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雪飞
摘要: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学前儿童教育的组成部分,其理论研究在教育活动中有着重要意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介绍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含义,任务和内容,研究方法。
关键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联系;内容任务;研究方法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在学前儿童的生活学习中,健康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石,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历来也是学前儿童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因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对必然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性。这里,将讲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含义、重要性、任务和内容、研究方法和评价系统。
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含义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基础组成部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对学前儿童,尤其是3至6岁的学前儿童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开展教育服务,创设教育环境,预防学前儿童身心疾病的发生,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的有关理论和方法的综合科学。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健康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不仅是医学科学、自然科学问题,同时又是一个社会科学问题。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预防医学、社会医学、健康传播学、健康心理学、健康行为学等学科的关系密切。因此,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必须充分合理、综合性的应用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才能达到全面、完善的教育效果。
(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关系密切
1、学前儿童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进行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学前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以学前儿童健康为目的,以学前儿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以及与健康有关的科学知识为内容的教育。从传播健康和卫生信息到使学前儿童接受,并自觉地行动起来,实际上是一个教育过程。因而,学前儿童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如学前教育的一般方法:师范、情境演示、行为练习、讲解说理、讨论评议等,以及学前教育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渗透于体、智、德、美等教育活动中
《学前儿童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学前儿童园的任务是:对学前儿童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为进入小学打好基础。因此,学前儿童教育是全面的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体育、智育、德育、美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促进多种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渗透在多种教育之中,成为全面发展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保育关系密切
所谓保育是指成人对学前儿童的照顾和养育。学前儿童园保育是指保教人员为学前儿童提供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环境和物质条件,并给予精心的照顾和养育,保证学前儿童正常生活,提高学前儿童自我服务的能力,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科学。在新的学前儿童园保健模式中,保育为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提供重要的保证,也就是说,必须充分发挥保育的作用,才能保障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效果。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强调发挥保教人员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前儿童的主体作用。即在传授健康和卫生知识时,学前儿童应接受知识,改善个人和公共卫生态度,养成良好卫生、生活习惯。保育则侧重于学前儿童园工作人员为学前儿童的健康和生活所应采取的措施。在进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时离不开保育,如传授营养知识,养成学前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就与学前儿童的食譜,进食环境等保育内容有关。反之保育中包括健康教育,如合理安排儿童的一日生活,包括了教给学前儿童各种生活技能,通过动作和行为反复练习,养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卫生行为习惯。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关系密切
在诸多学科中,预防医学、社会医学、健康传播学、健康心理学、健康行为学等学科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关系最为密切。
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实践中特别强调流行病学及统计学方法的应用,环境卫生、食品营养与卫生、儿童青少年卫生等学科的专业理论和实践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科相互渗透
除此之外,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还要借鉴社会医学研究医学问题时所侧重的战略性、理论性和方法性及其思维观念。同样的,也要借助于飞速发展的电脑和多媒体技术,研究健康传播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功能
健康行为学是健康教育的基础学科。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要研究与学前儿童和疾病相关的各种行为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以及影响行为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各种因素,掌握有关行为改变的理论,研究改变个体、群体和社会行为的规范和途径。
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研究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研究的任务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以学前儿童健康和卫生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学前儿童生长发育与教育环境、生活环境的关系,探索影响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提出相应的健康、卫生的标准和要求,制定评估方法和内容,以指导学前儿童园和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并以研究如何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探索健康服务,健康环境与健康教育活动的协同作用和方法。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九个方面: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体系的建构是首先要研讨的问题2、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研究的最终要、最基础的理论之一。3、学前儿童疾病的预防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比不可少的内容。4、营养教育和膳食管理是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需要 5、学前儿童的生活常规和安全教育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6、环境是学前儿童健康发育的基本条件7、开展和加强体育锻炼是促进学前儿童健康的重要手段 8、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教育是现代健康观不可缺少的研究内容。 9、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也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研究内容 。
四、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法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研究涉及的各个学科领域,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与多个学科相关,加之健康教育观念的更新,评价和分析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状况、健康教育效果、应进行系统的研究。这里将讲述六个基本研究方法
(一)个案研究法
这是一种用来检验某一研究对象在特定范围、特定时间内的综合状况的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可用于病例的描述和健康教育传播的研究。病例描述的内容包括患儿的主要症状、疾病检查结果、治病经过、既往病史、生长发育史、家族遗传史、父母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等。但是个案研究法本身的应用范围有限,缺乏代表性和典型性。运用时应切实注意这些问题。
(二)观察法
观察法分为两种:自然观察和控制观察。观察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取决于观察者的洞察力、分析综合能力、客观性以及被控制条件的严谨性。观察法可广泛用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调查的各个方面,如可用于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社会适应能力等。
(三)调查法
调查法是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学前儿童发展和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系统的间接了解和考察,并对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统计分析或理论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调查法运用的手段包括体检、访问、交谈、问卷等)。如对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疾病状况、生活环境、营养与膳食等进行调查或测量等。常用的有追踪调查和横断面调查两种方法,,两者各有利弊,研究者应根据条件和目的选择采用。
(四)实验法
用于健康教育实验有三类:一是医学实验,如细菌学和生物化学的检验、X光拍片等临床常用方法;二是心理学实验;三是教育学实验,采用对比法控制条件,进行分析比较。
实验设计要求严格,分组、取样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实验法研究成本高,对学前儿童身心行为进行实验研究还要受到伦理、道德观念的限制。
(五)材料分析法
材料分析法是在积累大量的、丰富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调查研究。这种调查的特点是:主要调查对象不是社会人群,一般也不要进行现场实验。它的调查对象主要是有关的历史文献或有关部门以往的资料、档案、报刊、书籍等。调查分析研究的方法,可用于健康教育历史的带哦查研究,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等。值得强调的是,如進行查阅文件或文献资料时,应注意获取第一手材料,防止由于多重间接关系而导致资料的失真现象,影响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六)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教育改革的小范围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乎建立理论或归纳规律,而在于系统的科学的解决实际问题。
行动研究法,是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它与教育实践的具体行动息息相关。行动研究法特别适应于中、小规模课程研究与改革,以及对具体教育结构的整体性考察。另外,还可以用于改进教学方法和程序、行为管理和控制、教育组织行政工作效率,教师工作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研究。其局限性在于行动研究以具体情境为限,研究的样本受到限制,不具有代表性,对自变量的控制成分少,故这种研究结果具有叫大局限性,推广价值有限。
学前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开展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促进学前儿童身心正常发展,健康活泼成长、预防身心疾病,全面提高学前儿童基本素质的重要策略。因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必然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也必然会引导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更深层次的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陈学敏《环境卫生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版
[2]陈炳卿《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年版
[3]赵寄石《学前儿童园课程指导丛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张人骏《健康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
[5]杨德森《行为 医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