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一的历史唯物主义,存在的不是过时的问题,而是在理论建立之时的认知逻辑上的问题。因此,今后的中国经济史研究不能再继续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而需要以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即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发展创新的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辩证历史唯物主义是20世纪末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一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是自人类和人类社会起源时代研究和认识全部的历史,是以人类劳动的内部矛盾发展分析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是在开放的生存空间条件下对于社会主义理论做出科学的阐述,是辩证地区分了物质生产认识基础的正态与变态的历史观研究。在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中,认识到历史与现实的动物性存在即动物的生存方式在人类常态社会的延续比之仅仅认识到人类阶级社会存在阶级性更深刻。在创新的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必将打开全新的局面,大步跟上21世纪哲学社会科学向前快速发展的步伐。
关键词:中国经济史;历史唯物主义;认知逻辑;唯物主义历史观;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常态劳动;哲学社会科学
中图分类号:F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7)03-0001-06
中国经济史学不论是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还是作为历史学的一个研究领域,都同哲学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一样,在改革的新时代,必须自觉地接受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指导。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就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发展创新的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这是在20世纪末建立的新的历史观,与19世纪建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有着学术上的渊源关系,又有着认识上的重大推进,是创新中国经济史研究需要的新的指导理论。在人类社会已经跨入21世纪之后,在中国改革开放已近40年的时代,中国经济史研究不能再继续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会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极为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①这句话一方面表现出伟大导师谦虚谨慎的做事态度,再一方面也是说出了一定的存在事实。
在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历史唯物物主义。在今天看来,作为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一的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过时的问题,而是在理论建立之时就存在着认知逻辑上的问题。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起点问题
在代表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的至今具有最为广泛影响力的《共产党宣言》中,两位导师在正文的第一章的第一句写道:“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②这句话充分地表明了两位导师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认识,他们要研究的是阶级社会和阶级斗争,这是他们所表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起点。当时,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这句话的表述或是说他们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起点存在问题,这句话的表述不符合基本的历史事实。
直到1888年,即《共产党宣言》问世40年之后,这时马克思已经去世5年了,恩格斯才在英文版的这句话上面加了一个注,他写道:“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在1847年,社会的史前史,成文史以前的社会组织,几乎还没有人知道。后来,哈克斯特豪森发现了俄国的土地公有制,毛勒证明了这种公有制是一切条顿族的历史起源的社会基础,而且人们逐渐发现,村社是或者曾经是从印度到爱尔兰的各地社会的原始形态。最后,摩尔根发现了氏族的真正本质及其对部落的关系,这一卓绝发现把这种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内部组织的典型形式揭示出来了。随着这种原始公社的解体,社会开始分裂为各个独特的、终于彼此对立的阶级。关于这个解体过程,我曾经试图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6年斯图加特第2版)中加以探讨。”③
根据恩格斯的这个注释,1848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的“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的这句话需要改成“至今一切有文字记载的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样改过来应该说就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意是一致的了,但是,这样改过来之后,就表明了两位导师对于人类社会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研究,对于批判资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是仅限于对于阶级社会的历史考察,没有抵达人类社会的起源,即没有展开对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全过程的认识。
所以,在两位导师看来,“至今的一切社会都是建立在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的对立之上的。”④正是根据这一判断,两位导师才更加明确地讲:“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⑤
