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前会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违反交规的父亲”要求考生必须用书信的形式写作,实乃对传统文化的一大回归;北京卷“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更是考查了考生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及运用情况;浙江卷“文章与人品”,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了考生对民族文化中经典作品的阅读情况。2016年,北京卷“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也是以“老腔”为载体考查传统文化。对于此类试题,考生欲夺高分,行文必离不开传统文化。
十八大报告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同时,2017年新考纲,尤其是被誉为“高考命题风向标”的北京考纲,均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对考生传统文化的考查要求,所以考生作文行文必须增强其文化底蕴,以提升其“软实力”,从而让文章字字珠玑,处处飘香 。
一、底蕴成“目”
所谓底蕴成“目”,就是考生在拟题时可化用、引用名人名言、古诗词、经典歌词等,或运用一些修辞方法以增强题目的文化底蕴,从而赢得阅卷老师的第一好感。请看下例——
【模拟考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琅琊榜》之所以热播,其实最不可忽略的是该剧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诠释,其中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可谓贯穿全剧。难怪有网友评论:“看不到剧中的传统文化,就不能算真正看懂了《琅琊榜》。”
在改革开放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80年后期出生的人,开始崇尚西洋文化了,开始在麦当劳、必胜客过生日了。可是,他们当中很多人不知道毛笔该怎么握,不知道算盘该怎么打,他们没有读过线装书,没有见过长命锁,没有坐过八仙桌……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技法运用】
(1)引用、化用古诗词拟题示例
回归传统,路漫漫其修远兮;传统深深深几许;腹有“传统”气自华;失“雅”猛于虎;时尚诚可贵,传统不可抛;莫让流行遮传统;传统时尚应相宜……
(2)运用修辞手法拟题示例
我和传统有个约会;留住我们的“根”;都是“时尚”惹的祸;传统,前行道路上的一盏明灯;传统与时尚的对话;传统,永不老去;与传统一路前行……
二、底蕴成“段”
所谓底蕴成“段”,总体上来说就是考生将大量有关传统文化的素材作为其写作素材,具体行文时可将这些素材同类叠加,异类叠加,亦可用诗词将其“串”起。
【技法运用】
(1)同类叠加
如优秀作文《一杯春醪寄余心》片段——
百家争鸣,各有其芳华。若你的歌声不现出你最独特的嗓音,盖只能湮没于喧嚣的人世。庄子汪洋恣肆,老子凝练沉稳,墨子严密周全,韩非子肃穆苛刻,则《庄子》或《道德经》,《墨子》抑或法家大集,无不承载着其独特见解、个性思考。台湾云门舞集享誉全球,其舞姿脱俗超凡摄人心魄,而其门下弟子亦无一不是高雅养性之性情中人。作者与作品如人与影,映照着彼此最真实的内心,而它只有你将最真实的生命投射,作品才能温润如玉,毫无杂质地展现其熠熠光华。
人在成长,作品亦在成长,如影随形中,两者的生命都登上了更高的山巅。龙应台年轻时生活在“唐朝”,热情奔放,文字或“横眉冷对千夫指”,或“俯首甘为孺子牛”,都是其性情之真,与作品携手并肩,向更深阔的远方迈进。俄国诗人安娜·阿赫玛托娃的人生起伏,其诗作亦从少女的幼稚转为熟女的沉稳。作者与作品如一对孪生胞弟,在时光的磨蚀下恣意成长,从一个方面,我们得以窥见另一方的性格。
【高分点评】
老子、墨子、韩非子、龙应台、安娜·阿赫玛托娃等文化素材,在考生文中如数家珍。如此叠加文化素材使原本较为抽象的“作品与人品”变得真切可感。“下笔如有神”的背后必然是“读书破万卷”的文化底蕴。
(2)一“线”串“珠”
如优秀作文《重拾民族之魂》片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是至圣先师孔子教给我们的处世哲学;“王无罪岁”、“民贵君轻”这是主张法先王,行仁政的大思想家孟子教给我们的民本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的顾炎武教给我们的立身之道……传统文化不仅对我们有所启迪,而且能够提高我们的素养,陶冶我们的情操,更教给我们治国、齐家、为人处世之道。不仅如此,培根也曾这样说:“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哪一个帝国,没有哪一个教派,没有哪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传统文化的意义与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高分点评】
对于孔子、孟子等许多传统文化素材,作者没有做过多的阐释,而是引用其最具代表性的言论,通过这些言论,其思想精髓便可见一斑。如此行文,不仅内容丰富、底蕴深厚,而且语言简练。
三、底蕴成“文”
所谓底蕴成文,就是考生全文仅选取一则有底蕴的素材将其成文。具体方法可深度解读,可故事新编,可反弹琵琶,可情景再现,亦可借古讽今。
【技法运用】
(1)深度解读一则文化素材
如优秀作文《 庄子的智慧》片段——
不知何时,肩上停了一只蝴蝶。“他带走的是我,留下的却是他。我们在梦中飞舞,在花间大笑,我们让后人疑惑已久,可我们感知着对方。他对这俗世累了、倦了,所以他为他妻子的解脱而开心。他无时无刻不在微笑,也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他让生命的每一刻都如我翅膀上的花纹一样美艳。他选择了我,让自身也升华得如此美丽。”蝴蝶扑闪着翅膀,飞入花间。我闭上眼,这直透心房的花香不正是庄子的智慧吗?
