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村寨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态度探析※
——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2017-05-10 12:37邓欣悦朱正斌殷红梅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苗寨西江村寨

邓欣悦 朱正斌 殷红梅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民族村寨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态度探析※
——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邓欣悦 朱正斌 殷红梅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文章从民族村寨旅游活动对当地居民感知态度的影响出发,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国内外民族村寨旅游及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的研究成果,选取全国最大的苗族村寨——贵州西江苗寨为例,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归纳总结出西江苗寨居民对旅游影响的一般感知态度状况,为促进西江苗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民族村寨;感知态度;西江千户苗寨

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的感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目的地居民的人口统计学特性[1-2]、当地的旅游发展程度、居民与旅游发展的相关程度[3]、居民的社区参与程度等[4]。 学者通常将旅游影响划分为4个维度,分别是:经济、文化、政治、环境。民族村寨旅游是以游客进入到少数民族地域,领略和感受少数民族文化,体验少数民族生活为主要活动的旅游方式,民族文化即是此种旅游方式的核心吸引物,旅游开发使得民族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大力冲击而发生良性或恶性的改变,民族村寨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如何保护它的完整性,如何在旅游的深入开发中保持民族文化的原真性,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基于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旅游感知及态度的研究,对一个旅游项目的成功开发与运营具有重要意义(AP,1992)[5]。对旅游影响正面感知较强的民族旅游地在挖掘当地文化、挽救传统手工艺以及促进文化保护等方面有积极意义(郭伟,2006)[2]。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作为全中国最大的苗族村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青睐,但针对西江千户苗寨居民旅游感知的研究较少,因此文章选取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样本地,结合国内外学者对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的研究成果,分析旅游活动对民族村寨居民感知和态度的影响,以促进民族村寨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探讨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未来发展的对策。

1 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发展概述与调查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雷山县,由十余个村寨相连成片,当地苗族人口众多,有1 280户,占全镇人口的90.5%,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苗族古寨,已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选地。目前西江千户苗寨已成为贵州对外树立旅游形象、展示苗族文化魅力的一张靓丽名片,集中了全国苗族的主要文化特色。白水河穿寨而过,独特的吊脚木楼层层叠叠,苗族的节日(吃新节、四月八等),歌舞(苗族飞哥、反排木鼓舞),习俗(吃“牯藏”、游方等),服饰,银饰,饮食,将西江组合成为活生生的苗族文化博物馆。2008年,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西江召开后,西江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举行中国雷山苗年,“游天下西江、品雷公山茶”品茗会,西江公众论坛等活动,使得西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年提高,又先后获得了“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最佳民俗文化奖”及“最佳景观村落”等荣誉称号,因此,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作为研究样本地具有代表性。

1.2 问卷调查设计

本课题于2014年7月—8月期间随机抽取了西江千户苗寨的420名居民参加调研,回收问卷400份,有效问卷395份(反馈率为94%),采用面对面交流的形式和入户访谈的形式进行调研,随后进行统一整理、填写。在开展调研之前,进行了问卷的设计、课题总体目标的设定和调研技巧的训练。

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西江千户苗寨的实际,问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居民的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教育水平、是否从事与旅游相关职业、家里是否有人从事旅游工作、旅游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在本地居住年数等7个变量等。第二部分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认知态度,为方便量化评价,第二部分所有的项目都用李克特量表法从非常不赞同(1)到非常赞同(5)5个等级来表明被调查者的旅游感知和态度。如果平均值在 1.0~2.4 之间表示反对;2.5~3.4 之间表示中立;3.5~5.0 之间表示赞同[6]。第三部分为自由式问题,即被访问者以个人角度回答对旅游发展的态度及其他认知。

为了确定问卷的有效性,运用信度分析对数据进行可信度检验,基于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采用cronbach’s alph系数来检验问卷的信度,cronbach’s alph系数的值越大,说明信度越高。在SPSS的scale模块中的信度分析显示,认知量表的克朗巴哈系数α=0.76,因此可以认定该量表的信度较高,量表的指标基本能反映要测量的概念。在数据具有有效性的条件下运用描述统计分析,反映当地居民旅游感知及态度的特征与差异。

