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理
摘 要:“横看成岭侧成峰”,转换一下视角,就不难发现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当下继续教育实践的关联,进而继承这份丰富的教育遗产。从继续教育的视角上看,“竭两端之教”,即“叩其两端”“执两用中”,是孔子继续教育的教学方法;“修齐治平”举一反三是孔子继续教育的教学目标。马克思的全面发展理论同孔子继续教育思想的一致性表明,马克思与孔子的教育思想完全可以作为当代继续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叩其两端;举一反三;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92.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10-0001-03
与今天的教育教学体系相比,孔子的教学方式显得过于简朴、粗陋,比如不分年龄、不分年级,甚至没有毕业时限,许多弟子终生追随先生左右。可是,如果换一下角度,从继续教育的视角来看,孔子的教育实践完全可以称其为现代继续教育的成功范例,有必要探寻其中的理论资源、继承这份教育遗产。
一、孔子继续教育的教学方法——叩其两端
孔子的教学方式带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实践性,现实生活就是学生的课堂,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显然,这是任何学科专业的知识内容都无法胜任的,所以,孔子的教学必须超拔于具体的学科知识内容之上,用孔子的话说就是“空空如也”、没有知识:“吾有知乎?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1]227孔子说自己无知,是说在具体的学生提出具体的问题之前,预先并没有确定的知识内容,对将生成的答案一无所知。但是他知道化育万物的大道:叩其两端,所以能由无知到有知,找到此时此刻对此人而言恰到好处的答案。宋儒张载称此为“竭两端之教”,《中庸》将其概括为“执两用中”。面对现实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只有叩其两端执两用中,才能以无知驭有知,以不变应万变。
那么什么是两端?怎样叩其两端呢?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远近、高低、言行、进退等正反两个方面的力量,古人称之为阴阳,今天我们叫它矛盾,在孔子这里就是两端。《易传·系辞上》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知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叩其两端就是由阴的一端叩问出阳的一端,从阳的方面叩想到阴的方面,让一阴一阳合二为一,构成一个统一体,这就是辩证法,是哲学,是道。
“仁”是孔子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仁”字由“二”和“人”构成,它直观地告诉我们让对立双方合二为一构成一个统一体就是“仁”。但是面对学生对于什么是仁的追问,孔子不是为仁去下定义,而是叩其两端,培育出一个个独特的个性化的仁者:君子。比如平日多言而躁的司马牛问仁,孔子叩响“言”的另一端“行”:“仁者出言也訒。”[1]306告诉他“为之难”,所以仁者要少说多做、讷言敏行。子贡问博施济众是仁吧?老师说这岂止是仁,是圣人了,就连尧舜也难以做到,告诫他不能好高鹜远,要从自身浅近处入手,推己及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仁之方也。”[1]164同样是高远——浅近两端,对于“退而省其私亦有所发”善于从身边小事体悟仁道的颜回而言,就要让他由近及远,身居陋巷心系天下,所以颜渊问仁时,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1]302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都有颜回的悟性,所以在教导仲弓时就要一一指明如何去克己复礼:在“出门”时“使民”时要克制自己的言行,像“见大宾”“承大祭”那样恭恭敬敬、彬彬有礼:“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305
“继之者善也。”孔子运用“叩其两端”的继续教育的教学方法,培养造就了众多的仁人君子,让人间大道后继有人,这本身就是最大的仁、最大的善;“成之者性也。”当阴阳两端合二为一内化为人格、构建成一个又一个仁人君子时,虚无的道就转化为现实的存在,而这正是儒家开创的万世基业,是孔子继续教育的目标之所在,当然这也正是现代继续教育题中应有之义。
二、孔子继续教育的教学目标——举一反三
如果可以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看作孔子继续教育的目标的话,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孔子对学生提出的具体的目标要求就是举一反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172
什么是举一反三?为什么学生达不到这一教学目标孔子就不再往下教了呢?从两则教学实例中我们可以见到举一反三的含义。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己矣!告诸往而知来者。”[1]20
显然,“贫而乐、富而好礼”在义理上较之“无谄无骄”更加精深,已至超乎贫富之外的境界。有感于此,子贡引用《诗》中切磋琢磨的句子來阐发自己对义理无穷、为学须精益求精的感悟,而孔子看重的正是这种让不同的事物彼此关联相互阐发的能力,告诉他这就是举一反三、告往知来,从此可以一起探讨《诗》了。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子夏身上。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1]59
