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琼容
( 福建省闽清县农业执法大队 350800)
闽清县中稻种植面积约6900 hm2,当前种植的品种多达30个以上,主推的中稻杂交稻品种为中浙优1号、泰丰优3301、丰优22、宜优673等。因主推品种已种植多年,种性退化、抗性下降。为了加快品种更新换代,筛选出高产、优质的中稻新品种供推广应用,2017年笔者配合闽清县种子管理站从省内外种子企业引进11个杂交中稻新品种在东桥镇溪沙村进行品比试验,旨在鉴定评价引进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等重要特性,为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中稻新品种提供依据。
参试品种(组合)12个,其中宜优673为对照品种。具体品种与来源见表1。
试验田设在东桥镇溪沙村,海拔164 m,平原田,面积1667 m2。试验田的四周无遮阴,排灌方便,灰黄泥田,砂壤土,肥力中等、分布均匀。前作为中稻,长势中等。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12个处理,36个小区,小区长5.8 m、宽2.3 m、面积13.3 m2,试验田四周设保护行。统一播种、统一插秧、统一种植规格、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5月23日播种,6月22日插秧,株行距为20 cm×23 cm,丛插2粒谷秧。6月21日于耙田时每667 m2(下同)施水稻专用肥(13-5-7)75 kg作基肥,8月15日施尿素2.5 kg、氯化钾4.0 kg作穗肥。在水分管理方面,做到:浅水插秧,深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及时排水晒田控苗,浅水孕穗、抽穗,后期干湿交替灌浆结实,收获前7 d断水。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主要做好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防治,分别于7月12日、7月29日、8月16日用螟虫杀星100 mL、吡虫·噻嗪酮100 mL兑水60 kg喷雾。
表1 参试杂交中稻的品种及来源
插秧后返青时,在第2个重复内每个小区定点10丛调查基本苗,之后每隔5 d调查分蘖动态,直到抽穗,并计算分蘖率及成穗率。在生长期间, 观察记载植株的长势长相、主要生育期、病虫害发生情况等。成熟时,每小区调查有效穗数,测量株高,并随机抽取5丛植株进行室内考种。收获时,早成熟的早收获,分小区单打单收,准确称量,严防混杂,减少误差。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总、统计与分析。统计分析采用DPS统计软件,差异显著性分析的多重比较采用LSD法[1]。
2017年7-9月持续高温、雨水少,可能导致品种生育期缩短,病虫害发生轻,品种抗性表现不明显。
由表2看出,参试新品种的生育期在120~135 d之间,荟丰优3301生育期最长,比宜优673(CK)长9 d;其次是两优98816,比宜优673(CK)长7 d;隆两优866生育期最短,比宜优673(CK)短6 d。
表2 参试杂交中稻品种生育期表现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处理间(品种间)差异极显著,进一步进行品种间差异显著性分析。由表3看出, 各参试品种的小区平均产量在8.03~13.58 kg之间。除了荟丰优3301、五优3301、恒丰优666外,其余8个新品种均比宜优673(CK)减产。荟丰优3301产量最高,比宜优673(CK)增产9.66%,差异极显著;五优3301居第二,比宜优673(CK)增产5.09%,差异显著;恒丰优666居第三,比宜优673(CK)增产0.65%,差异不显著。减产不显著的品种有野香优航148、齐两优676、甬优5552、T两优164,减产幅度0.57%~2.85%;其余新品种均比宜优673(CK)减产达极显著水平,减产幅度在14.96%~35.20%之间。参试品种的日平均产量在3.34~5.08 kg之间,最高的是五优3301,最低的是隆两优866。
表3 参试杂交中稻品种产量表现
注:小区面积为13.3 m2。
田间观测及室内考种的主要结果列于表4。
2.3.1分蘖成穗率与有效穗数 参试新品种中,成穗率最高的是荟丰优3301,比宜优673(CK)高9.8个百分点;最低的是两优98816,比宜优673(CK)低22.0个百分点。有效穗数最多的是T两优164,比宜优673(CK)多25.6%;最少的是甬优5552,比宜优673(CK)少19.1%。
2.3.2株高与剑叶 参试新品种中,株高最高的是野香优航148,比宜优673(CK)高8.0 cm;隆两优866最矮,比宜优673(CK)矮15.0 cm。剑叶长最长的是甬优5552,比宜优673(CK)长5.9 cm;恒丰优华占最短,比宜优673(CK)短9.1 cm。剑叶宽最宽的是恒丰优666,比宜优673(CK)宽0.29 cm;最窄的是齐两优676,比宜优673(CK)窄0.34 cm。 参试新品种的剑叶均表现挺直。
表4 参试杂交中稻品种主要性状表现
注:表中基本苗、有效穗数、最高苗数的数据均按每667 m2面积计算。
