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浩
摘 要:因为古代文献记载的简略,大禹治水的故事存在着一些问题。大禹治水有四年、七年、八年、十三年之说,司马迁做了大量的考证,提出“十三年”沿用至今。大禹治水见于文献记载的是“三过家门”,这里不必纠缠于具体数字而应理解为是很多次。司马迁写大禹治水是“不敢入”,多了个“敢”字;因为如果他治水不成,很可能就是鲧的下场。今天研究大禹治水,最重要的应是研究、宣传、学习、弘扬大禹的精神。
关键词:大禹治水;三过家门;细节研究;弘扬大禹精神
“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著名典故,说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开创夏王朝的大禹在治水期间的故事。不过,因为古代文献记载的简略,“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讨论。
一、大禹治水多少年
讨论大禹治水几过家门,首先必须讨论大禹治水多少年。大禹治水的时间有几说,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孟子和司马迁的说法。
《孟子·滕文公上》说:
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1]
孟子说大禹治水“八年于外”,对此,司马迁明显地不赞同。《史记·夏本纪》记载道:
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2]
孟子说大禹治水是“八年”;司马迁却说是“十三年”。
其实,说大禹治水时间的不仅有“八年” “十三年”,还有其他说法。
《尚书·皋陶谟》记载:“禹曰:予乘四载,随山刊木。”[3] 这里说大禹的治水时间是“四年”。《皋陶谟》是《尚书》中的一篇,相传《尚书》是由孔子选编而成的上古文献资料,其中保存了夏商周时代的一些重要史料。《皋陶谟》很可能是记载大禹治水情况的最早的文献资料。孔子选《皋陶谟》一文为《尚书》中的一篇,说明孔子可能相信“四年说”的。
“四年说”还得到其他古代典籍的认同。如《淮南子·修务训》:“禹沐浴霪雨,栉扶风,决江疏河,凿龙门,辟伊阙,修彭蠡之防,乘四载,随山刊木,平治水土,定千八百国。”[4]伪《孔传》:“不知用工日数多少,治水四年乃毕,用工盖多矣,不知用几日也。”[5]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记载:“禹伤父功不成,循江溯河,尽济甄淮,及劳身焦思以行,七年闻乐不听,过门不入,冠桂不顾,履遗不蹑,功未及成,愁然沈思。”[6] 这里说大禹的治水时间是“七年”,说了“过门不入”也没有说有几次。
大禹治水究竟用了多长时间?几过家门?已知的古代文献记载是有分歧的。当以何为是呢?
按史学界公认的规则,对不同时期古代文献的不同记载,应该以最早的文献记载为主要依据。《皋陶谟》是《尚书》中的一篇,即使不按夏代文献而以孔子选编的时间,也要早于孟子时代二百年左右,早于司马迁时代五百年左右,更早于《淮南子》和《吴越春秋》的东汉时代。因此,大禹治水所用的具体时间应以《皋陶谟》中的“予乘四载”为主要依据。然而,后期的孟子和司马迁以及《吴越春秋》为什么又要改变“四年”而提出“八年” “十三年” “七年”呢?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后人对前人的说法产生了怀疑。 想想吧,仅四年时间,禹竟然劈开了九座大山,疏通了九条大河,彻底治理了水患,如此浩大的工程,四年时间怎么可能完成?于是,孟子在《皋陶谟》所说“四年”的基础上,将大禹治水的时间翻了一番,即“八年”。到了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因为他做了大量的实地考证,“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於海,南浮江淮”[7], 掌握了许多第一手资料,故对“四年” “八年”的说法都没有采纳,而是提出了“十三年”。为什么是“十三年”?他在书中没有说,很可能是他实地考证的结论;也有人猜想,这是把《皋陶谟》所说的“四年”加上了鲧治水的“九年”。而著名文史学家柳诒先生早就明言:
治水年数,或曰十三年、或曰四年,盖以鲧之九年,合禹四年计之为十三年也。孔曰四年乃毕,是以为十三年中,应除鲧之九年也。然《史记》一曰禹抑洪水十三年,再曰居外十三年,皆指禹一身言,不兼计鲧之九载也。[8]
由于《史记》有“实录、信史”的特殊地位,所以大禹治水“十三年”的说法就一直沿用至今,后人对此也深信不疑。《吴越春秋》提出的“七年”也就没有多少人去重视了。
二、大禹治水几过家门
大禹治水几过家门?见于文献记载的只有《孟子》中的 “三过其门”。《孟子·滕文公上》说:
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9]
孟子之后的司马迁虽然在《史记·夏本纪》中提出大禹治水“十三年”,也提到了大禹治水时曾“过家门”,但没有具体次数的记载。《史记·夏本纪》是这样写的: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10]
孟子已经明确说了大禹治水“三过其门”,司马迁却只说“过家门”而不说有几次,为什么?