事物均有丰富的含义,当某一事物与具有相同含义的其他事物相互类比时,其隐含的意义就会显现出来,这就是“触类”,触类旁通。此时,具有这一含义的众多事物便聚集起来,彼此联结,互相阐发、相互贯通,举示其中的一个,其他的立刻就会反馈过来,这就是举一反三的含义。
孔子用绘画中先要用素色勾画出轮廓,然后再施以色彩的事理来阐发出诗句中所隐含的人要有美质方可加以纹饰的道理,子夏由此领悟出孔子所说的“人而不仁如礼何?”[1]54的含义:“礼后乎?”在这里,使《诗》、画、礼三种不同的事物相互联结、彼此贯通的是本——末、形——质、先——后的问题,可以图示为【后:《诗》、绘画、礼仪】,我们不妨称其为孔子“举一反三的结构”。
那么,孔子为什么如此重视培养学生将不同的事物联结起来的举一反三的能力呢?在孔子的学生子夏那里,我们找到了这一问题的答案:“学而优则仕。”[1]490孔子传道授业从事继续教育甚至是终生教育的目的,绝不只是让学生独善其身,更要去“兼济天下”,建立起君子的国度、君子的世界,即所谓“修齐治平”。
“学而优”之所以能“仕”是因为为学之道与为政之道是相通的,二者之间正是举一反三的关系。如果我们把“修齐治平”用举一反三的结构形式表達出来就是 【道:身、家、国、天下】。它表明,身与家国天下之间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关系。“修身”就是让自己成为以身载道的仁人君子;“齐家”就是让家有道,家和万事兴;“治国平天下”就是让国家、天下有道,构建大同世界,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三、全面发展——孔子的教育原理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第五章第二节,用苹果、梨、桃等做比喻,形象地揭示出黑格尔哲学的思辨结构并做出了详尽的讲解说明,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从现实存在的苹果、梨、桃中抽象出“果实”这个一般观念。
(2)认为决定梨、桃、草莓、苹果等等成为它们自己的那些方面是非本质的、虚幻的,而存在于它们之外的“一般果实”才是它们真正的本质,即它们的“实体”“绝对主体”。
(3)具有不同特点的现实的果实从此就不再属于它们自己,而是被否定、扬弃、异化为“一般果实”这个“绝对主体”的客体、对象,作为主体对象化、自我实现的不同表现形态,成为绝对主体的特殊化身。
(4)思辨思维从具体的现实的果实中抽象出“一般果实”之后,又回到具体,“果实”重新确定自己为梨、桃、苹果,最后,带着以往发展的全部成果返回到自身,让苹果梨桃等等成为自身发展过程中千差万别的环节,而自己则在每一个环节中得到发展,从而成为“统一体”“实体”“总体”“大全”,即“绝对主体”[2]71—76。
对于第(1)点,我们可以把黑格尔的思辨结构用图示的方式表示为【果实:苹果、梨、草莓、扁桃……】,这与孔子【后:《诗》、绘画、礼仪】的举一反三的结构,在形式上没有任何区别,但在来源及结果上则完全不同。孔子的举一反三不是抽象而是“举一”,让苹果与梨在类比中彼此从对方身上见到“果实”这一共有的本质,即“触类”,双方由此在各自众多的含义、属性中增添“果实”这一属性、含义,然后“旁通”即“反三”,扁桃、草莓等等皆认识到自身具有“果实”的含义、属性。
在这里我们也可以举一反三,把孔子以“克己复礼”答颜回、以“不欲勿施”答仲弓、以“出言也讱”答司马牛、以“立己立人达己达人”答子贡用结构图示表示出来,则有【仁:颜回、仲弓、司马牛 、子贡】。
从(2)(3)两点中我们看到,现实存在的具有多方面丰富含义的梨桃等等与自己的“果实”这一观念之间已经—分为二彼此分离,而且“果实”这一项含义、一种属性已经一元化为“实体”“绝对主体”,凌驾于决定梨成其为梨、苹果成其为苹果的其他性质、含义之上,从而否定了自然赋予梨桃等现实存在的事物的主体性地位,从此梨不再是梨,苹果也不再是苹果,它们都已丧失自我,异化为“果实”这一绝对主体的客体、对象、奴隶。从此“果实”及为果实所下的定义就成了它们的“真理”,就是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
同样的结构形式,与黑格尔一分为二叩其一端、肯定一方否定另一方的思辨方法相反,孔子的方法是叩其两端、合二为一。什么是仁?此时此刻,对仲弓而言不欲勿施是仁,对司马牛而言仁则是“出言也讱”“纳言敏行”。什么是果实?对梨树来说梨是果实,对桃树来说扁桃就是它的果实。仁与仲弓与司马牛,果实与梨与扁桃互为对象、相互实现,非但没有一方否定另一方,相反却是维护、肯定方方面面的主体性地位,由此塑造君子人格、构建君子的世界。
什么是君子?“质胜及则野,文胜实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1]155能叩其两端,执两用中,让文质两端恰到好处地合而为一的人,就是君子。君子是什么?“君子不器”[1]38。《易传 ·系辞下》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君子不是形而下的器,而是形而上的道。运用叩其两端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人是道、是主体、太极。所以在君子的世界里,万物皆主体、一物一太极。修身,作为终生的学业,学无止境,没有毕业的时候,与之相应的教育当然只能是继续教育、终身教育。
第(4)点说的是果实发展为绝对主体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苹果、梨、桃等等只能在果实的体系中片面发展这一方面的属性,而其他方面的属性、含义则失去了发展的可能。正如马克思所揭示的处于现代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人:“分工使他变成片面的人,使他畸形发展,使他受到限制。”[3]514
