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竹笛演奏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表演艺术。而表演艺术即是美的艺术,能否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直接决定着竹笛演奏者艺术水平的高低与优劣。有效聆听音乐获得初步审美体验与审美感知、广泛的演奏实践提高演奏审美标准与审美眼界、广博的人文素养积淀深化内在审美情趣与审美理想这几方面对提高学生在竹笛演奏中的审美意识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竹笛 演奏 教学 审美意识
竹笛是我国最为古老且被大众熟悉与喜爱的传统乐器,自河南舞阳出土的“贾湖骨笛”已验证这个乐器在我国有八千多年的历史。竹笛这门演奏艺术在千百年的传承积淀中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传统美学价值,因此,这是一门表演技术,更是美的艺术。美的艺术离不开演奏者对美的鉴别、判断与选择。在审美学原理中审美意识即美感,广义的讲是指审美中意识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包括审美认知、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审美观点、审美判断、审美情趣、审美态度、审美理想、审美能力等,因而在竹笛演奏过程中,学生对演奏的美的感知、判断、鉴别、选择、趣味、理想等,是通过审美鉴赏与实践逐步建立的审美标准,并以此标准指导自身演奏。这些在审美活动中形成、发展并支配着人创造美欣赏美的思想、观念,是人的大脑对客观美的反射与能动反映,更是审美心理活动进入思维阶段后的意识结果。怎样在竹笛演奏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声音观念、音色感知及到位的把握乐曲的情感、韵味,则与学生内在的审美意识息息相关。这种审美意识的树立,能直接影响竹笛演奏者对作品的把握,进而间接体现演奏者的艺术水准。
在实际竹笛演奏与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于乐曲风格、情感的理解及演奏审美标准的判断较为欠缺,这直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这让笔者意识到在竹笛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本文特从提高学生竹笛演奏审美意识的三个方面,即有效地聆听音乐、频繁的竹笛演奏实践、广博的人文素养积淀三方面加以具体阐述,望能给竹笛演奏者、教学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有效地聆听音乐,获得初步的审美体验与审美感知
有效地聆听音乐是竹笛演奏、学习的第一步,包括聆听他我的演奏与聆听自我演奏两个方面。在竹笛的学习过程中一般是从聆听他我的演奏中获得最直观的审美体验与聆听感受,并進而产生竹笛演奏学习兴趣的。在竹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把聆听音乐作为教学的主线,鼓励学生精听与泛听经典乐曲相结合,重点精听专业学习的竹笛曲目,泛听其它各门类流传中外的经典音乐之作。只有当学生达到一定量的音乐聆听积累,才可能在演奏中快速感知乐曲音准与节奏的变化,并在广泛的聆听经典中获得高尚的审美趣味与审美感受。同时,在教授一首新乐曲前,教师可先讲解乐曲的创作背景及曲体结构,让学生对整首乐曲的学习有大致的了解,然后播放样本音乐或亲自示范演奏教学曲目,使其在充分的聆听中体验审美的愉悦感,对乐曲的节奏、旋律线条、音色及地域风格等形成自己的独特感知力、想象力及情感领悟力,并融合成一种最直观的审美心理体验与审美享受,从而不断建立起对乐曲的初步审美印象与竹笛演奏音色、风格的审美标准判断。在随后的竹笛演奏中,他们便能明确什么样的音色是最佳音色,乐曲的感情及强弱力度大致该怎样控制,怎样才能使自己以一种最佳的感情状态来投入演奏等……通过对这些乐曲审美感受的获得与演奏细节的斟酌,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这些音乐语言要素在表情达意、塑造音乐形象方面的认识功能和操作功能,而且还可培养学生评价美、感知美、欣赏美的能力,并进一步增进学生音乐的内在听觉与乐感形成,为演奏者下一步乐曲风格的把握与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效地聆听,还包括聆听自我的演奏,这有助于让演奏者获得对自我的审美感知,以求得演奏的“自知之明”。在平时的竹笛练习过程中,演奏者若有意识地给自己的演奏录音,能发现很多平时容易忽略的演奏问题,有效提高演奏者的练习效率。因为在练习中要注意的方面较多,会分散演奏者的注意力,而将所演奏的音乐录下来便能集中注意力在自己的演奏声音上,这样可以使演奏者很敏锐地察觉演奏细节与风格、情感、韵味方面的整体变化,从而帮助自身更好地改进。同时,音乐聆听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对自我意识潜移默化的改变,当演奏者用心参与其中时,不仅能获得对乐曲的重新理解,更有可能在不期然间碰触内心,直击灵魂,获得一种内心的充实与愉悦,达到一种人乐合一的俱佳状态,为演奏者下一步乐曲的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广泛的竹笛舞台实践演奏,提高音乐审美标准与审美眼界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美学认为审美意识以客观存在的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为前提,是人的社会实践、审美实践的产物,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由于人的审美实践是一种社会实践,因此,竹笛演奏者需要走出平时练习的狭小空间,走向广阔的舞台,在农村、基层社区、福利院、露天广场、学校、音乐厅等一切适合演奏的地方进行广泛的社会实践。
