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以下简称“央视纪录”)自成立以来,积极探索与国际传媒机构的各类合作模式,实施了一系列国际合拍项目,以扩大频道品牌的国际知名度与国际影响力。但是这些通过国际合拍实现播出的纪录片作品,其在国际受众中的反馈,我们一直缺少精确的统计与深度的挖掘与分析。而对于国际受众的研究与把握,恰恰是进一步开展有效传播的重要前提。同时,在媒介融合、媒介转型这一全球性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受众群体对电视节目的收看与评价,越来越受到电视投资方、生产方及发行方的重视,成为其衡量节目播出情况的重要参考内容。本文选择央视纪录与英国广播公司(以下简称“BBC”)的首个国际合拍项目《生命的奇迹》(Wonders of Life)为例进行研究,详細呈现该片在IMDb及YouTube等国际主流视频播出网站上收获了怎样的评价,试图搭建起国际受众的评价框架,为以央视纪录为代表的中国电视机构进一步进行国际传播探索提供有力的参考框架。
一、国际合作模式选择
国际联合制片正在成为传媒机构实现跨国传播所采用的重要模式。广义上的国际联合制片,包括参与各方在投资、创作、发行等产业链任一环节的国际合作,严格意义上的国际联合制片,则指参与各方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整体合作。在央视纪录与国外机构展开的诸多国际联合制片模式中,央视纪录在《生命的奇迹》这一国际项目中采取的合作模式为——央视纪录参与项目投资与市场营销,BBC旗下的科学团队负责节目的制作,BBC环球公司负责节目的全球发行,央视纪录拥有节目在中国地区的版权及全球销售分成。①
在完成片的内容呈现上,这部自然类题材的纪录片拥有全球流通的特质,其以先进的摄影技术作为支撑,聚焦自然生命的宏观呈现与细节挖掘,探索自然法则对宇宙中生物体的复杂性及独一性的造就。该片以布莱恩·考克斯(Brain Cox)教授作为线索人物,由他带领观众进行不同自然领域的探索,五集分别为《生命的定义》(What Is Life)、《扩展的宇宙》(Expanding Universe)、《无尽形态美》(Endless Forms Most Beautiful)、《体型很重要》(Size Matters)、《地球家园》(Home)。这些分集的选题包括了世界上火山活动最频繁的东南亚地区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美国繁复的自然历史中动物们独特的繁衍进化历程、从物理化学定律出发探寻地球上生命的诞生、生物体规模尺寸对其自然生命的影响等等。镜头所及之处是瑰丽的自然世界,而更深层次的内容则是对与生命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的探问与解答。
对于该片的国际受众调查,研究者首先在包括Facebook、twitter、BBC官方网站、YouTube、IMDb等国外主流媒体播出平台及社交媒体平台上输入作品的英文名称进行检索,对该片在上述平台的传播范围以及热度做出大致了解,而后对比网络受众参与类型与评论的丰富性等情况,最终选定对IMDb与YouTube两个网站的英语用户的全部评价作为研究对象。IMDb全称为“Internet Movie Database”(互联网电影资料库),隶属于亚马逊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受欢迎也是最具评分权威性的有关电影、电视、明星资源的在线数据库,该平台以量化的打分形式作为受众评价的主要呈现方式。YouTube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视频网站,以文字点评作为受众评价的主要呈现方式。
二、受众评分情况分析
截止到2015年6月10日,IMDb上总计有635名用户对《生命的奇迹》进行了评分。这一用户规模并不大,但在网站1至10的评分准则下,该作品取得了8.6的最终分数,得分较高。在这些评分中,绝大多数评分集中在7分及以上等级,其中10分的得分占了最高比例,达到了37.5%(238人);其次是9分与8分,分别达到了25.4%(161人)与23.8%(151人);另有7.7%(49人)将目标分数给为7分。除此之外,6分及以下的得分分布中,认为作品非常不好仅给到1分的占总体评分用户的1.9%(12人),能够给到6分的占2.5%(16人),而2至5分的比例则均为0.5%及以下。
根据IMDb提供的用户信息数据,参与打分的受众呈现出如下人口特征:
