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超琳
摘 要:如何能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要从学生的入门写作入手,教师对学生作文引导的如何,对学生由怕写作文到爱写作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课堂教学的引导,读写结合的渗透,观察生活的方法,是引导学生作文入门的主流。
关键词:激发兴趣;读写结合;观察生活;语言的鼓励性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很多学生却怕写作文。究其原因,主要原因是学生不留心生活、不善于观察、不会构思、不善表达所致。那么要让学生写出才情并茂的作文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需要长时间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我认为要注重培养小学生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觉得最困难的是“无话可说”,他们的生活确实有些单调,上学——放学——做作业——睡觉,有时,一些有趣的事、有意义的事也会从他们的身边溜走,他们不懂收集,不知观察,不会捕捉,也不知如何表达出来。于是,当他们打开本子拿起笔时,脑子里一片空白,这时他们就会产生畏难情绪。怎么样能让学生有话可写呢?首先,我选择了一些有趣的题材,如:玩游戏,让孩子们从玩游戏的过程中去观察游戏的每一个细节。然后,用“问题”导向目标,即:根据作文训练的过程,确定观察的范围、对象,再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重点,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意识地在观察中寻根溯源,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录,直到逐个弄清问题为止。有了这些问题作引导,学生会不知不觉地逐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观察要领,从而积累大量作文素材。这样,写起文章来就会下笔自有言,写出来的文章就自然言之有物了。最后,构思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发展能力的过程,也是学习整篇布局的重要一步。有了观察得来的资料,还不等于能写出好文章,还必须通过巧妙的构思,精心的裁剪,才能写出好文章。但是,这对小学生来说实在不容易,因为这不仅是个“言之有序”的问题,而且还是个“言之有理”的问题,而古今中外,虽“文有规循”却“文无定法”。不过,若根据小学生模仿性强的心理特征,借用写人、写事和写物的典型文章,将抽象难懂的作文知识化难为易,还是有办法把学生引上构思之“路”的。
二、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对于这一点,我在课堂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指导学生练说菊花的颜色时,学生一开始的语言很贫乏:红的、白的、黄的……为了能让学生说得生动具体形象,我通过各种办法加以启发,引导学生说出“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等成语;在形容一串红的颜色时,多数学生又纷纷说“红色”,我又让学生换个词语来形容“红色”,学生马上运用到“火红火红”“红艳艳”这两个成语,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训练了学生多用,会用好词好句的能力,这对以后的写作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还需要学生做一些大量的积累工作,每天我都会布置一项作业,读书半小时,首先我让他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然后让他们找出优美词语并用横线划出来,最后再要求他们摘抄在本子上。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还能让他们收获大量的优美词句,那么在以后的写作文的过程中,就能把作文写得生动有趣。
三、作文自我修改的重要性
以往“学生写——老师改——学生看”的作文训练模式,缺少主动,疏于互动,取得的效果有限。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作文教学时要重视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善于修改作文。并在修改习作的训练过程中,逐步养成自改作文的习惯,形成能力,提高作文水平。
1.面批面评。在学生写完作文时,当面批示,在遇到学生表达不够完美的地方,即时启发学生自我修改,虽然费时费力,但效果明显,也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当学生的面批改作文时可采用两种方法:①一对一,即一个教师对一个学生,可以对某一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毛病——大至篇章结构,小到词句标点全面进行诊治,在批改中师生可以直接对话,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学生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原始动机,批改就可以更有针对性,更为恰当;②一对几,即一个教师对几个学生,事先把全体学生写作中表现出来的毛病进行分类,然后分批集中进行批改。
2.自写自改。要求学生写作文时完成后自己即时修改,在批改欄内写出修改的理由,以此引发学生深思,使之知其所以然,让学生有效地避免了犯同类失误。
3.互批互改。让学生自己寻找合作伙伴,互批互改,并备注批改说明和简要评语,把作文的修改权让给学生。这种方法有新鲜感,易于吸引学生注意。这时我们要加以检查指导,则更能激发学生的审慎态度,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撰写和自改作文的技能。
4.揣摩深究。作文的学习要注重循序渐进,再说文章贵在“精炼”。为此,我常要求学生同一篇作文要多次修改,反复揣摩,集体探讨,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审题立意、篇幅构思、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反复推敲的习惯。
5.改后誊写。在修改完作文后,要求学生把修改好了的文章,再一次进行誊写,并要求学生多读几遍记下来。
参考文献:
[1]杨树芳.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
[2]秦训刚,宴渝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张贵新,侯国范.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