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永达+刘智超+孙巍
摘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本质上体现了经济发展模式从高能耗和高污染向能源集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的过程。基于2003—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PSTR模型,从能源强度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污染排放强度和能源强度均呈现由西向东的“阶梯式”递减格局;收入水平对污染排放非线性影响的高区制和低区制的能源强度临界值为0.914 3;考虑能源强度的视角下中国存在“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其“门槛值”为0.769 0,能源强度高(低)于“门槛值”时,污染排放收入弹性为正(负)。据此可将样本包含的省份划分为环保型省份、低污染省份和高污染省份,并从宏观治理、微观治理和区域治理的角度提出相应的环境治理对策。
关键词:能源强度;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污染排放;PSTR模型
中图分类号:F0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7)03-0041-09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提升,中国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近年来PM2.5造成的雾霾更是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范围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提高了经济增长的成本,制约着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而且对居民健康形成了严重的隐患,影响长期人力资本的积累(王飞成和郭其友,(2014)[1])。从2005年《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到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世界各国也对环境问题给予高度的关注,环境问题被认为是超过恐怖主义和地区冲突的首要问题(许广月和宋德勇,(2010)[2])。因此,现阶段通过环境治理实现更加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我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方面的主要目标是:“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在数量目标方面,到2020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5%;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10%和15%,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比2015年分别下降10%和15%。
那么,如何改善环境质量,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从我国环境治理的实际情况来看,为了完成政府规定的任务目标,各地区多数采用加强环境规制、污染产业转移、阶段性关停污染型企业和年度突击等方式进行治理(齐红倩等,(2015)[3])。然而,上述措施不仅造成了中西部地区污染的进一步加重,而且部分发达省份的环境状况也并未出现明显的好转。政府当局对主要污染物的控制以及一些环境规制措施,并没有对企业形成明显的激励效应,仍然表现为“外部性”的任务,没有形成“内部化”的行动(李静和沈伟,(2012)[4])。因此,要想回答上述问题,首先需要从理论上认识环境和经济发展关系的一般性规律,厘清污染产生的根源,并据此提出长效的治理规划。Grossman和Kruger(1991,1996)[5] [6]提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描述了环境和收入水平关系的经验性假说,即环境污染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曲线关系,这一理论一经提出便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其中,国内外学者运用该理论模型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但是并未形成一致的结论,既有研究认为我国不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也有研究表明在我国该曲线形式表现为“倒U型”“倒N型”和“W型”等(Poon等,(2006);李达和王春晓,(2007);刘扬和陈劭锋,(2009);林伯强和蒋竺均,(2009);Matus等,(2012);郝宇等,(2014)[7][8][9][10][11][12])。上述研究得出不一致結论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实证模型和数据选取的差异造成结论的不一致(包群等,2005;宋涛等,2006;韩玉军和陆旸,(2009)[13][14][15]);另一方面,仅从收入水平来解释环境问题可能并不全面,对我国环境和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需要新的研究思路。
从环境污染产生的根源来看,现代化工业发展过程中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是导致污染的最主要原因,尤其是能源强度较高的国家污染更加严重。能源强度是指单位产出所消耗的能源数量,用于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林伯强和杜克锐,(2014)[16])。从《十三五规划纲要》来看,生态环境目标中同时也包含了能源效率提升的目标,可见能源强度控制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的重要性。在不考虑能源强度的情况下,仅仅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解为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提升可以自然地带来环境的改善,可能会导致误导性的政策倾向。比如,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增长,依旧遵循以往大量能源投入和高能源强度的发展模式,不仅无法实现环境的改善,而且会进一步导致更为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收入水平的提升带来环境改善的本质是其经济发展模式和结构的转变导致了能源强度的下降。
二、文献回顾
由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经验性假说,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证方面。Panayotou(1993)[17]采用人均GDP衡量收入水平,选取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等指标衡量环境污染程度,得出不同的环境污染物和收入水平之间均存在“倒U型”关系。Cropper和Griffith(1994)[18]、Carson等(1997)[19]、Wang和David(2000)[20]、Tsurumi和Managi(2010)[21]等基于不同样本和不同指标的研究也同样证实了EKC的存在性。然而,也有学者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或证明EKC具有不同于“倒U型”的其他形态,或证明了EKC不存在。Holtz-Eakin和Selden(1995)[22]、Bertinelli和Strobl(2005)[23]、Wagner(2008)[24]、Webber和Allen(2010)[25]等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指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对应的人均收入水平非常高,以至于在大部分地区EKC具有单调上升的形态,即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程度会不断加重。Brajer等(2008)[26]和Brajer等(2011)[27]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EKC具有“N型”和“W型”等其他形态。Harris等(2009)[28]则从生态足迹和环境压力的视角分析指出EKC并不存在,收入水平的上升并不会改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