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艺术类高校辅导员的引导作用研究

2017-05-06 13:14陈黎
速读·中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艺术类高校引导作用辅导员

陈黎

四川音乐学院 四川 成都 610500

摘 要:研究艺术类高校辅导员的引导作用,旨在从当前艺校辅导员工作中常见问题入手,找到优化工作模式、提升引导作用成效的途径。本文以四川音乐学院为例,通过分析辅导员工作现状阐释了常见问题,并就辅导员发挥引导作用的策略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艺术类高校;辅导员;引导作用

与专业课教师不同,高校辅导员需要同时充当教育者与管理者,并且其教育与管理涉及的远远超出一门单纯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范围。特别是在艺术类高校中,辅导员更加需要在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多元化思想深刻影响校园内外的大背景下承担起引导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责大任。

一、艺术类高校辅导员工作现状——以四川音乐学院为例

四川音乐学院作为老牌艺术类高校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既已成立,延续至今已成为国内六大知名艺术类院校之一。响应国家加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号召,四川音乐学院在新世纪连续三年扩大了辅导员的招录工作,不仅使校园内辅导员的绝对数量迅速增加,也让辅导员队伍中高学历人才的比例有了长足提高。

辅导员队伍的充实壮大让学院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更加全面细致,不仅在维护校园秩序、规范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方面更为系统,也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服务水平诸多方面得到了更好的促进与提高。正因有了辅导员的辛苦付出,四川音乐学院多年来不断为国家输送着优秀的艺术类高等教育人才,为社会和民众的艺术生活提供着杰出的服务。

二、艺术类高校辅导员工作存在问题——以四川音乐学院为例

辅导员机制有待统一、完善。具体表现之一在于辅导员所带大学生数量从零到上百名不等,造成同样岗位工作承担工作压力差异过大。表现二,在学校既定的辅导员工作条例中有规定为每个班级应配备兼职班主任一名与辅导员共同开展大学生的辅导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院系确实按照条例规定执行,但有些院系则仅仅安排了辅导员负全责。缺乏统一性和完善性的辅导员工作机制不仅难以体现多劳多得、按劳付酬的激励原则,制约了辅导员在其引导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混乱的辅导员机制也易造成这一关键岗位从业者对自身的定位失当。例如不少辅导员无法将工作重心维持在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轨道上,而是逐步被动地陷入更加琐碎的日常事务的不良循环中难以自拨。这样的定位失当既不能切实体现出辅导员引导作用的真实价值,又会使辅导员的工作流于形式、满足于表面现象。

另一方面,随着学校新院区的扩大与新增专业数量的增加,学生人数与辅导员数量间的比例差距不断加深,辅导员工作压力持续增长。时下的四川音乐学院的辅导员彼此间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经常只能在辅导员大会这类场所偶尔见面寒暄,即使是曾经为方便辅导员沟通而建的QQ群也逐步简化成为文件传输工具。这就造成辅导员之间非常缺乏知识与经验的促进和发展,形成了事实上的固步自封,给辅导员强化自身工作的引导作用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

三、艺术类高校辅导员发挥引导作用的策略

(一)在辅导员工作机制设置上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

面对思维活跃但更易受到外部环境干扰的艺术类高校学生,辅导员的引导作用需要提升到战略高度,即从培育和巩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宏观层面着手,而不能过于局限在日常生活琐事的羁绊中影响辅导员引导作用的实现。

基于此,在輔导员工作机制设置上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就显得十分必要。比如应当尽量将辅导员工作内容细化、量化,根据这一量化指标分析和制定出辅导员对应学生数量的统一标准;再根据量化结果计算权重,与辅导员工作绩效与薪酬待遇挂钩,使辅导员工作与其劳动所得更加公开、透明,进一步激发出辅导员的积极性。

其次,应当让信息技术全面融入辅导员工作。例如在加强辅导员之间的沟通时,校方应当尝试设置定期线上交流机制,比如视频连线、三方通话等。线上交流能够节省往返路途的时间,实现实时、现场的沟通。

(二)持续学习、正确定位,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强化引导作用

辅导员应当有意识地加强自我学习,无论是教育部关于高校辅导员的文件还是与辅导工作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专业知识和技能都需要广泛涉猎,从而端正心态、给予辅导员重要的引导作用以正确定位。同时,持续学习也是在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强化引导作用,这不仅是对辅导员个人的职业生涯拓展广度与深度极大助力,也是顺应素质教育改革大方向的应势之举。

(三)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技术的先进性提高引导工作的成效性

要使辅导员通过言传身教实现将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引导到社会主流方向上,除了以人为本、采取生活化策略走进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外,还可以借助技术的先进性简化环节、提升效率。事实上,信息时代下高校学子早已习惯了网络化、信息化的交流方式,辅导员需要充分认识并主动参与其中,才能更好地捕捉到引导学生思想意识的契机,提高引导工作的成效性。

比如在辅导员工作中更多利用微信、微博、朋友圈等即时通讯技术就是不错的尝试。这类突破了时空限制的技术既能实现一对多的广而告之目的,又能在一对一私聊环境下保护沟通双方的隐私性,提高学生的接受与认同度。

四、结束语

艺术类高校辅导员需要深入了解本岗位引导作用的性质与内涵,并全面掌握艺术类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价值与意义,遵循与时俱进、与人为本的教育和管理原则,不断优化和创新辅导员的引导工作。这不仅是艺术类高校辅导员在新时期提升工作效能、拓展职业生涯的重要举措,更是高校素质教育改革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迟沂军,潘国廷.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实现机制探讨[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20.

[2]杜亮.论手机媒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的可行性与重要意义[J].文教资料,2012(12):181-184.

[3]韩争艳.论心理咨询技巧在辅导员谈心工作中的启发和作用[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2(3).6-7.

猜你喜欢
艺术类高校引导作用辅导员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艺术类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打造团队促建设坚持创新彰显专业特色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艺术类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学习动机调查研究
广播新闻评论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剖析
艺术类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研究
历史教学中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的策略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