父宋歩云以教书为业,为人刚正不阿,希望儿子长大以后能为国家作出一番贡献,造福一方百姓。宋湘自幼受家庭影响,得读儒家诗书,逐步养成了儒家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为修身律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说他天资聪颖,享有“岭南客家才子”的美誉,但毕竟仕途坎坷,八应童子试,到二十三岁才中秀才。三十七岁参加广东乡试中解元,此后四次进京参加进士科考试,四十四岁才中进士。长期的科举生涯,使宋湘遍尝漂泊他乡、寄人篱下和穷而兼病的悲伤,使他更为广泛地了解到下层人民的疾苦,修身律己的信念也更进一步扎根于他的心中。嘉庆十八年(1813)春起,今豫、冀、鲁、鄂等地大旱。同年秋,宋湘由翰林院编修调任云南曲靖知府,路过河南灾区,目睹与王畿近在咫尺的饥民触目惊心的凄惨景象,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十日河南路,年荒不忍看;

青苗收稿易,黄土葬人难。

不雨自何日?有田同一叹!

草根能几把,过客亦登盘。

三十万粮赈,饥民殊未知。

君恩如此厚,漕运到何迟?

尽室驱儿女,无声痛别理。

马头南北望,何处去流移?

亦知死不远,且复望生逃。

道路无人哭,春犁有梦操。

乞钱中妇跽,贱卖小儿号。

恨不冥闻见,人间竟尔曹![8]

路过湖南时,他的官船不提防撞坏了渔民的罾竹,他想赔偿渔民的损失,却引发了一场误会。他深深自责,写下诗一首:

大江起风舟四触,我舟折却渔罾竹。

彼罾我舟两何心,狭道相逢骇我目。

我欲百钱酬彼渔,风前正草空中书。

岂知奴子不解事,渔来远被汹汹驱。

吁嗟饮酒莫倾斜,遇事莫使伤人心!

天下二字有二宝,一情一理难专任。

渔家一罾一家粥,我损百钱损亦足。

忍使渔家抱泪归,不敢骂官背官哭。

吁嗟!

我不作恶恶已多,处心作恶当奈何?[9]

“我不作恶恶已多,处心作恶当奈何?”说明宋湘对吏治问题有着深切的忧虑,他本人则要从内心深处时刻警醒自己做一名亲民爱民的好官。

当他万里南行到达目的地,出任云南曲靖知府时,“官船过处人环目,老妇幼儿排簇簇”,对百姓的围观他感到惭愧;对清代官员外出“金银灿灿雾中座,萧管冥冥云际台。前导金童后玉女,世间何物贵如许?”感到不该乃至激愤:“我生亦是好男儿,官今如虎人如鼠。吁嗟呼!好僧不在金佛身,好道不在华阳巾,名士不在善骂座,好官不在能怕人。”他儆戒自己:“我今前去滇南守,知是豺狼是父母?”[10]——我如今到云南任知府,面临着做凶恶的豺狼之官,还是做视民如子的父母官的选择啊!由此可见,宋湘的清廉源自他内心长期随时随地自觉修身和自律,是他长期修炼的正果!

宋湘把“自己的付出,民众的幸福”当成快乐

宋湘出任曲靖知府,见其所属的龙马州地瘠民贫,人民生活困难,他捐出自己的薪俸,购买木织机和纺纱机,并让自己的妻子王素云向当地妇女传授纺纱织布技术,解决了当地人民的一些生活上的困难。他自己感到了莫大的欣慰,后来他在去广南代理知府的路上回忆到:

忆我守曲阳,自知无善建。

郡民走告我,今年谷增万。

鱼鳖化为禾,洪波消芳甸。

荒荒马龙州,男女骭不线。

使君慈母心,女手纤纤劝。

五百新纺车,织染兹亦遍。

闻之岂不欢,百不了一愿。

边荒多艰难,救民先救困。

兹行复如何,区区心一寸。[11]

“闻之岂不欢,百不了一愿。”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把自己的付出和百姓的幸福当成一种享受的崇高境界,宋湘才能做到一次又一次地捐出自己的俸银救民救困,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笔者仅据清光绪《嘉应州志》卷二十二《宋湘传》的相关记载,初步统计宋湘捐出的俸银即有近万两之多。

宋湘的清廉大多直接来源于传统的民本思想,修身自律,以及他把自己的付出和百姓的幸福当成一种享受,并从中获得内心的满足等原因。这些都属于个人品性和修养方面的素质因素。除此之外,宋湘的清廉也与当时的社会状况、社会环境等有着一定的关系。

封建社会的官吏,尤其是清朝社会的官吏,一般很难做到清廉为官。但绝大多数统治者还是懂得:“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统治者,尤其是最高统治者为了本阶级的长远利益,对贪赃枉法的官吏会不得不有所压抑,不得不提倡清廉为官——至少形式上不得不提倡清廉为官。宋湘生活在清乾隆、嘉庆、道光年间,而其仕宦生涯和其政治活动则主要在嘉庆和道光年间。当时的社会大背景是:乾隆的宠臣——巨贪和珅刚“跌倒”,嘉庆皇帝也刚刚“吃饱”。鉴于和珅的教训,大多数贪官污吏的贪脏之风会不得不有所收敛,嘉庆皇帝在扳倒和珅之后,也会毫无疑问地倡导反腐倡廉。这些社会条件同样也成为宋湘能够践行清廉为官的原因。

注释:

[1][5][7]王钟翰点校:《清史列传》卷七十二《文苑传·宋湘》[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清)何曰愈撰、覃召文点校:《退庵诗话》[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张应斌:《客家研究的起源——从宋湘、黄遵宪到罗香林》,《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7年10月,第25卷第5期,第5页。

[4]邓晋东:《清明清官宋湘》,《嘉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J],1998年第4期,第118页。

[6]张维屏:《国朝诗人征略》卷五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713页:集部·诗文评类[M],顾廷龙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8][10][11]宋湘撰、黄国生校辑:《红杏山房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9]宋湘撰、黄国生校辑:《红杏山房集·红杏山房集外诗》[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

猜你喜欢
嘉庆知府
清张志宁嘉庆丁卯科乡试硃卷档案
义盗
从嘉庆元年继德堂观戏谈起
嘉庆时期继德堂「小迷宫」陈设小考
嘉庆时期味馀书室的功能与陈设
毓庆宫在乾隆、嘉庆、同治三帝心中掀起的波澜
再也不怕了
济公传
知府嫁女
远处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