2 问卷调查分析

2.1 被调查的居民背景情况

由表1可知,被访者性别分布较为均匀,比例接近1∶1。年龄以中年人数较多,18岁及以下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较少。教育水平上初中及以下所占比例较多,比例为78.2%,高中及以上所占比例较小,比例为21.8%。从事的职业中与旅游相关占到了62.8%。家里有人从事旅游工作的占到61.8%。旅游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中5%及以下所占比例为37.5%,同时16%及以上的比例占到近45.8%。居民在本地的居住年数上20年以上的比例较高,比例为87.6%。本地人口由经营户和非经营户组成,其中是经营户的居民为214名,非经营户的居民为181名。

学生管理工作需要与时俱进,综合考虑时代特征与大学生特点,分类施策,勇于探索创新。互联网时代,提升完善大学生管理信息化质量成为趋势所向,管理信息化是各高校创新完善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大学生管理信息化较快发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表1 西江千户苗寨居民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2.2 西江千户苗寨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分析

根据文章的研究目的,本文分别从社会文化影响感知、环境影响感知、经济影响感知、旅游发展态度4个维度以及积极与消极两方面进行研究。

2.2.1 居民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状况

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居民对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的积极感知赞成率高,平均值都在3.5以上,其中,约有52%的居民认为“旅游使普通话得到推广”;约有59%的居民认为“旅游有利于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约有68%的居民认为“旅游有利于民族特色服装制作手艺的传承”;约有80%以上的居民认为“旅游使居民的思想观念明显提高”“本民族的民风最能吸引旅游者”“有利于了解外来文化”“认识到学习本民族发展历史的重要性”“旅游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利用”;约有90%以上的居民认为“旅游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掘”“利于民族特色服装的保护和利用”。

对于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的消极感知,有50%以上的居民认为“旅游使人们之间的信任感降低”和“旅游使本民族的优良传统受到冲击”,并且平均值都在3.5左右,因此居民对于旅游负面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也同样强烈。

表2 西江千户苗寨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

注:① 为“赞成”和“非常赞成”所占比例之和,② 为“反对”和“非常反对”所占比例之和。

2.2.2 居民对旅游环境影响的感知状况

旅游环境影响感知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对于旅游环境影响的积极感知,平均值都在3.5以上,在“旅游提高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了西江动植物的保护”“增加了居民的环保意识”几个方面居民的赞成率整体达到60%以上,在“认为家乡的山水非常美丽”这一方面居民的赞成率高达97.5%,均值为4.25,表示居民在这一方面的感知达到强烈赞同。

在旅游环境影响的消极感知上,有55%的居民认为“旅游改变了本地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约有65%的居民认为“旅游设施受到一定破坏”“旅游垃圾增多”,因此居民对于旅游环境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的感知都很强烈,但对于旅游环境的正面影响的感知要高于其负面影响的感知。

表3 西江千户苗寨居民对旅游环境影响的感知

2.2.3 居民对旅游经济影响的感知

旅游经济影响的感知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对于经济影响的积极感知,有52.8%的居民认为旅游发展“增加了居民就业机会”,有53.9%的经营户在营销渠道赞同“采用网络营销媒介”,有64.4%的经营户在宣传方法上赞同“印制名片或宣传册”,有74%的居民认为旅游发展使“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有73.4%的居民“从事的工作类型与旅游有关”。在旅游“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愿意成为非农工作者”两方面,居民的感知极其强烈,赞同率达到88.5%和82.3%,平均值也接近4。经营户在“愿意与旅行社签约合作”这一方面,正面和负面感知均较低。在经济影响的消极感知上,有54.5%的居民认为苗寨中“酒吧的经营模式破坏了传统文化氛围”,平均值达到3.41,因此表示居民对经济影响的负面感知强烈。

表4 西江千户苗寨居民对旅游经济影响的感知

2.2.4 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

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调查结果如表5所示,有53.3%的居民“喜欢传统手工艺的改变”,有55%的居民认为“传统风俗改变的原因是旅游影响”,有73.8%的居民认为“应该接受汉族文化”,约有85%的居民认为“开发旅游的好处大于坏处”“节日时穿节日服装”,有94%的居民“愿意一直在本村寨居住”,并且以上几个方面的平均值都接近4,表示居民的强烈赞同,由此可见,居民对旅游发展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并对西江千户苗寨发展现状感到满意。

