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淑
【摘 要】给小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就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从而逐步实现素质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089-02
语文是生活中的一种必要工具,引导学生由单一的语文教学步入广阔的语文空间,在学语文的同时学做人,在提高智力的同时养成习惯,在练就终身受用的语文本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现代人所必需的社会交际素质,从而促进自我人格的全面完善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潜移默化地实现教学目标。
一、联系生活展现情境。
新课标明确地指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因此超越知识符号的课堂,构建生活的课堂,放飞学生的心灵,并使之穿梭于生活世界和理性世界之间,是对教师的课堂艺术的时代要求。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展现情境既给学生“导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给学生“开源”,促进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例如:在教学《新型玻璃》一课时,我改变了过去逐段讲解后填表总结的传统教学模式,放手让学生在自学课文后,举行“产品发布会”:学生选出一种自己喜欢的玻璃,假设你是该玻璃厂的厂长,现在你如何把你的产品推销出去?同时也让一些同学充当记者、经销商和客户,就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进行发问。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记者的身份出现,将同学们没有想到的问题加以提问。(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玻璃的特点、作用进行发问、讲解并展望发展前景)最后完成课后思考练习。整堂课学生学得其乐融融,有效地避免了说明文枯燥无味的毛病,又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运用各种形式学习的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识内化成行为的具体表现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参与,即主体参与认识的行为实践不是被强制的、勉强的、被动的,而是自觉的、积极的、主動的。如果学生主动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因此,我们应创设情景给学生以主动施展才能的平台,促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所以,我们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学生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首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学以思为贵"。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牛顿说:"如果说我对世界有些微贡献的话,那不是由于别的,而只是由于我的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可以说,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索,都有好思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现在有些学生不但手懒,脑子也懒,有一点难题就想问,总想依赖别人。学生一看题目较难尚未好好琢磨就去问老师,这时候如果老师鼓鼓劲,学生仔细一分析,可能就想出来了。如果鼓劲还不行,老师可以给学生指思路。要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教给学生思维方法。
三、对比教学法的应用
对比教学法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打破传统教师一言堂模式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对具有相同属性的文本进行对比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在自主对比中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进而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我引导学生将《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三篇文章进行对比阅读,从整体上看三篇文章都属于写景、游记散文,描写的都是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所以,在教完本章节之后,我引导学生将三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并在比较中获得美的熏陶。那么,我们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对比呢?首先,我们可以从作者所选择的描写对象、写作的方式、抒发的情感、写作的顺序等等进行对比,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对比阅读中,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造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思维的训练来实现的,语言文字的训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教学识字时,采用猜谜语游戏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创造力。课前布置学生用音序和部首查字法查生字的意思,在此了解汉字的音节、偏旁、结构、意思,根据课文内容另组词,并给生字找形近朋友。进一步了解生字后,根据掌握资料情况自编一个谜语备用。上课时,先由学生把所查生字情况分析给大家听,再把自己所编的谜语说出来给大家猜,等大家猜完后并说说自己编谜语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就自然地把精力迁移到语文课的学习之中,主动研究和思考问题,提高兴趣,还促进学生由依赖性向独立性过渡 , 培养创造性思维。
五、课堂积极评价
要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可持续的发展,教师必须采用赏识教育,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富有创新的回答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你的理解是个创造”“你有独立见解”“老师还没有想出来,你已经想出来了,真了不起!”……老师这一声声赞扬像一股股暖流流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总之,新课标下,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我们要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模式,从基础知识到阅读理解,从教师到学生,都要深入浅出,充分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寓教于乐,而不能简单地依靠死记硬背,进行“填鸭式”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在小学阶段打好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李吉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
[2]张定璋.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