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跃平
摘 要: 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建筑,以其冲向凌霄的高、峭及神秘梦幻的室内光线处理在艺术史、建筑史中声名显赫。哥特式教堂对光的神性、完整性的追求,为教堂的玫瑰花窗设计开启了一段迷幻而璀璨的历史。教堂西立面花窗被认为是献给了圣母玛利亚的,伴随着人们宗教的信仰微妙变化,玫瑰窗慢慢成熟起来。到了13世纪,玫瑰窗发展到了其高峰时期,此时的玫瑰窗集和谐性、统一性、雄浑性、象征性于一体。
关键词:哥特式建筑;玫瑰花窗;玻璃彩绘;颜色象征
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以其冲向凌霄的高、峭,及神秘梦幻的室内光线处理在艺术史、建筑史中声名显赫。与罗马式的军事堡垒式建筑风格不同,哥特式教堂不再是一种军事防御性的建筑物,而是基督教文化的标志,集建筑、玻璃彩绘和雕塑于一身,集结着宗教的审美象征与情感。其中玫瑰花窗的造型十分具有典型意义,被誉为是聚集了哥特式教堂最美丽的主题和最丰富的象征意义的部分。
一、玫瑰花窗与“命运之轮”
玫瑰花窗(rose window),亦称玫瑰窗。早期多出现在哥特式教堂西立面入口的大门之上,同时在其他立面上也有着精彩演绎。玫瑰花窗呈圆形,中间由精致的石肋分隔,圆形的外轮廓与内部放射状的辐条构成了一个类似“车轮”的几何结构。其体积十分可观,大的直径可达十几米。这种位于主入口的巨大的圆形窗户,从教堂外侧看有着精美的玫瑰花石雕立面。而在内部,却是美轮美奂的光影世界,被人们喻为上帝的灯笼。高耸入云的建筑上圆形窗户仿佛上帝的审判之眼,从天堂注视着人世间,因此它也被认为是上帝之眼的象征(Eye-Symbolism)。
作为最基本的引入光线的功能,圆形的窗户出现在教堂的时间较早。罗曼时期教堂建筑中也多有出现,不过适时由于教堂墙壁的承重与防御功能把窗户挤压得十分狭小,造型中也缺少中央的辐条结构,还不能称为玫瑰花窗。到了公元1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军事防御性功能逐渐弱化,教堂建筑承重墙体系得以逐渐改变。而此时基督教义的完善促使了基督美学的完善,基督美学观认为,美的实现不仅建立在完整性上,也建立在清晰性上,清晰透明是借助光来完成的。同时,耀眼的光线令肉眼无法看清其本质,因此光线也是充满神圣性的,是上帝美的流溢。为了追求宗教寓意的视觉效果,教堂建筑十分注重对光线的处理。与罗曼式教堂的承重墙体系不同,尖拱、骨架券和飞扶壁等的采用使得哥特式教堂形成峻峭挺拔的结构体系。承重的角色转移到了柱子,柱子与墙体逐渐分离,使得这种对“光的空间”的追求得以实现。厚重的墙体被各种光彩迷人的玻璃窗取代,玫瑰花窗便在这种变化中逐渐显现。
12世纪初期,早期的玫瑰花窗造型逐渐形成。此时的玫瑰花窗,由圆形的外轮廓和内部放射状的辐条构成,形如车轮,被喻为“命运之轮”(Wheels of Fortune)。在意大利托斯卡维罗纳的圣泽诺教堂的西立面(图1),至今依然可以清楚地看见被誉为“命运之轮”的玫瑰花窗雏形,12根辐条围绕着一个圆心,仿佛时光中碾过的命运之轮。大约与此同时(1135年),玫瑰窗也出现在法国博韦圣埃蒂安教堂横厅北部(图2),放射状的辐条被雕刻为细长的立柱形状。这一处理手法在此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对玫瑰窗的结构特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圣丹尼斯修道院(图3)。
为什么早期的玫瑰花窗会形成这样的“命运之轮”的结构?有研究表明,10世纪以前的基督教主要盛行耶稣崇拜,强调面对命运时人类的渺小、卑微与恐惧感,其力量、财富、荣誉都是反复无常的。为此,此时的人们把命运托付于神、命运之轮。而且,在基督教神学中,上帝是圆满而自足的,圆形代表了一种整体性,是完整的典范,因为它源自于宇宙,是太阳的形状。因此圆形是纯洁与神圣的象征,而美的实现在于其完整性、协调性与清晰性。