那么,怎样才能从分工体系中解放出来,获得全面发展呢?马克思告诉我们,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都可以随自己的意愿在任何一个分工部门中发展,“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不因此就使我们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3]37从外在形式上看,这似乎是将分工对人的统治颠倒为人对分工的统治,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这种做法,突出强调了其中“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的一致性”[5]17。那么人与环境、梨桃与果实、仁与人的发展改变怎样才能一致呢?马克思说:“只要我有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以我作为它的对象。”[4]169即互为对象,它隐含的前提是互为主体,只有在两个主体之间才能各自以对方为对象。互为对象便能相互改变、相互实现、共同发展。所以在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结构里,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是一致的,“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交往的一切人的发展”[3]515,“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以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为前提。”[3]273
事物的属性,含义之所以无限丰富,是因为它始终处于变化发展的过程之中。比如仁,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仁,每个人在生活中遇到多少事就能生成多少仁。从发展的角度看,孔子所主张的正是叩其两端的全面发展,避免执其一端的片面发展。叩其两端、合二为一,就是让一阴一阳互为对象、相互实现,在一个新的统一体中共同发展。仁与人合二为一,果实与梨桃从不分离,人的自我实现就是仁的自我实现,梨桃的全面发展的就是果实的全面发展,每一方的发展都离不开对方的发展,所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们再来看举一反三。在黑格尔的思辨结构中存在的是主体与客体对象之间的关系,而在孔子举一反三的结构中则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两个主体在类比中各自从对方身上见到双方共有的某种本质,这就是“互镜”,即在“触类”中见到自己的某种属性、成分的过程,同时,也就是这一本质对象化,自我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之间互为对象、相互实现、共同发展。最终,发展、“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本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本主义,等于自然主义。”[4]120发展、完成了的阴等于阳,而作为完成了的阳,等于阴;完成了的人等于仁,完成了的梨桃等于果实,完成了的诗句等于礼仪。
我们看到,马克思与孔子在哲学思想上是能够由相互类比、触类旁通到合而为一、融会贯通的。马克思的全面发展理论同孔子继续教育思想的一致性表明,马克思和孔子的教育思想完全可以作为现代继续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钱穆.论語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Abstract:Different perspectives lead to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issues. Shifting the perspective, we can easily find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ucian education thought and the current continuous education thought and then inherit this rich education herit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inuous education, “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 issues” and “listen to both sides and choose the middle course” are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Confucian continuous education; “self-cultivation, family regulation, state governance, bringing peace to all under heaven” and “drawing inferences about other cases from one instance” are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Confucian continuous education. The consistence of Marxism overall development theory and Confucian continuous education shows that Marxism and Confucian education thoughts can absolutely serve a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current continuous education.
Key words: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 issues; drawing inferences about other cases from one instance; overall development
(责任编辑:朱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