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红芳
【摘要】集体备课是一种校本研修活动,是一种以“同伴互助”为主要形式的研讨活动,是教师群体集体智慧与个性特色整合的结晶。集体备课的前提是教师的个性“研读”;核心是教师之间的同伴“研讨”;以“动词”起步,以“名词”收官。
【关键词】研修活动;智慧结晶;研读;研讨;语文;集体备课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集体备课已得到了更多学校的青睐,成为广大教师耳熟能详、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在具体的操作层面,还存在着一些偏差。以下是关于语文科目集体备课的一些思考。
一、集体备课首先是一个“动词”
百度中这样解读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订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教学设计、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集体备课是一种校本研修活动,是一种以“同伴互助”为主要形式的研讨活动。这种活动的根本任务是“三研”(即研读《课程标准》、研读教师用书、研读教材)、“三析”(备前分析学情、备后分析可行性、教后分析有效度)、“三定”(定学期单元教学计划、定每课目标重难点、定课时目标策略)。这种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教师“备课”,帮助教师“备好课”。
所以说,集体备课是同伴之间的系列活动,首先是一个“名词”。
二、集体备课的前提是“研读”
某校的语文备课组长这样介绍他们的集体备课:定期召开一次年级语文备课组会,将单元备课内容分解给各语文教师,各教师填写语文集体备课表并在规定时间内将自己的备课上传内容到校园网站,其他同志下载后进行二次修改和使用。
同时,我所看到的二次修改后的“语文集体备课”大都是这样的:大同小异的目标、重难点、教学流程,毫无意义的“个性修改”,鲜见教师对古诗、白话文,精读、略读等不同文体、不同类型课文的个性思考、教学策略、活动设计。
扪心自问,这样的形式、这样的成果,是我们集体备课的初衷吗?这样的集体备课对语文教师把握教材、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到底有多大的帮助呢?
集体备课的精髓在于“智慧的共享”,其核心在于分享智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们共享的应是对本册语文教材的把握、对本单元的定位、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对本篇课文的认识、对学情的分析,共享的是语文教学思想、语文教学技巧、语文教学策略等。
要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师间的智慧共享,前提是教师在参与这样的集体备课之前,首先要做足功课:要自己静下心来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所教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定位单元及课时目标、重难点;要仔细分析校情学情,选择确定适合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有在参与集体备课前做足了以上功课,才能以一个有思想的参与者的身份,真正投入到“三研”“三析”“三定”的集体备课中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共享与智慧互补。
所以说,集体备课前提一定是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教师用书、教材的充分“研读”,一定是“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
三、集体备课的核心是“研讨”
集体备课是为提高教师的施教能力,教师以“学习共同体”的身份首先“临帖”、其次“破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不同类型的教师来说,都会受益匪浅的。对于“潜能型”和“经验型”的教师来说,集体备课的研讨过程,是他们明晰认识、厘清思路的过程,是他们实现成功“临帖”的过程。对于“研究型”和“成熟型”的教师来说,集体备课的研讨过程,则是他们继承与批判、生成与超越的过程,是他们实现成功“破帖”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研讨让他们摒弃了一切围绕着教科书和教师用书转的局面,从时间上向过去、将来辐射,从空间上向校内外、家庭、社会辐射,从内容上向生活辐射,打破“求同”,敢于“求异”。研讨讓他们更加不受定式的影响、不受传统的束缚,多角度、多因果、多方位思考和解决问题。
所以说,集体备课的核心是“研讨”,是每一位参与教师在个体“研读”前提下的共同体的深度“研讨”。
四、集体备课最终是一个“名词”
经历了以上过程,解决好了以上问题,集体备课才会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教师才会真正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思想共享”,才会形成真正有价值的、富有个人教学风格和特色的集体备课——即“个性化教案”或“教学设计”。
当然,此时的“集体备课”便是一个“名词”,是教师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后的集体智慧和个性特色的思想结晶。
所以说,集体备课最终是一个名词,其表现形式是“个性化教案”。
当然,对于集体备课,各个学校、各位教师肯定有自己更多更好的见地。但是,我们务必正本清源、不忘初心,铭记我们集体备课的初衷,摒弃形式、扎实过程。
但是,如果我们能抓住集体备课的关键环节:缜密细致从“动词”做起,做细做实从“名词”收官,注重个体“研读”这一前提工作,有效组织集体“研讨”这一核心工作,就一定会大大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度,让集体备课成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助推器。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