“你是官吏?”脚边爬来了一只老龟。“不,不是,和你一样不是。”我俯下身子。“好得很,清爽得很,庄子曾以我为喻,拒绝相位。其实,这泥土并不脏,曳尾于其中真的是世间最快活的事儿。有人曾问我带着这么重的壳行走累吗?殊不知,我早就把这壳视为自己的血与肉,又怎会觉得累呢?就像有人问庄子读那么多书累吗?在自然中行走累吗?书与自然早已是他的血与骨,何谈受累呢?”龟转过身,爬向淤泥深处。我直起腰来,原来这淤泥中也蕴藏着庄子的智慧呢……
【高分点评】
本段借蝴蝶、老龟之口,展现了庄子之智慧,在对材料的处理上,考生全文仅选取庄子这一则素材进行解读,不仅彰显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还解读出了厚重与新意。
(2)反弹琵琶一则文化素材
如优秀作文《为“驴”正名》片段——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后来,驴被虎“断其喉,尽其肉”,驴可谓死得悲,死得惨!死后还留下个“黔驴技穷”的骂名,又可谓死得屈,死得冤!驴本来是拉车推磨的,无车可拉,无磨可推,当然也就无可用,无可用当然也就无法显其能。驴倘若不到黔这无用武之地,那么就不会出现“无可用”的局面,当然也就不会有被老虎吃掉的厄运。驴到黔是其自觉自愿的吗?非也!柳老先生说得很明白:“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显然,驴的悲剧是“好事者”造成的。故“好事者”才是罪魁祸首,但人们不追究“好事者”的罪责,却把罪责加在驴的身上,这实在是千古奇冤,万年错案。故“黔驴技穷”责任不在驴,而在“好事者”!
【高分点评】
“黔驴技穷”是一脍炙人口的成语,比喻有限的本领早已使完了,可是本文却反弹琵琶,为驴正名。作者从“只有尽其用,方可显其能——英雄要有用武之地”的角度切入,得出了“黔驴技穷”的责任不在驴而在“好事者”,把罪责加在驴的身上实在是千古奇冤的结论。可谓视角独特、见解新颖。
(3)情景再现一则文化素材
如优秀作文《肩膀上的风雨人生》片段——
在这个有着惨白月色的夜晚,他独坐短松冈,一壶清酒伴着泪千行,他的面容在月光下憔悴而又落寞。他一定是赶了好久的路后才回到这里的,来不及洗去脸上的浮尘,来不及整理泛白的鬓角,因为他只想快快回到这里,再好好地看看那个让他魂牵梦萦的女子。可如今,只有那棵棵松树掩映下的坟冢默默地回应着他的呼唤。他的手轻轻地抚过坟头,将清酒缓缓地洒在坟前,深深凝望后毅然转身。这是怎样的悲痛呀,曾经伉俪情深,如今只剩下他形单影只,但他没有沉沦,他用他那坚实的肩膀撑起这份悲痛,撑起对亡妻深深的思念,撑起他这个残落的家,化作一首千百年来被人传诵的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这便是苏轼的肩膀,苏轼用肩膀承担起对亡妻的思念,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风雨人生。
【高分点评】
本文考生在呈现素材时没有以第三方的身份做客观转述,更没有置身事外做客观冷静的评说,而是运用合理想象,融入了独特的感情,让“明月夜、短松冈”之情景再现,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从而以深远的意境之美征服阅卷老师。
(4)故事新编一则文化素材
如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III优秀作文《新“大禹治水”传奇》片段——
今有大禹者,非古之大禹也,不过同名,倒也为一小官。来到这个城乡结合部前,带头人对他兀自一笑:“让地方时政来栽培你,我不亲自上阵培育你了。”大禹一听便暗道:此乃“险恶”之地也。然,果不出人之所料,此乃是非遍地,令人头疼。
一治小贩
大禹任官之地,城管常以暴制暴,其凶悍远近闻名,然各色摊贩经营时的无序混乱甚至不法行为仍屡禁不止,城市治安堪忧。大禹为此花了数月亲自走访基层民众,采集民声民意。数月后,该地城管大队改组,原先剽悍的队员仍保留任职,另外还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挑选加入了一大批和蔼可亲的女城管队员。刚柔并济的城管阵容与执法形式果然奏效,原先反城管的摊主小贩如今不再怨声载道,开始安分守己地依法做生意。望着街头巷尾井然有序的经营市场,大禹挠头傻笑。
二治涂鸦
