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蓉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和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现实的数学教学中,许多学生上课不爱发言,教师只好采用灌输式教学,大讲特讲。如何通过优化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因此探索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要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要善于抓住课堂提问的契机;准确把握提问的难度和深度;设计的问题要精当,表述要准确;设问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差异;设问后要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中圖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4-011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4.074
一、数学课堂提问的契机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要善于思考,准确把握课堂提问的契机。在课前,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自学教材中产生的问题,再经过教师的整合梳理,成为课题提问的主要问题。上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力相对集中。如果教师教师通过巧妙地设问导入新课,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整堂课营造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学重点是课堂的核心,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教学重点有效设问,则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难点是学生达成目标的障碍,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学难点设问,则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利于学生突破教学重点,提高学习效率。对于在上课过程中学生的生成性的问题,我们则要根据教学目标或者放大,或者缩小,或者放弃。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疑问点、疑难点,我们要紧抓不放,通过质疑、追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当一节课即将结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继续提出存在的疑难,通过布置作业、个别辅导等形式及时查漏补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数学课堂提问的难度和深度
数学课堂的提问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教师设计的问题要适宜,不能过难,也不能过于简单。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随口就能答上,这样的问题就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就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如果老师设计的问题太难,超越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生活储备,就会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要难度和深度适宜。教师要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实际设计问题,或者归纳推理,或者演绎推理;或者顺向思维,或者逆向思维;或者难题浅问,或者易题深问,通过多角度、多层次设问,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展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课前必须认真阅读教材和分析学情,正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有效设问,才能真正发挥课堂提问的重要作用。
三、数学课堂提问的精当和准确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问题是接生婆,它能促进新思维的诞生。”因此,要让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就应认真研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内容,准确分析学生的数学水平和生活储备,这样才能设计出精当准确的问题。教师设计的问题要精当,表述要准确,做到问题设计精益求精,语言表述严丝合缝。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少而精,能够体现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做到以一当十。教师设计的问题还要有序列性,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这样学生合作探究才有价值,才能使学生有“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感觉。如果我们设计的问题简单而又繁多,教室里经常出现老师一张口提问学生就能回答上的现象,这说明这些问题设计不够合理,不够科学。学生对这样的问题进行合作讨论,只是在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教师设计问题一定要精炼恰当,表述准确无误,才能启迪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四、数学课堂提问要关注学生差异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数学水平的差异,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好中差等不同的等级。教师的设问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学生差异。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合理的预设回答对象。教师可以教学目标的要求设计一些难易适中的问题,让全体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到对教材内容的基本掌握。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设计问题,对学困生设计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通过认真思考都能回答正确,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得到其他同学的尊重。对中等学生可以设计一些稍微有难度的问题,以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优等生可以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以便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对于数学特长生,则尽可能提高难度,以便让他们挑战极限,勇于创新。这样课堂设问因人而设,回答问题因人而异,就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数学课堂提问要有思考的余地
数学新课程标准关于评价的要求之一就是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的设问也应该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关注学生回答的正确。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要让学生或者独立思考,或者合作探究,而不是急于公布正确答案。只有学生自己思考出来的问题,才是真正的收获,哪怕在教师看来极其简单的问题,也要学生自己说出思维的过程。当然,学生思考的时间也不是越长越好,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太长,说明学生的思维可能遇到障碍,这时教师就要及时点拨,保证学生思维的正常运转。
总之,一堂好的数学课就是学生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中的有效设问,往往决定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高明的教师往往善于根据课标、教材和学情设计问题,指导学生解决问题。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不但要擅长讲课,还要善于设问,巧妙提问,通过问题的设计和抛出的次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个性品质。对待课堂提问,教师心中要有课表,有教材,有学生,有策略,在预设和动态的生成中,不断优化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促使学生与文本交流,与学生对话,多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不断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谷爱东.论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艺术[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11):117.
[2] 蒋志荣.课堂提问的技巧与方法[J]. 成功(教育),2008(8):48-49.
[责任编辑 齐真]
学周刊·上旬刊2017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