司马迁是非常严谨的史学家,他在《史记·五帝本纪》的“太史公曰”中说:“……《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即是说,中国的远古历史是从尧开始写的,在尧之前的历史,例如关于黄帝等人的事迹是很混乱的。因为对资料的不满意,司马迁费了很大的功夫去做了大量的实地考证,但是访问的长者先辈对远古历史的说法都不相同,各执一词,基本也都是听说或相传。司马迁把采集到民间传说与历史记载相对照,通过深入思考进行加工整理。这就是司马迁所说的“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闲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着为本纪书首。”[11] 意思是说,既然经典上记下了五帝三皇,虽然还不能确切证明,但是必然有其根源,可能是更早以前的记载都遗失了,所以才造成比较混乱的认知,我并没有想过要解开,并且也很难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所以我對各种有关的说法,选择较为详细和可信程度大的采纳为对三皇五帝的史料,并作为我所写史记的开篇。
正是因为治史的严谨,所以司马迁只说“过家门”而不说有几次。孟子已经说大禹治水“四年”“三过其门”;司马迁说大禹治水不是“四年”而是“十三年”,“过其门”的次数确实不好说,至少不会少于“三”。
其实,孟子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的“三”就很值得研究。这里的“三”也许并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字而是若干次的表示。“三”在汉语中是个很特别、重要的数字,《老子》说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2]。所以,“三”在更多的时候表示多数或多次,例如《战国策》:“鲁仲连辞让者三”;“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13]《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卷我屋上三重茅”,等等。
所以,对孟子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的“三”,我们不必纠缠于具体数字,而应该理解为很多次,这与司马迁只说“过家门”不说具体有几次的意义是一样的。
三、因何“过家门而不入”
几千年来,少有人对大禹治水“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进行深究,人们看重的是大禹为民造福而治水的辛劳,他克服的重重困难,他感人至深的精神。
然而,因《百家讲坛》而走红的北京师大二附中教师纪连海在上海电视台的《文化中国》第五集《三过家门而不入》节目中,对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抛出了惊人观点,他说:这其实另有隐情,大禹生命中除大家都知道的女娇外,还有另外一个女人——瑶姬,相传瑶姬曾献载有治水妙法的“宝书”丹玉之书给大禹,帮助大禹治水成功。据纪连海解释,丹玉之书其实是“走婚”时代的定情信物,瑶姬送给大禹信物,也就是说,大禹在外治水时和瑶姬有了恋爱关系,瑶姬承认大禹是她的异居丈夫(即丈夫不用固定住在家里,属于走婚的一种)。但为了“蒙”妻子女娇,大禹编造了“巫山神女”瑶姬帮助他治水的故事。[14]
纪连海的信口开河立即遭到了谢兴鹏等众多历史学者的质疑,认为这是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是对华夏先祖的亵渎。
所谓瑶姬,是远古神话传说,讲她是王母娘娘的第23个女儿(或说她是炎帝的小女儿),尚未婚配即已夭亡,因思念父母,感动了天神,被封为巫山的云雨之神,帮助大禹疏通长江的河道。瑶姬虽然是美丽的“女神”,但却是神话人物,与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大禹无法发生感情。即使瑶姬是炎帝的女儿,是“人”而不是“神”,她也与作为黄帝玄孙的大禹在时代上相隔了数百年!因此,说瑶姬是大禹的情人,完全是无稽之谈。
根据《尚书》的记载,禹的父亲鲧治水“失败”被流放后,因为大洪水还须继续治理,已经被确定为帝尧接班人的舜先是“殛鲧于羽山以死”,继而因四岳的建议“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15]禹继承其父的治水事业后,审时度势,抱以十分谨慎的态度。“禹不敢怨,而反事之,官为司空。以通水潦,颜色黎黑。步不相过,窍气不通,以中帝心。”[16]尽管禹不一定会如此地奴颜婢膝(在舜的左右总迈着小步行走,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但在鲧被杀后还能担任要职这一事实,至少可说明禹是懂得自保的。
