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小琴
摘 要:中小学课程逐步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转变。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掘学生的思维个性,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应由“教书”向“育人”转变,由“教会知识”向使学生“学会学习”转变,使学生由“接受”向“创造”转变。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思考
物理是一门抽象学科,讲究的是融会贯通的能力。高中生学习时间紧,采取疲劳的题海战术,效率低下不说,在增加学习负担的同时,还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就要让他们学得轻松,这就需要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学生如果在课堂上掌握了学习的知识,并且做到了融会贯通,课后只要花时间巩固即可,不需要通过不断做题来练熟做题套路以培养所谓的“题感”。这样一来,学生在减轻负担之后,能够花更多的时间学习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学科,为专业人才的养成增加了可能性。
一、以生活为契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物理知识源于生活,是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抽象概括,但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容易忽视生活和物理知识的联系性,反而是用讲授的方式来向学生灌输抽象的物理知识,学生在学习中理解起来自然就较为困难。新课标提倡结合学生的生活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可让学生获得直观感知,更好地进入到探究过程中。同时,以问题来启发引导学生,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讲“力的合成”时,教师可以以“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合唱抬水喝”的故事来引出“力的合成”这一概念,自然有了问题:是不是合力就是两个分力之和呢?如果角度不同,合力是否会有变化?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被激发,自然会展开各种猜想,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对物理现象产生问题,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教师可充分借助教学情境,把问题包含在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根据问题而猜想,为实验探究奠定基础
任何科学探究活动都离不开猜想,但猜想不是空想,是有根据的假设。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经过猜想而去构建知识,获得知识的过程较为简单,在应用知识时也就容易出错。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猜想,让学生在问题的启发下做出科学的猜想,根据猜想设计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猜想,这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科学探究素养。例如,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时,通过之前的探究,学生初步了解了用匀速直线运动公式和v-t图像解决匀速运动的物理问题,但在生活中很多物体在运动时并不是始终保持匀速状态,那么,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什么?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时间之间又存在什么规律?根据这些猜想,教师引导学生观察v-t图像变化,知道其是一条直线,加速度是零,在此基础上结合速度发生均匀变化时图像的变化而展开探究,从而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然后再进行指导。教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中,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氛围,激发兴趣
物理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难度大,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学生的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创设教学情境,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情境教学要使情境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现网络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要创造一个活泼的课堂,允许学生提出问题,发散思维,然后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创造一个良好师生交互的氛围。例如,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一节课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声音是如何传播的,教师首先要在课前让学生谈谈在自己生活中听到的各种声音类型,然后与学生共同进行探究实验,从而得出结论。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也是实现物联网与实验教学结合的具体体现。
四、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保障学习的高效率。教师要培养学生以下习惯:①良好的预习习惯,通过预习,初步了解所学知识的基本内容、重难点,学习教材中描述物理问题、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②上课边听边想、层层深入理解问题的习惯,听课时学生要注意体会教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及时梳理知识的脉络,总结思想方法,记录重点和难点;③课堂上开展探究、讨论、交流和当堂应用、及时作业、及时复习的良好习惯;④学习物理概念、规律的正确方法和习惯,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学好物理的重要环节;明确相关物理规律的内涵和外延,掌握并理解它的几种表达形式(文字表述、数学表达式、图像表示),要反复体会物理概念和规律是怎样在实验或事实的基础上抽象和概括出来的,理清前后知识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物理学的知识结构和一般思维方法。
五、广开创新教育渠道,弥补课堂教学不足
对教材中的小实验、学生实验、演示实验,教师要创造条件,交給学生自主去完成。通过对实验原理的自行完善,实验步骤的自主设计,实验器材的自行选取,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实验误差的分析和评估等,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调动起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研究性学习课程,让学生找到张扬个性的空间,体会创新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吸取失败的教训,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成长。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科学探究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以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而猜想,合作实验而验证,主动经历物理知识的获得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构建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