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秀云
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在与父母、教师、同伴等周围人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成长和发展的。其中,学校中的师生互动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对人的认知、社会性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师生互动问题愈来愈多地受到关注,师生互动在人的发展和教育中的意义日益得到重视。
一、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不平衡现象
(一)互动对象不平衡
师生交往是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交往行为,这种交往大多数是由教师发起。从当前课堂教学互动情况来看,师生的互动多为选择性互动,这种选择性会因学生的性别、成绩、地位、在班级中担任的职务等的不同而不同。
(二)互动空间不平衡
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组织大多是“秧田型”的空间形态。中间、前排学生接受教师(场源)的影响的大小与边缘、后排的学生接受影响的大小是有差异的。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主要集中在教室前排,尤其是靠前排的中间位置;而与教室后排,尤其是后排角落的互动较少。
(三)互动内容不平衡
课堂师生互动中,教师提供的各种互动内容的趣味性、难度等是根据哪一部分学生的水平作为标准的,也涉及平衡问题。难度过高则会对大多数学生造成挫败感;难度过低又打消了学生尤其是成绩优秀的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对难度把握的不合适,造成学生缺乏兴趣等,从而形成学习障碍,造成获得发展的机会不公平,这显然是师生互动的不平衡现象。
(四)互动评价不平衡
在课堂互动中,教师对互动的评价也存在不平衡,如对自己喜爱的学生的评价一般是积极的,对自己不喜爱的学生的评价一般是消极的,或者对自己喜爱的学生经常做出评价,而对不喜爱的学生不做评价,做出较少评价或者做出无关紧要的评价等。教师的评价通过各种途径反馈给学生,学生接受教师的这些暗示,或者得到鼓励和排斥,从而存在不平衡问题。
二、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对学生平等发展的认识不足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说过“当教师的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热爱学生是对每个教师的最起码的要求,但一些教师由于缺乏对学生的“爱”,任意体罚和变相体罚以及谩骂、讽刺、挖苦等侮辱学生的人格,忽视了与“后进生”的互动,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这怎么谈得上课堂师生互动呢?
(二)班级规模与组织形式的局限
目前我国中小学班级规模偏大,而教师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在大规模的班级里,教师很难顾及每个学生的需要,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互动。课堂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从而使教师很难将注意力平均分配给每一个学生。同时,座位位置的不同会造成师生间空间距离和人际距离远近的差别,从而导致学生感知、理解的差异并制约师生交往。
(三)学生发展个体差异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是不同种类智能的组合。有的学生在语言智能或者数理智能方面较强,但有些学生在这方面较弱,从而教师就认为这些学生是“不聪明”的甚至“愚笨”的,并据此加以“区别对待”,与他们的互动存在不平衡。另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有的学生性格外向、活泼,更愿意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互动;而有的学生性格内向、胆小,害怕与教师互动,从而与教师的互动显得更被动。因此,学生的这些个体差异也是造成师生互动不平衡的原因。
三、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现象的描述与分析
笔者对课堂师生互动平衡展开研究时,结合听课等形式选取句容市的几所小学作为样本进行课堂观察和统计。在此笔者列举其中一个课堂师生互动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描述】
在一节四年级的新授课上,教师教授完重点句型:“How old are you?How old are your father/mother?Whats your job?What are their jobs?Whats your fa-ther/mother/friends joh?”,为了巩固新知识的掌握,教师多次提问学生:“Whats your father/mother/friends job?”并与大部分学生选择性互动,在此间互动问答中,班长小根与英语课代表小紫回答的次数最多,小组长回答的人次也偏多;课堂上不是太认真听的小毛这时也踊跃举手并成功与教师进行互动,虽然回答的效果不理想而且时间持续很短;反倒是课堂和课下表现平平的一些同学没有或者极少参与到问答中。
【案例分析】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着种种差异,如学业差异、个性差异等等。教师在与学生个体交往互动时,不能使互动机会达到平衡,即是我们所说的师生互动的对象差异,案例中教师提问互动倾向于“干部角色”,这里的“干部角色”既包含学业成绩好,也包含了在班级里面担任主要职务;可能是因为“干部角色”的学生能与教师很好合作,进而有利于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这就忽略了“群众角色”,使自控力较差的变得更差,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变得更弱,这样教师督促的力度就会加大难度。
促进课堂师生互动的平衡迫在眉睫。
重建有利于互动的师生关系,引导并发掘学生潜力,创造更多让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机会,积极促进课堂互动对象的平衡;创造有利于互动的课堂学习的空间布局,教师应该走下讲台,深入学生群体,使每一位学生都在教师的观察范围内,促进课堂师生互动的空间平衡;提高教学能力,落实因材施教,对有差异的学生实行分层教学;建立多元化评价标准,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期待会带来期待对象的戏剧性变化,即按照期待的结果变化。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越大,学生反馈给教师的收获越大。
由于课堂互动过程中包含的条件很多,加上某些主观因素的不可控性,促进课堂师生互动的平衡是一项艰巨和长期的任务。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的加大投入,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以及教育改革的逐步加深,师生互動不平衡现象会得到巨大的改观,最终能够促进课堂师生互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发展,实现课堂师生互动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