现在可以断定的是,尽管在《共产党宣言》出版40年之后,恩格斯给出了一个明确的注释,承认他和马克思在40年前对于人类社会历史的认识没有包括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只是一种对于人类社会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的认识,但是,这时马克思已经去世,他们当时留下的只是对人类社会全部历史的不完整不透彻的认识。而且,在1888年以后,知道了史前史,也没有人再对他们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进行修订。延续至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依然强调的是在阶级社会的核心是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无论如何,对于人类社会历史的研究,必须抵达人类社会的起源,即必须以人类社会的形成为起点,决不能只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而不认识在此之前的历史。甚至可以说,只从阶级社会开始认识阶级社会是违背历史逻辑要求的。从研究历史和社会理论的角度讲,未能对于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进行考察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对此,在创新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之中,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必须明确这样的从阶级社會开始的研究起点将难于准确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必将导致一系列的认识失误。
这样的失误明显地表现为历史唯物主义没有认识到阶级社会的产生、私有制的产生具有客观的历史进步性,阶级社会的产生、私有制的产生是与人类劳动发展的水平相一致的,是客观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而且,阶级社会的发展、私有制的发展也将与人类劳动发展进程相一致,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
所以,历史唯物主义直接以私有制为万恶之源,以消灭剥削为终极目标,狭窄的不完整的对于社会历史的概括体现了这种历史观认识的局限性。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由此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决定的社会发展规律是社会基本规律。而20世纪末的研究表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不是社会矛盾的终端概括,也不是社会经济生活内容的实质概括。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之前,应是生产力内部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必然是由生产力内部矛盾决定的,因而绝不能断定被决定的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为基本矛盾。进一步说,以被决定的矛盾作为基本矛盾实质是排斥了其决定的矛盾的基础作用,即排斥了生产力内部矛盾的基础作用,而着重于在生产关系形式上的适应性方面下功夫,这就在认识上为夸大生产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的适应作用创造了条件。事实上也正是如此,人们至今认为,在阶级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表现为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与被剥削被统治阶级之间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这种对抗和冲突只能由社会制度的改变来解决,即由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的根本调整来解决。这实质是没有认识到社会制度的改变仍然是由社会的真正的基本矛盾决定的,社会制度的改变不过是其决定作用下的表现而已。于是,这就导致了社会主义实践运动中将社会制度的改变作为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至今一些人仍然迷信社会制度能决定性地解决一切社会问题,而看不到社会制度本身即是被决定的产物。一些很有影响的人甚至将作为手段存在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生产关系的调整当成了社会主义的目的。可以完全肯定地说,目前的社会主义实践遇到挫折与这种理论认识是直接相关的。再者,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是形式,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却是社会经济生活形式的矛盾表现,即其表现的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实质内容)劳动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矛盾形式,因而,从内容决定形式的辩证逻辑出发,社会的基本矛盾只能是体现内容的劳动内部矛盾,只能是劳动中的最基本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之间的矛盾即劳动主体与劳动客体之间的矛盾,而不能是劳动内在的两个层次关系的外在表现形式上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这也就是说,单从形式上讲,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应归于生产力内部而不能停留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但更全面更深刻地从经济内容来认识,做这样的形式上的归纳是不行的,必须要将终极的矛盾归于劳动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矛盾。总之,劳动是人的本质,劳动是社会的基础,社会的基本矛盾必然在劳动内部,绝不会在经济形式或生产方式上,因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不能是形式。”⑥据此,同样的道理,所谓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规律也不是社会基本规律。新的研究确认,由劳动内部矛盾发展决定社会发展的规律,才是社会基本规律。
至于生产力内部矛盾与劳动内部矛盾的区分,应从生产力与劳动的区别来认识。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属于劳动的具体有用形式”。⑦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
