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娅
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发展,音乐类课程逐步步入重点课程的行列中。现如今,我国的音乐教育理念更加趋向专业性与实用性,因此,我国的音乐教师队伍更应该趋于专业化。然而,根据调查研究,我国对于音乐教师的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保障教师专业性的发展方向,就音乐教师教育的现状展开探讨,并且提出以教育改革为基础的课程优化研究策略,建立严格的教育体系,以期为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关键词:音乐教师;专业化;教育课程;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4002803
我国的教育事业逐步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持续增高。现如今,教育界中需要的教师不仅仅是能够将课程讲解清楚、明白,还要有着一定的专业性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对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做出努力。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基础知识在任课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音乐教师教育课程的优化是十分必要的。
一、我国音乐教师教育的现状
(一)教师需求现状
根据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校都开设了音乐教师相关教育这一专业。这有效地说明了我国对于优秀的音乐教师需求量逐步加大。对于音乐教育的发展主要分为两大部分,首先是社会发展的层面。随着对音乐教师水平要求的提高,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能够及时地找到与专业对口的相关工作,缓解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教育的发展,音乐教师教育能够有效地为我国需要的地区输送优秀的音乐教师,为我国音乐教育提供了良好的保障。能够让大部分学生接受音乐教育,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与艺术心态,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二)教育现状
1我国对于音乐教育的要求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相关部门将音乐教学中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纳入了课程标准之中[1]。全面要求音乐教师要具备七种不同的知识理念。将教学理念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欣賞能力,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第二部分是表现能力,包括教师要教会学生歌唱、表演以及乐器演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第三部分是创造能力,需要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能够自己进行编曲并且演唱。第四部分是音乐与文化的学习,需要教师为学生讲解音乐的历史与发展,并且熟记乐理知识,学习更加全面的音乐知识。
2我国音乐教育现状
通过对比调查,我们能够看到,音乐教师教育中的大部分学员都能够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乐器,并且演唱能力十分高超。但如果从教师的专业性发展来看,大部分的学员都无法达到专业的标准,能够将音乐教学中的要求全部做到的学员并不是很多。很多学员对于最基本的乐理知识都不够熟识,也无法做到能够自己进行创作、编曲。同时,对于音乐的具体内涵也不够深入了解。这些情况对于现如今的音乐教师教育的学生来说是十分普遍的一个情况,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音乐教师教育的学生毕业后有很大一部分可能成为一名正规的音乐教师,因此要达到标准还是十分必要的。
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生源问题,二是学生学习态度问题,三是教师教授重点的问题[2]。首先,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体系,成功考入自己理想学校的学生逐渐增多。大部分学校选择进行扩招,服从分配的学生也十分丰富。因此,有很多学生学习音乐教育这一专业并不是因为爱好,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第二,如今的科技化设备成为学生群体应用的主流。大部分学生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知识上面,因此造成学生接受新鲜知识逐步困难。第三,大部分学校的课程体系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很多学校也未曾将学习标准中的要求能力纳入课程中,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不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音乐教师教育课程的问题
对于音乐教师专业化的需求逐步增加,我国的音乐教师教育课程也逐步落后。我国大部分的教育课程体系依旧停留于过去的层面。为了培养专业化的教师,改变音乐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一)乐理知识的关联度不高
乐理知识是学习音乐知识的基本,只有将乐理知识学得炉火纯青,对于音乐才会有着更加具体的了解。作为一名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乐理知识更加必要。乐理,顾名思义是音乐理论知识,囊括了认识乐谱、学习和声、曲式、熟悉复调配器等基础知识。但是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于这几部分的知识应用度不高。学生无法将这些知识进行关联,没有意识到其间的重要联系。没有学习到乐理知识的真正含义,使得学生的创作能力十分闭塞。学生在经过了长时间的学习后依旧不会应用这些知识进行创作。
(二)技巧与理论的比重失衡
