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管理视角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研究

2017-05-09 21:29钱柄臻
速读·下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高职

钱柄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支撑教育体制形成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等教育呈现出国际化、大众化、市场化、多样化的特点。传统的学生工作理念、工作模式与方法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将探讨生本管理视角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

关键词:高职;学生管理;生本管理

就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现实和实践水平来看,传统的注重高校内部系统的学生管理模式,越来越受到社会信息化、价值多元化和管理网络化的挑战;以网络平台为学习和生活的新型大学生,正日益侵蚀和破坏高校传统的以“校、系、班”为依托的纵向管理模式;复杂多变、开放多元的学生发展特征,增加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因此,创新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理念、积极探索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方法,重构高职学生生本管理的内容体系,搭建高职学生生本管理的制度和举措保障平台,可以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实践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一、生本管理的基本观点

学界对生本管理进行了很多研究,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要想合理融入并运用生本理念,就必须坚持如下基本的三个观点:

关于生本理念之价值观。对于生本管理理念而言,学生是一切的核心所在,工作的出发应当是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以及为了达成学生的一切,不仅要将学生作为整个教育管理过程的出发点,也应当将其视为教育管理过程的主体角色。

关于生本理念之伦理观。生本管理理念当中的基本理论追求,就在于对学生群体的尊重、理解以及信任,应当从内部和外部全方面地了解学生群体,对学生群体有一个客观的判断。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群体的内心,才能够找到贴近学生的方式,才能够通过工作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和被认知。

关于生本观念之管理观。管理观认为为了进一步落实生本教育管理,就必须要加强校本管理,站在教师和学生的双方的角度同时落实人本管理的理念。在传统的师本管理中,教师的管理工作往往都限制于既定的时间以及既定的模式,缺乏自由性,但是在生本管理中,教师的管理工作是有充足的时间弹性以及安排灵活性的。

二、生本管理理念下高校共享式主题化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探索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维模式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摸索的过程,在落实生本理念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当思考如何开展工作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以为学生服务为出发点。从学生需求的角度出发,院校其实可以能够找到很多工作的入手点,譬如对于贫困生群体,我们可以知道学生的需求主要是在學费的问题上,对于存在心里问题的学生,则需要院校提供一些相关的心理辅导支持。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以及快速推进的高教改革,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基本的和首要的目标。

2.提高辅导员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素质

在高职院校落实学生管理工作的进程中,辅导员团队以及学生干部队伍可谓是主力军角色,他们是直接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线参与者。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从这两大角色入手,努力提高队伍素质,保障队伍的管理水平。高职院校要始终按照专业化发展导向努力,严格准入机制,完善培养体系,优化管理考核机制、构建保障机制以及搭建流动机制等方面入手,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较稳定的学生工作队伍力量和学生干部队伍。在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要努力健全学生干部选拔培养机制,健全科学的监督考察和激励评价机制,完善学生干部管理体系,提升学生干部学生管理工作的能力。

3.找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抓手,关注特殊群体

在当前阶段,贫困生群体、心理问题群体、网络虚拟群体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主要抓手。首先,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国家资助资源,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公正和教育平等,在贫困生认定、资助和教育等方面不断探索,要形成一套较为科学的贫困生工作模式。科学认定贫困生资格是贫困生工作最关键的一环。第二,高职院校要积极构建权利义务基本对等的贫困生资助方式。第三,关注心理问题学生群体。高职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向成年期的转变过程,高职学生的心理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

4.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共享式阶段化主题化的基本思路

面对信息化信息化、网络化、多元化发展趋势对学校学生管理系统的挑战,面对以学生社团、网络等作为纽带所建立而成的新兴群体,他们对校园内固有的 “校、系、班”管理框架、管理模式所提出的挑战,同时,面对高校内部学生群体规模每年的递增趋势的挑战,高职院校就必须要尽快地在校园内部建立起阶段化共享式主题化的学生教育工作基本思路。而所谓的阶段化共享式的主题化教育,其实是在参照院校顶层设计的基础下,按照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从而为不同的群体制定有针对性、有特色的分阶段的日常管理主题。经过不断的摸索与研究,高校内部最终将通过阶段划分来制定阶段性的管理目标,从而通过阶段性管理工作的落实最终达成目标理念中共享式、主题化教育的这种学生管理模式。

三、结语

随着现代教育管理理念的发展,人本管理理念和实践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开来。结合多方面的实践经验,人本管理模式是现代化发展社会模式中最适合的管理方式,也是针对高校内学生管理工作最为适合的管理里面。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应当充分迎合人本管理理念,充分将生本教育以及生本管理理念融入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当中去,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邓续周.高校学生事务组织结构的改进与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2011.

[2]吴建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研究[J].文史博览(理论),2012.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