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方涛 薛刚
矿山救护队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救护队员需要经常面对各种复杂的灾害,如瓦斯爆炸、冒顶、水灾、高温、噪音、有毒有害气体等各种恶劣环境,尤其是无法预料的次生灾害的威胁,导致救护队员心理压力增大。而实现安全救援的基础,一是靠体能,二是靠技能,三是靠心理。为此,就上述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实战训练,是矿山救护队确保实现安全救援工作目标的关键。
每当矿井发生灾害事故时,救护指战员必须携带装备仪器,用最快的速度赶往事故地点,并在实施救援工作中付出更大的体能。为增强每一名救护队员的体魄,必须进行持之以恒的体能训练。平时要用“把救护队打造成军营,把队员培养成特战军人”的标准训练队员,提升队员们的体能素质,确保在恶劣环境中保持较强的战斗力。
队员们每天都要面对长时间、多项目的枯燥的体能训练,以及高标准的考核验收,特别是现行的“一天一训练,一天一考核,并与经济利益挂钩,当日兑现”制度,使救护队员在思想上有压力,心理上有障碍,有时对严酷训练会产生抵触行为。
一是做好思想教育。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定期组织指战员系统回顾大队的发展史、战斗史和典型战例,经常请老领导、老队员为现役队员作传统教育报告,激励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团队、更紧密地融入团队、更自觉地维护团队,自觉主动地“加强战备,严格训练,苦练基本功”,最大限度增强自身的体能素质。
二是执行铁的纪律。矿山救护队是一支特殊的队伍,要求每一名救护指战员,既要有不怕艰难,勇于奉献,无私无畏,舍己为人的道德品质,更要有严格的组织、严明的纪律。为此,必须以军事化内务管理条例为规范,以《十五项管理制度》为抓手,处处以铁的纪律来规范每名指战员的行为。同时还要坚持“事事高标准,严细抓落实”,把“训练就是实战,学习就是任务”的理念推向深入,不论平时训练还是抢险实战,只要发现违反制度纪律的行为,一律从严处理。
三是强化体能训练。坚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动摇,并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同灾害类型,探索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各类先进救援仪器装备测试训练及爬绳、钻低巷、引体向上、拉检力器、负重蹲起和举重、搬运沙袋、攀爬水平梯等超常规体能拓展训练。同时还要坚持每月组织1次高温浓烟综合训练、1次大型装备操作训练、不少于2次闻警出动演练;每季开展1次综合模拟演练,救护小队携带火灾装备,佩用仪器成战斗队形,进行穿越地下演习巷道、爬矮巷、登山耐力等综合训练,从而增强每一名指战员的体能素质。
技术硬才能无往而不胜。因此,提升救护指战员的技能素质,是实现安全救援至关重要的一环。要想攀登救援技术高峰,“勤奋”和“潜心”是两个必不可少的最佳条件。
有的队员缺乏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学习、训练、考试应付凑合,得过且过;有的队员培训时不认真学,平时不扎实练,不用心记,入队三四年了还不知道怎样维护保养自己的仪器,不懂仪器装备性能和使用方法,经常损坏仪器装备部件,给安全救援工作埋下了隐患。
一是强化业务素质。坚持每天业务知识学习不少于2小时,使每个队员都能将《煤矿安全规程》《矿山救护规程》等基本理论知识烂熟于心,都能对《安全生产法》《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考核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耳熟能详。在基本功操作方面,除了熟练使用各种救护仪器、工具和装备外,还要让每个队员对采掘、机电、通风等矿山特殊作业都能熟练操作。
二是强化技能素质。矿山救护队之所以能够在有毒有害窒息区中进行特殊作业,靠的是先进救援装备和队员的技术素质。救护队员抢险救灾没有优良的技术装备不行,有了装备不会使用、管理、保养和维护更不行。救护队员必须学好用好新装备、新技术,熟练使用先进的BG4正压氧气呼吸器及热成像仪、便携式自动苏生机、二氧化碳发生装置、脉冲灭火装置、多种气体检测仪、防爆摄录系统、灾区视频指挥系统等装备;必须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派出工程技术人员、业务技术骨干到国内先进救援基地进行学习取经,并邀请矿山救援技术装备生产厂家来队进行示范操作、讲解培训,全面提升每一名指战员的技能水平。
三是强化业务操作能力。突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实践,积极开展生命探测仪、灾区视频指挥系统、多功能气体检测仪等先进技术装备的实践应用。坚持全员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业余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确保适应各种复杂条件下的抢险救灾需要;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软件和经典战例,注重操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结合,增强培训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实效性,有效提升每一名救护指战员的操作能力。