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说:“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大禹伤的是“父鲧之不成受诛”,而不是“父鲧之不成”,也就是说重点是“受诛”。对照《孟子·滕文公上》说“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史记》所记时间不同,更主要的是“不入”变成了“不敢入”。虽然只多了一个“敢”字,却显示出司马迁对世态人生的认识具有非凡的深刻性。禹是“过家门不敢入”,而不是“过家门不入”。为什么“不敢入”呢?因为如果他治水不成,很可能就是鲧的下场。在这种脑袋都不一定保得住的情况下,他还有心思回家吗?[17]
鲧、禹治水的具体规划到底有何不同,我们无从知晓,但决不仅仅是“鲧堵禹疏”这么简单,禹的小心谨慎的性格较之鲧的刚直执拗更适合协调众部族。这显然应是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历史意义
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结论,夏代存在470年(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历经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癸(桀) 等朝代。夏是由禹所建立的我国第一个国家政权,但是,由于夏朝最原始的文献资料,尤其是文字,并没有流传下来,因此,对夏朝及其建立者“禹”的研究,至今还有许多盲点。
当代学者虽多不否认禹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是治水英雄,但是,我们也知道,大禹治水毕竟已经是四千年前的事情了。历史的久远,资料的欠缺,使今天的我们未必能准确地还原大禹治水的原貌,例如治水规模、治水时间。尤其是,大禹是从神话传说到真实历史的第一人,在他身上,既有治水、建国等信史,也还有与九尾白狐女娇婚、其子启生于石、瑶姬助禹治水[18] 等神话附体,这些,都需要学者去认真探究。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说:“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
大禹是伟大的治水英雄、中国第一个家天下王朝——夏朝的立国始祖。记载于史书和流传于民间的大禹的丰功伟绩,折射出大禹近乎完美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并因之而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楷模。我们今天研究大禹治水,其治水时间的长与短,治水规模的大与小等细节,是必须下功夫解决的;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研究,去广泛宣传,深入学习、弘扬大禹的精神,使后人更加了解大禹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为民造福的,从而获得精神的源泉,去更加努力地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注释:
[1][9]杨伯峻:《孟子译注·滕文公上》,中华书局1981年版。
[2][10][15](汉)司马迁:《史记·夏本纪》,中华书局1999年版。
[3]曾运乾:《尚书正读·皋陶谟》,中华书局2015年版。
[4]《淮南子·修务训》,中华书局2012年版。
[5]史应勇:《〈尚书〉郑王比义发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张觉:《吴越春秋校证注疏·越王无余外传》,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年版。
[7][11](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华书局1999年版。
[8]《柳诒徵讲文化》第十章《治水之功》,长征出版社2008年版。
[12]汤漳平、王朝华:《老子译注·四十二章》,中华书局2014年版。
[13]缪文远、缪伟、罗永莲:《战国策注译·赵策三·鲁仲义不帝秦》;《战国策·齐策四·齐人有冯谖者》,中华书局2015年版。
[14]《纪连海被炮轰,婚外情“亵渎”祖先大禹》,《华商网》2008年3月25日。
[16]高诱注,毕沅校正《吕氏春秋·恃君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17]李殿元:《论“鲧堵禹疏”的兴起与历史真实》,《阿坝师专学报》2014年第2期。
[18]《吴越春秋》:“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随巢子》:“禹娶涂山,治鸿水,通轘辕山,化为熊。涂山氏见之,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生启。”《吴船录》卷下:“庙乃在诸峰对岸小冈之上,所谓阳云台,高唐观。……今庙中石刻引《镛城记》:瑤姬,西王母之女,称云华夫人,助禹驱鬼神,斩石疏波,有功见纪。今封妙用真人。”
作者单位:成都石室蜀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