在19世纪,地球还是一个封闭的生存空间,这是时代的局限。打破地球生存空间的封闭是20世纪的事情,是自然科学突破性的发展改变了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封闭状态。彼时,马克斯恩格斯曾经严厉批判过空想社会主义,并将他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归纳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但是,在迄今为止已有的实践中,尚无法提供这种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下的成功经验;更重要的是,由于受到19世纪时代的局限,当时的马克思恩格斯实际上不可能建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他们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存在着讲不通的逻辑矛盾。也就是说,19世纪并不是一个可以建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时代,那时的自然科学发展还不足以支撑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于社会主义做出科学的理论认识。
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马克思恩格斯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把无产阶级仅仅看成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把历史进步和社会更替的希望寄托于少数天才人物的局限。但在当年,他们自己并没有注意到其批判空想社会主义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逻辑缺陷。一方面是19世纪人类还生存在封闭的地球空间的事实,一方面是他们要创造人类美好的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愿望。而“客观的事实是,在一个封闭的生存空间中,将生产资料完全公有,即全人类共同占有或全社会所有,并不能解决人类生存这一根本问题,因为永久的生存要求不可能靠有限的生存条件来满足,封闭的生存空间不可能容纳人类要无限发展的生命热潮。但长期以来,人们却一直将封闭性的认识视为不可动摇的基本原理,而没有发现其中隐含着无可争议的自相矛盾。人们没有察觉到认识的前提是封闭性的,人们以为通过一定的手段(不必追究是什么手段),人类就可以在封闭的地球空间(没有意识到这是可以打破的)实现人与人关系的平等和友好,就可以自由地劳动,自由地生活,享受人的尊严,成为‘解放了的人。人们将封闭的生存条件当成天经地义的,当成永不可改变的。而同时,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指出,人类社会绝不能改变私有制,人与人之间必然存在利益的争夺,社会之中的生存之争是不会停止的。对此,不言而喻,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认识的前提也是封闭性的,也是囿于封闭的地球生存空间看问题。而事实上,既然认识的前提是封闭的,那么合逻辑地讲,在这种前提下,即在封闭的地球生存空间条件下,人类是没有出路的,因为有限不能容纳无限,在有限内必然争夺,在这一点上,或许可以说,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认识更为准确和现实一些。由此完全可以断定,在地球上,私有制是与自然的生存压力相协调的,它保护了个人为了生存的争夺,也就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类在封闭空间下的生存。相反,一方面保持认识的前提是地球的封闭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又认为在这一前提下就可以实现人间的一切美好,实现天下为公,实现世界大同,则是不合逻辑的和缺乏现实基础的。或许,当初人们没有意识到地球生存空间的封闭性是理论研究的一大缺憾,但是,在人类尚未打破这种封闭性之前,它是现实的,所以不用意识到这种封闭性,只要以现实为认识基础,那么自然会合乎逻辑地推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所做的必须维护私有制的结论。问题在于,我们承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结论正确,只是指在既定的前提条件下结论正确。一旦地球的封闭性被打破,資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结论就不成立了。我们知道,现时代人类劳动的发展已经打破了地球的封闭性,打开了人类通向无限宇宙的大门,因而,现在需要修改的是政治经济学共同的认识前提,至于结论,可以这样说,在封闭性的认识前提改变之后,就宣告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结论彻底破产,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有结论则在理论上获得了完全的新生。这就是说,共产主义社会一定要实现,但必须是建立在无限的宇宙生存空间之中,这取决于人类劳动整体的自觉的努力。”⑧
因此,对于19世纪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逻辑需要给予重新审视,不能一成不变地延续旧说。也就是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需要有站在20世纪认识高度的合乎逻辑的新的论证。在新的时代,社会主义者进行社会主义实践必须掌握真正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才能坚持社会主义和发展社会主义,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时代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同于19世纪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仅仅要求消灭剥削的理论,而是强调要消灭一切劳动变态,不仅要消灭寄生性的剥削变态劳动,更要消灭更原始更野蛮的暴力性的军事变态劳动,由此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人类劳动的完善化,即在自然给予允许的开放的生存空间由劳动内部矛盾决定的人类常态劳动实现的向完全正态劳动转化的过程,也可以说,新时代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就是抑制和消灭全部变态劳动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在实现社会主义之后,即在全部消灭了寄生性的剥削变态劳动和暴力性的军事变态劳动之后,人类和人类社会将得到完全正态的新生。而若不能消灭全部的变态劳动,特别是不能尽快地消灭暴力性的军事变态劳动即战争,而任由战争的发展猖獗,演变为高科技战争或核战争,那即使是在开放的生存空间的条件下,人类也将会盲目地走向自我毁灭。所以,新时代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更坚定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是人类的根本出路。
四、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建立的背景与突破
