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星
摘要:心理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生涯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实践活动。如何将繁冗复杂的心理教育理论“化整为零”,灵活嵌用进学生喜欢的班级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自主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理想设立和自我目标管理的潜能,帮助学生克服各种成长困扰,进行自我能力提升,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是每个基层教育工作者不断思考、尝试探索的方向。
关键词:自我认识;自我理想设立;目标管理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心理教育”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课堂是实施学生心理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心理教育观,善于挖掘学校生活中丰富的教育素材,努力创设心理教育情境,进行灵活教育渗透,赋能学生个体主动进行自我认识与目标规划,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通过对一次心理教育专题班队会开展中学生心理特点的分析、后期跟踪反馈和成效评估,尝试就如何在心理教育中赋能学生主动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理想设立、自我行为校对和自我目标管理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班级客观情况
班级学生整体学习兴趣不高,处于“推着学”学习状态;没有时间观念,作业任务完成存在拖沓现象;自控自律性差,自由懒散,部分学生存在架秧子起哄想象;自信心不足,自我展现欲望不强烈;班级生活中集体意识薄弱,集体荣誉感不强。
二、情况原因分析
(一)、所处阶段认知发展特点
这一时期的学生会经历由幼儿期向童年期过渡、童年期向青少年期过渡的双重转变阶段,思维形式由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形式过渡,新思维结构形成。这期间学生智力、生理、心理等方面均處于成长发展阶段,整体发展的动态变化波动大对知识信息的接收程度及认知辨识能力有提高,但对于一些事物的看法还相对较片面。
(二)、所处阶段个性
该时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处于个体生涯发展的成长期,自我意识的增强,在行为方面开始有我行我素的苗头,秩序感下降,磨蹭拖拉现象加剧。
(三)、社会性交往发展特点
该时期学生自尊意识增强,聚焦于人际关注和社会性关注,但容易在挫折后产生心理落差影响自我形象、能力评价、个性成长、自尊心及情绪变化、同伴交往等方面的发展。
(四)、学生群体从众效应
该时期的学生年龄在10周岁左右,渴望朋辈集体生活,集体生活中容易产生从众行为。当班级主流群体氛围奠定后,就会让以往遵守纪律的同学也被裹挟其中随大流,保持与群体相应一致的行为习惯。这样一来,自控和自律意识就会呈现下降趋势。
三、班队会开展目标设定
通过合理的自我认知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心理教育专题班队会活动,改变班级学习氛围,建立班级生活秩序规范,提高学生学习生活问题处理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观念,帮助学生增强学生自信,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进行人格完善。
四、心理教育专题班队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与实施
通过4周4节心理教育专题班队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 自我理想设立”—“自我行为校验”—“自我目标管理”的学习规划。逐步调整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偏差行为,改善班级氛围。
(一)、自我认知(认识自我、兴趣、能力探索)
自我认知即一个人认识自己的能力,在心理学里被称为“自我觉察”,是21世纪生存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它是一种清晰地认识自我的意愿和能力。这种意愿和能力包括了解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以及别人眼中的我们是怎样的。对自己有更清晰、准确的认识的人能够作出更明智的决策,建立更高质的、满意的亲密关系和职业关系,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并且更加自信。因此我设计并组织开展了“3W-你真的知道自己是谁吗”主题活动,以游戏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在班队会实践活动中重新全面认识自我:
1、我是谁(who)
班队会上进行“1+2+1”评价模式引导学生完成主客观自我认知。
(1)内心对自己各方面的了解——由学生各自写下自我评价,包括成长经历、爱好兴趣、性格等方面情况。本环节挑选2-3名学生进行自我介绍。
