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系统整合的探讨

2017-05-11 00:18李云华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9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护理

李云华

摘 要 本文应用系统论的观点将护理专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进行探讨。认为“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系统”是以服务“健康”为中心的护理体系所对应的知识和技能的集合,并对“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系统”的内涵、特点、形成以及整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主动将专业系统理念渗透到平时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整合能力的观点,同时结合作者的工作实际,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取得一定效果。文中还对存在的问题的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护理 系统整合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9-0006-04

自从南丁格尔开创了现代护理学以来,护理逐步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系统学科,护理不再是简单的生活护理,也不是从属于医疗而被动地完成“症状护理”任务。而是注重研究症状出现的原因和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现代护理正形成以服务“健康”为中心的护理体系,与这个体系所对应的知识和技能,就是护理的专业系统。

护理的专业系统由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延伸出的各要素具体体现,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并且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完善和充实,护理学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成果都会导致护理的“专业系统”发生“量”和“质”的改变;护理“专业系统”与毗邻学科乃至整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也发生垂直的和横向的多态联系,每一项重大的发明创造会对护理专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应用“系统论”理论,将与护理专业直接和间接的内容有机地进行逻辑关联和精取优化,我们称之为“护理专业系统整合”,这是一种方法学的应用,对于促进护理专业系统应用有极大的潜在价值。

学生专业系统整合能力的提高,学习会更加主动、知识会更加全面、应用会更加灵活、能力会更加发展。用“专业系统”的理念组织教学,课堂不再是被肢解后的“学时内容”,而是专业系统中的一个个组成部分。“专业系统”的整合能力越强,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更清晰,学生就变得“聪明”、“灵活”,通过系统的整合既可以扩充知识,也可以放大能力。通常所说的“学习能力强”、“动手能力强”其根本原因就是有较强的“系统整合”能力。

我们的护理教学总是从系统局部元素开始的,按常规,系统整合过程需要执业后几年方能完成,但在教学中主动培养学生的系统观,改革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系统整合能力的发展,对真正地做到“能力本位”、“授之以渔”、“素质教育”等教育理念,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本文将对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系统整合”(以下简称专业系统),进行一些我们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护理“专业系统”的特点

护理“专业系统”同其它“系统”一样,是由各个子系统(系统子集)构成,护理“专业系统”以“必要的医学基础知识、相关的社会人文知识、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三大架构形成知识子系统,各子系统又由多个子集相互联系而形成,而每个基本内容构成系统的基本知识要素,同时,护理又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64项基本操作构成了护理“专业系统”的操作子系统,基本操作之间、基本操作与基本知识之间相互联系,又可衍生出更多的与健康服务相关的操作技能。

系統的总体功能大于各子系统、各要素的功能之和,换言之,具有较强的系统整合能力,则系统发挥的效能要比简单的知识技能相加要大得多,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系统论”的主要观点之一。与其它系统不尽相同,护理“专业系统”也有自己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性

护理“专业系统”是生命科学中以护理作为手段来进行健康服务的独立系统,它既不是医疗的一部分,也不是“生活料理”的专门化,它有支撑这个系统的基础知识、医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很多人认为:护理就是在医疗机构“伺候”患者、按医生的指令“打针、拿药、拖地板”,做到态度好、有耐性、打针利索、拿药不错,就是一个好护士,其实,真正的好护士除了上面这些基本行为外,还应将自我、患者、环境、心理、社会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由于影响患者健康的变量很多,患者的具体情况则是千差万别的,要做到针对不同的个体进行合理的健康问题进行护理干预,离开了护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将是一事无成的。护理系统的专业性不仅仅体现在学科的独立性上,还体现在知识结构的技能要求与相关的医疗卫生方面的其它专业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它不需要很高深的文化基础知识,也不需要很精到的医学知识,比起其它专业来,它更需要的是必要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较强的沟通能力、良好的仪表仪态、得体的行为举止。护理的学科独立特点和差异特点决定了护理“专业系统”的专业性。

(二)广博性

护理“专业系统”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物、心理、环境、理化等方方面面,凡是影响人类健康所涉及的因素,护理“专业系统”都将其作为研究和整合的内容,但它以专业从事和研究这些各方面的专业系统不同,它更注重是这些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甚至是常识性的知识,而不要求成为相关领域精深专家,知识广博,一方面有助于了解各种因素对患者健康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使同患者的沟通更融洽,更重要的是,我们将生命和健康放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来审视,护理的干预措施会上升到一个系统化的层次,护理干预的整体效果会好得多,现代护理学中的“系统化整体护理”的理念,正是从广博性的特点来设计护理的教学知识结构。每一个学科,在护理“专业系统”中只是充当“配角”,同时又是系统的要素,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护理“专业系统“。

