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列宁关于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的思想

2017-05-08 07:54丁新改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列宁习近平

丁新改

摘要:重温列宁在领导俄国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关于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的重要思想,对于当前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列宁深刻认识到,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是夺取无产阶级政权、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他强调:维护党中央权威势必要维护领袖的权威;维护党中央权威,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决策;维护党中央权威,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关键词:列宁;习近平;党中央权威

中圖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81(2017)01-0044-06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是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取得成功的关键,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目的。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全会强调,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着力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努力在全党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1]。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实践,“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2]11,当前重温列宁关于维护党中央权威的重要思想是基于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现实需要,是进一步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所在,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必然要求。

一、维护党中央权威是夺取无产阶级政权、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

关于权威的内涵,恩格斯在1872年《论权威》一文中有过精辟的阐述:“这里所说的权威,是指把别人的意志强加于我们;另一方面,权威又是以服从为前提的。”[3]274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权威具有强制性;第二,权威必须以服从为前提。但是,“我们看到,一方面是一定的权威,不管它是怎样形成的,另一方面是一定的服从,这两者都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3]276。因为,无产阶级政党无论是夺取无产阶级政权取得革命的胜利还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都必须要维护党中央的权威。马克思恩格斯严肃告诫全党,没有坚决地维护党中央的权威,我们就会一事无成,无论是1848年的欧洲革命还是巴黎公社失败的经验教训,都在阐明这个真理——“要有一个能处理一切所管辖问题的起支配作用的意志,不论体现这个意志的是一个代表,还是一个受托执行有关的大多数人的决议的委员会,都是一样。不论在哪一种场合,都要碰到一个显而易见的权威”[3]276。这里的“显而易见的权威”,就是指党中央权威,无论是夺取无产阶级革命政权还是巩固无产阶级政权,一旦脱离党的领导,脱离了党中央的权威,都会失败。

列宁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导师,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思想。早在1906年《卡·考茨基的小册子〈俄国革命的动力和前途〉的俄译本序言》中列宁就强调:“工人阶级为了在全世界进行艰巨而顽强的斗争以取得彻底解放,是需要权威的。”[4]也就是说无产阶级要想取得夺取政权的胜利,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党中央权威来领导无产阶级革命。此外,革命成功后,无产阶级政党由领导人民夺取政权的党转变为巩固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的党,此时更加需要维护党中央权威。列宁告诫全党,谁要是因为俄共(布)取得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就否定权威,削弱党的领导,谁就是无政府主义的支持者、国内外资产阶级的帮凶,因为巩固政权丝毫不比夺取政权容易,反而难得多,任何对党中央权威的削弱都是对反动势力的帮助。[5]1920年7月,列宁在《加入共产国际条件》的第13条又着重阐述这一原则,强调“加入共产国际的党,应该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在目前激烈的国内战争时代,共产党只有按照高度集中的方式组织起来,在党内实行近似军事纪律那样的铁的纪律,党的中央机关成为拥有广泛的权力、得到党员普遍信任的权威性机构”[6]254。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是领导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实行民主,这个目的完成之后,可以进一步夺取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发展经济,为实现共产主义奠定物质基础。[7]夺取政权,需要维护党中央的权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毋容置疑,也必须维护党中央的权威。早在1867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8]208随后,1872年恩格斯在《论权威》一文中,也指出:“想消灭大工业中的权威,就等于想消灭工业本身,即想消灭蒸汽纺纱机而恢复手纺车。”[3]276列宁充分吸收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思想,在深入调查研究俄国具体国情的情况下,将马克思的“指挥思想”和恩格斯的“权威思想”与俄国的国情相结合,提出俄共(布)工作重心的转移——由领导人民夺取政权的党转化为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党,必须要维护党中央权威。

