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茵林 章毅
关于新常态“广播+”发展的思考
□ 刘茵林 章毅
在广播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后,广播迎来了新时代——“广播+”。目前“广播+”已是广播事业的一种新常态。如何让广播始终保持舆论导向引领者的地位,使其始终深受民众欢迎并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广播人用心思考。本文结合广东广播电台的实践,谈谈关于新常态下“广播+”发展的一些体会。
广播新时代;“广播+”;理念更新
当互联网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我们发现,互联网与广播同样具有以下特点:传播领域空间广阔,实时发布效果明显,运营成本不高。在互联网技术未被充分应用时,不同地域、不同体制的国家和地区,一直对广播的传输能力、地域覆盖和影响力情有独钟。在广播与互联网融合后,广播迎来一个新时代——“广播+”,目前它已是广播事业的一种新常态。“广播+”运用了传统广播的资源和影响力,“+”上互联网对现在与未来的引领,让广播电台水到渠成地成为广播平台,赢得更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收益。
“广播+”是目前公认的合乎广播发展新常态的广播模式和发展方向,越来越多受众接受和欢迎“广播+”的制作和播出模式,甚至乐于参与其中,成为“广播+”行业中一员。格局在改变,如何让“广播”发展为“广播+”,使这一党和人民的喉舌始终是舆论导向的正确引领者,始终是深受民众欢迎的、坚实的大众传媒宣传阵地,需要我们广播人用心思考。
中国的网络电台起步之后,广播不断加入互联网元素,实现“广播+”,逐渐形成这样的局面:传播面越来越宽,播出形式逐渐归类。广播媒体在应用新科技后不断发展出新的形态。
无疑,互联网的传播和方式是无国界的,广播应用了互联网新技术,使传播覆盖得更远更广。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快速的社会节奏,人们对求知和核查、考证的信息量的需求不断加大,更希望在短时间内获得内容细致分类的有效信息,新一代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也随着新科技发展成果的变化而变化,他们强调个性,彰显特色。在诸因素推动下,网络广播应运而生,它与传统广播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广播制作者与受众都是单向、单一的,网络广播实现了双向选择,受众既可以收听,也可以成为制作者,将节目上传到网络电台播出,网络电台具备点播类、直播类两种选择。
点播类制作精良,尤其注重先声夺人,这与网络电台的模式有关,网络电台及其平台如超市货架般可向听众提供自选点播的多种节目。在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下,如果说收听传统广播的人群愿意花一分钟去分析这个节目的可听性,那网络电台的听众只花上10秒钟就会决定是否继续收听。网络广播的点播类节目,对快节奏文艺产品做出了贡献,创意一目了然,作品干货集中,体现了营运者站在受众角度去思考节目选题,从而确定节目主题的制作理念。
广东广播电台2017年推出的《学说三十六计》,清晰地阐述网络广播点播类节目的特点。约10分钟的节目,包含“三十六计中某一计的点睛讲解+一个当前身边发生的事件点评”,继而提出讨论点,供受众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参与,使之层次分明,观点清晰,一气呵成。这种完全干货的节目很适合于手机电台播出,这跟人们的收听习惯有关。传统广播是一种陪伴,收听人群的专注度较低,稍微走神将错过精彩,所以传统广播需要对节目内容进行稀释,使其适合听众相对慢的思维接受节奏。但手机收听是另一回事,它是一种较为专注的行为,收听者希望在短时间内收获有效信息,所以,干货式制作的点播类节目正合适,它在制作上给予传统的录播节目一个良好的改良启示。
网络电台的直播类节目加入了视觉的元素,我们的理解是“网络平台”的直播节目。它比电视制作成本低且更方便,比广播传播途径更立体,“平民化”的播出模式容易入门,但这样也容易坠入粗制滥造的陷阱。如果能够运用传统广播的资源和技术支持,配合网络的强大覆盖,将实现强强联合,打造叫好又叫座的广播节目。
广东广播电台在2017年中秋节前,推出线下活动与网络广播同时执行的节目“广东广播爱心月饼节”,它由各频率的专业主持人担任主角,运用广东广播电台的强大传播、覆盖以及公信力,主持人的影响力和自媒体力量,将节目宗旨明确、速效地传播出去,透明月饼销售利润的慈善用途,一下子就集结了固定居所听众、移动听众、手机听众,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这些,是真实的“广播+”新时代的一个侧面。
传统广播与网络广播形成了传播渠道与终端融合共处的共生势态,这是广播目前的生存状态。用传统媒体的资源和制作方式生产广播作品,仍然是当前的制作主流,这些坚实的基础不宜浪费,用好它才是传承和进步。随着融合链接的大趋势,以网络作为发布渠道,促成互补,可让传统广播如虎添翼。手机APP广播、H5、小程序广播都应该成为积极的拓展广播内容的发布渠道。
这是广播的理念更新,是值得广播人思考的发展方向。
“广播+”的概念,即是在传统广播的基础上添加多媒体带来的新元素实现“+值”,其中,运用好互联网强大的覆盖和渠道,在正确导向下将好内容、新创意的思想核心,推广传输到用户终端这个作用极其重要。