(三)实践性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除了系统自身的技术性操作之外,其它构成“系统”的学科知识,也比较注重其“应用性”和“实用性”,比如护理心理学的课程,护理“专业”系统更需要的是应用心理学,是如何应用心理学的原理来进行心理护理诊断和心理护理,而不是一大堆抽象的“心理学”名词;其它学科的“完整性”的“系统性”在护理“专业系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则是基本的、常识性的知识和有护理价值的、在护理实践中能应用的“适用型”知识,而这些“知识”最终被护理实践“同化”为护理专业的组成要素。通过实践,不断修正和完善护理“专业系统“自身,这种学科的发展历史,其它专业也毫无例外。

(四)人文性

护理“专业系统”体现着强烈的人文特点,人文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护理所服务的对象是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价值观念,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影响不完全一样,护理措施就要因人而异、因“文”有别,同时还要注重自身的文化修为和道德规范,即便是简单的护理语言应用,对患者的心理影响也大相径庭。

二、护理“专业系统”的形成与整合

“专业系统”是一个主观上能够认识、客观上具体存在的事实,这种客观存在我们大脑中形成了以“系统理念”为架构、以“专业要素为基础”的“专业系统化”既是一种系统的自身发展过程,也是对“专业系统”进行整合的过程,主动将专业系统理念渗透到平时教学工作中是培养学生整合能力的基本方法,具体则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一)系统要素的积累

系统要素构成系统基础,系统要素的积累一是依靠课程设置,通

过教学内容进行直接扩充;二是将非专业知识优化汲取;三是参与社会实践中不断获取。积累过程只是量上的改变,并没有发生真正质的变化。当然,没有数量上的积累,也就很难发生质变,因此,在系统要素积累阶段,要按照护理“专业系统”的特点,有意识有目的地加于引导和指导,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组织学生课外活动、参与社会实践,并“有意”地使这些活动同专业结合起来,学生则在“无意”中得到了系统要素的扩充,专业要素量上的积累为专业系统整合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二)系统要素的优化和重组

系统要素的积累总是孤立地进行的,无数个孤立的知识成果,不联系起来进行系统优化,这些知识的作用是有限的。系统优化就是将孤立的要素进行关联,分清因果、弄明逻辑,形成一个基本的护理系统框架和要素间垂直、横向联系的系统网格。

系统要素的积累大部分是被动进行的,我们的教学内容也是预先设定的,然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的废旧周期越来越短,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的更新和扬弃是护理“专业系统化”的一个重要方面。重组就对系统素进行更新和扬弃,让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更清晰、实用性更强大、冗余性更减少、扩充性更便捷,从而能够使护理“专业系统”发生质的改变,优化和重组是“专业系统”整合的重要方法。

(三)专业系统的理性认识同实践活动关联

专业系统最终的形成要通过理性认识同专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专业实践中应用系统理论的指导,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对“专业系统的认识,不断地在新的层次进行”认识与实践“,最终完成“专业系统”的整合。一个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专业系统”的整合过程。“专业系统”的整合在短期内是不能够完成的,通常要延伸到工作后三到五年,但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系统观和系统整合能力,对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将产生积极地影响。

三、护理“专业系统”整合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系统整合能力是护理专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但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专业系统整合能力,要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调整课程结构

“文化课、医学基础课、专业课”医学教育界称为“三段式课程结构”,多年来,我们在课程结构调整和改革中作过许多尝试,有的精减内容,有的压缩学时、有的增删科目,这些办法各有利弊。我们认为:课程结构的调整实质上是系统原始要素的重组。要适应现代护理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應该从顶层设计入手,按照护理“专业系统”的特点来规划设计系统要素,将构成各要素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形成新的科目,这才能从根本上逐步调整到位。“新科目”的形成,涉及师资的不适应,学科“体系”的打乱等诸多问题,因此,师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调整也就当与之同步,这也应该从顶层中进行科学地设计。总之,调整结构要围绕“专业系统”进行,需要什么设置什么,尽管破坏了原有科目的完整性、系统性,但却形成了护理专业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这是一条漫长的但又必须走的路子。

(二)改革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中“复习、导入、讲授、小结、作业”这五个环节对于资深的教师来讲已经是驾轻就熟了,但大多数情况下,“复习”是将上一堂的内容简要复述、“导课”的形式不外乎“设疑、故事、病例、问题……”,“讲授”大多是课本上的内容,“小结”则是内容的精简版,“作业”也就提几个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树立一个“专业系统”的理念,因此应该加于改进和改革。复习的内容可以不是上一堂的旧课,而是与本课内容相关的重要的基础知识(当然也包括上一堂的内容),导课的形式更广泛一些,讲授内容时有意识地将相关的文化知识、基础知识溶入渗透、小结时从系统着眼、从要素着手抓住重点和要害,作业则用来巩固当堂课和相关内容与当堂课的联系。这种方法上的改变,会让课堂形式发生重大改变。我在讲“静脉输液”时,先复习人体血液大小循环,再以“一个空气泡在人体血管中的旅行”导入内容,既讲清了操作要点、也强化了学生在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同时强调了护理观察,课堂气氛极佳,学生反映甚好。除了平时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改革外,每学期开展一到二次串讲,帮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化联系,这些都是最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专业系统”整合能力的途经。

