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训练教学与质量意识的培养

2017-05-10 10:04李景平臧琛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18期
关键词:工程训练管理制度

李景平 臧琛

摘要:“工程训练”是工科院校本科教学中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该教学过程使学生获得现代工业生产过程的认识、生产工艺技术、方法和工程实践能力,同时还融入了质量意识的教育和培养,本文着重阐述了“工程训练”对大学生质量意识提高的作用和意义。通过质量目标、标准设立、质量教育、质量管理、质量激励以及学生技能和工作效率的提高等方法实现,让质量意识深深扎根在学生的头脑中。

关键词:工程训练;质量意识;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8.091

1.引言

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工程训练”是工科高校培养学生工程师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学生获得材料、设备、工序、工艺、工程等概念感性认识及对现代工业生产过程的全面认识的主要手段;学生通过完成工业系统认知训练、機械制造基础训练、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训练、创新训练,综合性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工程训练的过程中还融入了包括市场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群体意识、环境意识、社会意识、经济意识、管理意识、创新意识和法律意识等大工程意识的训练内容。

质量于人们而言常常意味着产品质量,这实际上是一种狭义的理解。所谓质量,即应涵盖产品的质量的内容,还应包含工作质量、服务质量、人的质量等多个方面的内涵。在包括产品研发、原料采购、组织采购、组织生产、组织销售到用户的反馈的企业产生的各个环节中,质量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基础。

质量意识是指从企业决策层到员工对质量及其相关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一个企业的质量意识对该企业的质量行为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质量意识在每位员工的工作中均会体现出来,因此,全面、正面的质量意识是保证产品从硬件、软件、流程到材料质量、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意志力。国内外的成功企业无一例外都非常重视质量意识的教育和培养,都非常重视企业文化与团队精神的培植。因为只有这样,全面的质量管理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充分展现质量意识的内涵。因此,质量意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基,是在企业质量责任、质量标准、质量教育等方面工作效果影响下并通过激励机制调节所形成的意识共性。美国学者约翰·扬说过“在今日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忽视质量问题无异于自杀”,因此在大学教育中牢固树立学生的质量意识对他们将来进入职业生涯无疑是很有裨益的。“工程训练”对学生质量意识的形成和教育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对质量的理解

2.1质量是一种态度

态度决定了思维,思维决定了行为,行为决定了了结果,结果改变了命运,所以态度决定了命运。好的工作态度决定了工作成果的优劣,也许只是一个环节的疏漏就会影响到整个产品链的质量,从而对企业的成本、利润产生影响,更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对企业、对产品的负面认识和态度。一个优秀产品的打造需要各工种及团队成员的通力合作。对与工程训练而言,亦是如此。相比个人“单打独斗”,团队努力、共同合作形式的学习更容易强化学习的效果,好的学习就像好的工作一样,是具有合作性的,而不是孤立的。与别人合作学习,会加强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在分享思路和回应他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打磨自己的想法,并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经过深思熟虑在实习中将其付诸实施。当“质量是每个人的责任”这种思维方式被推广,行为方式就会改变。在工程训练中心学习的学生会在严格的管理规定和明确的实习考核目标的双重约束下,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质量是与个人息息相关的,每个人、每个环节都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必须因素。在有了明确的产品的质量目标,了解了影响质量的关键过程及各工种要点的前提下,与团队成员群策群力,维系质量管理的过程就是工程训练的全过程。为了在各个工种实习结束时能拿出符合标准、个人满意的相关产品,每位同学在实习期间都需要认真做事、注重效率、有责任心,尤为重要的是注重沟通与合作。

2.2质量必须制定标准

标准是指国家或企业制定的原则和要求,是产品应达成的可接受或满足需求的条件和目标。大到行业,小到一个企业的一个产品的一个零部件都需要有标准。学生来到工程训练中心这一“模拟”的企业,就要了解从原料到产品的尺寸、规格到操作流程的标准,在工作中达到标准则合乎质量要求,达不到标准就会影响产品的质量。通过工程训练中的“质量”的考核,应达到如下目标:一,学生了解掌握质量检测的目标和方法以及质量检测在机械加工中的重要性。二,掌握测量的知识,了解现代测量技术的相关技术,熟练使用各种常用量具,并且能正确选用与维护。三,会分析一般的测量误差、加工误差。四,根据加工要求,对零件进行检测,并对加工工艺进行相应的调整。

2.3废品个个都是宝

质量提高的重要指标之一是降低废品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做好生产前的预防,把废品的产生控制在发生之前,而不能只是充当救火队,产生了才想如何处理。不过,废品的产生是无可避免的,当废品产生后,应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把废品产生作为避免下一个废品的媒介。同时也要尝试找到补救的方法。这就要求实习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出错率高的方方面面给予讲解、示范,尽量避免和减少相同或类似错误导致废品重复产生,我们不怕学生在工作中犯错误,而是要做到及时纠正错误和避免不应该发生的错误,做到防患于未然,使学生实习件的总体质量水平得以提升。在教与学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质量意识也在潜移默化中深入到每位学生的头脑之中,从而最终体现在实习训练中对待工作的认真程度和实习成绩的优劣。

3.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及措施

3.1设立质量保障机构

企业设立的质量保障机构是产品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主要负责产品出厂前的质量管理。其常规工作包括检验和审核生产制造、检验、检测,拟定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通报产品质量状况,处理质量问题等。在工程训练各个工种的训练中始终都贯穿着企业质量保障机构的工作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讲授零部件加工过程中涉及到质量检测的知识,通过老师的亲身示范,讲解如何检测零部件的形状和位置公差,让学生了解质量检测在加工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去学习、去运用质量检测的方法。学生第一次有了生产产品的概念,第一次知道从自己手中生产出的产品是合格还是废品,第一次看到自己做出的产品是如何通过质量标准的检验检测的。学生会认识到积极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对产品质量的正向作用,这种认识对他们步入社会以后的表现肯定会有积极作用。

3.2建立全面的激励机制

质量管理的关键要素是人,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十分注意激励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激发学生工程训练的好胜的心理,每个工种针对容易出质量问题的环节及操作进行研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质量观念。教师在课程建设中应循序渐进,通过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原材料浪费等构建学生质量意识体系。对于工件做得好,完成到位的学生作品进行讲解点评,让学生学到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学到加工技能技巧,质量意识是在日常的加工生产训练中慢慢渗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质量意识对社会,对企业,对每个人的重要性,体会到质量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4.结语

质量意识的建立会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需要团队全体员工的参与,通过质量目标、标准设立、流程的设计、质量管理、质量激励、成员技能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减少浪费等方法实现。松下幸之助说:“每个人都是在质量大堤的保护下生存”。可以说质量意识关乎一个民族的兴衰,我们通过“工程训练”这门课程让质量意识在每位学生心中生根,待他们将来步入企业后可以发芽、生长、壮大。

猜你喜欢
工程训练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关于新形势下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建设的思考
工程训练教材的创新与编辑
基于AHP的高校工程训练成绩评定研究
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机械类专业工程训练的改革与实践
个性化工程训练教学服务平台设计
工程训练中引入微课的实践探索
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