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辋川别业看园林诗化与诗化园林

2017-05-09 01:01李芮芝胡希军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2期

李芮芝 胡希军

摘 要:唐代诗人、文人园林艺术家王维的辋川别业在形、色、声等方面展现了王维所力求的书画意境,整体呈现出一种清、空、淡、远的宁静意境。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以辋川诗集诠释园林意境渊源,对后世造园的诗意化及意境营造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诗意园林;园林意境;辋川别业

辋川别业在蓝田县西南约20公里,山岭环抱,豁谷辐辏有若车轮,故名“辋川”。原是宋之问的庄园,后为王维所得。《辋川集》记录了20个景区和景点的景题命名,每个景区或景点都有王维和裴迪唱和的两首诗。

一、从环境心理学解析辋川别业与《辋川集》的互动

孟城坳。孟城坳位于辋谷的原别墅一处古城遗址,同时也是整个园林的重要入口。“新家孟城口,古木馀衰柳。”写明了诗人王维刚搬家到孟城口,然而从后半句的“衰”可以看出他的心情并不乐观,此处提到了古木与柳,这两个园林意象在王维的心中成为了他沉郁心情的延续。整首诗以别业换主而衰柳犹存的对举起兴,顺此提挈出佛说“苦空无我”的真谛。

华子冈。考诸辋川山谷方位地貌,华子冈位于辋川别业东北边缘轮廓线上的醒目处。它从地势上看是辋川北区的制高点,登其上可俯瞰这一大片范围里诸多景观。“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以绘写山水景物入手,着力刻画了飞鸟、连山、秋色几个意象,其中包含着诗人王维自身的佛学旨趣。当时的唐人已经开始取有形之物态来隐喻无形之佛教哲理,诗中初叙诗人登高揽景观感,通过飞鸟、连山、秋色等意象,进一步体识世间万有之无常、无我而达于“寂灭”真际。“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体现了诗人在上下于华子冈的坡道中体会到的时光流逝的感觉,生命转瞬即逝,这个是谁也难以逆转的,就连现在上下坡道的途中也是生命在流逝的过程。

竹里馆、鹿柴、木兰柴、辛夷坞。竹里馆是辋川一处由大片竹林环绕的幽静的建筑物,竹自古就是诗人们常用于比喻君子的园林意象之一,魏晋时期竹代表着高洁与清风瘦骨、超然脱俗,又有白居易总结竹有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品格。鹿柴是园中用来放养麋鹿的森林地段,裴迪有诗:“日夕见寒山,便为独往客;不知深林事,但有麏麚迹。”木兰柴是一片木兰树林,谿水穿流其间环境幽邃,裴迪有诗:“苍苍落日时,鸟声乱谿水;绿谿路转深,幽兴何时已。”“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秋山敛馀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木兰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 辛夷坞是辋川中以辛夷的大片种植而成景的岗坞地带,因辛夷形神似荷花,故王维有“木末芙蓉花”的说法,然而从后半句的“寂”字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失落感,以生于幽僻处孤芳无人赏的辛夷喻己,体现诗人屏居幽处无人能识壮志难酬的感受。同样,《竹里馆》《鹿柴》《木兰柴》也抒发了同样的情绪,从“独”“空”及“寂”等字可以看出诗人处于一种寂寞无闻的境地。

文杏馆、金屑泉、椒园。文杏馆是辋川别业的主体建筑物,是以文杏木为梁、香茅草为顶的厅堂。辋川集中《文杏馆》《金屑泉》《椒园》三首都是富于浪漫色彩的《楚辞》笔法,文杏、香茅、桂尊、杜若、椒浆、瑶席、金屑泉等意象均是象征高洁之物。如“文杏裁为梁”便源于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刻木兰以为榱兮,饰文杏以为梁。”据传汉武帝时,皇后陈阿娇被贬至长门宫,司马相如遂作《长门赋》。在《长门赋》中,司马相如以木兰、文杏象征陈皇后的美德。王维用文杏和香茅象征自己的高洁品质和杰出才华,并隐喻陈皇后以表达自己政坛失意且不忘救世济人之志。《椒园》的表现手法继承自《九歌》中的《东皇太一》与《云中君》。朱熹在《楚辞集注》中说:“此篇(指《东皇太一》)言其竭诚尽礼以事神,而愿神之欣悦安宁,以寄人臣尽忠竭力,爱君无已之意,所谓全篇之比也。”又说:“此篇(指《云中君》)言神既降而久留,与人亲接,故既去而思之不能忘也。足以见臣子慕君之深意矣。”《椒园》将二者中的意象结合表达自己渴望一位能够为之竭忠尽力的明君。此三首,通过屈原《离骚》的文法,体现了诗人王维与屈子相似的“居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离骚》中有芷、兰、桂、椒、菊、芙蓉、荷等象征性的园林植物,在古人心中总有代表着高尚品质的园林植物,而当这些植物被用于园中或者出现在诗中时,总是能突出园主人和诗人的精神境界。

