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阮开宇
新旧版电影《倩女幽魂》审美体验探究
□ 阮开宇
根据蒲松龄《聊斋志异》中《聂小倩》故事改编的电影《倩女幽魂》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选择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体现出不同时代的审美意涵。本文对1960年、1987年以及2011年的电影《倩女幽魂》进行比较,分析影片在不同时期所产生的不同审美体验。
《倩女幽魂》;审美体验;审美特征
“审美体验是指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进行审视、体味与理解,是形成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电影作为审美客体,其表现手法、故事情节安排等对审美主体具有指向性作用。作为被搬上银幕多次的电影《倩女幽魂》,其不同时期的艺术表现方式,指引着观众走向不一样的艺术境界。
庄子曾说:“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以此分析审美过程,可将审美体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耳”与“眼”,是对审美主体的直接体验,是在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在感觉器官上的初步感受,对审美客体的直觉性认识。第二阶段是“心”与“情”,是在初步感受后,发自内心的认同体验。在欣赏影片的过程中,审美客体引发审美主体的情感变化,也就是在观影过程中,电影本身给予观众强烈的代入感,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第三阶段是“气”,在直接体验与认同体验基础上,进行自觉或不自觉的反思,也就是在审美过程中或审美过后审美主体开始反思的过程,最终得到精神与灵魂的洗礼。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倩女幽魂》给予审美主体的审美体验也大不相同,这种不同表现在审美体验的各个阶段。
“人要感受到审美对象的美,就必须以直接的感知方式去接触对象。”在审美过程中,审美客体首先会给予审美主体在感觉器官上的刺激,审美主体通过这种刺激对审美客体产生初步的了解。例如我们看见一朵玫瑰花,首先感觉到的是玫瑰花美丽的外貌,而并非某种特定的寓意。观影体验第一阶段就是观众对电影画面刺激的直接感知。
电影是一场梦,在这个造梦的过程中,导演首先创造了一个电影时空。这种电影时空直接影响着观众对影片的整体感受,影响着观众的直接体验。电影《倩女幽魂》改编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的《聂小倩》一文,其故事背景年代并未清晰交代,电影导演在时空的设计上各有千秋,这就给予了观众不同的观影体验感受。台湾电影学者焦雄屏曾用“文人画般的思古幽情”评论李翰祥的电影风格,其在1960年拍摄的电影《倩女幽魂》亦是如此,整部影片清晰地表露出影片与中国古典文化亲密的血缘关系。例如小倩出场时在花园中抚琴的场景,楼台水榭,给观众以清幽空灵之感。程小东在1987年拍摄的《倩女幽魂》与之相比,更具有早期香港神怪片的风格,电影中聂小倩嫁给鬼王的场景,运用灯光、烟雾等传统特效技术,为观众营造离奇、恐怖的鬼怪世界。随着电影特效技术的发展,2011年叶伟信导演的《倩女幽魂》场面更加瑰丽、魔幻,视觉刺激更加强烈,与前两个版本的电影相比,场景开阔,画面唯美奇幻,也更加符合当代观众对魔幻电影的审美期待。特效技术的进步,更便于导演对电影时空的塑造,给予观众最完美的视觉享受。
电影主要是以人的故事为叙事主体的艺术形式,叙事形象的主体一般是人或者是拟人化的动物,所以人物是电影创作的核心。在原著中对聂小倩的描述是:“肌映流霞,足翘细笋,白昼视之,娇艳无绝。”李翰祥所塑造的聂小倩还原了原著,是一个举止典雅端庄的大家闺秀形象,具有古典之美。1987年版本中的聂小倩由王祖贤扮演,人物初现时便尽显妖娆妩媚之美感,一袭飘逸的白衣是不变的,而变化的发髻展现了聂小倩的灵动。而2011年版与前两个版本不同的是聂小倩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可随时从狐狸幻化成“人”的妖,这就使人物更加丰满,影片中大部分特效镜头都用来着重塑造聂小倩的狐妖身份,聂小倩异于常人的瞳孔,可以随时幻化的模样,无论阳光下还是夜晚她都尽显超凡脱俗、单纯可爱的本性。三个版本的聂小倩形象代表着不同时代的美学风格,电影特效技术的进步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无论是聂小倩还是宁采臣、树妖、燕赤霞等人物,在塑造上的审美特征都发生了改变。
