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泽
试探广东中山文学里的香山文化
徐文泽
自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香山建县以后,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其特殊的地理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风貌,形成了有特殊内涵和形式的香山文化。它既体现在香山人在八百年历史征程中创造的物质文明、社会风土人情,也体现在香山人特有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虽然香山文化随历史发展而不断变化,但其内在的基本精神却并未根本动摇。香山文化既有南北交融的特点,也有东西方文化竞争与合璧的特性。因此从本性看,它是一种混合型的文化。香山文化催生了中山文学的发生、发展和繁荣,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献身文学的中山作家,并在改革开放以后形成了富有活力的中山作家群。香山文化深刻地影响了中山文学,形成了中山文学的香山文化特色。
香山文化的特色,是古代香山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同自然界和社会进行斗争的精神成果,它属于广东珠江三角洲区域文化。它是包括香山县地理环境、历史状况、社会结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历史书籍,以及乡风民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香山人的性格在内的文化综合体。古代香山海陆交汇,特殊的地理地貌、生产生活、风土人情及风俗习惯,形成了既区别于北方中原文化也不同于一般岭南文化的独特文化。香山文化一方面是古代中原的儒家文化、两湖一江(湖南、湖北和江西)的南方道家文化,以及佛教文化相互竞争和融合的产物,它因此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因为长期受西方各地文化的熏染,尤其是在近代以后大量接受美国和欧洲文化的影响,在与西方文化长期斗争和竞争的过程中,融合了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香山文化的性质是一种中西方文化合璧交融的混合型文化,形成古代香山地区独特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宗教信仰、民间文化、日常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它体现在香山民间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古代香山人的生产劳动、婚丧嫁娶、礼尚往来、二十四节气时令的生产活动、节日庆典活动等。随着香山区域现代化的发展,尽管香山文化内涵与形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基本精神内核却得以留存。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近三十多年,香山文化精神潜在地发挥作用,促使中山文学持续而繁荣地发展。香山文化精神始终是中山作家的精神家园,在香山文化哺育下,产生了当代中山作家群体,香山的生产劳动、民间风情、生活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内容,成为中山作家群体的文学创作的源泉和创作素材,从而使中山文学成为保存香山文化的巨大的文字博物馆。
香山文化孕育了一批中山文学作家,主要有:王远明、丘树宏、尹绪忠、方炳焯、黄定光、郑集思、木子力、胡波、黄学礼、林荣芝、虞天识、余从、吴大勤、符马活、吴从垠、刘居上、李容焕、胡汉超、林凤群、陈贤庆、杨观汉、刘建芳、谭文卿、冯谦、倮倮、徐文泽、陈光钵、楚风、黄祖悦、罗欣荣、姚舞云、李代高、方铁民、谭功才和王晓波等。他们在不同题材与不同体裁的文学创作中,都非常重视挖掘香山文化里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内容,作为重要创作素材与审美形式创新的灵感源泉之一。
香山文化里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以两种叙事方式与审美方式进入中山文学创作:一种方式是中山作家大量运用“回忆体”的写作方式。回忆录、回忆性散文、回忆性的纪实文学、追忆性的诗歌、口头文学纪录、故事和回忆体的小说等,成为现当代中山文学创作的重要文体。另一种方式是中山作家纪录香山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和民风民谣。第一种方式是文学审美方式,第二种方式是历史纪实方式。历史纪实方式包含写作者的社会态度、社会情感,包含着写作者对于他所记录的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尽管历史事实纪录本身不是文学创作,但它们同样具有文学性,即包含着写作者的主观态度、个人情感和审美情趣等文学因素。三十多年的中山文学作品,构成一个巨大的香山文化的风俗历史的文字纪录“博物馆”,反映了香山文化的现代转型过程。
