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鲁剧的发展探讨

2017-05-07 19:02何志钧于慧
视听 2017年12期
关键词:闯关东新世纪影视剧

□ 何志钧 于慧

新世纪鲁剧的发展探讨

□ 何志钧 于慧

新世纪以来,“鲁剧”的品牌效应日益彰显,鲁剧在多种维度开拓伸展,不仅对传统题材大力开掘,促使影视剧与文学互利共赢,而且借力网络弄潮数字化时代。鲁剧因其尊重市场规律、重视艺术创新、弘扬主旋律、聚焦齐鲁地域文化精神的鲜明特色而备受关注。

新世纪;鲁剧;特色;新展拓

在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影视发展历程中,山东影视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1978年,山东电视台推出了第一部重要作品——《人民的委托》,从那时起,山东影视在几十年的探索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打造出了“鲁剧”品牌。鲁剧长期以来偏于正剧,偏重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地域气息浓郁,内蕴厚重,风格凝重,表述平易,制作精良,多产高产,贴近百姓生活,因此,每一部新作总能引起较大反响。迄今为止,鲁剧已经贡献了近千部影视佳作,获得过四十多项飞天奖和近三十项金鹰奖。这其中的代表性佳作有20世纪80年代荣获“飞天奖”“金鹰奖”的《武松》《高山下的花环》《今夜有暴风雪》等,有新世纪以来轰动一时的《誓言无声》《大染坊》《闯关东》等,也有最近几年为人们津津乐道、占尽风光的《琅琊榜》《大圣归来》《欢乐颂》等。

一、鲁剧的多维展拓

山东影视集团一直是鲁剧的中流砥柱,作为国内知名的影视制作中心,从成立之初,它就秉持精益求精的制作宗旨,这种苦心孤诣的坚守内化在山东影视集团创制的大量良心剧中,为山东影视赢得了口碑。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大法官》《大染坊》《铁道游击队》《闯关东》《沂蒙》《红高粱》等电视剧的热播,山东影视集团和鲁剧因其尊重市场规律、重视艺术创新、弘扬主旋律、聚焦齐鲁地域文化精神的鲜明特色而备受关注,做到了“既叫好又叫座”。

新世纪以来,面对网络文艺、电子游戏、各类选秀节目的多重冲击,中国影视业遭遇发展瓶颈,传统的影视受众在流失。同时,传统由经典作品改编影视的成功套路被反复复制,《红楼梦》《西游记》等许多经典作品被反复改编,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武侠影视经过三十多年的累积,审美疲劳也已极为明显,影视产业急需因应时势,大力调整,寻找新的生长点。而借力新兴的网络传媒,将人气爆棚的网络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实现文学、网络、影视的互利共赢不失为明智之举。最近几年,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持续“霸屏”,《甄嬛传》《琅琊榜》《欢乐颂》《花千骨》《盗墓笔记》等都有不俗的票房表现。鲁剧在生产和营销过程中,虽然更多偏于传统套路,在借力网络,弄潮数字化时代上略显保守,但在IP抢购热潮中,鲁剧也不乏出色表现。早在2011年3月,山影就果断签约,策划将海宴小说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琅琊榜》。《琅琊榜》作为投资上亿的IP剧,精工细作,质量考究,显示了中国影视业的新趋势。山影在由文学延展到影视、游戏和其他衍生产品的全产业链运营方面还不够主动,但也有一些值得关注的地方。《琅琊榜》上映后趁热打铁,推出了同名手游便是一例。山影与横店影视等联合策划的3D动画电影《大圣归来》也可圈可点,该片不仅取得了票房上的辉煌胜利,还在衍生产业方面打开了局面,也为长期低迷的国产动画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国产动画的崛起提供了积极的启示。

除了山东影视集团生产的大量优秀影视剧作外,鲁剧还包括山东作家作品的影视剧改编,刘知侠、莫言、张继、矫健、王秀梅、高吉波、刘晓宁等山东作家的大量作品都曾经改编成影视剧作。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曾多次被改编为影视剧作,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张继由文学转向影视剧创作已有多年,并曾获得“华表奖”,其《男妇女主任》《乡村爱情》《石榴花开》等剧作都产生了较大反响。矫健作为一名两栖作家,从1992年获天马影视文学奖的《阙里人家》、1999年获中央电视台优秀剧本奖的《飞越》到新世纪初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的《换位游戏》《楼王之谜》,再到2017年首席策划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影视剧创作与文学创作一直并行不悖。刘晓宁的《幸福满院》《梦想越走越近》等电视剧作近几年也相继在黑龙江卫视、吉林卫视等播出。王秀梅的长篇小说《幸福秀》《婚姻奴》以及高吉波的《大酒窖》等多部小说也都签约拟改编成影视剧。

二、鲁剧的成功探因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鲁剧的品牌效应日益彰显,赢得了良好的口碑。鲁剧的成功源自多方面原因。