二、维护党中央权威势必要维护领袖的权威

既然党中央权威如此重要,是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保证,是党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是确保党思想一致、行动一致的关键,那究竟该怎样维护党中央权威呢?恩格斯指出:“能最清楚地说明需要权威,而且是需要专断的权威的,要算是在汪洋大海上航行的船了。那里,在危急关头,大家的生命能否得救,就要看所有的人能否立即绝对服从一个人的意志。”[3]276这里的“绝对服从一个人的意志”就是指领袖的权威。试想,在处于极端危险、动乱的情况下,如果缺少主心骨,每个人都自顾逃命,东逃西窜,乱作一团,必然只有死路一条。此时,必须有一个领袖人物充当核心人物,维持好秩序,确保思想一致、行动一致,才能解决问题。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文中对此也有过精辟的论述:“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2]502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这就是所谓的“时势造英雄”。

无论是在领导社会民主工党夺取政权的过程中,还是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列宁都高度重视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并提出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就是维护党的领袖权威,两者是统一的。如他在总结俄国和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过程中,告诫全党要正确处理群众、阶级、政党、领袖四者的关系,“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在通常情况下,在多数场合,至少在现代的文明国家内,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經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8]151,也就是说,维护党中央权威与维护领袖的权威是一致的。然而,“造就一批有经验、有极高威望的党的领袖是一件长期的艰难的事情。但是做不到这一点,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的‘意志统一就只能是一句空话。”[9]这里主要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具有威望的领袖的困难性;其二,任何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一旦失去领袖的权威,党中央的权威也必然会荡然无存。因而,怎样确保无产阶级的“意志统一”不流于形式呢?关键就是“使成百成千人的意志服从于一个人的意志”[10]。

值得注意的是,列宁在这里强调维护领袖权威,并不是一味片面的夸大领袖的作用,对领袖盲目崇拜,否定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鼓吹所谓的“英雄造时势”。“英雄造时势”论,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列宁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始终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为“群众应当有权为自己选举负责的领导者。群众应当有权撤换他们。群众应当有权了解和检查他们活动的每一个细节。群众应当有权推举任何工人群众承担执行的职能”[11]。此外,列宁虽然始终强调要坚决维护领袖的权威,但反对个人专权,尤其反对将党内权力过度地集中在一个人或某几个人身上,认为这样容易造成决策的失误、权力的滥用,其结果必然要危害党、危害国家。尤其是在列宁晚年,更加注重这个问题。在被称为列宁遗嘱之一的《给代表大会的一封信》中,列宁建议代表大会试图通过增加中央委员会的人数来防止过度的集权,以便对党的领导人的权力进行制约。

三、维护党中央权威,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决策

党中央的决策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是检验党中央权威是否得到有效维护的试金石。党中央权威若得到有效维护,则党中央的决策势必会得到有效贯彻和执行;相反,如果党中央权威削弱,则党中央决策的实施和落实必然流于形式,如口头支票。列宁始终高度重视党中央决策的贯彻和执行,告诫全党只要是党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通过表决决定的决策,无论是谁,必须严格执行,否则就是无视党纪法规,藐视中央权威。[12]而“十月的那件事”却是对党中央权威的公然挑战:十月革命前,列宁审时度势,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社会主义有可能在一个国家或数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他认为无产阶级现在已经不具备通过和平方式取得政权的条件,必须通过暴力方式。经过列宁的不懈努力,在1917年10月20日,中央委员会最终以10比2的方式通过了他的提议,决定通过暴力方式夺取政权。而季诺维也夫和加米诺夫,不仅不严格执行党中央的决议,而且在具有半孟什维克性质的报纸《新生活报》上,公开发表反对武装起义的决定,这实质上是直接向敌人泄露了党中央的决议,将党置于极端危险的境地。列宁得知此事后,非常气愤,认为这是对党中央权威的公然藐视,必须将季诺维也夫和加米诺夫开除党籍,以儆效尤。针对此事,1917年11月2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紧急会议,会议严厉批评季诺维也夫和加米诺夫拒绝严格执行党中央决议以及公开发表反对党中央决策言论的行为,并责令二人不准再公开发表任何违背党中央决策的文章,同时,会议同意并批准了加米诺夫的辞职。

