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常态下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控

2017-05-11 02:32陈红光
金融与经济 2017年4期
关键词:筹资保险公司财务

■陈红光

浅议新常态下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控

■陈红光

保险行业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如何在负债经营过程中规避财务风险已经成为保险公司日常运营中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以天茂集团、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这几家上市保险公司为样本,运用财务比率分析法分析了这几家公司在筹资、投资、承保和理赔环节存在的财务危机。研究发现我国保险公司多元化的筹资模式与单一的投资模式不匹配,导致无法分散投资风险,投资回报率低下;公司内部资金使用不合理又造成偿付能力较低以及过高的赔付成本。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新常态;保险公司;财务风险;风险控制;财务比率分析

陈红光,浙江大学。(浙江杭州310058)

一、引言

我国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对于保险业来说,保险市场的保费收入增速也转向中高速增长。保险业的发展要适应经济转型的新常态,在集约式增长的前提下,降成本已经成为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一项本质要求,因此降低财务风险所带来的损失,适时管控财务风险也成为保险公司日常运营管理的首要任务。

在保险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中,财务管理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良好的财务管理能稳定公司的运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是保险公司充分发挥社会稳定器作用的关键,因此对保险公司财务管理进行风险控制便成了重中之重。

表1 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概况

目前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保费收入增长率逐年增长。表1数据也表明我国保险业近五年呈快速上升的态势,2012年至2016年10月,保险行业保费收入总额增长了74.40%,年均增长率达到14.98%,这表明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不断增长的保费收入在带来企业盈利的同时,也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文献综述

(一)财务风险识别研究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外学者开始对财务风险管理进行研究,美国资本市场发展较早,起初对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集中在如何识别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Fitzpatrick(1932)利用19家企业样本,率先用单个财务比率来预测这些企业的财务风险,最终确定了股东权益/负债、净利润/股东权益这两个财务比率指标来预测企业是否会破产。随后Beaver(1966)通过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分析得出总负债/总资产、现金流量/总负债、净利润/总资产这三个财务指标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具有较大的影响力。Shimerdal and Chen(1981)对比财务比率和财务报表分析发现,财务比率分析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绩效,在财务风险评价方面比财务报表分析更为准确。我国学者陈静(1999)采用27家上市公司数据,选用流动比率、负债比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这4个财务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流动比率和负债比率对财务风险的误判率最低。

以上对财务风险的识别分析均为单变量分析,随后学者们开始采用多变量分析方法。Altman(1968)率先在财务风险预测研究中引入多元判别分析法(Multiple Discriminate Analysis,MDA),他以33家破产公司和33家财务良好的公司为样本,选取销售额资产总额、留存收益资产总额、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营运资本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市价负债总额这5个变量构建了Z-score模型,通过该模型计算出总的判别分,即Z值,进而根据Z值得大小来判断企业是否濒临破产。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经济情况不同,Z值的临界值也较难确定。Ohlson(1980)在此基础上采用条件逻辑模型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此后逻辑回归分析逐渐占据财务风险研究领域主流。我国学者关于财务风险预测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周首华等(1996)在Z-score模型的基础上加入现金流量指标,构建了F值模型,该模型对财务风险的预测准确率达到70%。潘竟成(2002)较为全面地评价了动态财务分析法在保险公司日常管理中的作用,并认为该方法是保险公司进行财务预测的有效工具。张友棠、黄阳(2011)认为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设计不能脱离行业环境风险,他们利用系统动力学原理构建了将行业环境风险与企业财务风险相关联的财务预警控制模型,为企业增强抗风险能力提供了新途径。

(二)财务风险起因研究

随着对财务风险识别、预测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开始探寻引发财务风险的原因,试图找到财务风险的传导路径,从而在根源上杜绝财务危机的发生。叶建木等(2005)认为企业信用机制的软化是风险传导的内在原因,邓明然、夏喆(2006)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企业财务风险源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并且风险传导载体的媒介作用也不容忽视。