二、辋川别业与《辋川集》

——园林诗化与诗化园林的典范

第一,形色。从色彩的温度感、距离感、轻重感、体积感、动静感这些来看,辋川给人以偏冷色调,然而不失轻快感,多以青翠为主,如:“山翠佛人衣”(《华子冈》);“复照青苔上”(《鹿柴》);“彩翠时分明”(《木兰柴》);“结实红且绿”(《茱萸沜》);“青山卷白云”(《欹湖》);“青荧天色同”(《欹湖》);“金碧如可拾”(《金屑泉》),等等。住在青山中,以青翠为主,诗人虽然心怀惆怅,辋川的青翠還是给了他明快的感觉,所以有了“彩翠”“金碧”等,沉静的绿让人感觉欣欣向荣、生机勃勃,在《茱萸沜》和《辛夷坞》中出现了少有的红色,“万绿丛中一点红”,特别明艳,但是通过诗人的调和,与山中的宁静又融为了一体。

第二,听觉。听觉接受的信息远比视觉少,声音的分布较为宽泛,且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室内与室外、整体与局部的声音有所不同,不同地理位置、季节、人群、气候也不尽相同。独特的声音特征能够对视觉产生影响,使视觉效果发生变化。声音还具有引导性和标识性,特定的声音会在人体记忆中留下痕迹,例如 “南屏晚钟”“听涛阁”等。辋川中有许多此类特定的具有倾向性的声效,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 “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欹湖》);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竹里馆》)。

第三,嗅觉。物体所散发的气味经过风的传递进入到人体鼻腔,再通过大脑神经反射可以让人产生独特体验,能够更加真切地感知环境。同时,不同的气味还具有环境的识别性。辋川不缺为人们带来甜美感受的芳香植物:“飘香乱椒桂,布叶间檀栾”(《茱萸沜》);“桂尊迎帝子,杜若赠佳人。椒浆奠瑶席,欲下云中君”(《椒园》);“丹刺罥人衣,芳香留过客”(《椒园》)等等。

第四,触觉。不同的触觉体验效果能够带给人体不同的感知;差异化的环境和触觉对象也能够带给人不同的情感体验,这在诗文中也有提及,例如“踦石复临水,弄波情未极”(《白石滩》);“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白石滩》)。

第五,动觉。动觉受到运动的速度、距离、环境、空间等因素的诸多影响,还会因感知主体的心理因素不同而产生效果差异。往往静态的环境一旦加入了动态的元素,就会因为其特殊性和突然性而使人感到惊讶与新奇。在较小规模的园林与家居建筑中,欲扬先抑、标新立异、柳暗花明都体现了这样出其不意的艺术风格和建筑表现形式。《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言道:“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爰。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落余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寒山到苍翠的树林,再到秋水的流动,是远处的美景;柴门紧扣,风中传来蝉鸣之声,是近处的景色;落日暮暮,炊烟袅袅,柳林之处传来动人的歌谣,这是远近之间的景色。自然之物的有序结合,使得该诗层次有序,充满画面感,意境灵动。

最后,便是协同,其一方面指环境与建筑应当丝丝入扣,相辅相成,能够符合当时的特定环境和整体风格,能够被大众审美所接受;另一方面,是指建筑的整体与部分之间能够相互映衬,在高与低、长与短、大与小、轻与重等方面都可以体现艺术性和美感。听觉、嗅觉、触觉等体悟在辋川景观中的相互协同作用关系,构成了辋川整体的诗意氛围。

三、结论与启示

《辋川集》在景物描写方面以小景取胜,诗人将辋川山水分成若干个小的部分,一棵柳树、一汪清泉、一支河流、一片花丛、几朵月季、几朵牡丹等自然景观,虽不显得繁华,也没有豪迈之气,与李白所描绘的飞流瀑布、豪迈黄河、高耸秦岭等景色相比,却独有一份宁静,能够以小博大,生动传神。

诗意景观的核心优势在于情感的激发,让人浮想联翩,回忆连连。小景山水往往能令人全神贯注,睹物生情。将这种氛围不遗余力地加以渲染,又可以给欣赏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景虽小,但境界却不小;话虽少,但含意深刻。中国式园林因自然而生,也成为自然之景,是自然孕育的建筑精灵,同时也激发出了园林文学、园林绘画、园林音乐等独特的艺术形式。诗能激发建筑创意,因为一首好诗,可建造一处美丽的建筑;建筑能激发诗歌灵感,一处建筑可产生千古名篇佳句。从诗意园林的角度来看,两者缺一不可。著名园林设计大师陈从周从园林美学角度指出:“意境因情景不同而异,其与园林所现意境亦然。园林之诗情画意即诗与画之境界在实际景物中出现之。统名之曰意境。”大诗人、画家王维深谙此道,随手拈来都是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的佳作,如《辛夷坞》中,整首诗歌皆为景色,没有情感的直接抒发,但诗却令人触动。用辛夷花开之时的娇艳欲滴,用花的凋落与空空的房子来衬托死寂凄清的坞,辛夷花开,又独自凋零,正如诗人这般忧郁无助。

走进自然风景,在田野上体会大自然的美妙,通过农庄的自耕自作来感受返璞归真的亲切感,渐渐成为都市居民的休闲方式。《辋川集》让田亩村落、鸡犬相闻、花红柳绿的生活跃然纸上,在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描写道:“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輞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于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野舂,复与疏钟相同。于此独坐,童仆静默,多思昔携手赋诗,步仄轻,临清池也。”诗中情境令人陶醉,《直斋书录解题》中言:“余每读之,使人有飘然独往之兴。”

参考文献:

[1]袁晓薇.《辋川集》的经典化和辋川模式的建立[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1):93-99.

[2]李志红.王维辋川别业的园林意境[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112-115.

[3]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