很多学校在进行音乐教学时,重视技巧方面的教学。通常情况下,学生只学习到了演唱的技巧,却并不了解音乐的基本理论,对于音乐的文化方面知识也并未进行学习。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专业成为了唯一的制定标准。但是想要达到专业的目标,不应该仅重视技巧而轻视理论。还有一些学校,着重讲习理论课程,对于技巧方面的学习少之又少。导致学生能够用言语表达音乐却无法用真正的音乐来表达思想。很多学生能够将乐谱记诵,却无法演唱,有些学生甚至没有听过。在理论课的持续学习下,很多学生会产生反抗的心理,逐渐表现出厌学的情况。学生的表现能力被严重制约,很大程度地限制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对学生的自信心有着消极的影响[3]。
(三)实践与理论的比重失衡
不仅仅是音乐教学,任何学科都不应该存在重视理论而轻实践的行为。在音乐教学中,实际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大模块。实践与学习技巧并不一样,不管技巧是否高超,实践都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的重点因素。通过调查,很多教师反映其学生和声与伴奏能力较差。对于演唱基础好的学生,教师讲解和声的技巧之后便不再练习,同理,对于乐器演奏能力高超的学生也不再练习伴奏能力。以至于在真正实践中,学生的潜在问题明显地体现了出来。在向学生提问理论知识时,不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还是较为普通的学生都很难完整地回答出来。主要因为实践所占的比重过小。学生在课堂上接受较为轻松,但不常实践,学生忘记也较快。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有着消极的影响。
(四)培养目标的错位
音乐教育专业是培养优秀音乐教师的教育体系之一,要着重引导学生向教师转变。但是很多学校的培养对象以及培养目标混乱,对于教师专业性的培养缺失。通俗来讲,部分学校将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理解成为音乐专业。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了解,而非是教师技能的掌握。课程体系较为缺乏以及较为单调。真正在进行教书育人时,学生现在所学的知识无法得到良好的运用。实际应用能力达不到成为一名合格音乐教师的标准,师范性教学没有得到良好的体现。
由此可见,我国音乐教师教育不仅在生源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总体课程设置上依旧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劣势。因此,应构建正确的课程体系,实施教学改革发展战略,使音乐教师教育达到一个标准化模式,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奠定基础。
三、音乐教师教育课程优化策略设计
根据各大院校毕业生的毕业率来看,高达90%的音乐教师毕业于音乐教师教育这一专业。因此,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调整课程体系刻不容缓。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策略设计。
(一)重视基础课程的构建
音乐类教育属于艺术类教育,对于学生的基本文化课要求不高。主要是在艺术考试中检测学生是否合适于各大院校。因此,很多学生对于音乐的真正含义并不了解,全身心地投入到应试训练中,各大院校在招生时也不够了解学生的基础。为此,开设基础性课程是十分必要的。一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量;二是使基础不够扎实的学生能够有学习基础知识的机会,对于以后的学习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院校中在开设音乐鉴赏、乐器演奏的课程的同时,还要增加乐理的知识传授。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声乐能力有着一定的概括。学生的专业是师范专业,因此令学生全面发展,每一项技能都能够有所提高是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课程是学生深化技巧的奠基课程。
(二)制订完整的教学计划
完善课程体系的基础便是制订一个完整的教学计划并且能够切实地按照计划实施,教学计划中首先要解决的是课程关联性问题。很多课程的关联度不高,导致学生的专业性不达标。因此,针对需要关联的课程制订一个完整的教学计划是我们首先要改进的一大措施。首先,可以将教学大纲进行一定的修改,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制定一个严谨的教学体系与目标,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将学生需要达到标准的能力化科目进行总结,以使学生能力达到专业化为目标,整理好各科目之间的教学重点,寻找期间可以进行关联的部分,根据课程的应用能力与上课方式,调整课程的上课计划。根据课程不同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例如,联系相对紧密的两个科目进行共同教学。例如伴奏创作与乐器课程紧密相连,在学习伴奏创作时要将乐器理论、技巧一并学习,同样在学习乐器之时也要学习伴奏创作知识。二者协作进行,教学质量与速度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不仅解决了课程开设烦琐的问题,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基础。
课程改革完毕后,考试也应该采取不同于过去的方式。过去的考试着重考查学生的技能性知识,例如歌唱功力与乐器演奏技巧。然而,根据标准化课程建设体系来看,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成为一名教师的基础。因此,考试也应该全面化进行,做到技巧与理论并存,能力全面检测,考试后对考试结果进行全面分析、比较,根据学生的不足之处制定优化解决方案。
(三)加强教师的主导性
教师是传授学生知识的主导者,然而在过去的教学中,一些教师的位置从主导者变成了随从者。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师的主导者位置应该重新回到课程之中。主动传授学生知识,引导学生向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全面发展。教学改革是我国完善教学体系的核心,亦是我国教师们应该进行反思与改正的目标。在教学体系改革中,要将师范类相关的课程逐步添加入音乐教师教育课程之中。音乐教师教育中的学生即将成为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音乐教师。因此,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教学。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方向分类型分批次地进行教学。例如目标是成为小学音乐教师的学生,就要对他的小学教师能力进行培养,增添一些教学方法等课程。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还要进行师范类教育,教师可以经常在课程中加入所学模块的真实教学案例,在演示完毕后,要令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性与想象力,对于学生在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有着良好的作用[4]。