另一部分对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上。Thomas J. Hoerger(1990)借助模型评估了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他认为波动率、肯尼系数都是影响保险需求的重要因素。霍伊特(1999),Lee and Quinn(2001)通过构建模型检验了外部客观因素对保险公司支付能力的影响,检验结果均表明这些因素会导致保险公司支付能力不足,进而引发财务风险。在保险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方面,申娥英(2011)认为要从保险产品的设计、承销、索赔、投资和再保险各个阶段进行控制,冯建、常国华(2008)等学者试图构建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对企业风险管理现状进行科学评价,进而控制财务风险。刘贻玲(2016)对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进行了结构分析,更细致地讨论了各个子系统的影响因素。

(三)文献简评

从以上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对保险行业财务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财务风险的识别、原因分析以及风险预警系统构建等方面。相比国外学者的研究,我国关于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从理论层面对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分类、识别,并且仍未达成统一识别方法;对财务风险控制的研究大多是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风险预警系统的模型设计,没有充分结合我国保险行业的实际情况。而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的出现,首先便需要对我国保险业的情况有详细的了解。基于此,本文将从我国保险行业现状出发,结合财务比率分析法对保险公司在日常运营的各个环节中所出现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为我国保险行业财务风险管控提出相应的对策。

三、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现状分析

对保险公司财务状况的现状分析,我们采用财务比率分析法对样本保险公司在筹资、投资、承保和理赔环节中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进行考量。从文献综述可以看出,财务比率分析能较为准确地反映一个公司的财务风险状况,而保险公司以风险为经营对象,其财务风险成因更加复杂,我们将从财务管理的各项环节入手,分析我国几大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状况。

根据2016年1月~10月保险公司保费规模最新排名,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人寿均在前十位置,天茂集团①2007年天茂集团作为国华人寿的发起人持有19.99%的股份,5年后由于国华人寿经营不善,天茂集团出售了部分股权,2013年仅持有股份7.14%。2014年国家大力支持保险行业发展的宏观政策促使天茂集团增资重组,并于2015年购置国华人寿股权,持股比例达到51%,实现了对国华人寿的绝对控股,完成了化工企业到保险企业的转变。于2015年开始转型发展保险业务,2016年1月~11月的保费收入为247.86亿元,位居前列。加上数据资源限制,我们以这五家上市保险公司为样本,分析其财务状况。

(一)经营管理模式暗藏风险,营运能力较低

资产负债率是反映一个公司偿债能力的有力指标。而我国保险公司的经营方式是典型的负债经营,从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2012年至2016年间,我国上市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高达90%左右,并且状态较为稳定(其中,天茂集团2015年通过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收购国华人寿与安盛天平股权,综合发展寿险和财险,逐渐剥离传统的化工主营业务,2016年7月20日起行业属性变更为保险业,这是该公司资本结构巨变的主要原因)。

表2 我国上市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率概况

对于这种负债主导的管理模式,公司运营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分配置资产,满足负债偿还的要求,以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在此基础上提高资产的盈利能力。负债在客观上具有一种不确定性,尽管目前有较多科学的方法如精算、统计等帮助估计负债金额的大小、范围以及可能发生的时间,但是这种不确定性仍然为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即这种管理模式本身就带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公司的资产负债匹配应考虑到这种不确定性,以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财务损失。

营运能力以企业各项资产的周转速度来衡量企业资产利用的效率,周转速度越快,表明企业的各项资产进入各经营环节的速度越快。表3数据是五家保险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状况,可以看出保险行业总资产周转率均值为0.2317,总体资产运营效率较低,这与保险行业过高的负债率不相匹配,更增加了爆发财务危机的风险。

表3 我国保险公司总资产周转率概况

(二)筹资与投资方式不匹配,资金利用率低

从保险公司的筹资规模看,近五年来保险公司的筹资规模较为稳定,波动幅度不大,具体情况见表4数据。具体筹资渠道包括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银行借款、发行公司债以及保户储金,分布情况见图1。

