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芙蓉区政府通过精密统筹,精细管理,全方位提高了芙蓉区经济工作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效能,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发现,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是推进工作的基本前提;实现部门数据共享,以区县级政府实施主体,实现“大经济”工作格局是大势所趋;充分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实施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是搞好经济工作的必然要求;转变政府经济职能,再造经济工作流程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公共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精细化管理
芙蓉区是湖南省会长沙市的中心城区,也是彰显中部经济发展成就的标志性城区,历来是湖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湖南省有“芙蓉国”的雅称而得名。芙蓉区区域面积4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4万。芙蓉区经济实力雄厚,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分别突破千亿和百亿大关,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位列全省各城区之首,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全省率先、中部领先地位。
芙蓉区是长沙市面积最小的区,仅占长沙市总面积的1.96%,占城区面积的3.5%,但经济总量却占城区经济总量的21.2%,区域范围内集中了6000余企业和5万多户个体户,数量多、产业结构复杂、经济体量大,且集中分布中心区的商务楼宇之中,这一特点给区域经济的精细化管理带来挑战,为全面掌握区域经济的“家底”,以准确的视角、理念、方法来谋划区域经济发展,使城区经济在有限的发展空间中开创新局面,芙蓉区政府对全区范围内所有的企业单位、规模个体户进行了一次“地毯式”的清查摸底。清查摸底工作基本摸清了全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同时在工作中探索了一条整合基层经济职能部门资源、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共同服务经济发展的新机制、新路子。
一、具体做法
1.强化领导,建立高规格的工作机制。芙蓉区成立了工商企业、规模个体户清查摸底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统计、工商、税务等所有的经济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下设5个工作组,将全区14个街道、园区分为5个片区,区级领导带队联点进行督促指导,形成了“分组落实、分街组织、分片摸底”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区统计局,负责日常工作。高规格的工作机制确保了工作迅速高效开展。
2.整合资源,实行“大协作”的部门联动。此项工作涉及到各经济职能部门、税务部门、街道办事处,必须依靠各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在征询各部门意见和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区统计局科学合理设计了调查表格,确保调查结果能准确对接到区委、区政府和各个经济职能部门的现实需求。工商、国地税、统计、质监、金融办、楼宇办等部门按照“一盘棋”的思路,互相配合、协作,实行业务系统资源信息共享,以统计基本单位名录库、国地税纳税单位名册为基础,将清查摸底的调查结果与部门信息相互印证、完善和比对,提升工作质量。
3.系统重建,推行“精细化”管理。本次清查摸底工作是区政府一次创新性工作,也是一次建立标准的过程。芙蓉区尊重经济工作的专业性,通盘考虑工作方案,结合清查摸底工作目的,对方案设计、流程掌控、业务资料准备和培训、宣传方案、质量审核和验收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设计,谋定而后动。方案确定后,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动态跟踪反馈信息,及时修正工作方法,下發补充工作要求,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追踪,破解工作瓶颈,进行业务工作上的纠偏,确保工作进度。狠抓质量控制管理,制定一系列的质量抽查、集中会审和工作验收方法,建立调查数据验证和追溯机制,确保工作质量。为保证数据的全面准确性,清查工作借助了质监和工商的业务网站,制定了许多比对的流程和程序。从技术手段上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绩效考核,实行量化的考核办法。芙蓉区将清查摸底工作纳入全年绩效考核,制定考核方法,将各项工作进行量化,细化工作要求,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奖惩机制,确保工作落实到位。由于业务工作要求的细化和验证追溯机制的建立,各项工作有据可循,绩效考核可以量化且可确保公平公正,也反过来提高工作要求和工作质量。
二、主要成果
从清查摸底情况看,通过这项工作,全方位提高了芙蓉区经济工作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效能。
