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英 王栋
(1.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100872,北京;2.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1)
2015年中国世界史研究概观
——基于2015年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转载论文和全年索引的统计分析
柴英1王栋2
(1.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100872,北京;2.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1)
本文根据2015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转载的论文和汇总的论文索引,对世界史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初步的归纳和分析。2015年中国的世界史研究成果丰富,呈现出多种发展面貌:学术史讨论欣欣向荣;传统史学研究拓展深化;“新史学”研究成果显著;国际关系史现实关怀明确和史料文本化。世界史研究力量和水平的地区分布不均的状况等级虽略有改善,但期刊和项目支持已深刻地影响了学术格局。
2015年,中国,世界史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2015年,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处于一个平稳的发展期,一批批扎实的研究成果相继涌现。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从中选取了诸多优秀作品,本文根据其转载的学术论文和汇总的世界史论文索引,对世界史研究的成果进行初步的归纳和分析。
(一)《世界史》栏目设置及转载论文数量
根据2015年全文转载论文和全年索引的数据,正式发表的世界史研究论文1589篇,研究性质的论文1551篇,书评、研究综述和会议综述134篇。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转载108篇,转载率为6.79%。转载总量略有上升,转载比率基本持平(2014年转载数量为103篇,转载比率为6.77%)。主要栏目转载的数量分别是“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30篇,“世界近、现代史研究”45篇,“理论与方法”7篇,各类“专题史研究”14篇,“动态与综述”2篇,“学术史研究”10篇。2014年设置的新栏目“学术史研究”转载文章的数量进一步提升(2014年7篇),“专题史研究”转载文章的数量也有所增加(2014年10篇),而“动态与综述”这一栏目的文章持续减少(2013、2014年分别是7篇和4篇),其他栏目转载文章的数量与往年基本持平。总体上,在世界史研究领域中,近现代史研究依旧是学术研究的核心,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占有重要地位。在强调理论方法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术规范、着力开展学术史研究日趋成为历史研究学人的共识。
(二)来源期刊全文转载量排名
2015年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转载文章来源仍然十分广泛,共计覆盖37种期刊。其中来源期刊所占篇幅较多的依次为《世界历史》《历史研究》《史学集刊》《史学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武汉大学学报》和《史学月刊》等(见表1)。全文转载的文章来自于历史学专业期刊的共计62篇,综合性期刊的共计38篇,非综合性的其他期刊8篇。专业期刊凭借其专业办刊理念和编辑水平依旧保持领先地位,综合性期刊以跨学科之优势奉献了众多优秀的文章。同时以《全球史评论》和《世界历史评论》为代表的专业集刊异军突起,围绕不同主题组织发表了若干佳作。值得关注的是,转载的108篇文中,只有14篇论文来自非核心期刊。这表明核心非核心期刊稿件质量两极分化现象进一步加剧。其中57篇文章获得各类课题资助,课题立项与文章质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应当引起学术评价的高度重视。
(三)第一作者所属单位统计
2015年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全文转载论文的第一作者主要来自高等院校和社科院研究机构。在全年转载的108篇文章中,有来自内地高等院校的86篇文章,有16篇文章的作者来自社会科学院,另外还有6篇文章的作者来自海外(含台湾地区学者)。相较于2015年,内地学者的文章被转载数量略有增加。
表1:2015年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全文转载数(率)排名
2015年《世界史》全文转载论文的第一作者所属单位仍然比较均衡,依次来自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占据总数比例高达59%(参见表2)。与2014年相比,部分综合学校,如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排名下降颇大。师范类院校仍是地方世界史研究的重要阵地,并有扩大趋势,如天津师范大学(2篇)、吉林师范大学(1篇)、广西师范大学(1篇)、湖南师范大学(1篇)、东北师范大学(1篇)和曲靖师范学院(1篇)都是各自地区的佼佼者。总体上,综合类学校稳中有降,师范类院校厚积薄发,贡献了一批高质量成果。
相较往年,上海地区的高校显现出强劲的学术研究能力,显示出该地区学术研究机构的人才引进和培养能力提升较快。北京仍是世界史学术研究成果最为丰硕的地区,中西部地区则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新生代研究力量,但东部地区的绝对核心地位并没有改变。老牌部属文科高校发展比较稳定,师范类院校是地方世界史发展的重要基地,总之,世界史研究力量的既有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世界史研究的学科布局、学科建设和人才流动是世界史研究者将要面对的新挑战。
表2:2015年《世界史》全文转载论文的第一作者所属单位排名
通过对上述论文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的分析,2015年的世界史研究呈现出几个明显的特征。
(一)理论反思更为深化,学术史讨论欣欣向荣
