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监狱文化创新对犯罪人改造路径的有效探讨

2017-05-05 12:02李畅
法制与社会 2017年12期
关键词:犯罪人改造

摘 要 监狱文化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法治社会研究的重点课题。监狱文化是监狱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监狱特色的思想、意识、观念等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物质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不同的监狱文化对犯罪人的改造有不同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监狱文化与犯罪人改造的关系,然后详细论述了如何通过监狱文化创新来促进犯罪人的改造。

关键词 监狱文化 犯罪人 改造 监狱管理

作者简介:李畅,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法学。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4.376

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监狱非常不重视监狱文化建设,监狱文化环境单调又落后,对犯罪人的改造没有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主角安迪在监狱中建立图书馆之后,在狱友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而后安迪作为教师辅导狱友杰克参加成人考试,也或多或少改变了杰克出狱后的人生轨迹,从这部电影中可以看到监狱文化对犯罪人的改造之间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样的,在另一部韩国电影《和声》中也不难发现监狱文化建设对犯罪人改造的积极作用,电影讲述了一群由于过失伤人的犯人,长期经历不公平待遇而产生畸形的心理,后来通过在监狱内接受音乐训练,陶冶了犯人们的情操,在美妙的和声中净化了自己的心灵,并且在和声的公演中受到了大众的认可,使原先仇视社会的畸形心理开始向积极正面看待社会转化。

电影艺术源于生活并且也是生活的缩影,从以上两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可以看出,监狱文化不仅能在行为上约束犯罪人,还能在思想上教育感化犯罪人,真正意义上提高对犯罪人的改造质量。

一、监狱文化与犯罪人改造的关系

监狱的主要功能是改造,而改造的方法主要有勞动改造和教育改造,还有狱政管理,而这三种改造方式都离不开监狱文化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的监狱文化又分为主流文化和亚文化,在监狱的主流文化中,服刑人员能够受到正面的熏陶,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监狱亚文化也不可避免的将对服刑人员造成各种影响。如果不予理会亚文化对于服刑人的影响,监狱的改造将是片面和不完整的。监狱亚文化对监狱行刑效果存在着一定消极影响,必须对其进行遏制。

应对监狱亚文化应当从文化控制的角度入手,主要应采取的措施为以下几种三种:第一,加强狱政管理,创造良好服刑环境。比如更好的发挥狱政管理的监控、警戒、矫正职能,不仅能够产生强大的震撼力,而且会引导出强大的驱动力和感召力,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执法文化。第二,加强对服刑人的教育改造,尤其要注重心理矫正方面。此举有利于消除罪犯内在的各种反主流文化、亚文化特质,可以帮助服刑人投入主流文化的环境中。第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推行“开放式服刑”。监狱文化的产生,和监狱环境有着直接联系,依法扩大行刑开放模式,增强监狱内外文化的交流,是应对监狱亚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通过监狱文化创新对犯罪人改造的有效探讨

(一)通过主题文化来改造犯罪人

监狱文化中的主题文化对改造犯罪人来说具有直接作用。通常情况下,主题文化涉及到政治、形势和道德等各个方面。这些主题文化活动是面向所有犯罪人的,通过谈话或者征文的方式让犯罪人来参与活动,理论上说这类主题文化活动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实际收效差强人意,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在于犯罪人的知识背景和犯罪原因大有不同。

从创新监狱文化的角度分析,笔者认为在通过主题文化来改造犯罪人的活动中,首先要对犯罪人的文化背景和犯罪原因进行分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犯罪人设计不同的主题文化。这样的活动方式能够对症下药,也有利于犯罪人有的放矢地思考自己的过失和规划自己今后的生活。

(二)通过法治文化来改造犯罪人

监狱文化中的法治文化对改造犯罪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据不完全统计,在监狱中服刑的犯罪人,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法盲导致的犯罪行为。还有一部分犯罪人是不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更新而导致犯罪。对于这些犯罪人,一方面要通过劳动教育来警戒其解决冲突时不能依靠暴力,另一方面要对其进行法律常识普及,从而提升其法律意识。全面建成法律社会,需要对监狱内外的公民同时进行普法。

从创新监狱文化的角度分析,笔者认为在通过法治文化来改造犯罪人的活动中,首先要对他们进行法律常识教育,然后再根据他们犯罪的缘由给予相应的法律援助,让其知晓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要为他们提供大量的法律材料,让其自己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进行分析,并且找到解决问题的法律武器,最终在会上共同分享。

(三)通过传统文化来改造犯罪人

人性本善,犯罪人在走上犯罪道路时,一定是迫于某种原因,同时又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对于已经酿成大错,需要终身在监狱生活的犯罪人,要通过传统文化来救赎其心灵,让其在监狱中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佛教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大众对佛教的认可度比较高。通过六世轮回和灾难渡人等思想,可以引导犯罪人,接受当下的生活现实,让其在佛法当中超脱。《周易》对我国民众的影响也非常深远,让对此感兴趣的犯罪人进行研读,其能够通过我国最早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中找到问题的答案,或许还会在其研习中学会中医的知识,在监狱这个特殊的小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而再次找到人生的价值。

(四)通过特色文化来改造犯罪人

对于很多犯罪人来说,监狱生活漫长、长期的体制化生活容易导致犯罪人出现更多的心理问题,而监狱改造的目的并不是仅仅是惩罚和关押,更重要的是保证犯罪人在服刑期满出狱后能够重新做人,不再危害社会。而在监狱文化中设计特色文化,能够有助于犯罪人监狱精神生活的改善,也有助于其走出监狱后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特色文化的设计要因人而异,监狱中关押的犯罪人所掌握的特长各有不同,要根据犯罪人的个人具体情况来设计特色文化。例如,对于具有艺术背景知识的犯罪人,可以组织美术、体育和音乐等文化活动;对于具有科学技术背景的犯罪人,可以为其联系科研器材,让其不仅可以利用自己已有的聪明才智来服务于监狱,还能树立犯罪人自身的信心和积极正面的鼓励。