“认同体验是在审美过程中对审美对象发生感情共鸣,审美主体在想象中把自己当作审美对象,或者由审美对象联想到自己有关的或者曾是自己感动过的别的事物。”纵观电影史,对《聊斋志异》的改编从未间断,可见具有传奇性、魔幻色彩的鬼怪故事更符合大众的审美期待。审美体验是基于民族、文化和时代的背景下而产生的,观众对不同时代的电影具有不同的审美感受,这也体现在认同体验阶段上。
电影以引人入胜的直接体验为基础,观众在感官上产生了愉悦感,再潜移默化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影片的故事情节中,从而完成从直接体验上升到认同体验的过程。所以影片故事情节的设计,直接关系着观众产生怎样的认同体验。李翰祥对中国古典文化有很高的造诣,其拍摄的版本保留了原著中的情节结构,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并将人鬼恋情与家国情怀结合在一起,影片所凸显的是宁采臣的文人修养和书生意气,正是他的坐怀不乱将一场诱惑变成了互诉衷肠的委婉爱情。观众从这种古朴清丽的故事设计中所体验到的是影片的思古幽情。
若说李翰祥是对原著的高度还原,那程小东对《聂小倩》的改编为观众留下了更多的情感体验入口。与原著不同,程小东在影片中完整地展现了宁采臣的成长过程。社会使然,宁采臣懦弱胆小,被人侵犯只会忍气吞声,在遇到聂小倩之后,他逐渐变得勇敢,在心理上走向成熟,这个蜕变主要体现在他剑杀黑山老妖,主动对恶势力的出手,使得他成长的仪式感更加突出,给观众强烈的心灵震撼。而为恶实力所服务的聂小倩却有着善的本性,也正因为这种善良本性的存在,即使在影片开篇她作恶不断,却也能得到观众的体谅和认可。
2011年叶伟信导演的《倩女幽魂》在故事情节设置上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聂小倩、宁采臣、燕赤霞之间的三角恋情更是为了迎合现今观众对流行爱情故事的审美期待。聂小倩与宁采臣之间的人鬼情变成了人妖恋,还加入了聂小倩与猎妖师燕赤霞之间的另一条感情线,导演试图运用多角恋情为电影增添看点,却并未得到观众的认同。
在结尾部分的安排与另两个版本在美学上的追求也不相同,李翰祥依旧运用婉约的手法展现聂小倩与宁采臣的团聚,程小东更是以宁采臣让聂小倩转世投胎的“大爱”形式收尾,而叶伟信却以聂小倩和燕赤霞共同赴死为结局,用悲剧结尾引起受众的兴趣,可以说叶伟信完全告别了原著的框架模式,塑造了全新的故事情节。
反思体验是整个审美体验过程的最终阶段,是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达到“合一”境界。观众在观影后不断地反思影片,最终有所感悟。审美主体根据以往的审美经历,对审美客体的反思分为两种,一是对自我的反思,二是对审美客体的反思。对电影《倩女幽魂》的反思体验,主要体现在对影视作品的反思上,受众根据以往的观影经历对影片进行分析和感悟,并向他人说明这种体验。
这种反思的感悟在最新一部的《倩女幽魂》中最为突出。2011年距上一部《倩女幽魂》已有二十四年,经过多年的沉淀,以往版本已形成了自身相对稳定的秩序,受众也习惯了这种秩序,并将其称为经典。经典被“篡改”,稳定的秩序被打破,会引起受众的质疑和反对,这体现出受众在观看最新版本《倩女幽魂》后,根据以往版本认知的经验,进行了反思。也有一部分受众认为:挑战经典的勇气值得肯定,也要鼓励突破原有模式的行为。我们不应该将历史崇高化,从古典文学到电影,不仅是文学作品到视觉艺术形式的演绎过程,更是基于不同时期背景下传统文化与受众心理的艺术再造过程。不同时代的改编,都具有不同时代的审美意涵,我们应正视新鲜血液为旧故事所增添的活力与生机。
电影特效技术的运用,极大程度刺激了受众的感官神经,从中获得视听上的审美满足,新版本上映叫座却不叫好,除了观众对经典的过于崇拜外,也源于这种改编未能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中国传统志怪小说为电影提供了丰富的故事素材,电影人最需要做的就是在传统与现代的平衡之路上不断探索,寻找完美的契合点。
1.汪斌.浅析审美能力提高的意义[J].改革与开放,2013(24):72-73.
2.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303.
3.焦雄屏.映像中国[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35-138.
4.王苏君.审美体验的层次[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8-13.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