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菊香
追问,即追根究底地问,多次的问。课堂追问,就是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作出反应之后,教师顺势引领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探寻。一次次追问,让学生真正进入一种思考的状态,暴露真正的思维过程、思维方法,使得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由浅表向纵深处步步迈进。
有效的语文课堂追问,反映出教师能否充分解读文本,对课堂提问及生成进行充分预设,也反映出教师能否得心应手地关照每一位学生,能否驾驭各种课堂即时生成因素,能否有敏锐的课堂捕捉能力、极强的教学组织能力。有效的语文课堂追问,也反映出学生能否追随教师的步伐渐入佳境,在課堂上真正有所收获。有效的语文课堂追问,也直接决定了课堂能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决定了语文课堂是否有效、高效。
一维:疑——柳暗花明又一村
苏教版第十一册课文《牛郎织女》是一篇民间故事。在课堂教学之前,学生早已熟悉了故事情节,因此在教学中,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分析人物形象,进而感知民间故事中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特点。“谁能试试看,用一个字来概括文中出现的人物?”学生们很快找到了答案:“牛郎勤,织女巧,老牛忠,王母恶。”当前社会的婚恋观也是多元化的,有的甚至唯金钱论,基于这一点认识,我将文本向纵深处推进。“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她美丽万分又心灵手巧,可以说是白富美了,她为什么甘愿放弃神仙生活,下嫁给牛郎这个穷小子呢?请你到文中好好找一找答案。”一石激起千层浪。
“牛郎每天能放好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个好员工。”
“虽然哥哥嫂嫂对他不好,但是他从来没有怨言,说明牛郎心眼儿好!”
“牛郎住在牛棚里,说明他能吃苦。和老牛相依为命,他对老牛如待亲人,说明牛郎善良。”
“牛郎把老牛照顾得很周到。这句话说明牛郎还是个细心的人,用现在的流行语叫暖男。”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笑声。
“同学们看到的都是正确的,能不能再思考得深入一些?再读读文中的文字,注意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比如说一个词语。”
课堂进入了沉默。我知道,这是同学们前进在思考的路上。
“在老牛提示织女要出现的时候,牛郎毫不犹豫地就行动了。我觉得牛郎的胆子很大。”“你能把胆子很大换成另外一个词语吗?”
“勇敢!”
“对的,孩子们,当幸福来到的时候,一定要勇敢,要紧紧把握住命运带给你的快乐。还有谁来发言?请继续围绕树林中相遇这个环节来说一说。”
“牛郎在见到织女的第一面,就告诉了织女自己的遭遇,我觉得牛郎很诚实。”
“没错。爱情是建立在双方了解的基础上的,如果只有欺骗,那必定是不长久的。牛郎坦率地告诉织女他的遭遇,不仅是诚实那么简单,其实也是种勇敢。他勇敢地做好了被织女拒绝的准备,也勇敢地准备好了开始一段新的生活。”
“老师我还有看法。牛郎和织女一起生活后,也没有到处向人炫耀自己娶到了仙女,而是男耕女织,经营自己的家庭,我觉得牛郎为人踏实,不浮躁。”
“说得多好!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想我们不仅深入地理解了牛郎这一人物形象,更对我们自己的人生成长有了新的目标。希望大家都能成为勤劳的人、诚信的人、勇敢的人、踏实的人。”
童年,不仅仅是快乐无忧的,更是为一生的成长奠定基础的,俗话说“三岁看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语文课堂上一个不经意的追问可能意义深远,会成就一段童年的美妙时光。
二维:悟——等闲拈出便超然
我们试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水》这篇文本来谈一点粗浅的认识。《水》这篇文本记叙了村子为缺水所苦,但整篇文章却是记叙了雨中洗澡之乐和四兄弟用一勺水洗澡之乐。由编者编写的《教学用书》上提出“要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教育”,我在细读文本和文本课后练习“缺水给村里人带来了‘苦,可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了水给村里人带来的‘乐,为什么?”之后,觉得把对学生的情感目标仅仅定位为节水教育是不够的。这份“乐”,不仅是有水洗澡之乐,更是村里人面对艰苦的环境时一种乐观的心态。怎么开展教学呢?
第一课时通读全文后找出缺水之苦的句子,反复品读。第二课时以“作者接下来都是写缺水之苦吗?”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品读感受雨中洗澡给全村男女老少带来的乐,想象雨中洗澡的场面,再品读四兄弟一勺水洗澡带来的乐,尤其是重点读一读作者采用细节描写所带来的洗澡感受,整节课学生沉浸在快乐之中,画风一转,“对于生活在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我们来说,洗澡是如此快乐,那么常年缺水地方的人如果能这样痛快地洗一次澡,你觉得仅仅能用快乐来形容吗?”“这么缺水,人们为什么依然这么快乐?”“文中有一个描写母亲神态的词语出现了两次,你能找到吗?”“你觉得母亲的笑里包含了什么?”“仅仅是母亲在笑吗?村里人呢?”借着这样的追问,学生明白:这不仅仅是作者的反衬写法,以乐衬苦,更是对生活在重重磨难之中的人们的乐观精神的赞美。第三课时,我们补充阅读作者马朝虎的另外一篇文章《腊梅香》,记叙了“我”和哥哥在文化馆前的垃圾箱里翻拣出几支干硬的油彩在墙上画梅枝,又以拣来的旧牙膏画花瓣的故事,读完之后,孩子们对于“以苦为乐、苦中作乐”的反衬写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并认识到“由此而感动,充满希望”的乐观精神。
一个语文老师,不仅仅是“授业、解惑”,更应该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正因为这样,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对文本的基础解读,而应该放眼世界,阅三倍十倍甚至更多倍的与教学文本相关的资料,将文本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力求正本清源。只有如此,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才会层层深入,才会“在一个地方掘一口井”,刨根问底,求得真义。
三维:导——为有源头活水来
最能体现语文课特征的应该是追求语文课的工具性,事实证明,只有真正将工具性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人文性,也才能真正体现“语文课是语文课”。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早》一文记叙了作者冬日造访三味书屋,感悟到“要做东风第一枝”,要“时时早,事事早”。在教学中,学生对于作者写蜡梅一知半解,只能体会到蜡梅花开得早,鲁迅在桌上刻了一个“早”字,启示人们要“时时早,事事早”,对于写法和文章结构,显然是缺乏深入了解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的:“请同学们找一找,文中几处出现了蜡梅?”通过全文通读,学生很快明白了作者刚到三味书屋就闻到了蜡梅香,在后园见到了蜡梅,想起了“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由此,才想到了“早”,由“早”想到了鲁迅书桌上的“早”字,想到了鲁迅奋斗了一生,再提出作者的观点“时时早,事事早”。由此可见,蜡梅是作者埋藏的一条暗线,与作者的浏览路径这条明线交相辉映,使得文章浑然一体。“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联系以前我们积累到的知识,想想三味书屋中的植物不止梅花一种,为什么作者独独写了梅花呢?”在平时的古诗、成语、中国传统文化的积累中,我们已经了解到梅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象征意义,结合课前收集到的鲁迅的相关资料以及阅读课后的名家卡片,特别是理解了鲁迅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所包含的意义之后,学生很快便理解到这里的梅花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梅花,她更是鲁迅先生一生崇高品格的象征,自然而然就理解了借物喻人这一写法。
有效的语文课堂追问,总能将知识学习、情感体验和价值观以及语文的工具性融为一体,将学生的即时收获引向纵深,并使得课堂目标精彩达成。课堂追问,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素养,只有在教学进程中,以生为本,充分预设,处处留心,时时反思,高度捕捉,才能实现,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湾三余小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