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蕾
〔摘 要〕白瓷的出现,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文章从唐代邢窑白瓷的历史背景着手,介绍了唐代邢窑的艺术成就及审美特征;从造型、纹饰、胎釉彩、款识和烧造方法五个方面对邢窑白瓷进行鉴赏;并将邢窑与定窑、越窑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白瓷邢窑的精湛工艺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 邢窑 定窑 越窑 白瓷 秘色瓷
一、唐代瓷器生产局面——“南青北白”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其中唐代瓷器对中国的陶瓷发展史影响非常深远。唐代(公元618~907年)的瓷器烧造工艺,常常以“南青北白”两大色彩来加以概括中国瓷器生产局面,而“南青北白”指的就是越窑出的青釉瓷和邢窑出的白釉瓷。
白釉瓷器的出现大约在北朝时期。早期的白瓷釉釉色中泛有青灰,并不纯净。直到唐代,中国北部河北省的邢窑才烧造真正可以与长期独霸“瓷坛”的青瓷相抗衡的瓷器新品种——如银似雪的白瓷。这一时期,以越窑为代表的南方窑场主要烧造青瓷产品,而以邢窑为中心的北方窑场则擅长烧制白瓷。在瓷胎上施釉,是从陶器向瓷器的质变的标志之一。白瓷工艺的出现,打破了自商代出现原始瓷以来,淡绿色青釉一直占据瓷釉主流的地位。白瓷的出现为中国陶瓷工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若没有邢窑打下白瓷的技术基础,那么后代盛行的青花瓷、釉里红瓷、五彩瓷和粉彩瓷等彩瓷器,也就无从谈起了。
二、 “类银”、“类雪”的邢窑白瓷
1、邢窑遗址。邢窑是唐代著名瓷窑之一。直到五代(公元907~960年)时仍有烧造。窑址位于今邢台市所辖的内丘县和临城县祁村一带。1980年考古工作者通过调查,首先在河北省临城县境内程村、解村、澄底、岗头、祁村、双井村一带发现许多唐代窑迹,其中祁村窑烧制的白瓷最具邢窑白瓷的特征。
但根据唐李肇《国史补》中记载:“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这里的“内丘”指的是盛产“白瓷瓯”的河北内丘县(内丘在武德五年改隶邢州),应当也是一个邢窑的中心。据此,考古工作者又在与临城相邻的内丘县广泛进行了调查,发现邢窑遗址二十余处,并采集到大量白瓷标本。从所获资料看,临城与内丘烧制的白瓷在造型、胎釉等各方面特征基本一致,应当属于一个瓷窑系统。这一重要的发现,解决了邢窑遗址的问题,并对邢窑历史、品种及其窑口分布范围等问题,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2、关于邢窑白瓷的文献。唐代关于白瓷的文献记载很多。陆羽曾在《茶经》中描述到:“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皮日休在《茶瓯诗》记载:“邢窑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坠,轻如云魄起。”段安节在《乐府杂录》记载:“唐大中初年,有调音律官郭道源者,善击瓯,率以越瓯、邢瓯共十二只,旋加减水于其中,以箸击之,其音妙于方响。”
从唐代这些文献记载可知,唐代邢窑生产的白瓷主要特征是“类银”“类雪”,其造型规范、质量精美、器壁薄巧,扣之“其音妙于方响”。同时,也因其物美价廉、数量多,除为宫廷使用外,还畅销各地为天下通用。
三、 邢窑白瓷鉴赏
笔者认为,要准确地对邢窑白瓷进行鉴赏,就必须从五个方面来分析邢窑白瓷,即:造型、纹饰、胎釉彩、款识和烧造方法。