表4 保险公司筹资规模概况

图1 样本保险公司2012~2016年筹资来源分布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从图1可以看出,每家保险公司筹资来源的构成部分各有不同,天茂集团主要靠吸收投资,新华保险主要从公司债和保费中获得融资,中国平安主要靠发行公司债筹集资金,中国人寿主要依靠保费融资,中国太保的主要筹资渠道是发行股票。

五家保险公司近五年的投资规模情况如表5所示,投资总规模呈增长趋势,2012年投资总额为14,509.89亿元,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投资总额便达到38,919.6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约为30%。如此快速的投资增长应配合科学的投资模式才能达到投资收益最大化。

表5 保险公司投资规模概况

投资去向主要分为银行存款、债券投资、股票及证券投资、其他类型投资。然而我国上市保险公司筹资模式与投资模式不匹配,每家保险公司的筹资模式各有不同,而投资渠道较窄,主要集中于银行存款,具体情况见图2。

图22012~2016年样本保险公司投资组成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图2 反映的是我国上市保险公司投资去向,可以看出银行存款是保险公司投资的主要方式,而债券投资、无形资产投资等占比较小,如此单一的投资渠道无法应对突发事件,更增加了投资活动的风险性。

从投资收益上看(见图3),2012年至2015年我国上市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并且2015年投资收益率较往年有较大幅度提升;而2015年至2016年第三季度,投资收益率急速下降。这说明我国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不稳定,投资方式不合理导致其无法分散风险。

图32012 ~2016年样本保险公司投资收益分布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天茂集团2015年转型为保险公司后,利润较之前有了飞速增长。

(三)偿付能力波动较大,费用配置欠合理

在保险公司的承保环节中,需要对保费进行合理的测算,确保费率厘定的科学性。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风险与内部偿付能力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保费充足率过低,内部偿付能力不足无疑会引发财务管理风险,同时财务管理风险又有可能会导致保险公司整体业务承保能力不足。由于存在保险公司财务管理数据不足的问题,我们统计了部分上市保险公司近四年来的保费充足率,具体见表6。

表6 上市保险公司保费充足率

近几年来,我国保险业的保费增速保持在11%以上,这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从表6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上市保险公司业务中,产险相较于寿险保费充足率略低;总体上保费充足率水平较高,但是波动较大。保费充足率的波动,尤其是充足率降低这种情形,说明保险公司保费存在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在偿付能力充足的前提下,合理的费用配置就显得更为重要。我国保险公司目前普遍存在保费浪费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在经营过程中没有针对不同风险的业务厘定相应的手续费,公司费用配置不合理导致保费充足率降低,最终提高了财务风险发生几率。

从上市保险公司的应收保费率情况也可以看出,中国平安历年的应收保费率都在8%以上,远远超过了应收保费指标的正常值,中国人寿的应收保费率也存在偏高的现象,这说明保险公司在对应收保费的管理上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

表7 上市保险公司应收保费率情况一览

(四)理赔成本高,盈利能力处于较低水平

随着保险业务的不断扩大,保险保费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宽,如人身意外险、车险、农业保险等项目的增加,随之保险项目的理赔案也在不断增长。然而,由于保险公司理赔环节中所表现出的管理水平低下,员工服务意识较差,风险甄别专业性不强,导致了很多客户流失的状况,这就增加了保险公司在保险金方面的支付。图4为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两家保险公司近几年产险的赔付率水平,可以看出两家保险公司的赔付率均在56%以上,并且呈先增后降的趋势,这与保险公司业务总量的变化密切相关,同时高赔付率表明保险公司的赔付压力较大,如不及时对公司的运营资金进行有效控制,会进一步增大赔付风险。

图4 中国平安与中国太保赔付率水平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数据为两家公司的产险赔付率。