所有参与评分投票的人中,男性受众占绝大多数,收集的评分中有498个为男性投出,而来自女性受众的评分则只有62次。但性别差异并未对该作品获得的评价(具体体现在作品平均得分上)产生显著影响,上述受众中,男性受众的评分最终均值为8.6,而女性的则为8.8。
除受众性别分布差异较明显外,该作品在IMDb受众群体的年龄段及所在地域上也各有不同,IMDb数据显示,参与评分的受众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仅有2名,作品受众主要集中在18-44岁的青年群体中,其中处于30-44岁的用户为251人,18-29岁的为221人,均以男性为主;45岁及以上的受众占56人,其中男性48名。
在已收录的用户信息数据中,有70人来自美国本土,490人为其他国家及地区受众。IMDb平台上,该片在美国地区的得分为8.2,在非美国地区的评分则更高一些,为8.7。
需要补充的是,在参与评分的635名受众中,只有1名来自委内瑞拉的男性受众Pantiz(网站用户名),他发布的文字评论从观影者角度,简要回顾了他关于作品拍摄切入点和表现手法的看法,在列举了观看过程中给其留下印象最深刻的细节后,对于整部作品进行了评价,在他看来,“每一集制作都很精良,充满了令人惊喜的配图与配乐,作品拍摄的功底十分扎实并且拥有完美的叙事方式,能让你每一刻都沉浸其中。不得不说,我非常喜欢看这个节目以至于期待一直不要让它结束,希望每位观众都能去尝试着观看它,你一定不会失望的。”②
从IMDb提供的受众赋分的维度,可以看出受众对作品是否达到了优秀标准进行的衡量,对于每个人打分时具体的评判依据、对作品做出的解码、产生的共鸣或不满之处,则无法从分值中获得评判,因此,研究者进一步以 YouTube网站的文字评论为依据,进行了定性研究。
三、受众解读情况分析
在YouTube平台上,由网络用户上传的《生命的奇迹》(以“Wonders of Life”为名进行检索)相关视频片源共有12个,总体播放次数达到588,977次,英语评论的总数为1221条,其中有效评论1179条。单集播放次数最多的为第一集,最少的为第四集,每集的评论数量和播放量基本吻合,也是第一集最多。针对作品本身内容做出正面或中立评价的评论在数量上占显著优势,超过65%。“有趣的”“最喜欢的”“杰出的”“令人惊叹的”等一系列形容词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评论用词。
在正面评价中,相较于拍摄题材、拍摄手法、摄制地、出品团队等方面的讨论,网友更倾向于将目光集中在纪录片中的出镜主持人身上,针对主持人的评论达到101条。网友指出正是由于布莱恩·考克斯的参与,自己被吸引收看了这部纪录片作品。90%的用戶在观看后对他的评价是“博学的”“专业的”“非常有魅力”,并且在外表上“很帅气”。即使是接触该片前对布莱恩·考克斯完全不了解的用户,也在观看过程中产生了粉丝心态,来关注这位“明星科学家”,他们认为选择这样一位主持人符合心目中对于科学家的定位,不仅观看了该系列的作品,还会因为对主持人的好感去搜索他的周边信息及对该主持人的其他作品做深入了解。由于布莱恩·考克斯的出镜,观众认为这种寓教于乐的讲述自然的方式,比起课堂教学来更加引人入胜,在观看过程中有视听和思想上的多重享受。
对作品本身持讨论、质疑等态度的评论在所有的评论中所占比例十分低,评论的主题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宗教信仰与科学理性的对立,有受众在评论中提出“在一部宣扬科学法则的作品中提及《圣经》和上帝是不合时宜的”,该观点的发布引发了其后广大受众关于无神论及宗教信仰关于生命问题的广泛讨论;二是对该片中涉及的一些专业领域的知识提出质疑。
前一个主题主要体现了自然科学法则与宗教信仰之间的矛盾。针对这一话题进行讨论的受众表达了对该片中生物进化理论的质疑,认为“将不同物种的起源归为同一个是一个十分可笑的观点”“对于这种解释不能接受”,而这一主题的讨论继而引发了无神论与有神论的争执、关于《圣经》故事的不同解读、宗教与科学的对立等一系列评论。在这些评论中既有受众做出引经据典的质疑,也有受众在观点不和时直接进行谩骂攻击。
后一个主题主要体现了自然类题材的专业层次定位与对该专业领域的知识储备处于不同层次的受众之间的矛盾。对该领域具有较高水平的知识储备的受众,会对片中呈现的不专业之处提出批评,而具有较低水平的知识储备的受众,又会对片中呈现的专业知识表示不解。例如对于其中一集《扩张的宇宙》,有受众对片中涉及的宇宙扩张理论表示不解,提出了自己在物理学方面的诸多疑惑。而对于具备了较高专业素养、对影片所涉及内容有较深了解的观众来说,他们更倾向于在观看的同时从专业角度切入,提出质疑,甚至对作品中涉及到的一些错误随时进行指正。网友Doug Hoskovec就在对第四集《体型很重要》的评论中,两次指出这一集中的“常识性错误”,譬如针对出现在该集6分09秒处的解说,他指出大白鲨并不是最大的海洋捕食者,比它要大许多倍的虎鲸和抹香鲸都是海洋食肉动物,而虎鲸甚至可以杀死并吃掉大白鲨。上述两类不同的网友之间还会在评论发布平台上就影片提出的专业知识进行探讨甚至辩论。
