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改革推进力度破解转型发展难题

2017-05-06 12:37孟晞
共产党员·上 2016年9期
关键词:阜新经营权农村土地

孟晞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大潮风起云涌,阜新也不甘人后。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和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市长期积累的体制机制和结构性问题较多、市场化程度不高、经济增长新动力不足等矛盾更加突出。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归根结底要靠全面深化改革。为此,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进转型振兴的关键之举,敢于刀刃向内,勇于自我改革,把具有标志性、引领性、支柱性的改革任务牢牢抓在手上,主动出击、贴身紧逼、精准发力,转型振兴的步子越走越稳。

坚强的组织领导 有力的协调推动

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推动,是确保改革正确方向、促进改革深入落实、推动改革取得实效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阜新市委及时召开常委会议,传达中央精神和省委改革决策部署,成立全面深化改革组织机构,迅速开启了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实践,相继制定出台了《中共阜新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和《中共阜新市委2016-2020年重要改革规划》。

路线已定,方向已明。市委全面统筹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的协调运转,持续加大改革推进力度。市委常委会议、全委会议和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及时对改革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安排;四大班子联席会议、专项小组工作会议,经常对改革问题进行统筹协调、推动落实。市委的坚强组织领导和有力协调推动,为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提供了可靠保证。

以工作机制的完善 促改革举措的落地

工作的落实离不开制度的保障。伴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工作機制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制度规范。实行台账式管理,在《实施意见》和《改革规划》明确总台账的基础上,对市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专项小组年度《工作要点》进行细化分解,形成年度台账,半年和年终要进行对账盘点。坚持经常性调度,市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改革办经常召开专项小组负责同志或联络员会议,及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强化信息反馈交流,市委改革办创办了《改革动态》期刊,及时宣传改革做法和成果。

今年,阜新市又进一步完善了改革方案报审和督察考核工作机制。制定出台了《提请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的改革方案报审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了改革方案的报审要求。制定出台了《阜新市全面深化改革督察工作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督察考核的重点内容、主要方法和工作机制,强化了改革工作推进到哪里,督察考核就跟进到哪里;改革“梗阻”容易出现在哪里,督察考核就追踪到哪里。

持续推进简政放权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先从实施政府简政放权做起做实。明确提出,“对没有法律依据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对下放基层更加方便、下级政府有条件承接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下放”“要确保上级下放的权力零截留”,实行“减”与“堵”结合,简化政府权力;“放”与“管”结合,强化监管实效;“立”与“改”结合,优化服务质量。经过6批次大力度简政放权,共清理、调整、下放和接收省下放行政职权1017项,市级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精简了70.8%、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已全部取消。

把推进行政职权规范运行作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头戏”,建立了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其中,按照《市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纳入行政职权1599项,并逐项列出了设定依据、责任部门、办理程序和履权职责等,实现了把权力“放在笼子里,晒在阳光下”。

良好的发展环境对于加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牵动作用和重要的基础作用,今年市委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推进转型振兴的实施意见》,重点围绕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宽松优越的政策环境和文明公正的法制环境作出了一系列具体规定。

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把纵深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作为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和金融服务制度等综合改革,创造性地实施了“沈阜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工程,进一步开创了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

2013年,阜新市彰武县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县,也是全省唯一的“整县推进”试点县,完成土地确权登记258万亩,建立起了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完整数据库。同时,全市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也已逐步展开。

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和金融服务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研究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全市流转土地216万亩,有力地推动了农业规模经营特别是“沈阜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目前,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工程开工比例已达到85%,示范带动作用明显,推动了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与搭接。积极推进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引导更多的市场主体创办和领办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已达5037家。积极推进农业金融服务制度创新,制定出台了《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已为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发放贷款4794笔、19464万元,有效解决了农村经济发展资金不足、经营主体融资难等难题。

实施综合改革举措 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布局的重要途径,积极构建多元支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淘汰低效落后产能,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推动了接续替代产业持续涌现和迅速发展。目前,装备制造及配套、农产品加工和新能源三大支柱产业的支撑作用日益突出,煤化工、氟化工、皮革制品和板材家居四大成长型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新型建材、钛金属制品、新型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全市多元产业体系框架已成功搭建,“三四四”产业发展布局已初步形成。

把做大做强、做优做精企业作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坚持因企施策,积极推动并基本完成了市属工业、商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完善鼓励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研究制定了《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方案》。积极推动企业战略重组,城市建设集团、交通物流集团和旅游集团的组建工作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

积极推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大力实施产业基地(工业园区)提升工程。充分发挥阜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实施“一区多园”发展战略,首批确定将辽宁阜新氟产业开发区和细河工业产业基地纳入“一区多园”管理。

积极推动以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分别就支持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建设、降低创新创业门槛和收费、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完善创新创业投融资机制、健全完善创新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等作出了相关政策规定,科技创新正日益成为推动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围绕人民所需所盼 构建民生保障机制

脱贫、住房、就业、就医、就学,历来是百姓关心的大事。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作为谋划、推进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坚持问题导向、民生需求,积极探索构建民生保障机制,努力以“小财政”托起“大民生”,让群众切实享受到改革发展红利。

2013年,阜新被确定为全国首批3个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之一。市委、市政府把推进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打胜脱贫攻坚战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探索构建了资产收益扶贫、金融助推脱贫、产业发展扶贫、组织化带动脱贫、“集团帮村”扶贫等具有阜新特色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总结并推广了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车新村“四级书记抓扶贫,‘三化一式促脱贫”的“车新模式”和彰武县“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精准脱贫模式,推动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了良好成效,近三年全市减少农村贫困人口73664人。

阜新的棚户区在全省面积最大,改造任务十分繁重。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棚户区改造列为重点民生工程,近两年完成了1万平方米以上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并实施农村危房改造6778户。

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改善公共服务,是全市深化改革的努力方向和重要目标。围绕扩大和稳定就业,积极制定扶持政策、创新促进机制、完善服务体系,近三年累计实现城镇实名制就业11.94万人次。围绕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并实现了医疗、工伤、计划生育市级统筹和全市医疗保险“一卡通”。围绕推进文化、教育、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完善了城乡公共文化设施,推进了基本公共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了基本医疗卫生均等化体系建设,改革发展成果充分惠及了广大人民群众。

继往开来,阜新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全局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不断改写转型振兴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阜新经营权农村土地
农民进城落了户 土地权益受保护
新形势下农村土地确权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
论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制度设计与实现路径
加强原创意识加大对地方文化的发掘
完善农地“三权分置”办法出台
土地承包法修改的基本原则
出租车经营权放开 倒逼份子钱减少
土地承包经营又添新法护航
李岚清——阜新经济转型的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