在舞台实践表演的过程中,既有对作品二度创造或再创造的思维活动,更有演奏者主体审美意识的直接体现,它融合了演奏者对乐曲选择的审美取向、演奏技巧的成熟度、舞台演奏经验与心理素质的控制等。演奏者的个性气质、心理状态、审美趣味都会在乐曲的感情表达中淋漓尽致得体现出来。舞台演奏的情况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呈现出很多无法预知的变化,怎样在这种变化的环境中调控自身的演奏,以不变应万变,并达到较好的演奏效果甚至超常发挥,这便需要演奏者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来增强自身的舞台驾驭能力与应变能力。
舞台演奏本身也融合了很多与竹笛演奏相匹配的着装、道具、灯光、音响、舞美、队形变换等要素,怎样让这一切与竹笛的演奏浑然天成,便需要演奏者在实践中领悟真知,在长期的舞台锻炼中积累、总结经验,不断夯实演奏基本功,在比赛观摩中吸收他人的演奏优点,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眼界与标准。
在竹笛演奏的审美实践活动中,频繁的舞台实践不仅有助于提升演奏者内在的审美气质与舞台驾驭能力,更有利于演奏者外在审美眼界的拓宽。特别是参加大型竹笛比赛或综合实践类比赛,一方面能让演奏者在比赛中看到自身与专业同行的差距,并从中思考自身演奏的问题,不断加强乐曲演奏的节奏感、音准感、旋律感,另一方面,在观摩别人演奏的同时,还可发现业界新曲目、新技巧的产生与更新,演奏形式、舞台设置、服装道具、乐曲配器等多层面的创意,这样在无形中拓宽了演奏者的眼界与思路,从而促进自己在未来竹笛演奏道路上的创新与发展。若演奏者没有这种频繁的社会实践历练,一直在室内一个人闭门造车,则很可能看不到专业现有的发展与同行之间的差距。因此,适时地参加专业的活动交流与比赛是个人竹笛演奏审美标准与眼界拓宽的一个途径。
三、广博的人文素养与丰富的人生经历,深化内在的审美情趣与审美理想
一切艺术最终指归于理想。丰富而高雅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指引着人们在不断的完善自我与追求中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作品。一个人审美情趣与审美理想的形成既以先天的生理因素为基础,又在后天人与自然、社会的实践过程中获得具体形态并在不断发展变化中达到一种真善美、感性与理性、有限与无限的统一。而竹笛演奏者若能在基本功训练与广泛的社会实践外,不断吸收广博的人文素养,不仅可以潜在引导自身体验瞬时的“现在”,诱发与深化演奏者内在的审美想象与审美情趣,还可启迪创新思维、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创造力,更进一步积极地改造演奏者现有的状态与水平,使演奏的视野趋于丰富性与多元性。
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大意是说要学会作诗,不能仅限于学诗本身,应在诗歌之外进行广泛的文史哲学习,不断接触自然,观照生活,从中寻找创作诗歌的经验与灵感,才能做出上好的诗来。竹笛演奏的艺术同样如此,演奏者不仅应广泛学习与竹笛演奏相关的姊妹艺术如诗歌、戏剧、雕刻、舞蹈及人文美学、哲学等,还需在民间深厚的文化土壤中进行广泛的田野调查与采风学习。这样不但可以激发演奏者自身的音樂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渴望,还在不断追求这些丰富、高雅的审美对象中,提高了演奏者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无形中改变与浸透演奏者内在的审美个性与演奏气质,使演奏的乐曲更富有生命的趣味与人生的情味。如人们耳熟能详的《牧民新歌》,就是竹笛演奏家简广易先生当年多次去内蒙采风创作的结果。试想若没有他当年多次下到基层与广大牧民接触、采风的经历,怎可能创造出这样脍炙人口的作品?很多竹笛曲目的创作大都来源于生活场景的描绘、自然美景的讴歌、古诗词意蕴或故事情节的抒发,如《妆台秋思》、《秋湖月夜》、《牡丹亭组曲》等,若演奏者对这些乐曲的背景、故事、表达意向不清楚,则很可能将乐曲演奏得面目全非。因此,当竹笛演奏者树立高雅的审美情趣与审美理想,不断提高自身涵养并深入自然、观察生活,才可能恰如其分地准确表达乐曲所要阐释的意境与内容,竹笛的演奏才可能达到游刃有余、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相信只要演奏者一直抱着不断学习与探索的心态,以一种审美的角度去有效地聆听音乐增进审美感受,多参加竹笛舞台实践以提高演奏审美标准与审美眼界,培养广博的人文素养以不断深化竹笛演奏的内在的审美情趣与审美理想,这些有意识的、能动的训练,将潜移默化地影响演奏者的思维和观念,激励、净化、升华演奏者的情感和趣味,从而使演奏者在竹笛演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周长鼎,尤西林.审美学[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姜玲.怎样把握竹笛演奏的精髓.音乐天地,2011.
[3]童庆炳.审美与人的全面发展[A].前沿创新发展——学术前沿论坛十周年纪念文集(2001-2010年[C], 2011.
[4]王杰.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审美意识形态理论[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
[5]张新林.试论器乐演奏审美意识的建立与培养[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7(02).
[6]张新林.歌唱与铜管演奏基本要素与审美特征的比较研究[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9(02).
[7]鲁君.高校审美理想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