而12道细密的联拱,以及玫瑰窗里12个小圆形与松子形镂空装饰,都象征着耶稣的十二门徒。“十二”这个数目在属灵上有一连串的意义,象征着完满之意。如旧约有以色列的十二支派,表示全以色列及新约教会的全体事奉;旷野的以琳有十二股活泉解人口渴;大祭司的胸牌上有十二颗宝石,上面刻了十二支派的名字等。
二、圣母崇拜的兴起与“玫瑰结构”
12世纪后期,圣母崇拜慢慢兴起。如果说罗马时期和10世纪以前的基督教使人恐惧,那么哥特时期的基督教给人们尊严,使人充满了希望而向往天堂。市民的信仰从钉在十字架上的救世主耶稣基督变为圣母崇拜,耶稣是严厉的裁判者而圣母是仁爱的母亲。12世纪,赞颂圣母的《玫瑰经》①被圣道明等信徒整理完成,传于教会各地,并兴起了圣母祈祷。正如东方佛教中的莲花一样,在西方文化中,玫瑰被赋予了很多寓意。罗马与基督教早期,玫瑰象征殉教者和基督的受难和死亡,玫瑰尖刺象征着基督受难时头上戴的荆棘冠。而此时,玫瑰花成了仁爱与超世俗美的化身,成为了圣母玛利亚的象征。因此,玛利亚也被称为“天堂中的玫瑰”“没有荆刺的玫瑰”(rose without thorn),象征着完美无瑕,而哥特式教堂的西立面上的玫瑰花窗被认为是献给圣母玛利亚的礼物。
这种宗教崇拜的变化也影響着玫瑰花窗“命运之轮”的结构。这个时期的玫瑰花窗内部放射状的辐条结构开始变得复杂,加入了更多严谨的分割设计。玫瑰花窗内辐结构更为精致、多变,更趋向于“玫瑰”或“菊花”的造型。如12世纪末建造的拉昂大教堂的玫瑰窗,严谨的数字化分割设计与协调的比例关系令整扇窗户显得极为庄重浑厚。“玫瑰经”意为“玫瑰花冠”或“一束玫瑰”,以此比喻连串的祷文如玫瑰馨香,敬献于圣母。玫瑰窗内大圆套着小圆,小圆相互连接成为一个连珠纹形状,寓意成串的玫瑰的芳香。所有的小圆又以缜密的辐射状围绕着一个中心。这与中世纪的宇宙观、神学观不谋而合——宇宙中心论。上帝是圆满而自足的,圆形代表了一种整体性,象征着太阳与基督,而其表现出来的秩序性正是美的体现。钻石形的花瓣则寓意久恒的玫瑰,除了象征着圣母玛利亚外,也代表着天国中极乐的灵魂。在花窗的每一个花瓣上的每一个细部,都刻画着一个圣经中的故事。
三、哥特“辐射时期”的玫瑰花窗
13世紀,哥特教堂的玫瑰花窗进入了所谓的“辐射时期”。此时的哥特建筑更多地是关心那几乎脆弱的金属质地的优雅,以及线形图案的精巧。此时的玫瑰窗依然呈现出“幅轮状”,却以更纤细的框架和更紧密排列的放射状造型为主,这种风格在巴黎圣母院、沙特尔大教堂、圣沙佩勒教堂、特鲁瓦大教堂等都可以得到体现。该时期的玫瑰花窗也显示出与主体建筑的和谐性、统一性及雄浑性特点。这种特点的出现主要是与玫瑰花窗制作技术有关。13世纪中叶以前,玻璃的制作技术、玻璃之间的焊接技术限制,难以制作出大块的玻璃,因此玫瑰花窗玻璃块小,分格亦小,显示出一种密致的特征;每格里的图画是情节性的,内容复杂,形象多,而玻璃的着色因技术限制,透明度不高,色彩种类以蓝调、红调为主,因此色彩特别浑厚、统一。
为什么玻璃着色以蓝色调、红色调为主呢?这主要是为了彰显宗教的象征意义。在基督教义里,蓝色代表天国的颜色,它被寓意为忠诚、信念、贞洁,因此它也象征着圣母玛利亚。在西方早期的油画中,圣母总是披着蓝色的长袍。这种蓝色调以“圣母的家”沙特尔大教堂为典型,其玻璃窗的蓝色最为经典,被命名为“沙特尔之蓝”②,在基督界、艺术界都声名远扬。蓝色与红色暖进冷退,显示出一种强烈的秩序感,这种秩序感也正是基督教艺术中最推崇的法则。13世纪似乎可以说是“玫瑰的时代”,斑斓的玫瑰花窗,镶嵌着叙述耶稣故事的宗教绘画,光经过彩色玻璃投射进来,神秘与斑斓,神的启示通过视觉久久萦绕于信徒的灵魂深处。在圣经中有着关于天堂的描述,说其墙壁镶嵌着绚烂的宝石,哥特时期的神学家、艺术家们的努力真正实现了这一视觉追求。
四、火焰时期的玫瑰花窗
由于英法百年战争,14世纪后期法国的哥特进程一度呈现出静止状态。随后,哥特进入所谓的“火焰时期”。该时期的哥特式建筑因宙棂形如火焰得名,建筑装饰趋于流动、复杂。束柱往往没有柱头,许多细柱从地面直达拱顶,成为肋架。拱顶上出现了装饰肋,肋架变成星形或其他复杂形式,最显著的特征是弓弧的使用。教堂似乎被淹没在了重重地装饰之中,装饰上滥用以线脚饰为主的几何图案。