就节目形式而言,语言艺术类、音乐歌曲类、谈话类、直播类等内容将成为“广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我们可以以全国首个微信直播频道——广东广播网络电视台“快活频道 TYT”及其旗下节目《琳时有约》来做例子。用户在手机中下载“快活频道TYT”的APP,直接就可以在手机上看直播了。《琳时有约》是一档访谈、娱乐类节目,主持人与嘉宾在直播间里就既定的主题,按设计好的程序进行交流、互动乃至做游戏,整个过程,受众可以参与其中,微信直播的技术数据完全可以支撑受众的观看、收听和欣赏要求,低成本的投入让其微信直播频道容易起步。这个频率接下来的发展,完全可以结合传统广播的优势,包括现有的人员、技术、资源、背景等,用广播+的理念去策划、制作。《琳时有约》《学说三十六计》等,其收听、收视的情况均呈上升势头,这跟主持人林琳、刘学都是广东广播电台的资深主持人这个身份不无关系,他们在传统媒体中锻炼多时,积累了丰富的语言表述和出镜经验,更积累了粉丝人气,当下,他们趁着新媒体的强大覆盖和传播,用适应网络广播的模式,出现在受众面前并得以发挥也就是情理中事了。
在节目内涵方面,我们发现,知识百科全书与文化沉淀类内容是十分受欢迎的。这跟手机的收听习惯有关,他们多是利用等候的空隙来收听广播,可能刚好想起一个生活问题或者就是希望有一种文艺形式的陪伴而已,此时,一个启发人的典故,一段小说联播,一些生活小知识,还有那些可以即时问答的知识反馈节目,正是最佳选择。“薄荷阅读”“听道”这些手机广播的应运而生,就是很好的说明。
目前,深受欢迎的网络广播制作均比较严谨,这点与传统广播的特色相吻合。一直以来,传统广播是被提高到政治觉悟高度来要求的舆论导向,严谨的工作规程和播出要求,让主持人业务得到很大的提升。事实上,这几年来,当传统广播“+”上了网络广播这一渠道后,原本就十分坚实的业务基础,让很多主持人实现了跨界发展,综合素质和人气也在不断加强,在把握好舆论导向的前提下,通过丰富的节目内容和过硬的主持技巧吸引了大批粉丝。这一点,普通网络直播主持人不是那么容易跨越的。走得比较长远,沉淀得下来的节目,更多的也是传统媒体带出来的制作。
互联网拉近了世界的距离,通过理念更新,广播与互联网愈加融合,形成了“广播+”的新常态。这也是新一代广播人的心愿:通过改革创新,不断寻找两者的结合之处,拓展广播领域,用好传统广播的基础和资源,让“广播+”成为常态的媒体平台,让传统媒体与百年老牌品牌一样,深入人心,不断发展。
我们在不断摸索和实践中发现,娱乐、知识性节目在广播+的理念中将得到很好发展,互联网技术中的手机APP、微信、H5、小程序等,都可以成为广播 +的有力助手,使传统广播得以以一种与时俱进的状态继续赢得听众,保持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欣赏性节目在网络广播中的播出还有待开发,这跟目前的网络广播中的接收技术有关,例如,在手机终端收听HIFI发烧音乐将受到接收硬件局限,未必能实现高保真传输效果。我们期待,随着声纹识别技术的普及,网络广播能保证听众高质量地收听到欣赏性节目。
而针对车上等移动收听人群,我们可以探讨这样一个新理念:将数字广播与车载广播的发射实现无缝接合,通过车载音响系统的高质量硬件实现对传输的支持,让欣赏性节目成为“广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方面的延伸,还将会带来不俗的经济效益。
回头看,很长时间以来,传统广播通过广告赢得了生存和发展,接下来,“广播+”要传承传统广播,继续发展,同样需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齐头并进。如果说传统广播的广告以声音为主是扁平型的,那么,“广播+”的广告就是立体的了,这是一种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广播人以广播+新理念整合资源,不断深化调整,形成新的互联网思维广播+营运理念和模式,赢得未来经济效益的保证。
百业兴衰系于用人。“广播+”新常态下,对主持人的使用,有别于传统广播重点注重声音这一点,启用新人时有必要注意考虑一专多能,要平衡声色艺文,多才多艺更合适“广播+”的发展。只有用好了人,用对了人,才能出品一系列吸引新一代受众的作品。有作品,有受众,相辅相成,“广播+”将有无限可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传统广播取得成就的一面旗帜,就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广播+”拓宽了广播的传播渠道,从经营的角度考虑,路通则财通,我们有理由相信,“广播+”完全可以传承辉煌,争取更大效益,确保多层面共赢,这点值得当今广播人思考。
说到底,“广播+”要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和连接,成为具有公信力、影响力、粘合力、有强营运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人的思想觉悟是决定因素。新时代的广播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在科技特别是传播新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在信息量爆炸的时代,“广播+”和广播人都要坚持“三个不能变”——坚决执行党管媒体的原则不能变,广播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不能变,广播作为政府权威信息传播主渠道不能变。只有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强化政治意识、使命意识、大局意识,将互联网的新技术应用在传统广播上,加快拓展现代文化产业与广播事业的融合,及时挖掘和发现新题材,才能让“广播+”落到实处,把党和政府及人民的声音传播好,赢得更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广播及“广播+”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作者单位:广东广播电视台城市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