盈利能力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只有长期盈利才能做到持久经营。对我国保险公司盈利能力的衡量我们采用总资产净利率(ROA)、净利润率和每股收益这三个指标进行衡量,具体情况见表8。

表8 保险公司盈利情况一览

从表8中数据可以看出保险行业的总资产净利率均值在1.44%左右,资产利用效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各家保险公司的净利润率差异较大,平均水平在7.4%左右,并且2016年出现利润下滑现象;保险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也处于较低水平。以上财务数据表明我国保险行业的盈利水平总体较低,这与保险公司的高赔付率不无关系,因此要保证行业的持久发展,不仅要提高保费收入,还应防范财务风险,减少损失。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我国保险公司是典型的负债管理型企业,由于负债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特征,决定了保险公司的资金管理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在筹资和投资环节中,保险公司的筹资渠道较为丰富,而投资资金的使用却较为局限,模式上的不匹配不利于分散资金利用风险。承保过程中表现出的偿付能力的波动说明保险公司内部资金使用存在不合理的现象,过高的赔付成本又进一步提高了赔付风险几率。

因此在日常运营中应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增强抗风险能力,具体对策建议如下:

(一)健全负债管理监督体系,降低资产负债错配风险。我国保险公司的负债管理模式理论界和实务界均认同它的重要作用,但是监管体系不健全使得保险公司日常运营存在一定的资产配置风险。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资产负债管理监督体系,从制度上降低资产负债的错配风险。

(二)加强筹资风险管理,优化资金分配结构。

筹资模式的多元化是分散风险的有利前提,保险公司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模式,进一步优化内部资金配置,通过合理分配公司的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由于资金结构问题而引发的财务风险。

公司债作为最主要的一种筹资方式,保险公司应当重视债务筹资隐藏的财务风险,控制债务筹资规模,加强对公司内部组织结构的管理,降低内部财务机构的综合资金成本,做到有节制的使用债务资金,最大程度地降低公司所面临的财务风险。

(三)发展多元化投资渠道,提高投资收益率。

保险公司资金的投资能力目前受到较大的制约,其主要原因在于投资渠道单一。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应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确定公司的资金投资方向,制订合理的投资计划。同时,提高公司投资团队整体业务素质,为公司制定科学的投资评价体系以及风险规避制度,降低投资风险。

(四)完善应收保费回收风险控制机制,降低应收保费回收风险。承保环节的风险控制需要保险公司在初期准确地确定投保客户的资信等级,客观评估客户的偿债能力。保险公司应加强应收保费的考核制度,在对客户资信进行评定的同时,需要做到不断核实公司内部的应收保费;在对公司员工的监督管理上,应当将应收保费考核与销售环节挂钩,培养员工的责任感,通过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达到承保环节风险控制的目的。

(五)提升理赔质量管理,加大赔付成本风险管控。保险公司应根据自身业务的发展规划对财务管理进行全面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控制赔付成本风险的规章制度,其核心在于提升理赔能力,明确理赔方向。高效的赔案质量管理能减少内部经营成本,这需要公司完善理赔环节的财务管理模式,不断创新模式改革,最终从整体上控制公司运营的风险。

[1]许敏敏,王紫玥,徐徐.基于Z-score模型的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预警研究[J].商业会计,2016,(05):38~41.

[2]欧阳越秀.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偿付风险管理能力研究——基于C-ROSS视角的45家财险公司经验数据[J].保险研究,2016,(03):57~63.

[3]白哲,李孟刚.基于条件破产概率的保险公司财务预警与资本分配[J].中国管理科学,2016,(07): 36~42.

[4]张自然.寿险公司的财务评估——基于主成分分析的RIDIT方法[J].管理世界,2016,(03):182~183.

F840.323

A

1006-169X(2017)04-0081-06

猜你喜欢
筹资保险公司财务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自主筹资筹劳 农村公路要设专职“保姆”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保险公司中报持股统计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香港保险公司过往5年部分产品分红实现率
保险公司预算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