在上述两类主题之外,还有一部分受众(评论数量为9条)认为自己在YouTube平台观看到的《生命的奇迹》画质非常差,就版权以及清晰度的问题与视频的上传者进行探讨,但这部分评论所占比例非常小。他们认为该片“不如同类型的其他作品”,表示“需要更高清版本”。事实上,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BBC对于该片英文版的版权使用及保护十分严格。中文版的《生命的奇迹》可以在国内的央视网及其他主要视频网站上轻松搜到完整片源,而且YouTube的iCNTV官方频道也将中文版的完整版本向全球用户免费开放。但该片的英文版本则不然,BBC在YouTube的官方频道中只推送了与正片相关的预告片以及每集内容的精彩花絮,并未在该平台上进行付费或免费的完整版内容的投放,英文用户能够通过YouTube搜索观看到的完整英文版作品则均是由个人用户上传分享的,因受版权使用限制,这些个人用户上传的视频在片源数量、清晰度等方面都差强人意。同样,受众在英语评论中流露出的版权意识也较为明显,他们在对上传者分享资源的行为表示感谢的同时,也对其合法性表示担忧,有网友在评论中将YouTube上该作品完整版本的出现比作“蜻蜓点水”,认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再找不到了”。非英国地区网友在评论中则十分好奇对于高清晰度的完整片,“除BBC电视台外在哪里能够观看?”,同时他们在对待版权问题上也表示“能否购买完整版?”以及“如何购买”。
结语
通过对互联网用户群体的评价数据做出直接收集与系统分析,可以发现,中外合拍项目的成果《生命的奇迹》,在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和世界最大视频网站YouTube上,尽管传播规模有限,受众构成较窄,但不管从定性还是定量评价的角度,已有评论中正面评价均占显著优势。以明星科学家作为出镜主持人引领科学探索步伐的叙述形式,增加了国际受众观看纪录片时的代入感。而自然类题材中遵循自然科学法则的叙述逻辑,则引发了认同宗教信仰的受众与认同科学理性的受众在生命问题上激烈的争执,其中有神论者对该自然题材纪录片的叙述逻辑提出明确质疑。而纪录片本身作为文化产品中受众面较窄的一类产品,其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定位情况,也与现有受众在特定领域的知识构成情况具有一定错位,具有专业知识储备的受众会认为影片科学性不足,而专业知识储备较少的受众则会认为影片涉及的科学知识过于高深。这启发纪录片国际合拍项目的开发者,尽管是普适性较强的自然题材,其国际解码情况仍然受到文化背景、知识背景的影响,而如何在纪录片中对生命问题做出科学层面的更为有力的论证,以及如何平衡自然题材专业定位与受众定位之间的关系,则是未来类似题材创作中需进一步完善的事宜。而就该片在网络接收环节有限的传播规模以及个人用户上传片源中差强人意的视听呈现质量而言,在保护版权的基础上,对于国际版本的发行权的争取以及对于国际版本在互联网平台传播力度的提高,是中国电视出品机构未来通过中外合作模式进一步提升品牌能见度、话语能见度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领域。
(本文系北京交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会科学专项基金项目“非华语区播出的中国纪录片的受众解码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JBWY002)
「注释」
①田源:《从国际合作看央视纪录频道的品牌构建》,《现代传播》2012年第9期。
②以上所有数据由本文作者根据IMDb官方网站显示的信息整理。IMDb官方声明称,该网站会使用尽可能多的资源及渠道对注册用户提供的信息进行核查,来最大限度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核查渠道包括但不限于对用户在网站进行注册、搜索、完成调查问卷、投票等活动时提供的个人信息的核查,同时也会对用户接入网站时的IP地址进行收集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