四是强化灾害事故研讨。矿山救援就是与矿井各类自然灾害打交道,不管是煤矿事故还是非煤矿山事故,要想实现安全救援,必须对灾害事故的性质、危害和安全施救方法了如指掌。为此,要针对新队员成分多、经历事故少、实战经验不足的现状和目前应急救援工作的实际,订购各种事故案例分析书籍,组织安排中、小队人员,每天拿出1小时进行学习和研讨。通过学习兄弟救护队事故处理的一些真实案例、经验和教训来提高每一名指挥员的指挥能力和每一名救护员的实战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抢险救灾任务。
在接到事故出动命令后,必须做到“闻警即动、速战能胜”,这就要求救护队员不仅要有较高的技术素质和思想素质,还应当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
一般来说,矿山救护队员的心理素质是健康的、稳定的,能够沉着冷静地进行各种井下抢险救灾和技术服务工作,但在少数队员身上,也表现出某些不安全的心理障碍,影响救灾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是侥幸心理。主要指老队员,在井下排放瓦斯、侦察和开展其他救护工作时,有过违章而未造成事故的经历,这些人误把经历当成了经验,由此产生侥幸心理,为了抢时间、图省事、怕麻烦,便不按《规程》办事,从而导致自身伤亡事故的发生。
二是麻痹心理。矿山救护队经常和事故、险情、隐患打交道,老队员可以说经多见广,但是也容易产生麻痹心理。如某救护队在处理一起煤矿井下瓦斯爆炸事故时,当一个小队6名队员完成侦察任务返回时,尚未走到新鲜风流处时便自认为没有问题,就摘掉口具休息,致使两人发生有害气体中毒,因抢救及时才脱离危险。
三是惰性心理。有的人图省事,事事惰于动手,做事不按规定,能不做就不做、能少干就少干。如某救护队两名队员在探查巷道时,由于平时懒惰,仪器维护保养不正常,下井前又忽视对仪器进行检查,就背着仪器进入灾区,正当要佩用呼吸器作业时,仪器出现故障导致两人中毒身亡。
四是怯战心理。这一心理出现有两种状态,一种表现在新队员身上,主要是由于身体、技术素质差、处理事故少,作战前及作战中都易产生怯战心理,这就要求指挥员和老队员要身先士卒、言传身教、以老带新。另一种则表现在一部分老队员身上,主要是厌战情绪,如有的矿区安全状况比较好,救护队井下作战比较少,偶尔发生事故,处理过程中,也往往有人怯战、怕苦、不愿参战,或寻找各种借口不愿参战或进入灾区不到位,以致贻误战机,导致事故的发生。
以上四种心理,尽管是表现在少数队员身上,但对安全救护的危害是巨大的,要想克服和避免以上不安全心理状态的出现,应采取如下对策:
一是加强对救护队员的入队培训和复训。新队员入队必须经过三个月的正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老队员也必须每年不定期地进行复训,更新安全救护知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二是强化安全救护教育。开展矿山救护专业思想教育,大讲矿山救护工作艰苦性和安全救援的重要性,提高救护指战员的安全警惕性,搞好自主保安和互助保安,用自身安全来保证群体安全,克服惰性心理、麻痹心理,实现安全救护。开展救护案例教育。经常学习各种救护作战案例,借鉴他人的经验与教训,增长技术知识,警钟长鸣,杜绝自身伤亡。
三是严格依法治队。军事化矿山救护队就必须依法从严治队,对于那些不按《矿山救护规程》办事、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人和事,就必须及时给予批评教育和处罚,逐步形成“遵章守纪光荣、违章违纪可耻”的环境和氛围,不断提高广大指战员依规办事的自觉性。
四是运用各种多媒体进行学习。运用多媒体3D动画,使指战员耳闻目睹,深刻感受危险有害因素和灾区情景,通过视听,对这些因素、条件、环境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灾害发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和情况的恐惧心理。在播放过程中,可以适当讲解战斗行动的目的和作用,行动中的注意事项,危害产生在哪里等,既可以使指战员学到处理灾害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可以从心理上感到灾害并不那么可怕,可防可控,增强其自信心。
五是建立一个心理训练场地,进行全面素质培养。创造条件建立一个心理训练场地,设置各种目标障碍和训练辅助物的综合体,使受训者在实施某些救援侦查行动过程中,实际解决一些复杂的心理问题,使指战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六是强化贴近实战的高温浓烟环境演习训练。救护队员产生不安全的心理,关键是平时训练少、参加实战少,管理不严,救护队员要想提高心理素质,克服怯战、蛮干等不安全心理,就必须严格依法管理,认真落实《矿山救护规程》的有关规定,坚持最大限度地贴近实战的演习和训练,并且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训练质量,提高技术水平,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克服各种不安全心理,确保实现安全救援。
总之,救护队员在处理事故过程中,随时会受到二次冒顶、支架倒塌、片帮、矸石掉落、后退路线被堵、二次透水、瓦斯、煤尘二次爆炸等威胁,始终身处有毒有害气体、高温及浓烟的环境中,以此,必须做好日常的安全教育和实战状态下的体能、技能、心理训练,从而使每一名救护指战员变得更强大,更具有竞争力,确保实现安全救援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