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茉莉
摘 要:新媒体是当代社会环境的重要标记,大学生作为最具思想活力的人群,对于新媒体环境的敏感度更甚,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大学生对新媒体环境的引导十分重要。本文从新媒体自身特点出发,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机遇和挑战两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新媒体环境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新媒体是相对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一个较为相对的概念,而当前新媒体的主要含义为网络媒体,即基于网络传播的传播媒介。其网络化的特征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比传统的思想教育影响更大,但这种影响既有积极又有消极方面,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扩大积极影响,削弱消极影响是高校利用新媒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途径。
一、新媒体的特点
(一)海量与多元化
新媒体的网络环境决定资源来自世界范围,而网络的承载量巨大,其传递的信息量也就十分海量丰富,而大量的资源同时也决定其多元性。
(二)即时性与灵活性
网络传播的速度非常快,基本上可以做到与事件发生同步或延迟极短,而其传播的过程又可以反过来影响事件进程,在传播过程中既及时又充满灵活多变。
(三)平等与交互
在新媒体环境中,各种职业地位,各种人群都可以在一个平等环境下发表言论或传播信息,同时信息资源的传播又可以在多线之间传递与交流,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动。
(四)虚拟化与复杂性
新媒体环境在很多时候都有一种虚拟性,在虚拟环境下,人的身份地位被隐藏,而信息的部分也被隐藏,增加了媒体环境的复杂性。人们在获取信息时往往不能获得完全内容,如信息的最初来源是否可靠,传播过程中是否有错漏,这都使信息并不能完全被采纳,需要进行筛选和鉴别。
二、新媒体环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的机遇
(一)新媒体能提供更多资源来源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大多来源于前人经验,多为一代一代教育者的智慧结晶,通过文献和口耳相传流传至今,资源单一且难免枯燥。而新媒体的革新不仅扩大了教育资源的来源渠道,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可以分享和接受来自世界的思想,对于教育资源的传播和学习都具有新的意义。且新媒体可以将传统教育资源进行加工再创作,通过改变传统教育资源和思想的呈现方式而变为更容易被学习者普遍接受的形式,如传统的红色精神若通过教育者的讲述和传授,那么很容易使学生枯燥厌烦,但将其转变为视频音频、电视电影等形式,则学生会更容易去主动接受。
(二)新媒体能促进校内的资源交流和共享
新媒体环境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界限相对弱化,学生具有更多主动权,新媒体的平台特点使信息传播可以跨越区域和时间的限制,使教育资源可以随时随地传播,也使教育思想的传播可以寓教于乐,对于教育者来说,无疑是一种促进教育的有效途径。当前高校内的手机应用十分普遍,班级和学校内的信息交流也更多使用媒体平台,手机QQ和微信群成为班级重要信息和资源的主要共享方式,老师和学生的各种学习资源都可以上传到群共享,而班级和校内的重要通知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及时发布,并保证传达到每一个人。
(三)新媒体能加强师生的了解与交流
新媒体的普遍不仅能为高校教育者提供一个教育平台,更为师生提供一个互相交流,互相了解的平台。而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所以教育者对于学生的掌握非常重要,新媒体的交互性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更加方便和及时,只要通过微信、微博、QQ等平台加好友或关注就可以即时了解对方的生活和分享,而在这些网络平台上,学生往往有一定的虚拟感,許多在平时不愿意说的心理也更容易表露出来,十分便于教育者及时掌握学生生活和思想状况。更有一些心理平台,学生可以匿名进入倾诉心声,解决自己的问题,更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四)新媒体能提高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时效性
新媒体提高了教育工作效率,使资源信息的传播和查找都变得方便快捷。它为教育者的资源查询节省了时间,避免了在大量资料中翻找的不便,也为各种会议思想的政治教育的传播提供了及时且可以是长久的资源输送。教育者可以将各种会议思想的内容进行再加工然后传递给学生,而在传播过程中,新媒体又使传播方式更加广泛,不必局限于一时一地,可以将大量信息同时传递给更多的人,扩大了思想的影响范围,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时效性。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新媒体传播的盲目性容易使学生陷入误区
新媒体传播的兼容并包是其优势的同时也有着局限。正因为其中的信息大量复杂,更可以夹杂着不良信息或偏激思想,使其传播方向显得盲目而无序,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主观意识,但对于社会环境的不熟悉使大学生的目光难免浅薄,而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使其中百家争鸣,学生混迹其中,很有可能会受某一方面的影响,对于思想政治失去一种方向感。互联网上“喷子”“愤青”很多,而大量信息的筛选过程又十分复杂,学生极易受到错误思想的引导,走入误区,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
(二)新媒体的影响使教育者的主动权减弱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资源和思想的传播都是十分自由和开放的,这使得所有受教育者都能够得到与教育者几乎等量的信息,甚至比教育者了解的可能更多,甚至可能出现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并不能解答,在这种条件下,教育者就丧失了在课堂上的主动权,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教育者的主动权的丧失意味着在课堂,学生就不会跟随教师的思想脚步,尊师重道的思想也会弱化,这不仅对于高校政治教育课堂来说是十分紧迫的威胁,更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的严重干扰。
(三)新媒体的信息多元化,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新媒体的信息来自世界各地、四面八方,其多元性和复杂性决定其中鱼龙混杂。其中信息分散杂乱,并有许多不确定信息,大学生对于这些信息和思想的多元摄入使其对于思想政治课堂上的思想提出质疑。而新媒体环境下的快餐文化、低俗文化、道德冲击等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冲击更加严重,极易使大学生产生思想的懈怠,一旦大学生的思想被互联网所左右,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就形同虚设了。
四、新媒体环境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策略
(一)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即指大学生对于各种媒介信息的筛选、判断、分析和运用能力,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目的在于避免大学生受到新媒体环境下的各种不良信息或复杂信息的负面影响。教师对于学生所接触信息的掌握情况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何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提高了大学生的自身对于媒介信息的筛选判断能力,才能保证大学生不会在纷杂的信息之中迷失困惑。而切实培养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就要从点入手,以点带面,再即时跟踪,随时交流。从一个事例入手,纠正学生的思想偏差,从不同方面分析判断信息的自身意义和潜在价值,然后再由交流平台即时监察学生思想动态,确保学生的疑惑得到及时解决。
(二)完善建设信息监管制度
信息监管体制是对大学生的外界保护,保护其免受不良媒体环境的侵扰。而这种保护不仅需要学校的监管,更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从高校入手,倡导抵制不良信息的传播,从班级和高校网站平台入手,杜绝传播不良信息。对于流入的信息资源,高校内各部门都应有责任去抵制和监督。完善建设高校的信息监管制度体制不是一个部门的专门工作,更需要营造大家共同一个健康的新媒体环境。
(三)妥善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善课堂结构
新媒体的遍及已经展开,新媒体带来的不利影响需要避免,但更多的应是充分抓住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平台,改善课堂结构,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利用新媒体的大量资源,丰富课堂内容和形式;开发使用多种教学平台,多元提高学生兴趣和学习效果;利用社交交流软件平臺,加强师生思想交流互动。
五、结束语
新媒体的普遍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而机遇更大还是挑战更严峻取决于高校对于新媒体的运用和控制。然而新媒体是一种必然趋势,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也是瑕不掩瑜,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规避其带来的思想冲击,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各高校需要不断探索思考的长远课题。
参考文献:
[1] 蔡清吉,张倩.基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1).
[2] 薛强,颜毓洁.基于新媒体环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
[3] 戴贝钰.新媒体环境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探索[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5).
[4] 孙晶晶.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8).
(本文审稿 蒋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