1、邢窑白瓷的造型特点。邢窑白瓷以碗、杯最典型,其次为盘、托子、瓶、壶、罐和注子等。瓶、罐的造型多为深腹高足,显得优美秀致,给人一种清新挺拔的美感。碗则有多种形式,最多的为浅形敞口碗:碗身呈 45°角斜出,口缘外部凸起一周,底坦平,底中心凹入,施釉,形如玉璧(见图1)。此外,还有敛口碗,分深浅两种。圈足较玉璧形底为窄,也有平底。又有碗口八出的形状,口缘作八瓣形,里外凸起凹入四直线。圈足呈四瓣海棠形。托子为盘形,托口微高出盘面,矮圈足。临城祁村窑还出土一件皮囊壶(如图2),残高约16厘米,上部扁形,中间有提梁,流口残失,壶下部饱满,平底,左右两侧有线纹凸起,形如皮囊缝合痕,壶前后两面有划花三角形纹饰。注子为叭形口,球形腹,一面有短流,一面有曲柄,平底。罐为圆唇口,颈极短,丰肩,肩以下渐收敛,平底。
粗白瓷造型也以各形式的碗为多,此外有注子、长方形小枕等。粗碗均敷化妆土,大碗多为平底,小碗多为玉璧形底,外部一般施釉不到底,采用叠烧法,碗与碗之间垫以三角形支具,碗心多残留有支具烧痕。枕为长方形小枕,装饰以褐色斑点,有的装饰以篦点纹。注子器身稍高且瘦,平底。黑釉器物有平底浅碗、唇口小罐、花口钵、双系罐等,胎体与釉均较厚。褐色釉有敞口大碗,釉厚处呈黑色。
2、邢窑白瓷的纹饰特点。邢窑白瓷色泽“类银”、“类雪”,多是素面无装饰,邢窑器历来不见有附加装饰的记载。但是在邢窑遗址范围内发现了一些用划花、模印和点彩等多种装饰技法的白瓷标本。唐代中期以后特别是晚唐五代,邢窑常常采用压边、堆贴、印花、雕塑、刻花、花口、起棱等装饰方法。(见图3)
3、邢窑白瓷的胎质、釉色特点。陆羽中《茶经》中描述“邢瓷类银”、“邢瓷类雪”。所谓“类银”就是其白而略带青灰色,“类雪”指其如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色调。据现代科学测定,邢瓷胎釉的白度几乎达到70%以上。因此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邢窑瓷器的主要特征是“白如雪”。但从出土的瓷片看,釉色有白、青、黑和褐黄等多种。白釉又按其胎、釉的質地有粗细之分,以粗者居多,细者占少数。这说明陆羽《茶经》中所描写的并非邢窑瓷器的全貌,极有可能仅是邢窑瓷器中的精品。
邢窑的粗胎白瓷,胎色灰白粗松、胎质粗糙;在胎釉之间施有一层白色化妆土,是北方窑口的特征。 粗白瓷的釉质较细,有些还有细碎的纹片,釉色为灰白或乳白色,还有黄白色。
邢窑的精细白瓷,选用优质瓷土烧成,胎质坚实细腻,胎色洁白如雪。直接在胎上施釉,烧造后的釉质莹润,有的薄如蛋壳,透明性能极佳,当是还原焰烧成;有的则釉层中泛黄有微细的小棕眼,或白釉挂绿。
4、邢窑白瓷的款识特点。内丘城关地区白瓷窑烧制的玉璧形底碗与临城祁村窑同类的精致白瓷制品相同,并往往在碗底中心刻有“盈”字。
5、 邢窑白瓷的烧造方法。技术瓶颈是白瓷的出现晚于青釉瓷器的主要原因。白瓷的烧造难度高,白瓷烧成时须准确控制瓷胎和瓷釉中铁的含量;克服铁元素在呈色上的干扰,使其含量下降到1%以下。故只能有待于制瓷匠师认识到制瓷原料的呈色原理,掌握一定的除铁技术、排除原料中铁的成分时才能得以实现。
有陶瓷学者对邢窑出土实物标本经过分析后认为,邢瓷不论是胎质和釉质,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所占的比重都是相当高的,无疑需要高强度的焙烧温度,据计算,邢瓷的胎质和釉质,是经过1380℃以上的高温烧成的。邢瓷的物理性能,与现代世界制瓷业最先进的所谓“硬质瓷”的烧成物理要求十分接近。河北的陶瓷学者认为:邢瓷的物测结果为“硬质瓷”烧成于我国提供了有力证据,把薄胎细瓷的起源提前了近十个世纪。
四、邢窑与定窑、越窑的分析比较
定窑、越窑和邢窑的关系非常密切,通过分析比较定窑、越窑的陶瓷胎质、釉色等特点,可以对邢窑进行更准确的鉴赏。
1、 承“邢”延“定”——邢窑白瓷与定窑白瓷分析、比较。定窑始烧于唐代,它经历五代、宋、金、
元五个朝代,长达五百余年。根据陶瓷考古学家的踏勘断定,它的窑址在今河北曲阳县涧滋村一带。按《新唐书·地理志》,曲阳是定州十个属县之一,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更名定州。当邢窑盛名满天下时,定窑就受邢窑影响开始烧制白瓷了。从地域看,定州与邢州相距不远,烧造工艺极易传承。
受邢窑影响,唐,五代时期定窑烧制的白瓷在外观上与邢窑白瓷相似,都是采用还原焰火烧成的。但是两者又有明显的区别。