(五)通过民俗文化和节日文化来改造犯罪人

古诗有云“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于大多数犯罪人来说,入狱后最想念的人是亲人,最怀念的地方是家乡,而在重要节日时通过乡土民俗文化和节日文化的结合,能够让犯罪人在节日浓浓的气氛中勾起犯罪人一些美好的回忆,找到灵魂的归属和最初的善良,从而对监管改造也会更加积极的配合和发自内心的接受监狱生活。例如,可以在监狱年终或者节日晚会上让服刑人员自行组织表演河南豫剧、安塞腰鼓、河北梆子等家乡的文化节目。

(六)通过环境文化来改造犯罪人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大多数犯罪人之所以犯罪和其常年生活的环境有关,恶劣的环境催化了其犯罪行为的发生。在监狱生活中,要改善监狱环境,营造一个有利于犯罪人积极面对改造生活的环境。例如,在监狱的建筑中绘画佛教或者儿童画像,让犯罪人感受到精神超脱和新生的美好;在教育大厅中悬挂各种发人深省的教育标语。

具体有以下两点建议:第一,文化载体多用正面积极的意象,传播正能量,引导他们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有意义的;第二,避免否定式说教,比如告诫其不能做什么事。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曾提出过著名的“正强化和负强化”理论,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组织上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与组织不相容的行为,从而削弱这种行为。而多次的行为实验表明正强化的效果要高于负强化。同样的,对犯罪人来说,锒铛入狱已对他们造成了莫大的否定,而在监狱环境中若再到处充斥的都是否定式说教,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所以,多用肯定式或正面引导式的语言和标语对服刑人改造将会起到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

(七)通过传媒文化来改造犯罪人

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老布和瑞德这两个人出狱后的结局大不相同。前者因为不适应外面的世界而自杀,后者找到安迪开启了新的生活。造成两者不同命运的根本原因是在狱中接受的信息不同。老布已经被体制化了,但是瑞德经常与安迪为伴,安迪从入狱时就拟划着出狱后的生活,所以关注外面世界的信息,信息的不断更新让安迪出狱后能够更快的适应新的环境。

犯罪人在监狱内服刑短则2年,长则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我们都知道当今的社会环境日新月异,而犯罪人又长期生活在监狱这个封闭的鲜有变化的环境中,出狱后很容易导致无法适从而再次做出极端的行为或再次犯罪。所以,增加犯罪人与监狱外界的联系可以帮助其将来出狱后更好的适应外界环境,主要可以通过电视新闻和广播等传媒文化让服刑人员及时掌握外界社会的最新信息,一方面可以及时传达社会发展进程中正面积极的信息,另一方面也让服刑人员不至于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而时常感到恐慌。

(八)通过职业文化来改造犯罪人

大多数罪犯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和其没有生存技能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如今的监狱不仅是关押场所和劳动场所,更重要的职能是教育改造,培养罪犯在监狱服刑过程中能够掌握一技之长,这样将来出狱后才能够不会因为无法谋生而再次犯罪。所以,笔者认为通过职业文化来改造犯罪人,可以有效实现监狱的教育改造功能。

根据犯罪人的知识基礎,可以鼓励犯罪人在监狱内进行学习,参加与之能力相匹配的国家考试,增加犯罪人的知识技能,为其出狱后谋生打好基础;另外,对有一技之长的罪犯鼓励和提供有效途径让其参加职业考试,拿到技能证书;没有一技之长的罪犯督促其学习一项技能,并积极鼓励考取有效技能证书;由于出狱后的犯人很有可能会受到歧视,在求职上属于弱势群体,监狱可以定向的联系某些企业,做好犯人和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和枢纽,给出狱后的犯人尽力创造良好的就业平台,平稳过渡到正常的生活。

三、监狱文化创新对犯罪人改造的意义

如今的监狱不仅仅担负着刑罚执行的重任,对犯罪人进行人身自由的限制来实施惩罚;更重要的是要对犯罪人错误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矫正,进而避免其出狱后重蹈覆辙,再次危害社会。而监狱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手段,对犯罪人来说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而要想更加完善监狱文化,必将不断摸索监狱文化的创新模式,笔者不才,希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为监狱文化创新工作能够提供几点有效建议,让犯罪人在监狱文化中得到有效地滋润和熏陶,从而真正地完成救赎和重生。

参考文献:

[1]马大慧、李文辉.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监狱体育文化研究.体育科研.2012(3).

[2]王娜.法国犯罪学学科独立之争.法学评论.2013(4).

[3]周建军、傅跃建.盲人摸象、管中窥豹抑或多元融通——犯罪研究的一体化进路.法治研究.2012(3).

[4]李安恒.约翰·巴顿犯罪成因探析——以挫折-攻击心理学理论为视角.韶关学院学报.2014(7).

猜你喜欢
犯罪人改造
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与犯罪人的再社会化
减刑假释实行申请制之倡导
杭州“城中村”改造的调查
300MW机组顶轴油系统改造
论电梯单开门改双开门的改造方式
未成年犯罪人的刑罚制度分析
论未成年犯罪人的矫治
老年犯罪人社区矫正论*
浅析犯罪人格与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