历史唯物主义只是笼统地提出以物质生产为认识基础,没有区分物质生产的正态与变态。而20世纪发生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两次世界大战,每一次都将人类的命运拖向频临毁灭的边缘。变态的物质的军工生产支撑的世界大战,这样的血的教训是19世纪没有区分物质生产正态与变态的人们没有看到没有体验的,也是19世纪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研究未能涉及的内容。仅就此而言,区分了物质生产的正态与变态的创立于20世纪末的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就比之19世纪的历史唯物主义认识更前进一步。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明确地打破了地球生存空间的封闭性,开创了人类伟大的航天时代。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登上了月球,第一次在地球以外的陆地上留下人类的足迹。尔后,尖端的航天研究又转向火星,实现了多次对火星的探测。1997年7月4日,美国“火星探路者”号飞船经过7个月的飞行,顺利抵达火星。这是对火星的又一次探索,也是20世纪人类又一次高科技智力的展示。这证明,当代的自然科学的研究已经是多么的先进了。而相比之下,20世纪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大大地落后了。
真正使当代人产生困惑的,是用人与人的关系对社会发展的解释。尤其是,当人们看到柏林墙被推倒,看到前苏联一夜之间解体,这种困惑就更为强烈了。尽管确实在奴隶社会存在奴隶与奴隶主的对立,在封建社会存在农民与地主的对立,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工人与资本家的对立,但若是深究为什么会存在这些对立,恐怕是不能用对立本身来作解释的,即用外部关系解释社会是缺乏科学性的,对这种解释的任何方面都不能深究。所以,有许多人在最初接受了这种解释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感到用人与人的关系作解释是看不透社会的。这实质是无根基的解释,不讲人从何来,如何能阐释人的社会;更何况,先前历史唯物主义只用人与人的关系解释的社会只是有文字记载的社会,对于遥远的古代社会基本没有涉及。所以,当人们发现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无法解释今天的社会现实时,当人们知道当今各个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共性时,不可能不产生思想上的困惑。而且,在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9·11”恐袭的发生,国际恐怖主义的兴风作浪,人们对于自身的認识更是感到十分的困惑。所以,毫无疑问,当代人类需要有新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来认识社会,当代人类需要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当代人类需要走出认识困惑。
正因此,2016年5月17日,中央召开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
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就是这个新时代产生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辩证历史唯物主义是自人类和人类社会起源时代研究和认识全部的历史,是以人类劳动的内部矛盾发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是在现代开放的生存空间条件下对于社会主义理论做出科学的阐述,是辩证地区分了物质生产认识基础的正态与变态的历史观研究。
辩证历史唯物主义阐明:决定人类、人类社会起源的人类劳动起源是人类常态劳动的起源,人类常态劳动是带有一定动物性的劳动,即带有动物的生存方式的劳动,常态劳动包括人性的正态劳动,也包括动物性的变态劳动。常态劳动是正态劳动与变态劳动的统一,变态劳动包括暴力性的军事变态劳动和寄生性的剥削变态劳动。军事暴力是最恐怖的劳动变态,任何人都不能寄希望于用暴力消灭剥削和改造社会。从目前来看,历史已经证明,军事暴力是一种自人类社会起源时就存在的劳动变态,相比阶级社会时产生和存在的剥削变态是更原始更野蛮的劳动变态,暴力只能是消灭剥削者而不可能消灭剥削。封建剥削和资本主义剥削是指仅凭占有劳动客体而占有劳动整体创造的劳动成果的一部分。这是一种经济机制,是劳动客体在劳动整体中起主要作用阶段形成的经济机制,这种客观形成剥削机制在与人类劳动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一定时期有利于保护劳动客体,从而有利于保护人类的整体生存延续。依靠暴力消灭剥削,是人类对于剥削的认识还很盲目的表现,是对于阶级社会和剥削产生的历史进步性缺少认识的表现,也是盲目地以为暴力可以改变人类社会的一切的狂妄性的无知。而这一切,都是与未能从人类社会起源时认识人类社会的历史即认识全部的人类社会历史直接相关的。事实上,在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中,认识到动物性的存在即动物的生存方式在人类常态社会的延续比之仅仅认识到人类阶级社会存在阶级性更深刻。同样,理论的研究还需要明确的是,在由常态劳动决定的常态社会,唯物主义历史观强调的物质生产也要区分为正态的人性生产(创造生存资料)和变态的动物性生产(制造杀人武器),而不能延续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笼统地讲社会物质生产作用的认识状态。
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主要是笔者在22年前出版的《劳动论》(企业管理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再版)一书中提出的。辩证历史唯物主义是在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基础上的认识创新和发展。19世纪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只概括分析了阶级社会的历史,只是笼统地强调以物质生产为认识历史的出发点,只是以人与人的关系发展外在地解释社会的发展,并认定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缺少对于最原始最野蛮的军事变态劳动动物性和其历史作用的本质认识,更没有明确未来不消灭战争人类就要被战争毁灭的严峻性,即没有认识到未来人类必须消灭军事变态劳动,才能得以生存延续。而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研究了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明确地提出要辩证地区分物质生产的正态与变态,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通过对劳动内部矛盾的分析内在地解释人类社会的变迁,明确阐释了是人与自然的抗争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并阐明了变态劳动包括军事变态劳动的产生、实质及其历史作用,指出现代战争的发展将毁灭人类,危害人类的生存延续,所以,必须消灭一切变态劳动包括消灭军事变态劳动,即在开放的地球生存空间条件下人类的未来必须消灭战争,走向社会主义,实现社会大同。这种在22年前辩证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的创新性和思想的深刻性、超前性,截至目前还很少为学界所知。