1.全面摸清了经济家底,为推进芙蓉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地毯式的清查摸底,建立和完善了街道的税源、招商、楼宇、项目、产业资源的台账,较为系统、全面地摸清了全区各类经济单位情况,搞清了全区的家底。同时建立了统一完善的全区分街道经济系统数据库,从目前情况来看,数据库内容详细全面,各类汇总结果均能追溯验证,可对接到各个行业、各个企业,能准确对接区委区政府和部门需求,为经济工作安排和政策制订奠定了坚实基础。根据清查摸底结果,区政府召开了一系列经济工作会议铺排了相关工作:制定了年度国民经济计划目标、修订了《芙蓉区经济发展奖励办法》,召开了各街道和经济职能部门的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经济工作发展思路、具体目标和任务。
2.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当前芙蓉区经济正站在转型升级、率先发展的新起点。通过清查摸底工作,全面掌握了全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也发现了发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对芙蓉区情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对中心城区的发展规律有了更加准确的把握。通过对这次现代服务业、金融业、楼宇经济及其产生的税收、中央商务区发展情况等各方面的情况分析,更进一步明确了芙蓉区发展思路:作为中心城区,必须紧贴时代脉搏,把握发展大势,致力于集约发展、率先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创新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和都市工业,在有限的发展空间中开创新局面。创新推动中心城区的挖潜提质,发展优质产业,引进优质企业、整合优质资源、优先产业引导,从而全面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力争做到优质产业充分发展,产出高效,把芙蓉区建设为金融中心洼地、商务中心高地、消费中心福地。只有这样才能在转型提质中把握先机,在区域竞争中争取主动,在配套改革中找准位置。
3.创新工作机制,为破解经济信息难以共享利用找到一个突破口。长期以来,由于体制的原因,各个部门更多地是站在部门利益的基础上来谋划工作,各个街道也经常是站在街道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而很少能真正从全局的角度来谋划工作;从业务来看,统计、工商、税务、质监各有一套相对独立的信息系统建设,独立的系统致使一些业务工作密切相关的政府部门间各自为战,而这些信息又没有实行共享,形成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如某些经济单位搬迁很久,工商办理了注销,税务却浑然不觉。清查工作强化了街道、区级经济职能部门、税务部门的配合,以网格化管理的街道一级为实施主体,把税务信息、楼宇、招商、项目信息对接融入经济工作中,建立了多方的联动机制,整合了信息资源和业务资源,业务进行了对接,打破了部门分散管理的隔阂,有效破解經济工作信息不对称难题。
4.在清查中强化服务,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了一个载体。芙蓉区将清查摸底工作结合到全区特色工作——企业服务“直通车”工程中,在清查摸底的走访过程中,收集整理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接企业的服务需求,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营造优良环境。并将根据搜集整理的问题和掌握的情况,对驻区单位、楼宇、市场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如解决部分楼宇停车难、电梯慢的问题,商务楼宇的白领午餐问题,企业扩大经营的办公场地协调问题,部分闲置楼宇的对接问题,部分市场的提质改造升级问题等,做到“一事一策”,对症下药,为企业排忧解难,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5.充分挖掘经济增量,为芙蓉经济增强了发展后劲。清查出国、地税务登记均无的企业600余家,反馈税务部门新增了税源,新增接近或达到统计“三上”企业标准单位300余家,另外对接近“三上”标准的单位建立了纳入储备数据库,密切联系跟踪。全面了解了楼宇闲置、租赁情况,对盘活闲置楼宇资源,引导和扶植低端楼宇提质改造,盘活存量、引进增量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三、基本经验和启示
通过清查摸底工作,芙蓉区对区情有了更加全面、准确的认识,又对中心城区的发展规律有了更加准确的把握,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获得了许多重要启示。
启示之一:契合各方面的需求,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是推进工作的基本前提。经济工作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区委区政府和经济职能部门、街道均需要完整的经济信息来实现对制订决策、业务运作、流程管理以及企业服务等方面的全面掌控。从区委区政府层面来看,对掌握行政区域内各类经济单位整体发展情况、税收情况、行政管理情况、企业经营情况、经济工作思路、引导经济发展、经济政策的制订上有信息需求。从区直经济职能部门来看,对职能范围内的管辖单位有行政管理需求,同时对承担对应职能区域经济发展信息有搜集需求(如楼宇办、金融证券办对相应产业发展情况有信息需求)。从税务管理部门来看,对纳税单位的税收征管有现实需求,共享其他部门数据、结合街道协税护税工作,对加强税收征管、扩大税源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街道办事处来看,作为直接面对经济体的驻地机构,对辖区内经济单位情况、发展情况、部门备案管理情况有直接需求。而此次工作正好契合了各部门和街道的需求和利益,实现了各方工作要求的统一性,所以就能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调动了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了工作有序开展。
