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胜利
【摘 要】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进步发展,招投标交易方式已经成为目前企业项目管理的主要模式。但是,我国企业项目招投标管理中依旧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本文通过对企业项目招投标管理问题的详细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项目;招投标;管理;对策
一、企业项目招投标管理
企业项目的招投标实际上是在市场经济竞争机制作用下的一种择优交易的行为活动。招标方和投标方进行交易的双方。与一般交易不同的是,进行招投标的项目通常具有规模较大、成本较高、周期较长等特点,如工程建设、货物买卖、劳务承担、财产出租以及服务活动等。企业项目的招投标管理是指招标方首先根据项目的类型和特点,确定采购的具体要求并进行公开;其次有竞标意愿的投标方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公平竞争;最后,招标企业根据规定对所有的投标单位进行评价和审查,并确定最终的中标人。因此,交易过程在组织、经济、法律以及开展形式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和规范。
二、企业项目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虚假招标
虚假招标就是招标人采用弄虚作假等方式,对招标实行暗定策略,招标人从中获得经济利益,这属于一种经济犯罪行为。其中一些招标人实行分解工程避免招标的方式,或者招标方分解工程,以此关照一些相关投标人。将一个大型项目划分成若干小工程,招投标人逃避招投标的过程,为了获得更多好处,导致企业项目施工失去监督和竞争机制。
(二)招标行为不规范
在公开招标的企业项目中,为了自身利益,很有可能做出一些缺乏规范性的行为,利用职权限制,干预招标,或者是弄虚作假,妨碍招标过程。企业私自使用邀请招标代替公开招标,以此招标,人为组织部分资质良好的投标人参加投标。在企业招标时,利用职权压低工程报价,严重违反招标规定,涉足工程招标,导致承包商承受巨大损失。
(三)违规插手招投标
就一些有时间限制,或与政治相关的工程项目,部分企业就会将其看作是一种命令式的项目,采取会议讨论的方式,选取施工企业。这种以集体决策的名义,实际上就是人为干预,违规涉足招投标,这样很容易从中选出技术能力匮乏的施工企业,从而致使无法按质按时完成项目,甚至还会产生层层分包现象,严重违反招投标的相关法律规定,甚至还会直接影响工程的顺利施工。
(四)投标串标不良行为
投标串标就是投标人在企业项目投标时,产生的一种不正规竞争行为。投标串标主要是为了私下排出其他竞争对手,这样一来,招投标和投标方都会承受一定的利益损失。尤其是其中部分投标人谋划和串通让某企业中标,这些投标人协商以低、中、高等价位报价,未中标的投标人则会从中获取一些利益。这样的投标串标行为严重违反了招投标制度中的诚信原则。
(五)投标书缺乏规范性
投标方过于重视商务标编制,忽视技术标编制,技术标编制主要是以施工组织设计、质量、工期为内容,其中很多投标方的技术标标书是抄袭的商务中心的模板,千篇一律,并没有切实反映出自身的实际技术水平和能力,导致评标专家难以对标书的真伪进行判断,从而做出正确选择。
三、完善企业项目招投标管理的措施
(一)严格招标程序
招标是具有相对固定程序和相对稳定的交易方式。不论是企业项目建设承包,还是物资采购的招标,都必须要按照“提标-投标-开标-评标-中标-签订合同”这一固定程序进行。这样就可以迫使投标人对报价的确定比一般商品交换更谨慎更准确,投标人在确定报价的同时,着手考虑有关资源及要素的合理配置问题,并且进行经济核算。
(二)提高投标人素质
在招投标实施过程中,各行业的不同企业的背景各不相同,对于投标程序和技术的理解有着较大差异,其中一些企业甚至没有基本的报价策略。另外,在投标书的编制过程中,由于企业自身人员在这一领域的专业技能相对匮乏,只能编制格式基本正确地投标书,缺乏对其实用性的充分考虑。所以,为了全面提高投标活动的质量,相关企业必须加强对投标活动的重视,并对投标人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促进企业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而且,就招投标实施并不规范的企业来讲,必须通过引进高端专业人才,定期进行教育和培训,从未为企业注入新鲜的思想血液,保证投标活动运作规范化和标准化。
(三)完善企业资质管理
在企业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均要通过政府的资质管理,从宏观上保证了政府调控和监管市场。资质管理主要是针对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并依法取缔其营业资格。因此,通过资质管理,能够严格掌控招投标中企业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明确投标人的资格
在我国投标管理相关规定中,对于投标人和不具备投标资格的条件都进行了规范。所规定的投标人资格如下:在相关投标管理规定中,对投标人和不具投标资格的条件都进行了明确规范。投标人的资格主要有:所进行投标人必须具有资质;具有法定的订立合同的权利;投标人具有执行合同的相关能力;投标人的物资、设备符合合同规定条件;由执行过投标经验;具有一定的合同保障资金;投保人具有良好的诚信和道德记录。而投标人不具备投标资格有:所属企业宣布破产;企业未依法履行纳税和缴纳社会保险款项义务的;在招标前两年内曾被判有欺骗或职业犯罪的;受到行政机关处罚停用营业资格;两年内在所进行的合同中存在恶意偷工减料、使用劣质材料等行为;两年内有不无正当理由不执行合同行为;两年内有恶意竞争行为;企業不具备投标资质。
(五)加强招投标信息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互联网得以广泛应用,企业招投标也并不例外,招投标过程的信息化一直在不断加强。信息化管理就是以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为载体,切实应用专业的互联网系统,对实际运行的整个流程信息加以管理。在招投标时,切实应用信息化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由于人为造成的失误。招投标的信息化管理,能够保证招投标过程的公平化、公正化、透明化,并确保整个流程不会发生徇私舞弊的不良行为,从而有效改善投标环境,避免不正当行为的发生,确保招投标管理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
(六)选择正确的竞标方式
竞标是企业项目招标的关键环节,我国企业切实根据市场经济特性,形成了独特的招标竞价方式。就这些竞价方式而言,由于具有较强的背景性,所以各竞标方式都具有一定的特殊应用范围。目前,我国企业中,很多选择进行标底设置,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泄露竞标标底,导致招标缺乏规范性。对此,我国一些企业采取第一密封价格投标和第二密封价格投标相结合的方式,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提高竞标的公正性。
(七)明确中标者的法律责任
就我国目前的相关法律规定而言,企业招投标属于一种非常典型的经济行为。在企业项目投标成功后,则就证明企业、社会、代理、业主之间形成了经济契约。对于后续经济行为中无法履行责任的参与者,将会承受经济和行政处罚。因此,必须明确中标者的法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企业招投标的严肃性和法律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完善的基础上,推行项目招投标制度,不仅有利于健全市场竞争机制,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还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和素质的提升,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招投标管理的重视,逐渐完善管理体系,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加强市场管理,并健全招投标管理法规,以此保障招投标交易的正常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冯恩华.企业项目招投标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2(24).
[2]秦富强.浅谈工程项目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