与往年相比,2015年学界对全球史和世界史的整体讨论进一步细致和深化(董少新:《对全球史的几点思考》,《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期;董欣杰:《西方全球史的方法论》,《史学理论研究》2015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8期;刘德斌:《全球历史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徘徊》,《史学集刊》2015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1期)。对学术史的讨论则不仅仅停留在梳理转述他人成果的综述水平上,而是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深入地分析、阐释、评价、讨论。这些讨论大多是对传统领域的拓展,如欧洲史学的转型、法国史学热点与进展、美国外交史和思想史研究(刘耀春:《延续与断裂:启蒙运动时期到19世纪欧洲史学的转变》,《世界历史评论》2014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期;吕一民、汤晓燕:《当今中国学界法国史研究的热点与进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年第6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4期;夏亚峰、栗广:《美国外交史研究现状》,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5期)。
有的学术史研究则以问题、个人、历史时间和学派等作为切入口,极大拓展了中国学术史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张广翔:《俄国学者关于俄国农民农奴化史的争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6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期;刘艳:《西方基督教基要主义运动与“大历史”的兴起》,《史学月刊》2015年第9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1期;李桂芝:《艾琳·鲍尔与20世纪上半叶英国的中世纪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14年第4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期;黄艳红:《欧洲历史中的过去和未来:简析科泽勒克和阿尔托格的历史时间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14年第4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2期)。李宏图梳理了以剑桥学派为代表的思想史研究,指出民族国家和全球化两种空间转向的问题,同时探究了竞争性概念和实践对现代社会的塑造(李宏图:《欧洲思想史研究范式转换的学术路径》,《世界历史》2015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6期)。
(二)传统史学研究的拓展深化
政治史、经济史和社会史是传统史学研究的重点,具有丰厚的学术积累。学者在已有的学术积累上继续深入扩展,古代史方面如亚述帝国的赋役豁免、赫梯文明的多元、古代埃及经济、古巴比伦女祭司的养老及“苏美尔”的含义等等均有学者论及。(国洪更:《赋役豁免政策的嬗变与亚述帝国的盛衰》,《历史研究》2015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5期;李政:《论赫梯文明的创造者》,《史学月刊》2015年第8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9期;金寿福:《论古代埃及经济的特征》,《世界历史》2015年第5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2期;李海峰:《古巴比伦时期女祭司“家庭养老”习俗探析》,《四川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1期;王献华:《两河流域早王朝时期作为地理概念的“苏美尔”》,《四川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2期)。中世纪史方面的研究成果亦是主要集中在政治史和经济史方面,论题涉及苏格兰议会、工商业、英国税收、英国农奴身份等多个方面(郭军伟:《论中世纪苏格兰议会的形成》,《世界历史》2014年第5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期;徐浩:《中世纪西欧工业管理研究:以消费者、雇主和雇工权益为中心》,《史学理论研究》2015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5期;顾銮斋:《英国中古前期的税收习惯》,《世界历史》2014年第6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4期;侯建新:《法律限定负担与英国农奴身份地位的变动》,《历史研究》2015年第3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9期)。
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路径和程度不尽相同,学者们对德意志帝国改革、法国的高等法院和城市在国家形成中的复杂角色等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王亚平:《中世纪晚期德意志帝国改革与民族国家构建》,《历史研究》2015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7期;洪庆明:《近代早期法国历史进程中的城市化与城市角色探析》,《史学理论研究》2015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7期;庞冠群:《高等法院与法国旧制度下的社会治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6期)。有的学者发现宗教改革促进了德国社会的转型,保留了婚姻自由,但私人信仰仍受到政治和宗教的压制(朱孝远:《宗教改革对近代德国社会转型的影响》,《经济社会史评论》2015年第3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1期;俞金尧:《宗教改革前后欧洲人的自由婚姻问题》,《学术研究》2015年第4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1期;沈坚、江晟:《迪罗西耶事件与16世纪个人信仰的选择困境》,《浙江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5期)。