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学前心理学课程中的运用

2017-05-05 14:45刘文星张贺
职业·下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言语素养教学模式

刘文星 张贺

一体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近年来成为被推崇和广泛应用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的两大支撑——工学结合一体化和翻转课堂作为各自独立的教学模式都有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在2016年,一体化翻转课堂教学法才作为一個概念提出来。笔者尝试将该教学模式运用于学前心理学课程,并取得了一些规律性的成果,在此以学前儿童的言语教学为例,加以介绍。

一、设计思想

通过两个步骤实现对教学内容的一体化翻转课堂处理。第一步:一体化处理,根据幼儿园实地观察、对幼儿园园长的访谈和笔者亲身的育儿经验,把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相关教学内容提炼成幼儿园典型的工作任务和生活现象,形成学习任务单和作业测试题。第二步:对第一步的成果进行二次加工,将一体化教学模式完成翻转课堂的转变,课前通过“雨课堂”发放微课和学习任务单,让学生在课上完成作业并当堂解决疑问,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在每次课结束前十分钟,布置下次课的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并提供学习资源等辅助性材料。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一体化翻转课堂在关注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关键能力和人文素养也非常看重,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中均有充分体现。

二、教学过程

首先课前自主学习。

课前一周,在“雨课堂”里发放微课《学前儿童的言语》和课前学习任务单。学生在三天内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为单位回传。教师则根据学生课前在学习任务单里集中反映的问题确定课上精讲的内容,学前儿童言语发展阶段因其时间多、误区多、用处多的特点给大多数学生造成了学习困惑。

其次课上六个高度结构化的教学环节。包括以下六点。

第一,精讲。精讲学前儿童言语发展阶段,突破重难点。

第二,检测。以难度不超过课前学习任务单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考查,目的在于让学生形成自信。

第三,作业。在课上,完成涵盖所有重难点尤其是实践运用方面的作业,所有问题当堂解决。

第四,协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表明自己的答案,同时倾听同伴的答案,使作业答案达到统一,对答案不统一的题目进行辨析,并可向其他小组求助。

第五,展示。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答案,并对其他小组的质疑做出解释。

第六,总结。教师对本堂课的内容、学习方法、能力素养要求进行总结,同时布置拓展阅读任务:尹建莉的《阅读是智慧最好的阳光》。

最后,课下根据要求阅读拓展文章,并完成下次课的课前学习任务单

三、评价体系

及时、有效、全面的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学生学习行为必不可少的手段。对课程教学进行了全程化、多元化的评估,分别从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两方面进行了考核。从是否积极地在课下利用网络视频资源学习,是否主动参与课上的讨论和分析,是否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对自己的观点充满自信,是否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能否理解他人的思路并在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中得到启发与进步等方面考核学习过程;从对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理解与运用等方面考核学习结果。把学生的言语表达、倾听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纳入评价体系,这是对关键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考核,也是对教学目标的充分理解和体现。

四、实施一体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效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分别从教学内容的完成度(是否完成了教学计划预定的内容)、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是否按照预期完成了学习任务)、学生关键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是否对学好本门课程有信心、与同伴沟通的能力是否增强)、教学效果(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是否有所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建议(希望得到哪些形式和内容的帮助、希望课程有哪些改变、对这门课程有哪些期待)这五个维度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数据统计与分析发现,实施一体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关键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提升等方面都有所提高,课程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欢迎。同时,学生对无线网络的全覆盖、完善课程网络平台建设以及丰富教学资源抱有很大期望。

一体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新兴的理念和模式需要信息化手段的支持,基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APP的开发以及QQ、微信等聊天工具的学习功能的进一步开发将是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作者单位:承德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言语素养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