中山作家的文学创作体现了香山文化意识,通过对香山文化的观察和体验,以口口相传的香山口头文学的艺术形式,如流传于香山的民间故事、民歌和曲艺的文艺形式,纪录和描写香山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构成中山文学里的香山文化新篇章。尤其是在近三十多年间,以香山文化为素材,中山作家创作了数量可观的作品。代表性的创作有:王远明主编的《香山文化》[1]系列丛书,政协中山市委员会文史委组织编写的《岐海泛舟》[2]《赤子丹心》,[3]政协中山市委员会文史委组织编写的“百年中山文史系列丛书”之《咀香园传奇》[4]《香山医事》[5]《流光碎影》[6]《沙溪凉茶》[7]等,中山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编写的“中山与中国近代化丛书”之《孙中山传》[8]《中山人与中国近代化》[9]等,中山市沙溪镇人民政府编著的“隆都沙溪文化丛书”之《沙溪访古问俗》[10]《沙溪饮食与沙溪凉茶》[11]等,中山市南朗镇人民政府编著的《南朗名人胜迹》[12]等,中山市文联编著的《中山人在京津唐》[13]等,以及一批各镇镇志。个人专著方面主要有:徐文泽创作的《兴学报国情:旅日华侨吴桂显先生》,[14]冯林润的《沙田絮语》[15]等。《岐海泛舟》一书中收录了有关香山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以及民间谚语等作品:《香山建县选址“称土”考》《香山开埠》《香山县的由来》《石岐街名“从一到十”在哪里?》《关于石岐民谚的分类释义》《申明亭的历史和今天》《香山名谚遗作选辑》《古代香山人旅行轶事》等。中山籍作者冯林润以中山市往昔大沙田地区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为素材进行散文创作。他以讲故事的方式,以平易、亲切的叙事风格,对以横栏镇为主体的大沙田往昔的水乡民俗禁忌、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婚丧嫁娶、节日风俗,以及沙田地区的生活掌故,作了细致的叙述和描绘。他叙述的香山文化内容有些已经发生变化,有些在今天已失去作用而不复存在,它们成为中山文学呈现的历史文化古迹,仍然有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教育价值。如作者创作的“开村榕”一章,记录水上人家定居河岸的风俗,首先在村口栽下一棵大榕树,因为榕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够“容人”。他的《水乡民俗禁忌》一文,记录了沙田水乡50个禁忌,如扫地时禁忌由里向外,睡觉禁忌双脚向大门口等。他记录的“水乡锣鼓”,就有13种之多,包括龙舟锣鼓、舞狮锣鼓、新娘锣鼓、飘色锣鼓、送米锣鼓、卖武锣鼓、功德锣鼓、告急锣、开会锣、游水陆锣鼓、游行锣、庙锣、更鼓等。他写沙田婚俗的作品有:“大妗姐”、“ 嫁妆”,直到“做外婆”和“分身家”等。 他写的沙田的农具、沙田歌谣,虽然它们今天有的已经不复存在了,随着生产力发展、生产方式变化,昔日的大沙田,如今早已工厂林立、乡镇企业发达,沙田的农业也以现代养殖和花卉种植为主体,因此沙田过去的农具,如今已经成为乡校博物馆的陈列品,成为当代青少年了解香山地区生产发展的教育资源。他运用沙田口头歌谣的形式而创作的新的沙田歌谣曲,是运用沙田民歌形式反映当代中山人民生活的新沙田歌谣体。他的散文和故事创作以中山大沙田不同种类的地块名称命名,如“农业区规划”六首:沙田区、基水地、台阶地、民田区、丘陵地、围垦区。他还收集了1500多条沙田俗语,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教育性,它们是沙田劳动人民生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如“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苗从地发,枝由树分”等。这些沙田故事、沙田农具记录、沙田歌谣曲和沙田俗语等,反映了中山市沙田地区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尤其是反映了中山市沙田地区的生活风俗与风土人情的变迁过程。
香山文化影响中山文学的另一种方式,是作家以文学审美态度,以故事、诗歌、抒情散文和小说等文学体裁,运用文学描写与形象塑造等表现手法,叙述、描写香山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形成富有香山文化内涵的审美性的文学作品。中山作家对香山文化素材进行艺术加工,有所集中与取舍,并进行生活典型的塑造,构成中山文化史上叙述某一时期风土人情和生活状态的文学散文、诗歌、故事、小说等文学作品,它们包含着作家对中山某一历史阶段风土人情和民间生活状态的认识和理解,寄托了作家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是被审美化和情感化过滤的香山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比较有代表性的创作主要有: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组织创作的“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颂诗”《白猫黑猫》[16]诗集,中山籍作家刘居上、林凤群等人创作的“中山文化纪事”[17]丛书,中山市文化局编辑的《香山文集(1984-1994)》,[18]中山市作家协会编选的《中山文学作品选》[19]丛书、《新世纪10年中山美文选》,[20]中山市文联编辑的《中山风物咏》,[21]中山市诗歌协会编辑的《悠悠咸淡水:中山诗群白皮书》,[22]中山先锋派诗人编辑的《黄金在天上舞蹈:中山先锋诗十四家》[23]等。