四、维护党中央权威,离不开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权威的表现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具体国情的变化,权威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侧重点不同。在无产阶级革命时期,面对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与压榨以及党内外各种错误思潮的攻击,必须要有一个强制性权威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通过暴力夺取政权,此时的权威是以强制性和服从为基础。这里有一个鲜明的例子: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以列宁为首的多数派和以马尔托夫为首的少数派,围绕党章的第一条展开激烈的争论,表面上看是关于对党员是否必须加入一个党组织的问题产生分歧,实际上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无政府主义之间的斗争。列宁认为,如果每个人都有权利宣布自己是否成为党员,势必降低党员的身份,把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变成一个纪律松散、组织涣散的政党,其结果必然危害党中央的权威,而此时的俄国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有权威的政党来领导俄国进行无产阶级革命,这是原则性问题,绝不能退让。[13]

在无产阶级政党取得革命胜利建立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之后,党中央权威已经取得了合法性基础。但是,这种合法性基础并不是永久的,它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认可、信任为前提,如果党不能始终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甚至危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势必会降低党中央的权威,动摇其合法性基础。维护党中央权威,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而怎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呢?必然要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俄共(布)在取得国内外战争胜利之后,仍然强制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试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长期的战争已经使人民民不聊生,在战后仍然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疑是雪上加霜,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艰难困苦,严重损害了人民的利益,人民开始对俄共(布)发出不满,甚至高喊要“苏维埃政权”,不要“布尔什维克”,结果导致政治动乱,如轰动一时的“喀琅施塔得事件”,严重威胁着新生的政权。列宁根据当时的国情及时调整政策,在1921年俄共(布)十大上宣布,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标志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4]64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过程,列宁反复强调,新经济政策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政策,更是一项政治政策。它有利于提高生产力,改善人民的生活,巩固工农联盟,维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五、列宁关于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的现实启示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高度重视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他形象地把党中央的权威比作一个桃子的核心,他强调一个桃子拨开只有一个核心,而在中国,党中央就是那唯一的一个核心。遵义会议后,事实上确定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此基础上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以后社会主义的建设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保证。1978年12月,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无论是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还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都需要高度重视维护党中央权威。1989年9月4日,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政策稳定,中国大有希望》中告诫全党:“中央的话不听,国务院的话不听,这不行。特别是有困难的时候,没有中央、国务院这个权威,不可能解决问题。”[15]319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反复强调“中央要有权威”,维护党中央权威是解决中国当前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此基础上,中国取得了改革开放的重大胜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世纪末,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内各种矛盾复杂交织,再加上党内开始出现一些人意志不坚定、思想滑坡,经受不住金钱、美色、权力的诱惑,腐败问题日益突显。针对于此,1994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只有维护中央的权威,才能增強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保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才能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逐步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这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16]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进一步强调:“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维护中央的权威,是极端重要的。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大政方针和法律制度,以及重要工作部署等等,必须统一,各个地方、部门和单位绝不能各行其是。”[17]此外,在2009年中国共产党建立88周年的前夕,胡锦涛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实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相结合,既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意愿得到充分表达,又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维护中央权威,保证中央政令畅通,保证全党步调一致。”[18]新时期,面对更加复杂的世情、国情、党情,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号召:新时期维护党中央权威就是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体党员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确保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1]。

(一)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坚定信念

维护党中央权威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坚定信念。列宁向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把其贯穿于建党、管党、治党思想的始终。他在总结俄国革命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对思想政治建设的任何轻视和脱离,都意味着对党中央权威的削弱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加重,因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9。早在1901年《怎么办》一文中,列宁就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也就不可能有革命的运动。”[19]只有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全党,才能保证党的思想、政治、行动的一致,才能维护党中央权威。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始终强调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由此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随后,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顾我国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程,不难发现,凡是党中央权威受到挑战的时期,恰恰都是党的理想信念不坚定亦或是对思想政治建设的忽视时期,其结果必然给党给国家带来危害,严重的甚至会亡党亡国。新时期,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就是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武装党、武装群众,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阶段。