(一)对传统题材大力开掘

历史是说不尽道不完的,传统印刻在每个人的身体和心灵里。传统题材的优势不言自明。鲁剧擅长开掘传统题材,注意寻找传统与当前现实的契合点,善于培植新的生长点,注重时效性与长效性的结合,兼具文化敏感和商业敏感。以《红高粱》的改编为例,它知名度高,有群众基础,是这一剧作的先天优势所在。并且它改编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其热点效应不言而喻。但是这也增加了改编的难度,那么山影人是如何成功突围的呢?笔者认为不外乎三点:尊重原著、尊重时代、尊重艺术。该剧播出之际正值抗战70周年,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时势。该剧基本遵循了原著的脉络,但舍弃了小说的“内聚焦叙事”转而选取了更适合电视剧的“外聚焦叙事”,这种叙述方式比原著更易于构造画面、讲述故事。

一度好评如潮的动画电影《大圣归来》也是对传统题材成功开掘的范例。可以说每个人心中都驻着一个齐天大圣,对《西游记》相关题材的改编很容易激发每人心中的大圣情怀,而如何从大众熟知的题材中生发出新意、不落俗套才是关键。对于这种民族化的题材,要着重表现中国特色,激发出观众内心深处的民族文化情愫。影片中的山水和建筑都极具中国风格,富有古典的意境美。人物的动作和造型设计也独具匠心。如江流儿讲述“齐天大圣,身如玄铁……”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做了一个京剧的亮相动作。更为重要的是《大圣归来》中的大圣不再是扁平人物,而是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人间男儿,观众在剧中可以看到他的善良、挣扎、成长。《大圣归来》披着动漫的外衣,讲述的却是成长的故事,这是它成功的重要原因。

(二)注重日常生活的描摹

2008年52集电视剧《闯关东》在中央电视台首播,轰动一时。《闯关东》的成功得力于对家族往事、地域文化、百姓日常生活的着力开掘。由真实事件衍生而来的《闯关东》写出了山东人的苦难往昔、山东人的重情重义、儒家思想的博大深沉,展现了清末到“九一八事变”期间两千多万山东人闯关东的悲壮一幕。近年改编的电视剧《红高粱》中设计了三个主要女性人物形象:戴九莲、大嫂淑娴、恋儿,她们或泼辣,或娴淑,或倔强,相比小说,女性情感生活大为丰富,更接地气,更自然平实。鲁剧还非常重视新型都市生活的开掘。《欢乐颂》是山东影视集团第一次尝试新型都市题材的作品,它将五个不同阶层、性格的人物放到一起,触碰真实的社会生活,以艺术化的形式给观众提供了诸多议题,如阶层分化、贫富差距、亲情、友情、爱情等。

(三)自觉彰显主流价值观

电视剧作为深受大众喜爱的艺术形式,对大众的思维和心理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鲁剧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彰显和传播主流价值观。《大法官》《誓言无声》《满天星》《女子监狱》《我非英雄》《好爹好娘》等影视剧都一腔热血,正气凛然。2001年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28集电视连续剧《大法官》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全面反映法官生活和命运、聚焦法制建设的电视连续剧。此外,《红高粱》在开篇便表明以此剧献给抗战70周年。《琅琊榜》的价值观定位于善恶较量,剧中的复仇主人公凭借自身的凛然正义一路得道多助。这些不同类别的影视都从各自角度传扬了主流价值观,显示了鲁剧的一贯作风。

显然,并不是所有的主旋律影视都能做到“叫好又叫座”,那么鲁剧有何法宝呢?以《战长沙》为例,不难看出鲁剧并不是一味进行国家大义的说教,而是以“家-国”影像叙事生动展现普通市民在战争年代的艰难生活,聚焦胡家一家人的生活遭际,将战乱年代作为背景融入剧情。个体人在战争中的经历和成长、普通百姓在战争面前的悲欢离合被重点描绘。在影片中,普普通通、胆怯懦弱的孩子在民族危亡的境况中和敌人同归于尽,看似迂腐的知识分子在敌人面前高唱“恨倭寇打战表兴兵犯境,众英雄请长缨慷慨出征……”在此,主流价值观和日常人生水乳交融,一切都以如诗如画、如歌如泣的方式在鲁剧中展现出来。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网络文艺发展研究”(课题编号:16AA002)阶段性成果。

(何志钧:鲁东大学文学院;于慧: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闯关东新世纪影视剧
我与 《闯关东》
我与《闯关东》
——写在《闯关东》再版之际
2020《新世纪智能·新高考》全新改版了,快来订阅吧!
2020《新世纪智能·新高考》全新改版了,快来订阅吧!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新高考》更名为《新世纪智能》
闯关东精神的丰富内涵及价值支撑研究
泥人再现闯关东的移民生活
被影视剧带火的“胜地”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