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认识,已经建立了可以消释所有的社会主义者思想困惑的创新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走在了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前沿。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应该为今日全面改革开放中的广大中国民众所知晓和享用,更需要代表中国学界新的思想成果得到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和充分发挥理论作用。毫无疑问,通过当代唯物主義历史观的创新,研究中国经济史定会产生更多新的认识和发现。因而,在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必将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大步跟上21世纪哲学社会科学向前快速发展的步伐。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5页。
②③④⑤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第27页、第39页、第41页。
⑥⑧钱津:《劳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30、431页,第426、427、428页。
⑦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9页。
参考文献:
[1]钱津.追寻彼岸:政治经济学论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钱津.劳动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钱津.劳动价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钱津.劳动效用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钱津.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6]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上的讲话[J].时事报告,2016,(6).
[7]钱津.应创新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基点的认识——谈劳动范畴的五个基本性质[J].经济纵横,2016,(8).
[8]韩云川.《共产党宣言》再解读[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张增强
The Study of Chinese Economic History——Guided by New Historical View
Qian Jin
(Institute of Economics,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100836)
Abstract: As one of the three major components of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re is not an outdated question, but the question of epistemic logic when the theory is established. Therefore, the future study of Chinese economic history can no longer continue with the guidanc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but needs to be based on the new materialist conception of history, that is, on the basis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dialectical historical materialism. Dialectical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s the materialist conception of history founded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this materialist conception of history is the study and understanding of all history from the era of human society and and its origin, is the 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of human society′s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the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in the human labor, is the scientific exposition to the socialist theory in the open living space conditions, is the study of historical view in which the normal and abnormal defined in the basic understanding of the material production are distinguished dialecticall In the study of dialectical historical materialism,the animal existence of history and reality is understood that is to say, under the human normal society the animal survival way is more profound than the realization of class nature of human class society. Under the guidance of innovative dialectical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ory, the study of Chinese economic study will open up a new situation, and keep pac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in 21st century.
Key words: Chinese Economic History; Historical Materialism; Epistemic Logic; Materialist Conception of History; Dialectical Historical Materialism; Normal Labor;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