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俊+包志丹+凌厉+牛利美
摘 要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早产儿喂养及真菌感染的影响。方法:将104例30~33周早产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益生菌组则加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比较两组患儿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全胃肠喂养时间,住院时间、体重增长速度和真菌感染发病率。结果:益生菌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全胃肠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和真菌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益生菌组体重增长速度较对照组快 (P<0.05)。结论:早期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有利于早产儿改善胃肠道功能并降低真菌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早产儿 喂养 真菌感染
中图分类号:R282.71; R72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07-0030-03
Effects of early application of live combined bifidobacterium, lactobacillus and enterococcus powder on feeding and fungal infection in premature infants
WAN Jun*, BAO Zhidan, LING Li, NIU Limei(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yin City, School of Medicine, Southeast University, Jiangyin 214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early application of live combined bifidobacterium, lactobacillus and enterococcus powder on feeding and fungal infection in premature infants.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four cases of 30-33 weeks of premature infa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 probiotics group. All the infants were given antiinfective and symptomatic supportive therapy while the probiotics group was additionally given live combined bifidobacterium, lactobacillus and enterococcus powder. The time for regaining birth weight, reaching total gastrointestinal feeding and hospitalization, body weight growth rate and the morbidity of fungal infe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ime for regaining birth weight, reaching total gastrointestinal feeding and hospitalization was shorter and the morbidity of fungal infec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and body weight growth rate was faster in the probiotics group than in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Early application of live combined bifidobacterium, lactobacillus and enterococcus powder is of benefit to improving the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nd reducing the morbidity of fungal infection in premature infants.
KEY WORDS live combined bifidobacterium, lactobacillus and enterococcus powder; premature infant; feeding; fungal
infection
隨着医疗技术及医疗设备的不断发展更新,越来越多的早产儿、极低体重儿、超低体重儿被成功救治,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早产儿喂养困难、并发真菌感染、体重增长缓慢等,均严重影响早产儿的存活率,成为困扰新生儿科工作者的难题。为探讨解决此问题,自2012年,我院新生儿科对新入院的早产儿经口或鼻饲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同时对不耐受胃肠道喂养者,配合非营养性吮吸,维持胃肠道功能。研究发现:尽可能早地给予胃肠道培菲康制剂,能有效促进肠道菌群的快速建立,促进胃肠道功能的维持,提高早产儿胃肠道喂养的耐受性,降低真菌感染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新生儿科2012年1月一2015年10月收治的胎龄30~33周的早产儿共104例,其中男62例,女42例,出生体重<1 500 g 46例,1 500~2 500 g 51例,>2 500 g 7例;胎龄30~31周65例,32~33周39例。其中合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0例,新生儿肺炎68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3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6例,新生儿颅内出血5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例。按入院先后顺序抽签,单号为益生菌组,双号为对照组。共收集120例,期间16例(益生菌组4例,对照组12例)因未达到完全肠内营养即出院或转院,予以剔除,实际入组104例。单号为益生菌组56例,其中男34例,女22例,出生体重<1 500 g 26例,1 500~2 500 g 26例,>2 500 g 4例;胎龄30~31周36例,32~33周20例。对照组48例,其中男25例,女23例,出生体重
1.2 治疗方法
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相关治疗与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入选早产儿入院后根据病情,按早产儿常规治疗给予必要的抗感染、表面活性物质、机械通气、肠外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经口或鼻饲给予微量喂养。逐渐增加喂养量,直至全肠道喂养。益生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入院当天即给予加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培菲康散剂,上海信谊制药)每次0.5 g,每日3次,用2 ml温开水溶解后喂服或鼻饲,直至出院。所有患儿于入院后第14天行真菌D-聚糖G试验。每日婴儿电子秤称测体重,记录各组早产儿达到完全肠道喂养的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及住院时间。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的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益生菌组1例因颅内出血、脑功能监测明显异常放弃治疗,1例因并发败血症死亡退出统计。