2.3.3穗部性状 参试新品种的穗长在23.0~27.5 cm之间,最长的是隆两优866,最短的是恒丰优华占。穗总粒数在133.7 ~243.3粒之间,以甬优5552最多,甬优5号最少。甬优5552着粒最密,每厘米着粒9.2粒,比宜优673(CK)多1.1粒;甬优5号着粒最稀,每厘米着粒5.7粒,比宜优673(CK)少2.4粒。结实率在75.5%~94.7%之间,以恒丰优华占最高,野香优航148最低。千粒重在22.9~35.3 g之间,最重的是甬优5号,最轻的是恒丰优华占。粒型除甬优5号、甬优5552为短圆形外,其余品种均为细长形。
恒丰优华占大田生长的整齐度较差;甬优5号为一般;其余新品种同宜优673(CK),均表现为整齐(表5)。熟期转色恒丰优666、甬优5号为中等;其余新品种同宜优673(CK),均为好。参试品种纹枯病均为轻发生,叶瘟、穗颈瘟、稻曲病、白叶枯病、细条病等病害均没有发生,也均没有发生倒伏。由于生育后期出现高温少雨天气,所以抗病性表现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表5 参试杂交中稻品种植株整齐度、熟期转色及抗逆性表现
产量居第1位,每667 m2产量680.4 kg,比对照品种宜优673增产9.60%,增产极显著。生育期偏长,比宜优673长9 d。株型集散适中,株高较高,茎秆粗壮,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植株整齐度好,剑叶长短适中、直立,株叶形态好,熟期转色好。丰产性好,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粒重较重。谷粒细长型,落粒性中等。抗病性较强,抗倒性较好。建议2018年扩大示范种植。
产量居第2位,每667 m2产量652.3 kg,比对照品种宜优673增产5.09%,增产显著。生育期适宜,比宜优673长2 d。株型集散适中,植株较高,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植株整齐度好,剑叶长短适中、直立,熟期转色好。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粒重中等。谷粒细长型,落粒性中等。丰产性、抗病性、抗倒性均较好。建议2018年扩大示范种植。
产量居第3位,每667 m2产量624.7 kg,比对照品种宜优673增产0.65%,增产不显著。生育期适宜,与宜优673相当。株型适中,植株较高,茎秆粗壮,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植株整齐度好,剑叶长短适中、直立,熟期转色中等。穗大粒多,结实率中等,粒重中等。谷粒细长型,落粒性中等。抗病性、抗倒性较好。建议2018年续试。
每667 m2产量617.2 kg,比对照品种宜优673减产0.57%,减产不显著。生育期适宜,比宜优673长1 d。株型适中,植株高大,长势繁茂,茎秆粗壮,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植株整齐度好,剑叶长、直立,熟期转色好。穗大粒多,结实率中等,粒重中等。谷粒细长型,落粒性中等。抗病性较好。建议2018年续试。
每667 m2产量614.7 kg,比对照品种宜优673减产0.97%,减产不显著。生育期适宜,与宜优673相当。株型适中,株高中等,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植株整齐度好,剑叶长短适中、直立,熟期转色好。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粒重中等。谷粒细长型,落粒性中等。抗病性、抗倒性较好。建议2018年续试。
每667 m2产量613.7 kg,比对照品种宜优673减产1.13%,减产不显著。生育期适宜,比宜优673长1 d。株型适中,植株较高,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植株整齐度好,剑叶较长、挺直,略呈瓦形,熟期转色好,青枝蜡秆。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粒重中等。谷粒短圆形,难落粒。抗病性、抗倒性较好。建议2018年续试。
每667 m2产量602.7 kg,比对照品种宜优673减产2.90%,减产不显著。生育期适宜,与宜优673相当。株型松散,株高中等,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植株整齐度好,剑叶长短适中、直立,熟期转色好。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千粒重重。谷粒细长型,落粒性中等。抗病性、抗倒性较好。建议2018年续试。
每667 m2产量455.9 kg,比对照品种宜优673减产26.53%,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属糯稻杂交种,生育期适宜,比宜优673短3 d。株型紧凑,株高中等,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植株整齐度一般,剑叶较长、直立,熟期转色中等。穗型中等,结实率高,千粒重35.3 g,属大粒型。谷粒短圆形,难落粒。抗病性、抗倒性较好。建议2018年作为专用稻品种续试。
综合表现一般,每667 m2产量在402.3~527.6 kg之间,均比对照品种宜优673减产,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减产幅度在15.01%~35.20%之间。建议终止试验或继续小面积试种。
参考文献:
[1]盖钧镒.试验统计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