火焰式风格的流行,使玫瑰花窗出现更繁复、更具动感的结构变化,仿若一朵完全盛开的玫瑰。却也因过于追求装饰性而失去了早期数字化的和谐感与整体性,玫瑰窗象征意义和结构学方面意义逐渐让位于对视觉效果方面的追求。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所称:“那些轻似蛛网、薄如蝉翼的石头花边,使它看上去摇曳不定,仿佛要随风飘走……完全丧失了宗教感情。”玻璃烧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彩绘玻璃片面积增大,明亮透彻,色彩变得比较单纯、透明,失去了早期色调的丰富性、神秘性。圆形中央不再以辐射状的辐条来填充,而是把辐射形状创造性地发展成为由各种形状和大小的板块组成的各种新颖的图案。银着色剂的发明,能够描绘黄色头发和金色服饰,这个时期便直接在玻璃上绘画,更重视图案的精致刻画而非气氛的营造。过分的装潢,细节压倒了整体,使哥特式教堂进入到了晚期。因此有人戏称此时的哥特式教堂不像一座建筑物,而更像一件细工镶嵌的首饰。艺术风格在走向“明确”“肯定”时牺牲了神秘气氛,正如艺术史家们所体味到的“艺术与技术并不一定向同步发展的”③。至此以后,象征着中世纪迷人神学魅力的玫瑰之梦日益在明晰细微的文艺复兴科学精神中渐渐枯萎与凋残。
五、结语
正如人们所探讨的,技术性与艺术性有时呈现出反比的关系。在玫瑰窗出现的早中期,在玻璃的着色、制造技术似乎不是很完善的时期,中世纪的工匠、艺术家、美学家们共同完成了哥特式建筑的精神化的提升。五彩缤纷、光辉绚烂的彩色的玫瑰花窗似乎真的把圣经中宝石镶嵌的巨大墙壁降入人间。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玻璃制作技术的发展,能够制造出大块的透明玻璃以后,那种充满基督神学的神秘气氛反而被扼杀了,玫瑰花窗的富有神秘宗教性的艺术被解构了。后期的玫瑰窗似乎更强调技术,成了精致的装饰品,这何尝不是一种艺术的哀叹。
注释:
①其正式名称为《圣母咏叹》,于15世纪由圣座正式颁布,是天主教徒用于敬礼圣母玛利亚的祷文。“玫瑰经”一词来源于拉丁语“Rosarium”,意为“玫瑰花冠”或“一束玫瑰”,“Rosa”即玫瑰之意,此名是比喻连串的祷文如玫瑰馨香,敬献于天主与圣母身前。玫瑰经是天主教致敬圣母的一种方式,涵盖了耶稣的救恩史。
②[瑞]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艺术[M].杜定宇.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③陈志华.外国古建筑二十讲[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
[1][法]路易·哥罗德茨基.哥特建筑[M].吕舟,洪勤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英]米兰达·布鲁斯-米特福德.符号与象征[M].周继岚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10.
[3][法]奥古斯特·罗丹.法国大教堂[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法]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5]陈志华.外国古建筑二十讲[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
[6][瑞]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艺术[M].杜定宇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7] [美]迈克尔·卡米尔.哥特艺术——辉煌的视像[M].陈颖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8]赵晖.教堂玻璃彩绘工艺[J].上海工艺美术,2006,(04).
[9]赵迎.哥特教堂彩色玻璃窗之探究[J].山西建筑,2007,(10).
[10]周志.从彩绘玻璃看哥特式艺术的审美特征[J].装饰,2009,(11).
作者单位:
三亚学院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