(2)外向了解自己,明白他人是如何看待你的,由学生自己自由邀请两位同学从平时的生活相处中写写他们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布置课下班级作业要求学生自制评价问卷(题目可以自己设计),让受邀对象(教师、邻居、朋友等)对自己进行评价,最后由学生自我总结评价,完成自我认识环节,借此增加对自我更客观、全面的认识。也更容易与他人建立更加坚实且值得信赖的关系。
2、我喜欢什么(what)
运用兴趣金字塔原理,让学生结合兴趣问卷和学生自我评价中的爱好兴趣描述,进一步明确个人自我兴趣爱好,进行“感官爱好—兴趣爱好—志趣”金字塔搭建。
3、我擅长哪方面(which)
通过能力矩阵卡片活动、同学评价及学生日常活动综合表现,引导辅助学生进行客观自我评价,完成自我能力矩阵分布,认清自我能力的优势区、潜能区、存储区和盲区,合理设定理想目标。
(二)、自我理想设立
结合兴趣、能力、价值观进行主题班队会编排:
1、 结合学生兴趣、能力排演节目。自教师给出主题后由学生自由发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自主投入感,鼓励有写作及表演兴趣的学生成立兴趣小组,进行班队会汇演节目的编排,教师协助。
2、在节目角色设定中要求学生自己结合上节班队会后的自我认识和他人评价,自主进行参演角色的报名,报名形式以“毛遂自荐+同学举荐”为主,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展示,建立自信,进一步加深学生自我认识和能力、兴趣培养。
3、价值观是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务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有的内部尺度。结合有价值的活动事件,鼓励学生不断践行,多与朋辈分享交流观点。以班队会主题节目汇演的形式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导入,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渗透。以体验式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汇演活动后树立班级榜样事例,鼓励学生在课上课下践行实践价值观。
(三)、自我目标行为校验
通过心理教育主题班队会的开展,树立班级领袖,激发学生自我目标的设立,主动从“热情、价值观、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自我行为校验,让学生明白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接近它。可以每天醒来都感觉被它激励。并在一天结束后觉得没有虚度。
(四)、自我目标管理
将目标管理分为他人目标管理和自我目标管理,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由对其他同学的监督管理逐步向自我监督管理转变。促进学生间彼此监督互相进步,明白自己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力的同时增进班级同学间感情。
五、实践效果评估
(一)、学生的自我评估:少了很多烦恼,心情好转很多,感觉班级氛围快乐、轻松很多,更喜欢班级生活了。會努力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充实自己,做好好学生。
(二)、学生社会适应状况的改变:能够主动遵守课堂纪律,集中注意力上课,老师布置作业完成效率提高,拖沓作业现象明显减少,与同学都能融洽相处,有较高的班级集体荣誉感。
(三)、教师评估:一半个月来,通过课间学生回访和执行情况追踪,发现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学生基本建立社会主义价值观,自我认识趋于合理,能适当的评价自己,构建了良好的班风,明确了班级生活节奏,班级责任有分工,有监督与落实。责任感提升,能够进行自我认识和管理,主动学习了,学习效率也明显提升。
六、实践活动总结
通过班级互动活动、主题节目汇演等一系列班队会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将心理教育融入其中,让学生自主把在班队会中所学方法运用于学习生活中。与学生相互协商交流,通过班级会议明确下来,坚持原则,明确奖惩。观察学生学习,在过程中给出排序和步骤化的建议,给学生灌输做事效率概念。促进学生个体由对班级集体荣誉、集体感的无感、无意识向积极维护班级集体荣誉转变,由对其他同学的监督管理逐步向自我监督转变。真正感受到自我兴趣特长的发挥和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不断完善人格。
每个“自己”都是不一样的存在,不存在一个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都在变化,也在成长。心理教育需要结合校园生活从多方面入手。既要结合学生自我成长发展的特征特点,又要充分借助各类主题活动灵活开展。这个过程既是一场探索,又是一种学习。
参考文献
[1] 黄天中.生涯体验/生涯发展与规划(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 俞国良、黄天中.生涯规划/体验式学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王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吉林教育出版社,2003
[4] 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5] 张宏宏、欧光明.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民族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