有些学者翔实阐释了现代国家是如何解决种族矛盾、人才引进和工业资本等问题的(梁茂信:《冷战与美国人才吸引机制的形成》,《历史研究》2014年第5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期;任灵兰:《英国诺丁山种族骚乱与〈1976年种族关系法案〉》,《历史教学》2014年第24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4期;张广翔、白胜洁:《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工业垄断资本与国家》,《求是学刊》2015年第5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5期)。李剑鸣分析了美国革命时期的代表制在复杂的思想争论、利益博弈和权力斗争中发生转变,成为现代民主政体的基础性制度(李剑鸣:《美国革命时期关于代表制的分歧与争论》,《史学月刊》2014年第11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3期)。此外,学者通过对大量相关数据的考证,分析了一战前后德国生活水平的提升和魏玛时期经济的相对稳定(周建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德国生活水平探析》,《武汉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3期;陈从阳:《相对稳定时期的魏玛共和国经济略论》,《武汉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1期)。
(三)“新史学”研究成果显著
随着新史学的兴起,历史研究的重点和路径日趋丰富,产生了大量优秀成果。对观念的关注引领了犹太人死亡观、犹太教历史感和苏美人地下世界观的研究,而观念的形成往往与舆论和传播密切相关(林中泽:《超越死亡:古代犹太人的死亡观及其历史演变》,《历史研究》2014年第5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期;杨军:《论犹太教历史感的发生》,《世界历史评论》2014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5期;陈艳丽、吴宇虹:《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地下世界观》,《史学月刊》2015年第8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0期;张炜:《英格兰宗教改革时期的新教改革者与传播媒介》,《世界历史》2014年第5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3期;洪庆明:《达米安事件的舆论建构与18世纪中期法国的思想气候》,《史学集刊》2014年第6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3期)。有些研究将目光转向演说、仪式、节日、意识形态和情报系统在不同政治社会生活中如何发挥作用(李尚君:《古希腊演说与雅典民众政治认知》,《世界历史评论》2014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4期;朱明:《中世纪晚期巴黎的王权与城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3期;郭子林:《“继承神秘剧”的展演:古埃及王权继承仪式探析》,《历史研究》2015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8期;洪庆明:《革命节日的空间构建与意识形态教化》,《世界历史》2015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0期;李大维:《罗马帝国情报系统的建设》,《古代文明》2015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6期)。观念往往与选择和认同密切联系,徐晓旭用文化选择模式解释了希腊化世界身份认同的建构及其与文化互动的关系(徐晓旭:《文化选择与希腊化时代的族群认同》,《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6期)。
环境史研究方面,付成双通过追索北美毛皮贸易的争夺和兴衰历程,再现了北美政治的风云变迁(付成双:《哈德逊湾体系与圣劳伦斯体系争夺北美毛皮资源的斗争》,《史学月刊》2015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5期;付成双:《俄勒冈争端与落基山以西毛皮贸易的兴衰》,《历史研究》2015年第3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0期)。有的学者另辟蹊径,透过城市景观观察城市变迁和环境观念辗转发展轨迹(刘耀春:《从中世纪盛期到巴洛克时期意大利城墙的变迁》,《史林》2015年第4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1期;严玉芳:《19世纪伦敦树木景观变化及其因果探析》,《学术研究》2015年第8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2期)。
(四)国际关系史现实关怀明确
国际关系史研究历来与现实关系紧密,2015年中国与美国、日本、韩朝等国的单边或多边关系依旧是中国学者研究国际关系史的重中之重。学者一一梳理美国在钓鱼岛问题和台湾问题上的策略和行为,并历数其对中国主权造成的诸多危害(崔修竹、崔丕:《美日返还琉球群岛和大东群岛施政权谈判中的钓鱼岛问题》,《世界历史》2014年第5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2期;赵学功:《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与美国核威慑的失败》,《历史研究》2014年第5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3期)。美日关系研究比较复杂,既有东京审判的正义行为,也有日本战后对美国的索取,还有日本右翼势力打击美国国内支持“慰安妇”的团体(张郭:《美国外交档案中有关东京审判的问题研究》,《历史教学》2015年第20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2期;白纯:《东京审判对战后日本的影响论析》,《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0期;胡德坤、沈亚楠:《对盟国的抵制与索取:战后初期日本的领土政策》,《世界历史》2015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5期;小山艾米:《美国的“慰安妇”立像与日裔社会》,《日本侵华史研究》2015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9期)。