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化时代的课堂教学模式

2017-05-05 00:52岳颖李世民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1期
关键词:信息共享互联网信息技术

岳颖+李世民

【摘 要】 信息技术的到来带给课堂教学模式新的变革,传统课堂上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形式已经逐渐被电脑屏幕和各种渠道的资源所代替。但是,信息化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目前还停留在“教辅”的初级阶段,对于转变课堂“教与学”的模式仍需要进行深入探讨。如何科学合理的设计信息化技术课堂教学,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模式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互联网;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信息共享

【中图分类号】 G6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0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模式已经与各行各业开始了合作与发展,教育行业自然也加入了这场互联网的风潮,信息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就是其中的模式之一。目前,较为常见的微课、慕课、移动课堂等都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图像、音频、网络平台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些新的尝试,但是,这样的信息化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如何能够更加高效的提升信息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将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一、信息化教学的现状

1.多媒体课件逐渐取代传统板书

近年来,不论是大学还是中学,甚至是小学都在大力推广多媒体教学,因为多媒体在知识的传递方面确实有着巨大的优势。它可以将文字、图片等以各种动态形式呈现出来,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时将一些文字描述无法讲明白的知识用三维动画或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也更能够促进学生的理解。这似乎是一种学生和教师双赢的教学模式。但也有人认为,正是这种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让学生逐渐改变了上课不做笔记的习惯。

2.教学资源共享

通过互联网技术我们可以进入名师课堂,也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课程,上课地点也不再局限于课堂之上,可以在家里、在电视机前,或者在显示器前等,学校存在的必要性似乎要大打折扣了。学生在选择课程时也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它可以是国内教师讲授的课程,也可以是国外教师讲授的课程。选择听课的时间同样可以不受约束,随时点击就可以获取知识。然而互联网信息平台所提供的资源共享,也使得学生与教师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均等的,因此,这种现象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内涵建设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3.教学效果不明显

虽然信息化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了课堂教学上,但是,大部分教师都只是简单应用了PPT,授课方式仍然是“一人讲,百人听”的情况,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没有任何的教学互动,甚至连最基本的笔记都不再进行。这样的信息化教学仅仅是做了表面文章,而没有使学生真正参与进信息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来,学生自然也不会体验到信息化课堂的互动乐趣,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大打折扣。

二、提高信息化课堂教学效果的建议

1.教学过程的内涵转变

由讲解说明的过程转变为通过情境创设、问题探究、协商学习、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使教育教学过程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成为可能。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具有选择性、自主性、衔接性和创造性的开放性学习,教学坚持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有利于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1)观念改变:教师角色由教转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教学整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以教师为中心到师生互动的主动学习方式;课堂教学真正向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转变。

(2)方法创造:信息技术与教学之间的整合符合学生的主动学习需要,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3)模式创新: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优势: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学习制作电子化的小组展示作品、在网上交流探讨、让学生利用校园网和互联网的海量资源在教师指导下收集和整理、分析信息,使学生的个性在学习中得到充分发展。

2.科学合理整合信息化技术与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不能仅仅作为一种教辅手段,因为完成每一次课程互动的前提是教师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而教学环节中的课前预习、重点难点讲解,小组练习、解题答疑、课后作业等环节则需要大量的整合准备。实施信息化技术与教学进行整合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求教师首先要在理念上有所创新,从以往的平面思维转向立体思维。教师只有本身掌握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才能引导学生具备这种能力,才能在实践中掌握操作的方法。

3.重视信息资源建设

信息资源的建设是实现信息化课程教学的基础,而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则是整个信息化技术的核心任务。科学合理的信息资源要走引进与自主建设相结合的道路,联合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建设资源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要与学科教材配套,按照各学科知识的特点进行资源分类和建设,以各学科权威教材的目录为依据,以学科知识点为中心来组织资源,形成与教材各章节目录相配套的资源体系,最大可能减少教师查找资源的工作量;二要具有教学针对性,要提供对教学和学习具有针对性的资源,既要考虑到所建设资源是否利于教师突破教学难点与重点,也要考虑建设资源对学生的认知促进以及学习兴趣和动机的维持,通过建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辅助情景、实际应用案例、启发性的探究问题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线索来帮助学生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

4.建立信息化人才队伍培养机制

学校应该围绕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建立相应的人才建设和培训机制,加强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技能培训。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具有科学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思想和新教育观念;基本技能的培训,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有获取、交流、处理与应用教学信息的能力,并具有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合的能力。

三、结语

信息化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科学合理的整合是未来信息化课堂教学必然趋势,而信息化课堂教学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信息化教学的思想观念,认真分析形势,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信息化课堂教学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芝.信息化技术在課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学术争鸣.2016

[2]吴淑卿.浅谈现代教育对于教师素质的要求[J].课程教育研究.2015(13):108—109.

[3]陈章文.试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作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3(2):123.

猜你喜欢
信息共享互联网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