启示之二:实现部门数据共享,以区县级政府实施主体,实现“大经济”工作格局是大势所趋。近年来的政务信息化建设,已使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基本实现了内部高效管理。然而,相对独立的信息系统建设,致使一些业务工作密切相关的政府部门间各自为战,丰富的信息资源难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形成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现有工商、税务、质监彼此孤立的信息系统,无法实现对业务运作和流程管理的全面掌控。迫切需要抓住已成熟的信息需求契机,推动跨部门基础信息共享,实现大经济工作格局,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和必然选择。
推动关联部门的信息互联,既要基于现有管理体制,又要推动管理体制改革。随着信息交换特别是应用性数据交换工作的深入展开,要逐渐打破信息资源的部门垄断思维,变管理为服务,提高对基础信息共享的认识,并由此带动管理体制的创新,发挥信息资源在加强监管和服务社会中的作用。
一方面区县政府作为基层政府,直接面对基层经济单位。街道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可真正意义上实现条块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区级政府协调能力和执行能力强,工作要求也更加具体化、可操作化,能够整合标准和资源,确保工作执行到位。要整合各级各部门的资源开展工作,下好经济工作部门街道联动这盘棋,运行机制保障是基础。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下,领导小组协调各部门工作,各个工作组进行指导和督查,部门人员进行业务指导。通过运行机制,部门和街道得到了有机配合,保证力量配备到位,耐心细致配合,形成合力,才能高标准完成工作,确保工作质量。
启示之三:充分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实施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是搞好经济工作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在发展经济方面对精细化管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必然要求政府对经济发展微观层面中所有经济体的各类信息进行全面掌握,准确详实的数据和情况是实施经济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条件。要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就必须对接企业需求,进行产业引导,服务经济发展大局。
经济发展是动态的,企业也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在当今的网络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是打破工作瓶颈,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建立一个基础经济单位实时动态数据库,是实现跨部门街道数据信息共享和实时更新的基础,政府部门也可以基于该数据库再进行开发和拓展各项应用,从而对接到具体业务工作,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基础。目前的清查摸底结果具有时点性,要实时掌握区域内经济单位的情况,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并建立健全相关技术手段进行实现。建立经济信息平台,并同时设置对应的行政长效机制和机构,保持常态化的运转,是经济工作的必然要求。
启示之四:转变政府经济职能,再造经济工作流程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实现信息共享和部门联动,实施大经济工作格局,把条线工作有机结合既是提高政府效能的有效手段,也是经济发展对政府经济工作提出现实要求。随着经济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政府的经济职能管理功能必须进行流程再造。如同淘宝网等网络购物改变消费购物方式一样,信息技术也将促进政府经济工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监管和服务水平。通过对微观信息的详实掌握,政府将更多的做好监管者、服务者的角色。一是政府监管职能将进一步强化。政府可实现全面掌握信息,实现动态监管,随着发展可以建立信用系统来建立档案,实现精细化奖惩,如食品安全、违约成本、责任追溯,通过这些手段优化经济微观生态环境。税收征管效率得到最大化,可用财力提升,为领导决策提供即时有效准确的信息。二是服务职能将大大提升。可实现即时对接,实现网上办事,同时建立互动机制,企业提供服务需求和困难反馈,经济职能服务对接企业排忧解难,实现良性互动。三是服务功能将大大拓展。随着网络化时代全面到来,移动终端以及4G网络广泛运用,云存储、照相、GPS地理信息均为系统拓展提供无限可能性,如经济微观主体和电子地图结合形成的数字化经济地图,甚至可实现GPS定位,从而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分析及企业信息对接;智能移动终端的及时性可解决信息采集成本降低、时效性提高、信息准确核对核实功能;3G网络和云端存储功能可实现信息及时交换。
作者简介:
杨亮:1980年9月生,男,湖南长沙人,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2010级MPA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