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方法

2017-05-11 08:03李青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9期
关键词:写字习惯课文

李青

小学是学生形成习惯的重要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轻松、快乐、有序、有效地学习的必要前提,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所在。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受益终生。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求知求识的同时,更应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小学语文主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几方面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喜欢阅读

在这一阶段教育教学工作中,我重点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我认为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其它习惯比起来,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特别是对于学习语文这门学科来说麻烦更大。比如说一篇课文,学生要是没有提前阅读的话,那就对课文一点不熟悉,字音读不准,句子读不通,文章的主要内容更是不了解。老师在安排的课时内进行教学活动会费时费力,效果也不佳。由此,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一直以来,我对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视。一篇课文最低阅读五遍,多则不限。读第一遍时,熟悉一下课文;第二遍读时,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和新词,然后借助拼音把音读准,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读第三遍时,把读不通的句子反复地读,直到读通、读顺为止;第四遍读文时,想想课文中有哪些句子不懂的就划上“波浪线”或“直线”,(同时要求所画的线条规范,让人看了舒服)再反复地读,如果能读懂的话,就在句子旁写上简单的体会,不懂的话就在句子旁边打上“问号”或是“△”,等到老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共同探讨,予以解决;第五遍读文时,要求学生深入地读,并把课文的主要内容写在家庭作业本上。同时,定期开展多姿多彩的阅读活动,对学生阅读的质量和数量进行评比,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获取成功的乐趣。坚持几年学生就会掌握阅读的技巧,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和重要作用。

二、创设多种情景,让学生敢说、乐说、会说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现在需要的人才不仅仅会写、会思考,还要求善于表达,与人的沟通能力较强。在现在大学生招聘时,招聘单位往往采取分组活动进行招聘,在活动过程中发现高素质人才,这样的人才需要组织协调能力较强,最突出的是口语表达能力,能够把活动中的收获和问题进行清晰的表述。

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小学阶段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项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组织口头作文的活动,让学生把生活中的见闻组织语言表达出来,可以观察季节交替变化,可以与同学分享见到的奇闻趣事,可以是自己心灵感悟等;在课堂上组织分组活动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下共同解决问题,并把得出的结论用文字的形式进行表述,在小组间进行评比。

三、严格标准要求,夯实写字基础

人们常说:字是人的第二张脸面。可见写字的认真和美观是多么重要,再说学生的各种作业都离不开写字。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写字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每篇文章学完后最后要写三种作业,另外学生每天的日记、单元中的作文训练都要写不少的字。如果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写字、作业习惯,他们的这些作业就无法顺利完成。因此,在这一阶段的工作中,我很重视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在低段教学工作中,我每上完一些字词或是一篇课文后,我就留出不少时间让学生练习写字,在学生写字前,特别强调写字姿势、握笔方法、人的坐姿、眼睛与作业本所保持的距离。在学生进入写字状态时,我在教室来回巡视,如果发现个别学生姿势不对时,就写上提醒其注意。以上这些,是我对学生写字、作业的要求,也是对学生写字、作业良好习惯的培养方法。现在已取得的成绩是:班里大多数学生写字姿势正确,再不用老师时刻提醒了;大多数学生能认真完成作业了;大多数学生的字迹一丝不苟了。成绩的取得是令人可喜的,但是由于某种原因,少数學生的不足还是存在的。如班里还有极少数顽固性不做作业的学生,还有少数字迹潦草的学生,还有作业投机取巧的学生。

(责任编辑 全 玲)

猜你喜欢
写字习惯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我学写字
学写字
写字好看,需从小“练”起
我学写字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