教师还应该发挥自己的能力,令课堂生动形象,使得重要的理论课程学习不再枯燥無味。同时,教师还应该补充自身的不足,教师与教师之间及时沟通、交流,确定固定的时间进行研讨。为了完善自己,教师应该像专家一般进行思考、探讨。及时指出对方以及自己的教学问题,并且及时提出改正方案,为之后的教学提供更完整的优化策略。
(四)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众所周知,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总结。建立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学生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素。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不仅仅是唱歌与演奏乐器这两个方面。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在完善自身专业能力的基础上还要完善授课能力。而完善授课能力的方法不仅仅是教师能够讲解清楚的,实践是教师教学发展的一大需要。对此,我们可以在教学计划完善的过程中添加合适的实践课程,并且要着重突出。严格遵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宗旨,令学生的专业化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将学生课堂所学内容,高效率、高质量地转化为教学所需的素养,为成为一名优秀音乐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践教学体系可以分为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两个模块。校内实践主要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模拟化演练。学生可以通过扮演多重角色进行实践。例如,通过模拟组建乐队来实践伴奏、乐器、演唱等知识。通过扮演音乐教师进行模拟教学。这是对于课程的实践也是一种集中性实践。校外实践模块主要是为学生提供真正的锻炼的地方,使学生感受到真正的教学氛围。除此之外,实习也是校外实践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实习提前感受到成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并且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社会调查与实践,完成毕业论文,为自己的音乐教师教育学习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四、实践教学课程中的创新性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的创新性与否也预示着课程的发展。音乐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依然需要创新课程奠基基础,在实践教学中,创新型发展依旧十分重要。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从内容上看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德育实践,主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第二部分是教育实践,主要培养学生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第三部分是艺术实践,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化能力。三者互相联系,缺一不可,为学生未来的教学胜任能力做出有效的保障,其创新设计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内容可以做到扩宽实践范围,过去的实践通常是围绕着一部分基础知识进行模拟或是观摩,我们可以加入竞赛、表演等实践。要做到多方面地进行,要包括舞台表演、交流,还要包括独唱、独奏与合唱、伴奏的均衡化实践。给予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第二,使实践教学更加科学化。实践教学虽然应该丰富多彩,但也应该符合教学规则。要科学性地进行实践,制定合理的计划与规则。第三,规范实践教学的细节性问题。首先需要教师对于每一次实践都能够做到认真准备,制定严格的计划大纲。严格确保实践性教学的范围要在计划范围之内,可以扩展,但不能过于超出学生的接受范围。根据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实践方案,确保有针对性地实践。其次,教师还要做到对整个实践过程的总结。根据不同的实践模块制定不同的考核方式,并且认真分析实践结果,积累优秀的经验,补充不足的知识。第四,要做到与国际接轨。课程的国际化发展是为课程体系创新的一大解决方案。中国的思想较为保守,而国外的教育思想与中国的教育思想会有很大的不同。通过与国外各大院校互相交流实践,学生能够学习到自己平时接触不到的思维方式,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都有着很大的提升。除了学生要接受到国际化的教育体系,教师也应该加强国际化的交流。学校可以经常派遣教师进行访问,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提高自身的能力。
參考文献:
[1]王景.音乐教育课程优化探索与实践——以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四川戏剧,2014(2):165—167.
[2]甘小云,周永红.新课标下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整体优化的构想[J].音乐时空,2014(3):70—71.
[3]古全林.试论高师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优化[J].黄河之声,2009(20):29—30.
[4]欧璐莎,吕立杰.整体论视域中音乐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体系优化[J].民族艺术研究,2012(1):147—151.
(责任编辑:朱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