大禹街头走访,常遇人抱怨:西街墙头,黄口小儿整日抹画乱涂,东街有妇人,百劝不遂,直叹意欲何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大禹耳边突然响起大婶的话:“您一定别让这些小青年们再画了啊!得把他们防得死死的……”若有所思,心中只四字:物极必反。片刻计上心来。
两月后,该地墙壁都被粉刷一新,“首届街头巷尾涂鸦大赛”鸣锣开赛。毛头小伙们摩拳擦掌,在洁白的墙壁上尽情挥毫,之后再无人乱写乱画。大禹看着报道上诸如“群众参与度空前之高……活动取得极大成功……居民反映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各地掀起唯美涂鸦之风……”一类的标题,不禁自豪万千。
【高分点评】
本文借“大禹治水”之典故,写“大禹治理城市”之现实,如此巧妙构思,既让文章彰显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暗扣试题材料的主旨:解决困难问题也如同治水,宜疏不宜堵。
【模拟考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公平可谓千百年来人们不懈地追求,可是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偏见存在:人们总是习惯于将拥有权与利定义为成功与伟大,而将默默无闻的工作定义为渺小与平淡;将成绩优异的学生定义为优秀生,而将成绩落后的学生定义为差生。对于偏见,有人说:“世上没有绝对的偏见,每一种评价的背后都有其价值标准。”有人说:“偏见往往是缺乏理性的表现,应该坚决杜绝。”也有人说:“偏见是使人前进的动力,应该感谢偏见。”
要求:選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佳作范文】
给世人的一封信
世人:
展信好!
小女子宝钗择日出了大观园来到世间游玩一番,才发现世人对我有诸多的偏见,思虑再三,感觉小女子我实在是冤枉啊,故给你们写信诉衷肠。
你们都偏爱弱不禁风的林妹妹,提到我便一个个咬牙切齿,有的骂我虚伪做作,有的指我贪图名利,有的责我破坏他人美好感情……这都是因为你们用有色眼镜看我的缘故。
我承认我与林妹妹相比,的确有些圆滑世故,但这并不是我的错。我随母亲、兄弟借居在贾府,我的母亲性格温和,哥哥又是一个无法无天的混世魔王,后来又娶了一个凶神恶煞般的嫂子,如果我不处处留意,事事小心,怎么能使母亲和我在这样的漩涡中得以生存呢?但你们骂我虚伪,收买人心,难道我关心每一个人也有错吗?我只不过是希望母亲和自己能与周围的每一个人和平相处罢了。
你们有人找出我曾写过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说我一心想着名利富贵,这又是对我极大的偏见。你们是否忘了我是为了选秀女才上京的?作为一个从小便被教育成“三从四德”的大家闺秀,当我面临着改变命运的一次机会,难道我不能对自己的未来有些许的憧憬、期盼?而且我还在螃蟹诗中抒发了对这黑暗世道的痛恶,使姐妹们大呼痛快,这也是我的诗文,为什么你们却忽略了呢?
木石前盟的确感人,可金玉良缘并不是我一手策划出来的,我不也在追寻着自己的爱情吗?当宝玉挨打时,我不也流露真情了吗?林妹妹那红肿的双眼博得了大家的同情,而你们对我为何视而不见了呢?调包计给我招来一片骂声,可谁又知道当我听到宝玉的一声声“林妹妹”时,我的心中有多痛苦吗?我得不到自己追求的爱情,却还要承担着破坏别人感情的骂名,谁又曾为我说过一句公道话呢?
你们之所以对我有许多偏见,是因为你们都戴着喜欢林妹妹而讨厌我的有色眼镜来看我,看我的一言一行,看我的一词一句……其实,就连林妹妹也能用公正的眼光看我,后悔以前误会了我,为什么你们却不能呢?
真心地希望你们不要戴着有色眼镜来看我,这样小女子的沉冤也就可以昭雪了。
冤屈的小女子:宝钗
XX年X月X日 【高分点评】
本文亮点有二:
一、观点新颖。本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世人眼中,薛宝钗可谓圆滑世故之极,可本文却反弹琵琶为宝钗鸣冤,指出世人认为“我”圆滑世故完全是偏见所致。
二、构思新颖。当大多数考生用规范的议论文来论述人要消除偏见的重要性时,这位考生却独辟蹊径,采用书信体让薛宝钗与世人直接对话以诉衷肠,形象地表达了消除偏见的重要性。如此构思,如此行文,如此表达,怎一个“妙”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