中山作家个人创作专辑有代表性的包括:黄定光的短篇小说和散文合集《木屐声声》,[24]林荣之的《林荣之小小说选》,[25]李容焕的短篇小说集《嫁》、[26]小戏小品集《真情》[27]及诗歌集《心的帆船》,[28]吴从垠的散文集《半途碎影》,[29]余丛的哲理散文集《疑心录》[30]和龙威的诗歌集《诗歌在诉说》[31]等。中山作家以各种文学体裁叙述、描写香山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过程,抒发了对于香山风土人情的热爱之情。如中山市委宣传部编辑的《一方丰美的水土:新世纪10年中山美文选》收录的散文作品,大部分是描写中山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即使是探讨香山文化性质的理性的反思作品,也具有浓厚的散文抒情色彩,有些叙述了新世纪头十年中山物质文化发展历程,有些叙述中山文化精神的变化,具有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现实感,同时具有优美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历史教育意义。著名诗人丘树宏和散文作家郑集思各自以文学的形象思维对香山文化的性质作了深刻的哲学反思,并运用文学语言,饱含感情地加以抒情的叙述和描写。丘树宏的散文创作注重反映21世纪头十年中山城市风情的变化,《中山人的“世博”缘》《“文化眼”看世博》等作品,从不同的文化视角,叙述中山人与“世博”文化的关系。作者从历史发展的宏大视角,在较大的时间跨度上,广阔地叙述中山人与世界博览会的密切关系。作者以豪迈的审美态度,叙述了香山人郑观应于一百二十年前预言中国将承办世界博览会,一百六十年前中国第一个参加英国伦敦万国“世博”会的徐荣村,就是由香山文化哺育成长的。他的文化性散文,既有理性的叙述,也有感情的抒发,既有一般概括,也有具象的描写,语言如行云流水,给读者以独特的文化享受。关于“香山文化”的性质,丘树宏通过哲学的理性反思后,运用文学语言包含情感地加以叙述和描绘:
“香山确实是一方非同一般的水土,源远流长的珠江和广淼浩荡的南海在这里汇集交接,大陆文化和蓝色文明在这里碰撞融合,养育出了一种特殊的人文——咸淡水文化,一种兼具收敛和开放的文化。”[32]
作者饱含情感以抒情的笔调敞开叙述,透过概括性叙述香山文化的文字,读者仍然可以感受散文的抒情美感。
著名散文作家郑集思对香山文化性质的反思,显然具有文学和美学的色彩。他把自己对于香山文化的理解凝聚于富有历史意义的具象事物。如他的文化散文作品《咸淡伶仃洋》,选择具有历史意义、能够代表香山文化特质的一个地标性小岛——珠江口与南海交汇处的伶仃洋,作为他述说香山文化故事的“聚焦点”,运用优美的充满抒情的文字,讲述中山历史文化、风情风俗、人物的生活等。在这篇作品里,作者对香山文化掌故娓娓道来,情深处恰如行云流水,情急处又好似滔滔江河,一泻千里,浩浩荡荡,奔涌向前。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叙述香山文化历史,给读者以强烈的亲切感。关于香山文化的“咸淡水”特性(陆地文明与海洋文明交汇),作者这样叙述道: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有咸淡水交汇这一回事了。那时常常随大人们到‘开沙’干农活。‘开沙’就是沙田,沙田就是冲积平原上其灌溉受到潮汐影响的稻田,那里的地名少不了‘顷’、‘围’和‘沙’,如‘苏十顷’、‘顷九’,‘五顷围’、‘穗丰围’、‘五沙’、‘六沙’、‘新沙’。沙田夏天绿油油,秋天金灿灿,一望无际。我第一次感到宽阔感就是在这里。”[33]
这段叙述香山文化特性的文字,并未运用文史学者的理性语言,而是运用了形象的、充满抒情的文学语言。他运用第一人称叙述香山文化,结合自己幼小时候到大沙田玩耍时的所见所闻,将香山文化的“咸淡水”特质作了形象化、情感化的处理。从这段文字里,人们不仅在具象的描写中读到了香山咸淡水文化特质的地理元素,也能够深入作者内心,阅读他的情感、心理、感觉和呼吸。
反映民间生活的历史变化也是中山文学的香山文化特色的重要内容。中山文学常常运用“回忆”的方式反映文化变迁。“回忆”是叙事性文学惯常运用的叙述方法。因为作家往往运用“回忆”,拉开了文学审美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于是在这里就出现了两个层次的距离:一个是作家运用的“审美距离”,这就是通过运用“回忆”手法,区分现实生活与文学作品世界的审美故事。现实并非圆满,但在“回忆”性的文学世界里,生活却变得轻松和优美,与现实生活有距离。主要是指历史时间产生的“距离”和地理空间产生的距离。“回忆”往往是由时间产生的距离引发的。中山作家通过对香山一百多年间的民间生活“回忆”,在美丽的记忆里,抒写中山百年城市风貌和城市生活的变迁。中山籍作者林凤群、黄定光等人有关中山城市变迁的“回忆”性散文就具有这方面的代表性。林凤群擅长从回忆往事的角度,通过个人对香山文化到中山城市文化变迁的深刻体验、感受、观察和记忆,来叙述和描写从香山到中山民间生活的变化。她叙述和描写香山石岐旧城风貌的城市文化散文主要有:《长堤路风景》《孙文西怀旧》《西郊唱晚》《太平路风景》《岐江河的渡轮》《凤鸣路纪事》《拱辰路寻梦》《南基路旧事》《清溪路的符号》《市井叫卖声》《飘缈烟墩山》《仁山旧模样》《河涌弯弯》《南门市场》《故香林回眸》[13]等。她以女性特有视角,体验、观察和感受民间生活,叙述中山老城区生活的发展,叙述、描写中山中心城区石岐区古城,涉及20世纪60—80年代各色人等的生活状态以及民间风土人情。她的文化散文作品中叙述和描写的文字,显得朴素、自然,叙述事物准确、生动,表达情感真挚、温婉,于平淡之中透着神奇,于平常之中蕴含奇崛。黄定光的散文和短篇小说集《木屐声声》,通过对香山街头巷尾往事的回忆,描绘了一幅幅香山地区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风情画。其中第一部分就是收集了他抒写“故乡风情”的16篇散文,在“生活琐忆”之中,有回忆亲人“父亲的烟斗”和“母亲三周年祭”等,也有关于中山风土人情的描写。作者以其深厚的情感,自然到近乎平淡的笔触,抒写了20世纪下半叶住在石岐老城艰辛而善良的普通人的基层生活。