唐初定窑瓷器胎质较粗,胎色为青灰色,淘洗欠精者呈褐色,瓷胎均己烧结;白釉器物内璧施满釉,外施半釉,釉面光润,积釉处呈灰色。唐代中期,胎土经过仔细淘洗,胎质坚硬,胎色纯白,釉直接施于瓷胎上,釉色乳白,个别积釉处呈灰绿色或浅青白色,釉质细洁失透。晚唐至五代时期胎土质地此前期更细,胎壁薄而轻巧,釉质细洁,呈乳白色,器物除底足等接触面外,均施满釉。
与唐代邢窑白瓷的素净有别,定窑白瓷还以刻花,印花的装饰手法来梅花美化器物,所装饰的纹样在、暖白色的较薄的釉层掩映下相得益彰,其精致的水平可谓独步一时、冠绝当世。定窑白瓷所这一特有的艺术风貌是唐代邢窑白瓷所不及的。
晚唐五代直到宋初,定窑还有一种带有“官”或“新官”款字的精白瓷(如图4),其基本特征是:胎薄轻巧,质地细洁,呈纯白色;釉面滋润,釉为乳白色或白中泛青色,除底足外,均施满釉。一般讲,“官”、“新官”款宇刻在胎薄细腻、制作精巧,釉色纯白或白中闪青器物上的,属于唐、五代时期;刻在釉色白或白中泛黄或部分微微闪青,有时带有刻划花装饰器物上的,属于北宋早期;刻在用覆烧法烧成,口沿无釉并带有刻划花装饰的器物上的,则属于北宋后期。
定窑发展很快,在宋时人们已知有“定”而不知有“邢”了。定窑白瓷之所以能够取代邢窑白瓷而显赫于天下,宠幸于宫廷,一方面是由于在色调上它属于那种暖白色,细薄润滑的釉面白中闪黄,恰似淡施脂粉的少女肌肤,给人以温润恬静的美感;另外一方面由于善用印花、刻花与划花的技巧,将白瓷从纯白装饰推向一个繁华似锦的新阶段。清新明快的刀法,刚柔相济的线条,层次分明的构图以及取法于宋代丝织品中缂丝图案为摹本的纹样,均在定窑暖白色釉层上相映成趣,其工巧富丽的程度,可谓独步一时。
2、 “邢”不如“越”——邢窑与越窑分析、比较。唐、五代越窑,主要是在三国、两晋、南北朝越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晚唐、五代越窑还为宫廷烧制秘色瓷,是越窑的精品,所以越窑青瓷也被称为“秘色瓷”。越窑青瓷,釉层均匀,色如千峰翠,呈青黄或青绿色,滋润而不透明,隐露精光。许多新的瓷器造型应时而兴,如茶具、餐具、酒具、文具以及盛食器皿,几乎无所不备。
唐代邢窑不仅生产白瓷、黑瓷,同时也生产青瓷。而在唐代的中早期越窑为了竞争,也很想生产白瓷,可是越窑瓷的瓷石或瓷土没有邢窑的好。为了能达到和邢窯白瓷的胎一样好的胎质,当时越窑的窑工们用比较落后的办法,研磨、淘洗瓷石或瓷土,用了数年的时间,终于烧出了越窑的“秘色越器”。
尽管白瓷邢窑与越窑齐名,但陆羽却认为“邢不如越”,理由有三:“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陆羽深谙中国瓷艺的精微奥妙,以玉、冰、青这些“玉”的感性品质为圭臬,指出邢不如越的要害。
结语
在众多烧制白瓷的窑场中,邢窑白瓷堪称群窑之首,其工艺精巧、胎质坚实细腻、釉面光泽洁净,有着温润恬静的美感。邢窑白瓷能够达到“天下无贵贱通用之”,既有质朴大方的民间日常用品,也有精美备至可供宫中达官显贵把玩之物,若没有丰富的产品与精湛的工艺是很难获此殊荣的。邢窑白瓷的出现,是邢窑对中华民族的重大贡献。对邢窑白瓷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和鉴赏,不仅对于中国陶瓷文化的深度研究有着深远意义,对于世界陶瓷史的研究也有着重大的借鉴价值和学术、科研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伟.白如凝脂惊百世,位尊显赫几春秋—小议受宠于宫中的白瓷[J].收藏,1996(06).
[2]王莉英.陶瓷器鉴赏与收藏[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3]汪庆正.越窑、秘色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4]陈尧成,张志中.邢窑隋唐细白瓷研究[J].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报,199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