2.1 体重增长和喂养情况及住院时间
研究结果显示:益生菌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全胃肠喂养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而体重增长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1)。
2.2 并发真菌感染发病情况
两组新生儿在入院后第14天行血真菌D-葡聚糖检测G试验,益生菌组阳性病例3例。对照组阳性病例9例,两组真菌感染比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存在显著性(χ2=4.26,P<0.05)。
2.3 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益生菌组早产儿在给予常规剂量培菲康散剂后未监测到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新生儿出生时肠道无菌,出生后l~2 h左右,肠道即有细菌出现,1周左右厌氧菌可以达到极高水平。肠道正常菌群是人体正常微生物群的一部份,包括益生菌、有害菌、中間菌3类,其中以益生菌数量最大,以双歧杆菌、乳杆菌为主要代表,与宿主形成生态平衡[1]。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由于生活能力低下,出生后一般直接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由于环境因素影响,易定植致病菌且易发生感染[2]。这些早产儿肠道菌群的不完善是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早产儿早期摄入奶量少,消化道发育不成熟,导致双歧杆菌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完善;长期静脉营养及抗生素的应用扰乱了肠道菌群的生存,破坏了肠道菌群平衡[3]。培菲康散剂中长型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肠球菌活菌数不低于1.0×107 cfu/g。这些优势菌群可以通过分泌多种蛋白水解酶、纤维素溶解酶和脂肪酶等,发挥促进肠道消化功能的作用。此外,这些优势菌群代谢产生的有机酸可增加肠道蠕动和胃窦排空。
有学者研究发现[4-7],补充益生菌可以使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人数减少。本研究显示,益生菌组达全肠内营养所需时间及恢复至出生体重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早产儿早期即开始给予培菲康散剂,能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顺利加奶,因此恢复出生体重所需时间也较短。
目前大多数观点认为抗生素是治疗早产儿感染必不可少的,但一旦发生真菌感染,又加重菌群紊乱而形成恶性循环,使原发病不易痊愈甚至加重。此外,早产儿、特别是孕周小的早产儿,需呼吸机支持通气,常常合并肺部感染,不可避免地使用抗生素,而抗生素的使用破坏了肠道菌群与宿主之间的平衡状态,可导致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尤其是深部真菌感染[8],往往预后较差,甚至造成监护病房局部爆发流行,可增加早产儿的病死率、延长早产儿住院时间及增加住院费用。早产儿长时间应用抗生素后引起真菌感染的发病机制是复杂而多样的,益生菌从多个环节阻断了该病的发病过程,从而达到预防目的。国内多项研究显示,口服益生菌能有效降低真菌感染的发生率[8-10],同样的,本研究中,益生菌组真菌感染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考虑其机制可能为:①益生菌含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等,其均为人体肠道中正常菌群成员,经口服后迅速地达到肠道,可在人体肠道中生长繁殖。如人体与肠道中存在的益生菌之间平衡没有建立,就可能出现新生儿鹅口疮等问题;如果平衡被破坏,就可能出现腹泻、真菌感染等疾病。②双歧杆菌、乳杆菌能增强机体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促进多种细胞因子如TNF、IL-6、IL-10等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和M(SIgA, SIgM)的分泌,提高机体全身抵抗能力[11]。③益生菌在促进人体抵抗致病原的同时,还可避免和减轻过敏的产生和进展[10]。
综上所述,早期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口服或鼻饲,能有效调节肠道菌群,减少达到全胃肠喂养所需时间及恢复出生体重所需时间,提高早产儿体重生长速度,有效降低真菌感染率,并进一步减少住院所需时间。因此,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用于早产儿早期建立肠道菌群、维持胃肠道功能、提高胃肠道的耐受性及预防早产儿真菌感染是有效、安全的,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毛荫. 儿童肠道微生态系统的特点与疾病[J]. 临床儿科杂志, 2005, 23(10): 679-682.
[2] 刘文军, 丁国芳. 益生菌与早产儿感染[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09, 24(5): 311-314.
[3] 董琳.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疗效观察[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6, 33(10): 905-907.
[4] 曲海燕, 朱明哲, 姜宏杰. 双歧杆菌联合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研究[J].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5, 38(4): 266-267, 302.
[5] 何焱志, 黄梅. 双歧杆菌三联菌(益生菌)对感染性腹泻新生儿生理的调节机制研究[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 36(6): 766-770.
[6] 王小玲, 李雄, 康兰, 等. 预防性使用益生菌对降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率和病死率的Meta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5, 17(8): 852-858.
[7] 唐书庆, 陈超. 早产儿口服益生菌预防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研究进展[J]. 中华医学杂志, 2016, 96(20): 1628-1632.
[8] 代玉静. 口服益生菌预防早产儿真菌感染的疗效[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7(1): 41-42.
[9] 陈英, 逯军, 甘英文. 口服益生菌预防早产儿真菌感染的疗效[J]. 中国热带医学, 2008, 8(9): 1575,1582.
[10] 林云, 林尧, 石霖. 口服益生菌预防早产儿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15): 2187-2188.
[11] 孟战备. 金双歧治疗婴幼儿抗生索相关性腹泻疗效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 2007, 22(10): 1377-1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