表5 西江千户苗寨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

3 结论及建议

旅游业的开发促进了西江千户苗寨的发展,但一味地追求正面效应却容易忽视旅游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西江千户苗寨居民因旅游而受益,不能因为开发而阻碍了其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旅游地居民的心理感知对于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的方式对西江千户苗寨的居民在旅游影响下的感知和态度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

在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感知方面,居民对社会文化影响的积极感知一致较强,他们对旅游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掘、有利于民族特色服装的保护和利用的感知度略高于对旅游有利于了解外来文化和使居民的思想观念提高的感知。在社会文化影响的消极感知上,居民对于旅游使人们之间的信任感降低和使本民族的优良传统受到冲击的感知强烈。

在旅游的环境影响感知方面,居民对于旅游环境的积极影响感知一致较强烈,对于家乡的热爱程度极高,对于旅游带动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西江动植物的保护及增加了他们的环保意识等方面表示强烈的赞同。并且也意识到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旅游使基础设施受到一定破坏和旅游使当地垃圾增多方面的消极感知也同样强烈。

在旅游经济影响的感知上,居民对于经济影响的积极感知强于消极感知,他们对旅游增加了居民的就业机会和旅游发展使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上感知强烈,同时表示村寨中酒吧的经营模式破坏了传统文化氛围。

在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上,居民的积极影响感知强烈,在旅游开发的好处大于坏处上感知强烈,并且对应该接受外来文化表示强烈赞同。

西江千户苗寨居民对旅游给当地社区带来的社会、文化和环境效益感知强烈令人鼓舞,但少数民族村寨作为现在炙手可热的旅游资源,在带给国内外游客以古老神秘的享受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正在给它带来环境破坏、特色同化、竞争力弱等的威胁,严重制约了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西江千户苗寨正处于旅游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需要合理定位并保持其原生态的本质是最根本的方法,保护好村民的利益,保证利益合理公平的分配,让居民从内心深刻认识到旅游发展的好处,并激发其保护环境、爱护家乡的内在情感,深刻挖掘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保护好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的文化空间整体,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旅游服务体系,抓好品牌建设,提升知名度,使其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稳步发展。

[1]王忠福,张利.城市居民对旅游经济和环境影响因素感知的结构方程分析:以大连市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0-78.

[2]郭伟,柳玉清,张素梅,等.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认知态度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5):57-61.

[3]Brenda S W.Attitudes about a resort area:a comparison of tourists and local retailers[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85,4(1):14-19.

[4]杨兴柱,陆林,王群.农户参与旅游决策行为结构模型及其应用[J].地理学报,2005,60(6): 928-940.

[5]Ap J.Residents’ perceptions on tourism impacts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2(19):665-690.

[6]史春云,韩宝平,刘泽华,等.旅游地居民感知与态度的比较研究:以九寨沟、庐山和周庄为例[J].经济地理,2010(8):1400-1407.

Research on Residents’ Perceptions of and Attitudes to Tourism Influence in Ethnic Villages—— A Case Study of Xijiang Miao Village in Guizhou

DENG Xinyue ZHU Zhengbin YIN Hongmei

(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1, Guizhou, China)

The research begins with an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ourism activities in ethnic villages on local residents’ perception and attitudes, and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ethnic village tourism and local residents’ perception. Taking Xijiang Miao Village in Guizhou, the biggest of its kind in China,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employs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to examine local people’s perception of and attitudes to tourism influence. The results are intended as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the sustainable growth of tourism in this area.

ethnic villages ;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 Xijiang Miao Village in Guizhou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社会变迁的时空机制”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41261035。

邓欣悦(1992—),女,贵州贵阳人,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研究。 朱正斌(1992—),男,湖北监利人,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研究。 殷红梅(1966—),女,四川渠县人,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旅游地理研究。

F590

A

2095-7211(2017)03-0062-05

猜你喜欢
苗寨西江村寨
奔驰在祖国大地上
——选自大型交响叙事曲《苗寨的故事》
无蚊村寨丁屋岭
西江华彩路
西江苗寨
苗寨小记
村寨——海坪彝寨
千户苗寨的早市
特色村寨
大美西江
梦圆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