本文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名称:高职院校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社区美育,课题编号:GD14XZW16。
注释:
[1]王远明主编:《香山文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2]中山政协文史委员会编印:《岐海泛舟》2010年印刷。
[3]中山政协文史委员会编印:《赤子丹心》2009年印刷。
[4]吴竞龙编著:《咀香园传奇》,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5]麦建章等人编著:《香山医事》,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6]吴竞龙编著:《流光碎影》,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7]张本华等人编著:《沙溪凉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8]李箐:《孙中山传》,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2。
[9]熊月之主编:《中山人与中国近代化》,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2。
[10]中山市沙溪镇人民政府编著:《沙溪访古问俗》,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10。
[11]中山市沙溪镇人民政府编著:《沙溪饮食与沙溪凉茶》,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2009。
[12]南朗镇人民政府主编:《南朗名人胜迹》,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3。
[13]胡波主编:《中山人在京津唐》,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
[14]徐文泽:《兴学报国情:旅日华侨吴桂显先生》,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
[15]冯林润:《沙田絮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16]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主编:《白猫黑猫》,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
[17]林凤群:《年轮》,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7。
[18]林润洪:《香山文集(1984-1994)》,《香山报》编辑部出版1994年编辑印刷。
[19]吴从垠主编:《中山文学选》,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
[20][32][33]李容焕主编:《一方丰美的水土:新世纪10年中山美文选》,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21]胡波主编:《中山风物咏》,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22]李容焕主编:《悠悠咸淡水:中山诗群白皮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23]余丛主编:《黄金在天上舞蹈》,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
[24]黄定光:《木屐声声》,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25]林荣之:《林荣之小小说选》,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26]李容焕:《嫁》,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
[27]钟其伟、李容焕:《真情:小戏小品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28]李容焕:《心的帆船》,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
[29]吴从垠:《半途碎影》,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
[30]余丛:《疑心录》,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
[31]龙威:《诗歌在诉说》,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