(二)坚持党的领导,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深化改革

列宁在领导俄共(布)建立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后,认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就是恢复和发展经济。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列宁强调新经济政策的实施需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有秩序地进行。[14]65他反复强调“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一种战略退却。在退却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如党内有一些党员、干部对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仍然不能理解,甚至大哭,造成人心恐慌动乱,扰乱了退却的秩序;此外,在这个战略退却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资本主义因素的某种复辟,要时刻提高警戒,一方面容许合法的资本家经营活动的存在,另一方面要防止不法资本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危害以及对党的干部的腐蚀;最后,新经济政策完全是一项新的经济政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由于没有经历过无产阶级政党进行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因此不可能给俄共(布)提供任何的经验借鉴。这一切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党中央权威的统一领导,否则稍有不慎,就会出乱子!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党的领导,始终把党的领导作为党的三大法宝之一。邓小平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捍卫者与继承者,继承发展了列宁这一思想。1988年9月12日,邓小平在《中央要有权威》这篇文章中严肃指出:“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没有这一条,就是乱哄哄,各行其是,怎么行呢?不能搞‘你有政策我有对策,不能搞违背中央政策的‘对策,这话讲了几年了。”[15]277历史证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改革中没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导致改革出了乱子,丧失了党的执政地位。

(三)党的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要率先垂范、清正廉洁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就是使党中央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能够真正得到有效贯彻实施,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而不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党中央的决策能否得到有效执行,关键取决于党的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的具体执行情况,否则它就是一纸空文。列宁历来高度重视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监督,告诫全党对于干部的选拔、任用,一定要坚持“七次量,一次裁”[6]414的准则,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宁肯数量少些,但要质量好些,以达到数量和质量的协调统一。对于违反党纪法规的党的干部的处罚要严于非共产党员,并选取一些典型案例,公开审判,严厉处罚,以儆效尤。

新时期,我们党的干部队伍整体是好的,但是仍有少部分党员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意志不坚定、思想滑坡,没能禁住各种诱惑,最终走上贪污腐败的道路。一小部分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对党中央的决策阳奉阴违、拉帮结派、无视党纪国法,如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等人,严重危害党的团结、损害党的形象;更有甚者在公开场合妄议中央决策、挑战中央权威、丑化国家领导人的形象……党的干部是连接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如果这个桥梁受到了腐蚀而不赶紧救治,势必会腐蚀整个肌体,危害党危害国家。我们一定要吸取历史经验教训:苏联在拥有20万党员的时候,取得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拥有200万党员的时候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功,击败了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而在拥有2000万党员时却亡党亡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党的干部队伍出了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强调把党的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的选拔、任用、监督放在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要更加注重党的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其中在全会报告中共提到“高级干部”10次,会上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总共提到“高级干部”23次,这充分证明新时期党对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和保持党的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清正廉洁政治本色的迫切要求。

如上所述,列宁有关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的重要思想不仅是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而且是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学说的丰富和发展,同时是为我国当前提出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和借鉴。能否切实坚决维护好党中央权威,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党内政治生活的风清气正。新时期,无论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的召开还是《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颁布,都凸显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维护党中央权威的迫切需求和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2016-10-27)[2016-11-1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0/27/c_1119801528_3.htm.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列宁.列宁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225.

[5]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27.

[6]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64.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9]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44.

[10]列宁.列宁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46.

[11]列宁.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43.

[12]苏共决议汇编:第1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54.

[13]列宁.列宁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72.

[14]苏共决议汇编:第2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1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962.

[17]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9.

[18]新华社.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充分发挥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N].人民日报,2009-07-01(1).

[19]列宁.列宁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336.

责任编辑:孔九莉

猜你喜欢
列宁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斗鹅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列宁的后代
拉美有多少“列宁”?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标题党
纪念列宁
最后的岁月
列宁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