(三)开展社区实践

组织学生有目地的进行社区实践,社区实践要围绕护理专业相关的内容展开,并有相应的目的要求。如到医院参加“志愿者”活动,了解医院环境和患者需求;到社区、敬老院进行义务服务,锻炼人际沟通能力;假期到乡村卫生室服务,熟悉基层医患情况。

围绕在现实中、社区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设计好专题,利用班会,请资深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我所担任两届班主任的班级都安排了这些相应的活动,这对学生的“专业系统”观念的形成和系统化整合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四)强化模拟实训

模拟真实的医患环境,进行针对性的强化实训。五年来,学校安排学生实习前进行强化实训,我们将这段“强训”时间作为培养学生专业系统化整合能力的重要部分。从训练项目、标准制定、场景安排、操作要求、考核指标都具体进行了周密安排,在训练指导上,不仅仅就完成项目为目的,而是帮助学生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训练中进行关联,让学生的操作训练向系统化延伸。比如静脉输液的训练,整个操作不过十多分钟,但我们将无菌技术、病源微生物知识、病理学知识、免疫学知识、解剖学知识、人际沟通、心理学应用等相关知识通过项目的训练进行了整合,让学生通过一个项目的训练,知道了操作规程的其然、也知道了其所以然,孤立的操作项目变成立体的、多方位的“专业系统”的要素集,这对加深学生“专业系统”理念的认识、提高系统整合能力有极大的好处。经过强化实训的学生,进行临床实习,角色转变快、熟练程度高,实践证明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

(五)认真组织实习

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的重要学习环节,学生通过实习,知识得到验证和巩固、技能得到提高和强化。如果实习组织得法、引导得当,系统整合能力在这一阶段也将会得到比较大的提高。平时在校的教学是按教材内容进行的,大部分是护理专业共性的、普遍的内容,而一旦进行实习,接触的则是针对个性的、特殊性的内容,实习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这种差别,正好是培养学生系统整合能力的最好时机,因此,学校教学管理部门除了做好实习计划、与实习医院保持沟通,督促检查计划的落实之外,还要组织校内教师对实习学生进行相应的实习辅导。辅导的形式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也可以定期巡回指导,辅导的内容一方面是跟踪思想变化,另一方面是进行实习的指导。通过这些工作,可以提高学生实习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以上四个方面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系统整合能力是有意义的,这四个方面的工作都是常规性的教学工作,表面看没有更多技术含量,也容易走过场,但只要树立“专业系统”的理念,强化培养学生系统整合能力的意识,主动将培养学生专业系统整合能力的理念和方法渗透其中,是能够取得较好效果的。

四、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影响专业系统整合能力培养的困惑问题。认识的缺位是其中之一,“专业系统”的观点是我们总结了自身工作的体会和参考了一些国内外科学学、心理学学者提出来的,认识并认可它还有一个过程,加之开展这项工作的探讨和研究需要各学科的通力配合,共聚物是一种隐性劳动,既无工作量可计算、也无研究经费可支撑,所以一般被当作额外的工作而淡化,在学校倡导开展这一工作后,并没有纳入学校正式的教学计划,仅仅少数教师坚持探索很难取得大面积效果;其次是整体改革的不到位:护理教学的改革乃致整个教育改革,其推进形式是自上而下的,或多或少带有主观性、随意性和脱离实际,反反复复多轮改革,但都很少触及到体制的机制障碍的实质。改革的不到位,对我们研究探讨护理专业的系统化工作帶来了影响,表现在支撑力不够、积极性不高,计划难于落实,成果不易认可等方面;再次是教学场地设施和教学学时不足:一些专题训练需要模拟正规场景,训练场地不足,影响了真实感,也给“系统化”的有意培养带来一定困难,进行“专业系统化”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教学学时不足也给这项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再次是开展这项工作的探讨研究时随意性强:一方面整体的教育教学改革不到位,另一方面由于教学任务较重,导致了这项工作存在着随意性,特别在实习这个重要的环节,学校、教师、医院、学生四方面的联系发生重大变化,计划实施的难度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这一工作的开展。

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一是强化对护理专业系统的形成和整合能力培养的认识,继续探索护理专业系统的基本内涵、要素组成、相互关系,自上而下的推动这一工作开展,自下而上地形成探究氛围;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做好顶层设计,从整体上对护理教学进行全面的改革重组;三是通过研究的积累,取得经验,形成一套完整的培养学生专业系统整合能力的科学方案,有计划地推动这一工作的开展。

我们的工作只是在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方面进行一些的初陪的认识的探索,就开展这项工作的局部班级来看,毕业生普遍受到社会认可,学生素质明显提高,参加全国的护理专业执业考试的成绩远远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我们认为:只要坚持开展这一工作,广泛动员师生参与,认真总结成功经验,不断完善方法,是能够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方面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的。

参考文献:

[1]王士才.护理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路及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130.

[2]左月燃,孙勤.临床护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整合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1:869.

(责任编辑 楚云鹏)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