美国和韩国的同盟关系在军事方面多有龃龉,难以形成共同的战略意识(冯东兴:《尼克松政府撤退驻韩美军问题述论》,《军事历史研究》2015年第4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1期;梁志:《协调与猜忌:1969年EC-121事件前后的美韩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期)。有的研究则用国家意志分析了美国获得权力的机制(韩召颖、袁伟华:《权力转移进程中的国家意志制衡:以1895年英美解决委内瑞拉危机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9,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2期)。
东亚地区既有纷杂的现实利益关系,也有纠葛的历史问题(刘永连、谢祥伟:《华夷秩序扩大化与朝鲜、日本之间相互认识的偏差:以庚寅朝鲜通信日本为例》,《世界历史》2015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7期;张晓刚、国宇:《围绕朝鲜半岛的日清、日俄矛盾与甲午战争》,《武汉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期;郑毅、李少鹏:《国际舆情视阈下的中日“间岛”交涉问题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4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2期)。知识分子力图通过记忆研究推动东亚共同体的建设,但更早之前知识团体构建太平洋共同体的尝试以失败而告终(东亚历史记忆专题,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0期;王立新:《构建太平洋共同体的失败努力:太平洋国际学会的活动与影响》,《四川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6期)。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学者尤为关注的是德国的悔罪行为。虽然有右翼势力的反对,但总体上是战败国赎罪的典范,其间不可忽视的是犹太人的努力与坚持(孙立新:《联邦德国“新右派”历史修正主义批判》,《史学史研究》2014年第4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4期;李乐曾:《历史问题与联邦德国外交政策的选择:以德法、德波和德以关系为例》,《德国研究》2015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9期;金寿铁:《罪责反省:克服过去的新生之路》,《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9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2期;张倩红、刘丽娟:《犹太社会与“大屠杀”的国际认知》,《历史教学》2015年第1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8期)。法国大屠杀纪念则呈现出更为复杂的面貌(肖琦:《法国的大屠杀纪念》,《江海学刊》2015年第4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9期)。值得一提的是学者对国际关系理论也有一些跨学科、多视角的讨论(国际关系史专题研究,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2期)。
(五)史料文本化
历史学关注史料,史料是衡量历史学研究成果质量的核心标准。这一趋势在国际关系史方面表现为对档案的关注,在其他领域则表现为对原始史料的倚重(刘健:《苏美尔神庙建筑仪式探析》,《古代文明》2015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2期;彭小瑜:《修德以轻货财为首务:对伊纳爵社会和经济观念的现代反思》,《北京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2期)。对史料的倚重在新史学的影响下表现为史料的文本化,研究者深入文本之中讨论,文本的立场被彻底检视(徐松岩:《希罗多德Historia诸问题刍议》,《史学史研究》2014年第3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2期;晏绍祥:《冲突与调适:埃斯库罗斯悲剧中的城邦政治》,《政治思想史》2015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7期)。相较于史料的真伪,文本的增添与立场被看作理解历史的路径,往往用于政治和社会目的(陈文海:《法兰克族源叙事及其社会文化情境》,《学术研究》2014年第3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3期;李隆国:《都尔主教格雷戈里与中古拉丁史学的兴起》,《史学史研究》2015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0期;何珵:《伊索克拉底的〈泛希腊集会辞〉与泛希腊主义》,《世界历史》2015年第4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1期;陈文海:《百年学讼与“弗莱德加”信度问题》,《史学史研究》2015年第3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2期)。
总体上2015年中国的世界史研究更加深入,学者们在理论自觉意识的引导下逐渐趋向于讨论重大问题,产出了一批扎实优秀的成果。同时新领域的开拓也欣欣向荣,展现出丰富的面向。以国际关系史和国别史为代表的研究更贴近现实生活,试图用历史研究关照现实中国。世界史研究布局不够均衡的局面有所改善,然而刊物等级分类和项目支持资助已深刻地影响了学界格局,马太效应不会是学术界长远发展之福。
【责任编辑:杨莲霞】
K1
A
0457-6241(2017)04-0068-05
2016-12-21
柴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外国法律史。
王栋,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法理法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